APP下载

提升韩语阅读课程教学效果的方法探究

2016-07-13王洁

读与写·上旬刊 2016年5期
关键词:韩语阅读教学效果

王洁

摘要:阅读课程在语言专业课程体系中非常重要,韩语专业也不例外。而现在高校韩语专业的阅读课程普遍存在着教材不合适、教学方法单一、课堂枯燥、教学效果差等问题。本论文将从笔者自身的教学经历出发,探讨怎样来提升韩语阅读课程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韩语;阅读;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G633.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5-0376-01

语言教学所要达成的能力目标,总结下来不外乎"听,说,读,写,译"五个方面。在这之中,"读"位于中列,承前启后,承上启下,只有会读,读得懂,才可以写,甚至译。其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因此高校韩语专业无一例外都会开设阅读课程,其区别也仅是命名不同而已。以本校本专业课程设置为例,开课名称为"韩语阅读与写作",为期大二一整年,每周三课时,共96课时。除去各类公共基础课,这门阅读课所占的课时比例是相当可观的。然而,与这重要地位相比,这门课程真正达到的效果却是极其有限的。这有限的效果直观体现在学生参加韩语能力考试时的阅读及写作模块分数上。阅读来不及,写作不会做,是学生普遍反映的问题。究其根源,还是阅读课程的教学方法出了问题。本文笔者就从自己的教学经历及思考出发,来谈一谈该如何提升韩语阅读课程的教学效果。

1.选定一套合适的教材

受韩语专业教育类书籍还比较匮乏的影响,目前高校韩语专业选择阅读教材的范围比较狭小,大多集中在两套书上:《韩国语阅读教程》和《韩国语阅读》。前者是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全国高职高专韩国语系列教材,共分为四册,其特色为"准确定位学习者的阅读水平;营造全韩文阅读环境;教授阅读方法,培养良好阅读习惯"。然而实际教学操作下来发现,本套教材对于本校这种高职学校的学生来说,整体偏难,且所需课时数极多,很难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反倒会打击到学生脆弱的学习积极性。后者是由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出版,韩国延世大学韩国语学堂编著的,相对而言难易度适中,选取的文章内容也更贴近韩国本土生活。但考虑到高职院校学生就业较为明确的倾向性,本套教材在职业相关的内容上就显得单薄,基本无涉及,从而在教学效果上造成了这一块的缺失。

由此可见,要找到一本完全适合高职高专韩语专业需求的阅读类教材真的很难。那么,在对教材的寻觅过程中,作为教师,我们还可以做点什么?答案其实也很明确,就是"除冗补缺"。把现有教材中不实用、不适用的内容删除,将学生需要的、教材缺失的内容补充进课堂。比如将教材中一些诗歌的阅读内容作为课后作业安排给学有余力的学生作为兴趣课后去自习,而那些实用性强、职业指导性明确的内容如经贸、导游、现代办公等作为补充内容放到课堂上进行讲解与练习,并在每一届的教学过程中根据时代发展不断更新补充内容,尽力做到与时俱进,让学生可以与社会同步。

2.确立适合的教学方法

现代教育研究成果中,教学方法多种多样,语言听说读写译各模块所适合的教学方法也不尽相同。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下来,最适合韩语阅读课程的教学方法还是任务型教学法。何为任务型教学法呢?任务型教学是指教师通过引导语言学习者在课堂上完成任务来进行的教学。这是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一种强调"在做中学"的语言教学方法,是交际教学法的发展。该理论认为:掌握语言大多是在活动中使用语言的结果,而不是单纯训练语言技能和学习语言知识的结果。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当围绕特定的交际和语言项目,设计出具体的、可操作的任务,学生通过表达、沟通、交涉、解释、询问等各种语言活动形式来完成任务,以达到学习和掌握语言的目的。

关于如何在阅读课程中具体实施任务型教学法,笔者有如下几方面的思考:

2.1阅读前任务模块。在正式进入阅读文章学习之前,教师可以通过小话题、小故事、提问、讨论等多种方式将本课的阅读任务自然地呈现在学生面前,给予学生充分的想象空间,提起学生对于本课内容的好奇心,从而把这些想象与好奇转化为学习主动性,兴致盎然地开始正课的学习。同时,学生对于课程内容的先期想象与讨论必然不会与既定学习内容完全一致,而这些不一致的点在教师正课的讲授中可以作为一个突破点来提问,来提醒学生思考,从而达到举一反三的教学效果。

2.2阅读任务模块。充分的课堂预热后,就可以进入自然流畅的阅读任务模块。阅读任务模块大致可分为泛读、精读、升华三小块。

2.1.1泛读。泛读部分类似于考试中的阅读理解题,教师可以根据文章内容布置一些习题任务,如判断某一句是否符合文章内容,文章中心思想是什么,作者的态度是什么等等。让学生带着这些任务去阅读文章并找出答案,可以避免盲目空洞的阅读体验,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并为良好的考试阅读顺序习惯打下基础。

2.1.2精读。在了解文章大致内容的基础上,教学任务就进入了精读模块。精读模块的任务可以从分析理解每一句话的结构、某些重点词汇的理解运用、自己根据理解添加上下文等等。通过这些细节任务的设置,学生可以最大程度地提升韩语单词语法的理解及运用能力,还可练习到一部分联想写作能力。

2.1.3升华。这一部分的任务顾名思义,就是要跳出单纯阅读理解的框架,从文章的人文精神、现实意义等方面进行升华。举例来说,某阅读文章的主题是一篇商务邀请函,教师可以设置的升华任务有:自己动手写一篇类似的邀请函;怎样对这篇邀请函做出一个大方合体的答复;这篇邀请函有无不够完美需要改进的地方等等。通过这些任务的实施完成,学生可以跨越阅读这一学科桎梏,在"写"及"译"的领域达到同步提升。

2.3阅读后任务模块。阅读后任务模块可以集中在评价及诵读两方面。

2.3.1评价。评价就是对学生在阅读前及阅读中完成的各项任务进行评价与讨论,让学生不仅明白自己的优点与不足在哪里,更了解到其他同学的成果及想法。这同样是一个提升自我共同进步的过程。

2.3.2诵读。对于诵读在于学习中作用的看法是见仁见智的。也许笔者比较传统,始终认为诵读是语言学习中不可或缺意义重大的一项内容。在课后给学生布置下关键语句、重要段落的诵读任务,不仅可以让学生巩固所学词汇语法,还可以在头脑中留下大量有用的写作素材,更能在反复读与背的过程中提高"说"的流畅度与自信心。

综上所述,提升韩语阅读课程的教学效果并不是一个简单平坦的过程,也不是一朝一夕可以达成的目标。笔者会在上述经验的基础上,秉承着实践出真知的原则,边教边学边总结,为韩语阅读课程的整体完善尽自己绵薄之力。

参考文献:

[1]刘丽丽.浅析高职韩语阅读课的教学模式[J].科技信息,2012(19)

[2]金日平.任务教学法在韩国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J].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02)

[3]全银花.任务型教学法在高职韩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J].考试周刊,2013(49)

猜你喜欢

韩语阅读教学效果
中级韩语课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究
韩语固有惯用语的认知机制
如何提高学生学习韩语的积极性——以《综合韩语》课程为例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
语文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研究
“骑驴”出发在思辨中前行
阅读教学:“吻醒”文本的过程
韩语专业教学中的文化教育探讨
提高病理学教学效果的几点体会
加强焊接教学质量提高焊接教学效果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