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朗读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2016-07-13李志红

都市家教·下半月 2016年5期
关键词:朗读教学

李志红

【摘 要】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初中语文教学不但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语文审美能力,而且还要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正确地运用朗读教学,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和艺术欣赏水平,而且有助于他们深刻分析、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丰富想象力,并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语文应用能力。因此,我们应当重视朗读,它不但是语文教学的一个“法宝”,也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能否抓好朗读这一环节,在语文教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朗读教学;朗读方法;兴趣理解

随着高效课堂的深入开展,初中语文教学也有了很大的变化,由以前以讲为主的课堂逐渐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要提高课堂效率。我认为朗读在高效的语文课堂中是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语文课堂要让学生读起来,尤其是对那些富有情韵、语言优美、朗朗上口的作品,更要读起来,在朗读中能积累名言佳句,体验艺术魅力,陶冶思想情操,提高审美能力,陪养高雅的气质,在教学时,要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正确地读课文。我认为初中语文教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抓好朗读。

一、抓好朗读,理解课文

教师在进行新课前,一般对课文题目进行分析,或者介绍本文作者、时代背景等,有的还播放录音,提出与课文内容有关的使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来提高学生对新课学习的积极性。在此基础上,让学生通读课文。通读课文可以使学生有一个初步的感知,了解课文的大概内容。一般情况下教师在通读课文前,事先设计几个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通读,这有利于帮助学生读懂课文。语文教学中,教师必须注意讲解和朗读,老师读和学生读,读句和读段的有机结合,要注意指导学生研究朗读的规律。对初中学生来说,要求他们在朗读的过程中,不应当看一个字读一个字,而是应当看一句话,通过瞬时的记忆或思维,读这句话做到眼先到、脑思考、口读好。在学生理解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加强对文字的运用、内容的描述、感情的表达。说明文教学最适合这样朗读,例如在教学《故宫博物院》一课时先让学生速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在此基础上,让学生通读课文,找出本文的说明方法,结合具体的句子加以分析。

初中语文教材所选用的很多文章词藻优美,内容丰富,应让学生反复读,在读中体会、读中领悟、读中升华。教师在范渎和指导学生把握好课文的体裁和背景、语句特点,重视朗读的感情色彩,注意朗读语句时哪些字应该读重,哪些应该读轻,哪里该停顿,哪里该延长。对于文质兼美的文章,教师应要求学生反复朗读,把作者的情感美满地读出来。散文诗教学最适合这样朗读,例如在教学《海燕》一课时,先让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把握在暴风雨来临之前,海燕是如何在大海上高傲的飞翔的?对课文中有比喻和拟人修辞的句子要反复朗读,在读中体会、读中领悟、读中升华。例如在《海燕》一课中,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的飞翔,这句话既写出了海燕的颜色,又写出了海燕的敏捷和迅速。一堆堆乌云,像黑色的闪电,在无底大海上燃烧,这句话写出了当时的环境十分的恶劣,可海燕没有被这些吓住,依然在叫喊着高傲的飞翔。总之,朗读在语文教学中非常的重要,我们语文教师应该抓课堂,抓朗读,在朗读中去理解,去赏析。

二、注意方法,培养兴趣

朗读中最关键的是普通话要标准,表情达意速度适中。因为学生的理解过程是一个不断接受、补充、整合而构建的过程,需要反复观察、比较和练习。一开始,学生的普通话不一定标准,也不一定都能对朗读产生很强烈的欲望,其朗读技巧也不一定很熟练。教师应让学生自由地练习、充分地交流讨论、反复地比较和揣摩,不断地提高认识,加深理解。而学生一旦达到充分理解且又经过反复练习形成了技能技巧,确信自己有能力达到熟练自如的朗读时,自然会跃跃欲试。此时激发学生创造性地朗读,如表演读、有感情地朗读、诵读等形式就能取得较好的效果。在初读课文阶段,学生需要整体感知,初步感悟课文的内容。此时适宜采用速度较快的轻声读或者默读,不宜采用大声朗读、齐读或表演读等形式。这是符合学生需要的。只要我们教师能够正确认识朗读教学,提高自身的朗读水平,精心地指导学生朗读,科学地进行朗读教学,使师生的朗读具有声情并茂的节奏,和谐婉转的韵律,就能呈现出作品的声音美、神韵美,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朗读的方式很多,各种形式的朗读有各自的功能和适用范围。为能够很好的指导学生,激发学生的朗读感情、促进学生的朗读训练,教师可以借助于丰富多彩的朗读方式,如教师泛读、小组比赛读,单个读,听录音等。只要我们教师能够正确认识朗读教学,提高自身的朗读水平,精心地指导学生朗读,科学地进行朗读教学,使师生的朗读具有声情并茂的节奏,和谐婉转的韵律,呈现出作品的声音美、神韵美,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就能为语文的教和学奠定牢固的基础。

三、过程要合理、有层次

教师指导学生朗读要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由一般训练到实用训练,循序渐进,避免高屋建瓴一气灌到底。朗读训练有它的适度,即阶段性。对学生来说,有基本要求――用普通话正确朗读,较高要求――顺畅朗读,最高要求――传神朗读。具体的训练过程可分为:用普通话朗读→口齿清楚→声音响亮→停顿适当→语气连贯→语调自然,表情达意→速度适中,完美和谐→领会主旨。因为学生的理解过程是一个不断接受、补充、整合而构建的过程,需要反复观察、比较和练习。一开始,学生不一定都能对朗读产生很强烈的欲望,其朗读技巧也不一定很熟练。教师应让学生自由地练习、充分地交流讨论、反复地比较和揣摩,不断地提高认识,加深理解。而学生一旦达到充分理解且又经过反复练习形成了技能技巧,确信自己有能力达到熟练自如的朗读时,自然会跃跃欲试。此时激发学生创造性地朗读,如表演读、有感情地朗读、诵读等形式就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四、加强训练,提高朗读能力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更好地加强训练朗读提高阅读能力了?朗读之前,需要分析作品的内容风格,对文章有深切的理解和把握。《沁园春·雪》的雄浑,《背影》的质朴、清淡,《水调歌头》的豪放等等。对其风格有了较好的理解和把握之后,才能用想象展开内心的视角,身临其境,体其味,缘其情,然后才能渲染语音表情,化声音为形象,把握其情感的起伏,”怒而如潮”,”疾而如驰”,”舒而如云”,以语流的起伏跌宕在听者的心壁上引起同振共鸣,从而实现朗读的艺术效果。我认为朗读训练要抓好以下三个方面:首先要抓好结构上的停顿,即是表示文章的段落、层次等次的停顿。停顿的时间长短是段落长于句群,句群长于句子。其次要抓好重读音。为了表达文章的中心思想和作者感情的需要,往往要把某些词语和句子读得重些,这重读部分就是重音。再次要把握好朗读的语调。每个句子都有一定的语调。语调包括语音的高低、强弱、缓急。语音的高低,是因声带的张弛而产生的区别。

总之,朗读在语文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初中语文教师要把握好课堂的朗读教学,让学生在朗读中去赏析,在朗读中去感悟,在朗读中去提升自己的水平;特别是语文试卷上阅读理解题更要默读,在默读中去理解句子的含义,去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这样才能更好地做好阅读理解题;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从不喜欢读到喜欢读,从被动地读到主动地读,让语文在语文教学中发挥它的重要作用。

猜你喜欢

朗读教学
关于初中语文朗读教学的研究
略谈小学语文朗读训练
浅谈小学语文的朗读教学
朗读教学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探究中职语文朗读教学的重要性与训练方法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中的朗读教学
浅谈小学语文朗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