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提高课堂的有效性的思考

2016-07-13陈玉

读与写·上旬刊 2016年6期
关键词:思考初中数学有效性

陈玉

摘要: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使学生在数学上有提高,有进步,有收获。它既关注学生当前的发展,又关注学生未来的发展,可持续发展。有效的课堂教学是通过课堂教学活动,让学生在认知和情感上均有所发展。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思考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6-0237-01

《数学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学有价值的知识,有实用性的知识,促使学生的发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使学生在数学上有提高,有进步,有收获。它既关注学生当前的发展,又关注学生未来的发展,可持续发展。有效的课堂教学是通过课堂教学活动,让学生在认知和情感上均有所发展。从事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对于其有效性有以下几点思考:

1.重视情境创设充分调动学生有效的学习情感

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调动有效的学习情感,对于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注意力至关重要。调动有效的学习情感,既能培养学生的学习信心,调动其学习的主动性,又能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情境创设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1 情境创设应目的明确。每一节课都有一定的教学任务。情境的创设,要有利于学生数学学习,有利于促进学生认知技能、数学思考、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所以,教学中既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创设情境,又要充分发挥情境的作用,及时引导学生从情境中运用数学语言提炼出数学问题。如果是问题情境,教师提出的问题则要具体、明确,有新意和启发性,不能笼统地提出诸如"你发现了什么?"等问题。

1.2 教学情境应具有一定的时代气息。作为教师,应该用动态的、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学生。在当今的信息社会里,学生可以通过多种渠道获得大量信息,教师创设的情境也应具有一种时代气息,让他们学会关心社会,关心国家发展。如教学《百分数的应用》,教师创设了中国北京申奥成功的情境:出示第二轮得票统计图(北京56票,多伦多22票,巴黎18票,伊斯坦布尔9票)请学生根据统计图用学的百分数知识来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1.3 情境的内容和形式应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与年龄特征进行设计。教学情境的形式有很多,如问题情境、故事情境、活动情境、实验情境、竞争情境等。情境的创设要遵循不同年龄儿童的心理特征和认知规律,要根据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而设计。对低、中高年级的儿童,可以通过讲故事、做游戏、直观演示等形式创设情境,而对于高年级的学生,则要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问题情境,用数本身的魅力去吸引学生。

2.深钻教材,确保知识的有效性

知识的有效性是保证课堂教学有效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条件。教学内容是否有效和知识的属性以及学生的状态有关。第一,学生的知识增长取决于有效知识量。教学中学生知识的增长是教学成败的关键。第二,学生的智慧发展取决于有效知识量。发展是教学的主要任务,知识不是智慧,知识的迁移才是智慧。在个体的知识总量中并不是所有的知识都具有同样的迁移性,而是其中内化的、熟练的知识才是可以随时提取,灵活运用,这一部分知识称为个体知识总量中的有效知识,是智慧的象征。第三,学生的思想提高取决于有效知识量。这种知识是指教学中学生获得的、融会贯通深思熟虑的、实在有益的内容,即有效知识。第四,教学的心理效应取决于有效知识量。通过对知识的获取产生愉悦的心理效应,才能成为活动的原动力和催化剂。

3.探究有效的学习过程

课堂教学的核心是调动全体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全过程,使学生自主地学习、和谐地发展。学习过程是否有效,是课堂教学是否有效的关键。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但我们也不得不承认,处于成长发展中的小学生,是不成熟的学习主体。由于受年龄、经验、知识、能力的限制,他们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毕竟是有限的。因此,只有发挥教师作为组织者、引导者、点拨者的作用,才能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让学生学会学习。尤其在学生疑难处、意见分歧处,或在知识、方法归纳概括时,更要教师及时加以点拨指导。有效的学习过程还可以通过游戏实施。小学生注意的特点是无意占优势,尤其是低年级往往表现出学前儿童所具有的那种对游戏的兴趣,他们能一连几小时地玩,却不能长时间地一动不动地坐在一个地方。新课程要求"面向每一个学生,特别是有差异的学生"。因此针对差异性,可以实施分层教学策略,最大限度地利用学生的潛能实施教学过程分层,放手让学生独立思考,展示学生个性,从而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使数学课堂教学真实有效。

4.研究教学,深化教学

教的简单,学的轻松,是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性的根本体现。在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数学课堂过程中,教师们越来越意识到自身欠缺的是对数学本质的理解与把握,只关注教学的"显性内容",而忽略教学的"隐性内容",使数学课堂显得"单薄、低效"。若想将数学课堂变得"厚实、高效",教师就必须从数学本质的高度上去研究教学,深化教学:

4.1 基本概念的理解。"越是简单的往往越是本质的",所有数学技能都离不开对数学基本概念的理解,基本概念要在"有过程"的教学中让学生体验与感悟。

4.2 知识串线的讲解。数学知识点不是孤立存在的,他们之间有密切联系,每一个新知识点都是旧知识点的延续,串线的知识学生就会融会贯通。

4.3 思想方法的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是对数学知识内容和所使用方法的本质认识,是对数学规律的理性认识,思想与方法的把握,对学生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4.4 思维方式的感悟。数学是"锻炼思维的体操,启迪智慧的钥匙" 数学有其独特的思维方式,这是数学的魅力所在也是培养学生思维发展的关键。

4.5 学习品质的培养。学习品质既是新课程教学中学生的必要条件也是新课程教学中学生严重缺乏的。平日所谓的"粗心"经实验表明,就是学生的学习品质的缺失。

5.快乐学习,智慧学习

课堂有效性的核心是调动全体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全过程,使学生自主学习、快乐学习、和谐发展。学习过程是否有效,是课堂教学是否有效的关键。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学习的有效性是保证课堂教学有效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条件。对学生而言,学习知识的有效是指新观点、新材料,他们不知不懂的,学后奏效的内容。学习内容是否有效和知识的属性以及学生的状态有关。新课程要求"面向每一个学生,特别是有差异的学生"。因此针对差异性,可以实施分层学习策略,最大限度地利用学生的潜能实施学习过程的分层,放手让学生独立思考,亲自去学,约翰· 奈斯比特说:"在不段变动的世界上,没有任何一门或一套课程可供你终生享用,现在最需要的技能是学会如何学习。"利用学生智慧,提供学生自己学习的机会,让学生真正成为会学习的人从而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使数学课堂真实有效。

教学作为一种有明确目的性的认知活动,其有效性是广大教师所共同追求的。无论课程改革到哪一步,"有效的课堂"是教师永恒的追求。教师要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在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前提下,改革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猜你喜欢

思考初中数学有效性
少儿图书馆小志愿者工作的意义和思考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语用”环境下对古诗词教学再思考
船舶严重横倾时应急行动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