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外国人离开上海后,最想念什么

2016-07-13孟莎美

瞭望东方周刊 2016年25期
关键词:太贵隔天平价

孟莎美

上海一个常常被想念的关键词,是快递

住在中国,是一种多元复杂的体验——一方面新鲜有趣,另一方面也是冒险和挑战(比如雾霾和堵车),时时可能有“惊喜”发生,而一旦离开,又总是会想念。

一位年初搬回纽约的美国朋友,上周突然在微信上“冒泡”,说她很想念上海,而且特别想念微信。

与中国有关系的外国人,现在几乎都拥有微信账号,也都像中国人一样刷屏看“朋友圈”,获取各种资讯。

她说,一旦离开中国,回到facebook和whatsapp的世界,突然发现了微信的种种好处,比如可以发语音片断和进行免费视频这两项功能。

确实,微信比它的西方竞争对手领先了一个时代。除了这两项出众的功能,它在隐私设置上也要细致很多,而且已经成功形成了一个包括支付、出行等功能的生态圈。

这样的方便,难怪纽约人也羡慕。

上海另一个常常被想念的关键词,是快递。

江浙沪隔天就到,京港澳台也不过两三日,上海本市甚至可以做到一小时内递到……

一位英国朋友说,只有中国广西那么大面积的英国,快递服务却是让人绝望的。网购一般要等待邮局配送,从不免邮不说,隔天就到是不可能的。一般送达日期和时间都未知,而且邮递员只上门一次,如果家里没人,就丢到附近的邮局。不管多重,最后还要自己吭哧吭哧扛回家。

所以,中国风风火火的快递小哥,也非常让人想念!

第三,是平价的优步。

在美国和欧洲的很多城市,优步也在成为“平民化”的交通工具。比如在伦敦,传统的出租车虽然服务好,但价格太贵,不是中产阶级能负担的日常交通工具。优步出现了以后,不时可以打个车了,但价格仍然不菲,动辄二三十英镑。

只有在中国,由于来自本土打车软件的激烈竞争,优步的价格是最为亲民的,普通车型价格比出租车便宜很多,即使经常使用也不会觉得太贵。

第四,是平价的美食。

在上海,喜欢享受大餐的吃货是相当“有福”的。一顿洋房里的高级晚宴,人均常常不过三五百元人民币——当然这不便宜,但在伦敦和纽约,同样档次的美食价格至少要翻倍。

想简单对付的,街头的小店(比如小笼包)二三十元人民币就可以打发。二三十元人民币在纽约能买什么吃呢?大概只有麦当劳里的一袋薯条。

还有一点,就是效率,效率!

欧洲城市里,建一条地铁线,光辩论就要几年工夫;同样的时间,在上海,好几条地铁线都建完了,迪士尼也开园了……

我唯一的祈愿,就是中国把这些优势和劲头一直保持下去,让人们即使离开,也总是想着早点再回来。

猜你喜欢

太贵隔天平价
隔天说“谢谢”
5000块人民币的“平价”太空之旅
瓦匠石太贵
隔天的“谢谢”
隔天的“谢谢”
买苹果
乘间抵隙1
卫生部正名“平价医院”政府办“惠民济困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