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铭记历史,用激扬的青春书写中国梦的时代华章

2016-07-13青海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张西明

时事报告 2016年3期
关键词:抗战中华民族日本

青海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张西明



铭记历史,用激扬的青春书写中国梦的时代华章

青海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张西明

开栏的话: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组部、中宣部、教育部《关于领导干部上讲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精神,积极宣传领导干部上讲台活动,我刊特开设“领导干部上讲台”专栏,刊发各级领导干部在高校讲台上进行形势政策宣传教育的优秀讲稿,交流展示授课内容,使这些精心准备、用心打磨的讲稿能够得到广泛传播和充分利用,推动领导干部上讲台取得更大成效。

20天前,我们国家首次举行“九三”胜利日大阅兵,举世瞩目,举国振奋。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充分肯定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的重大贡献。今天到青海大学,是和全省高校师生再次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温纪念活动的庄严主题,与大家思考作为21世纪的中国大学生,应该怎样铭记历史,用激情燃烧的青春,弘扬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抗战精神,开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美好明天。想和同学们一起思考三个问题。

一、近代中国为什么会被日本推向灾难的深渊

“历史是现实的根源,任何一个国家的今天都来自昨天。只有了解一个国家从哪里来,才能弄懂这个国家今天怎么会是这样而不是那样,也才能搞清楚这个国家未来会往哪里去和不会往哪里去。”这是习总书记2014年4月1日在布鲁日欧洲学院演讲时的一段话,用来回顾70多年前日本全面侵略中国那段惨痛历史,同样非常贴切。

中国的历史辉煌过几千年,曾经长期是日本的老师。但近代以来的一个多世纪却又极度悲惨,受尽屈辱,濒临绝境,这个反差简直是天壤之别。习总书记说,每一个中国人想起那段历史都会感到心痛。这段历史,教训实在太深刻了。种种昭示千言万语,但关键的只有一句话:落后就要挨打。

(一)民族衰落始于观念的落后

中国的衰落,是在明朝中叶以后,这既是一个朝代的转折,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个转折。当时西方经过文艺复兴,生产力开始快速发展。1492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资本主义开始了最早的全球化进程,西方世界的发展突飞猛进。

明朝初年郑和下西洋,比哥伦布还早了近100年,但是二者的目标和理念完全不同。究竟是什么样的差异,从马克思和鲁迅的两段话中就可以找到答案。

马克思在《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中写道:“火药、罗盘针、印刷术——这是预兆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项伟大发明。火药把骑士炸得粉碎,罗盘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

面对资本主义的高歌猛进,当时我们在做什么呢?鲁迅在《电的利弊》一文中痛陈中国长久以来形成的社会观念的落后,以“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满腔愤懑,抨击了中国封建社会的麻木、无知、盲目、愚昧。他说,“外国用火药制造子弹御敌,中国却用它做爆竹敬神;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来看风水;外国用鸦片医病,中国却拿来当饭吃……”

作者在青海大学为全省高校师生作“铭记历史 开创未来”的形势报告。

就这样,从观念的落后开始,有着“四大发明”的中国衰落了。到了清朝康熙乾隆时期,虽然出现了所谓“康乾盛世”,国家看起来还很强大,但实际上是落日余晖。当时,英国已经发生了光荣革命,跑在了最前面。法国经过宗教改革,开始了启蒙运动。原本落后的俄国也在1698年开始改革,赶上了世界发展潮流。而清朝闭目塞听,不了解世界的变化,却妄自尊大,思想日益僵化保守。康熙、乾隆也喜欢西学,但只是拿来当玩意儿取乐,从没有把它作为强国之道,他们不去理解其中包含的新思想,固守旧的一套。

这里可以举一个例子,就是故宫的钟表。很多人可能还不太清楚,今天我们的故宫博物院除了九千九百九十九间半房屋的庞大规制,还是全世界收藏18至19世纪机械钟表最丰富的博物馆,现存古董钟表一千余件,其中很多都是当时英国、法国、瑞士以及美国的舶来品。据史料记载,那时,皇宫的每个角落几乎都摆放着钟表,滴答、滴答的钟鸣声响彻整个紫禁城,用今天的话说,成了皇家一道靓丽的风景。但是从皇帝到大臣,在玩赏之余,没有人去想西洋钟表背后的科学技术。所以说,中国当时的落后,并非国力不行,而是政治腐败和闭关锁国导致的观念、意识的落后,是生产力性质的落后。

(二)当小农经济遭遇资本主义,精神支柱发生崩塌

1840年鸦片战争,中国被打败,从此开始了受尽屈辱的历史。在鸦片战争后的100年间,我们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战争一败再败,清政府被迫和列强签订了一千多个不平等条约,丧权辱国、割地求和,到了亡国灭种的边缘。根本的原因当然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遭遇到完成了工业革命的资本主义,立即显示出大刀长矛和洋枪洋炮在发展阶段上的差距。优劣已见,胜败立决。但更重要的是,在冲击面前,整个民族没有发愤图强,反而不知所措、进退失据。人无“魂”不立,国无“魂”不兴,我们这样古老的大国尤其如此。百年近代史一再证明,虽然国家大、幅员辽阔、历史悠久,但当信心丧失、价值观崩溃的时候,就是一盘散沙、任人宰割。八国联军侵华时西方的一些小国都在北京的城门楼子上立起了他们的国旗。我们从1840年以后,国家大而不兴,军队多而不强,整个社会处于失魂落魄的萎靡状态。老舍的名剧《茶馆》,展示的就是那个时代的缩影。

我们都知道,日本侵略中国的端绪,开始于甲午战争。战前的北洋水师,武器装备不弱于日本,那时我们从德国购买了世界上吨位最大、装甲最强的“镇远”“定远”等多艘战列舰。但是甲午一战,北洋舰队全军覆没。到马关签约时,李鸿章被日本人百般凌辱着签订了《马关条约》,向日本赔偿的白银相当于日本当时7年财政收入的总和,日本一下变成了世界强国,而此时的清政府已经穷到要在世界上借高利贷还钱的悲惨地步。这次惨败,既是国家之败,也是军队之败,更是制度和观念之败。所以,日后新文化运动旗手之一的鲁迅,原本到日本学医是想要从身体上改造中国人,但一次“看电影事件”彻底改变了他的想法。他的心路历程在《藤野先生》这篇名文中有详细的记述:

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但我接着便有参观枪毙中国人的命运了。第二年添教霉菌学,细菌的形状是全用电影来显示的,一段落已完而还没有到下课的时候,便映几片时事的片子,自然都是日本战胜俄国的情形。但偏有中国人夹在里边:给俄国人做侦探,被日本军捕获,要枪毙了,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

“万岁!”他们都拍掌欢呼起来。

这种欢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此后回到中国来,我看见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彩,——呜呼,无法可想!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

到第二学年的终结,我便去寻藤野先生,告诉他我将不学医学,并且离开这仙台。他的脸色仿佛有些悲哀,似乎想说话,但竟没有说。

鲁迅看的电影,记述的是1904年日本与沙皇俄国开战情景。两个帝国主义国家打仗,战场竟然在中国境内,更耻辱的是清政府竟然宣布“中立”。“我”不得不看这样的电影已经很难堪了,而影片表现的竟然又是日军要枪毙“中国侦探”,围观者竟“也是一群中国人”。当日本学生欢呼“万岁”时,然而“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这种情景带给“我”的精神刺激何等强烈。鲁迅自幼目睹清王朝的种种腐败无能,来日本学医本来是要救国图强,当他从电影中看到中国人被日寇砍头示众、周围却挤满了麻木不仁看热闹的同胞后,内心受到极大的震动,他说:“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也不必以为不幸的。”

他毅然弃医从文,立志用手中的笔来唤醒沉睡着的中国民众的灵魂。唤醒民众的灵魂,这成了那时很多先知先觉的志士仁人的共同愿望。

(三)全面落后导致处处挨打,陷入绝境

19世纪中期,中日曾经面临同样的命运,都曾面对西方的坚船利炮,但三四十年后,中日的差距已是小农经济和工业文明的差距。明治维新以后,中国与日本在心胸、眼界、气势上已经不能相比。大清帝国虽大,但只是囿于一隅,而被称作“蕞尔小国”的日本,已经着眼于整个亚洲甚至世界。几乎与明治维新同时,清政府也曾发起过洋务运动,但浅尝辄止、半途而废。从此,中日之间的差距越拉越大。到头来,一个咄咄逼人、侵略成性,一个落花流水、溃不成军。

回顾历史,我们可以看到,中华民族在19世纪和20世纪之所以一再被日本推向灾难的深渊,根本原因在于落后。生产力落后,国力落后,制度落后,观念、理念和精神状态更落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但在一定的条件下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又有巨大的反作用。1870年到1885年短短15年的时间,日本便完成了资本主义工业化,从一个封建农业国一变而成资本主义工业国。随后,日本又通过甲午战争等一系列战争夺得天量战争赔款,不断注入了巨资,装备制造、军工产业突飞猛进。到1937年,日本不仅能大规模生产重炮、坦克、战机、军舰,而且性能质量名列前茅,所以它能在东南亚击败英国,在珍珠港消灭美国的太平洋舰队。但与此同时,中国则在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上,陷入每况愈下的恶性循环。几千年的封建制度和小农经济,导致人们故步自封、妄自尊大、缺乏创新、不敢冒险。昏聩腐朽的晚清及其后的北洋和民国政府,更以自己的无能放大了这种“短板”效应,官员们得过且过、但求自保,压制革新、不思进取,老百姓则无智无识、愚昧麻木。

就在这种此消彼长的力量对比中,精神涣散、萎靡不振又抱残守缺的中华民族遭遇了当时最凶悍的日本。

1927年7月《田中奏折》中那段臭名昭著的言论,“惟欲征服支那,必先征服满、蒙。如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支那。倘支那完全可被我国征服,则其他如小中亚细亚及印度、南洋等异服之民族必畏我敬我而降于我,使世界知东亚为我国之东亚,永不敢向我侵犯”,赤裸裸表现了灭亡中国的野心。10年后,疯狂的东洋鬼子全面动手了。但1937年的中国,钢产量为4万吨,生铁产量为95.9万吨(这还包括“九一八”后已被占领的东北的生产能力)。而农业经济更为落后,几乎全靠人力、畜力。这种基础上的军事工业自然也十分落后,当时中国除能生产轻武器和小口径火炮外,其他重型武器装备概不能造。国力不行,精神状态又如一盘散沙,中国被逼到了亡国灭种的绝境。

就这样,明朝中叶开始,中华民族已经埋下了衰落的种子。从鸦片战争、甲午战争直到1937年日本全面侵华,一步步都是这颗种子结出的苦果。我们当然要永远记住那句颠扑不破的真理:落后就要挨打。但对于为什么落后,我们直到今天仍必须进行深刻的反省。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来说,观念的落后往往导致社会发展的落后,一切落后都由此而生。

作者与青海大学学生一起用餐、交流。

二、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抗战精神重新凝聚起中华民族

2014年,习总书记在纪念抗战胜利69周年讲话中指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决定因素。”在2015年的“九三”讲话中,他再次强调:“弘扬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万众一心,风雨无阻,向着我们既定的目标继续奋勇前进!”

回顾抗日战争,中国败给日本,既是硬实力较量的失败,很大程度也是精神层面的软实力较量的失败;而中国人民最终能够取得抗日战争的完全胜利,中华民族在精神上的苏醒和奋起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这就是残酷的辩证法,中华民族在被列强入侵的过程中开始了屈辱的历史,但又在屈辱中开始了民族复兴的艰辛历程。

(一)在受尽屈辱后开始觉醒

这种精神觉醒当然不是突如其来的。甲午战争,中国因战败跌入万丈深渊,但这次惨败又是中华民族凤凰涅槃的开始,越来越多的志士仁人觉醒了。李鸿章马关签约,引发“公车上书”,康有为、梁启超率数千举人联名上书清光绪皇帝,反对清政府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中国群众性的社会政治运动从此开始。1919年,又因不满“巴黎和会”决定将战败国德国在山东的殖民特权转让给日本,北京爆发了声势浩大反帝反封建的爱国主义学生运动,也就是伟大的“五四”运动。公车上书和“五四”运动,都是日本侵略触发的,中华民族的现代意识开始苏醒。

公车上书之后,康有为、梁启超领导“戊戌变法”,通过光绪帝倡导学习西方科学文化,提倡改革政治、教育制度,发展西方式的农、工、商诸业。但慈禧及其身边的守旧人物因感到自身利益被损害,予以强烈抵制,并在1898年9月21日发动政变,将光绪囚禁在中南海瀛台,康有为、梁启超分别逃往法国、日本,变法以谭嗣同、康广仁、林旭、杨深秀、杨锐、刘光第“戊戌六君子”被杀告终,“戊戌变法”成了历时仅103天的百日维新。

“戊戌变法”虽然是一次失败的政治改革,但也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用血唤起沉睡国民的思想启蒙。谭嗣同就是杰出的代表人物。慈禧发动政变后,连发谕旨捉拿维新派,谭嗣同仍多方活动筹谋营救光绪,但计划均告落空,于是他决心以死来殉变法事业,对来劝他出逃的人说了两句至今传颂的名言:“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日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不有行者,无以图将来,不有死者,无以召后起。”

结果,慈禧9月21日发动政变, 24日下定决心要以死“召后起”的谭嗣同被捕。在狱中他镇定自若,临刑前在牢房墙上写下绝命诗,其中的“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两句,百年来激励了一代又一代志士仁人。维新不成,转而革命,从此之后,邹容、陈天华、秋瑾等视死如归的民主义士层出不穷。

长梦千年何日醒,睡乡谁遣警钟鸣?

腥风血雨难为我,好个江山忍送人!

万丈风潮大逼人,腥膻满地血如糜;

一腔无限同舟痛,献与同胞侧耳听。

这是谭嗣同另一个湖南同乡陈天华写下的名句。他以30岁的短暂生命为后世留下了《警世钟》《猛回头》《狮子吼》等反帝爱国名篇。据《西行漫记》记述,毛泽东在1936年与埃德加·斯诺谈话时,回忆少年时代对自己影响极大的一本书时说:“这本书谈到了日本占领朝鲜、台湾的经过。我读了以后,对国家的前途感到沮丧,开始意识到,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毛泽东说的这本书,就是盛行一时的《警世钟》,可见它确实起到了警示世人、催人猛醒的作用。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到“五四”运动的时候,世界上的工人革命和民族解放运动已经开始从星星之火形成燎原之势,中国共产党也呼之欲出,中国人民要求民族解放、国家独立的呼声越来越高涨。但另一方面,慈禧的“宁与友邦不予家奴”在民国初年的军阀中依然很有市场,他们在混战中各自投靠一个乃至几个列强,对共产党等社会进步力量残酷镇压,直到蒋介石上台,很长时间还是坚持“攘外必先安内”,中华民族在精神上仍然呈现着纠结扭曲的状态。

(二)中国共产党领导各族人民筑起新的精神长城

“九一八”事变,终于使中华民族意识到面对的已不仅是屈辱,而是生死。亡国灭种的阴影,笼罩在每个中国人的心头。中华民族忍无可忍,坚强不屈的民族精神由此迸发,这就是在民族危亡的历史时刻,整个中华民族形成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抗战精神。

中日之间的战争,始终是两个民族的精神较量。这一点,双方具有战略眼光的领袖人物都看得很清楚。1937年8月,日本首相近卫文麿在东京发表演说称,日本“唯一目的是使中国屈膝,消失其战斗意志”。1939年,毛泽东在《研究沦陷区》和《目前形势和党的任务》中两次指出,日本帝国主义妄图“消灭中国人的民族精神”。

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华民族前赴后继反抗外敌侵略的斗争,始终未能摆脱屡战屡败的悲惨命运,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政治统治集团的腐朽无能和民族内部的软弱涣散,长期弥漫着一股失魂落魄的衰败灭亡之气。在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是中国共产党站了出来,坚持思想上政治上的正确路线,不仅为抗日战争胜利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而且重新凝聚起了全民族的精神力量。

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不仅始终坚持抗战,更重要的是始终坚持紧紧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实行全民抗战。1938年5月毛泽东发表《论持久战》,分析了中日双方的四个基本特点,即敌强我弱、敌退步我进步、敌小我大、敌失道寡助我得道多助。这些特点决定了中国既不会亡国,也不能速胜,只有经过持久抗战,才能达到最后胜利。他科学预见抗日战争将经过战略防御、战略相持和战略反攻三个阶段,深刻指出我们的任务是动员一切力量争取抗战胜利,最基本的方针是持久战。整个抗战期间,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依靠人民群众实行全民抗战,开展人民战争,这一条成了中华民族取得抗日战争完全胜利的根本法宝。

围绕着克服“中国民众的无组织状态”,毛泽东不仅提出了“停止内战、一致对外”“动员全国老百姓”“组织千千万万的民众”的主张,还提出了实现这个目标的最有效途径,那就是建立最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这面全民抗战的旗帜下,出现了母亲送儿打日寇,妻子送郎上战场,男女老少齐动员,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军队与老百姓,军事斗争与非军事斗争,外线作战与内线作战相互配合的壮观局面,中华民族从一盘散沙变得团结如一人,全国军民和海内外中华儿女形成了共同抗战的洪流。这段历史反复昭示我们:中华民族团结才是力量,可以改天换地;分裂则是一盘散沙,必将一败涂地。

(三)百年以来中国第一次在世界上赢得尊重

习总书记说抗日战争“这一伟大胜利,重新确立了中国在世界上的大国地位,使中国人民赢得了世界爱好和平人民的尊敬”。这段话的内涵非常深刻,中华民族近代以来真正开始受到国际社会的尊重和重视,还是在抗日战争中。八年抗战,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成功经验推广到各个同盟国之中,将爱国主义与国际主义结合起来,地不分南北,国不分大小,联合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与其他反法西斯国家和人民共同抗击侵略,在世界上展现了中华民族爱好和平、反对侵略、捍卫正义的精神追求。在中国的直接参与和促成下,国际反法西斯阵线形成,中国人民的抗战既得到了世界反法西斯正义力量的大力支援,也以派遣远征军等形式与其他国家人民并肩战斗。

习总书记说,一切民族英雄都是中华民族的脊梁。这时候的海内外中华儿女不仅挺起了民族的脊梁,而且融入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洪流。中国远征军,不仅在印度、缅甸掩护英军撤退,而且为捍卫中国抗战的“生命线”立下了不朽功勋。当时,随着日军进占东南亚,滇越铁路中断,云南各族人民用血肉之躯抢修的滇缅公路,成为中国与外部世界联系的唯一的运输通道,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从德国闪击波兰、击溃英法联军,到德军进攻苏联、日本偷袭珍珠港,中国一再积极推动建立了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在整个战争期间,中国抗击日本法西斯时间最长,付出的代价最大,牵制和消灭的日军最多。中国的顽强抗战,推迟了太平洋战争爆发,减轻了苏联卫国战争压力,支持了美国太平洋战场作战,为维护人类和平与正义,最终赢得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性贡献!英国军事评论家富勒曾指出:“美英所引以为幸的是,日本既没有足够的兵力占领和控制印度洋上的战略要点,也没有足够的兵力在太平洋上拼一死战,这正是由于中国抗战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进程和结局给予了重大影响的结果。”

隆重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进一步弘扬了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和伟大的抗战精神。图为2015年9月3日,三军仪仗队方队通过北京天安门广场。

三、弘扬伟大抗战精神,万众一心,用激扬的青春书写中国梦的时代华章

胜利来之不易,成果必须珍惜。今天,共享胜利的荣光,我们要永远铭记那些在抗日战争中英勇献身的先烈们,永远铭记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的重大贡献,永远铭记各国人民对中国抗战的有力支援。同时,我们也要永远牢记这段用鲜血和生命写下的伟大历史蕴含的永恒启示,那就是:古老的中华民族要从衰败中重新走向复兴,必须要有一个用科学理论武装起来、由先进分子组成的坚强领导核心,必须要有一种代表时代潮流、能够凝聚全国各族人民的时代精神。只有同时具备这两个条件,中国各族人民才能团结起来,中华民族才有捍卫和平、创造历史的强大力量,我们才能战胜一切艰难险阻,走上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中国梦才能一天天变成现实。

正是因为具备这两个条件,抗日战争才在中国人民付出了最大牺牲、经历了万般磨难后取得了胜利。4年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更使中国实现了从几千年封建专制向人民当家作主、从四分五裂到高度统一和各民族空前团结的伟大跨越。今天,和平与发展已经成为时代主题,但世界仍很不太平,战争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依然悬在人类头上。

9月18日上午,我国东北多个地方敲响警钟,提醒84年前那个特殊的日子。但就在这一天,安倍政权不顾门外汹涌的抗议浪潮,一意孤行,依靠在国会中的多数强行表决通过了新安保法案,开启了日本海外派兵大门。这一重大变化,绝不是偶然的,是日本内因外因综合作用的结果。而就在昨天,安倍专门去为他的外祖父岸信介扫墓,“汇报”安保法成立。岸信介曾是日本侵略者炮制的“满洲国”中的大臣级人物,和关东军参谋长东条英机等并称“满洲五人帮”,“二战”后被列为甲级战犯,但后来由于美国要利用日本做冷战桥头堡而被释放,此后岸信介在1957年、1958年两度担任了日本的内阁总理大臣,一直坚持反共反华立场,梦想日本重新武装、东山再起。半个世纪后,安倍终于办成了这件事,所以要去岸信介的坟前“汇报”。从此,日本将放弃“专守防卫”政策,以各种名义向海外派遣自卫队,打着积极维护和平的旗号“以攻代守”,干预地区和国际事务。对此,我们要万分警惕。

所以,抗战胜利70年后的今天,我们最好的纪念,就是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坚定维护世界和平,把命运的钥匙牢牢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

今天再也不是120年前的时代。中华民族的复兴有了根本的保证: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和中华民族坚不可摧的民族精神。抗战精神中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正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我们青年一代肩负着光荣的历史使命。

我们青海集中了西部地区、民族地区、高原贫困地区的突出特征,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谱写中国梦的青海篇章,我们青年一代首先必须坚持的,就是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这是中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利益所在,也是实现中华民族繁荣富强的希望所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共产党倡导的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凝聚了海内外中华儿女的爱国情怀,唤起了中华民族的空前觉醒和团结,成为打败日本帝国主义的决定性因素。今天,抗战胜利70年了,中国尚未实现完全统一,实现民族复兴需要团结凝聚包括海外华人在内的各民族、各阶层、各领域的人民群众。我们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依然要依靠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汇聚最广泛的力量。这一点,在思想多样、利益多元的时代,尤其有着极为重大的现实意义。

在全国人民的共同支持下,一个团结进步的新玉树已经在地震废墟上拔地而起。图为环境优美的玉树市康巴风情商业街。

对于社会发展中的诸多问题,人们有这样那样的不同看法很正常,我们要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更要求同存异、团结一致向前看,绝不能在无谓争论中影响民族复兴的发展方向、耽误民族复兴的历史进程。百年追梦的历史告诉我们,一盘散沙无法成就复兴伟业,各自打着小算盘实现不了光明愿景,团结才是力量,当今中国面对“两个一百年”的宏伟目标,正在爬坡过坎、滚石上山的关键时刻,尤其需要团结统一,努力形成社会共识,凝聚中国力量。中国梦最大限度地兼容了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让全体人民特别是青年一代都能从民族复兴的光明前景中看到自身利益所在,都能在改革开放中拥有人生出彩、梦想成真、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进步的机会,从而结成真正的命运共同体。所以,努力成为各民族共同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的模范践行者,这是我们青年一代应当从抗战胜利、抗战精神中受到的最深刻启示。只要我们着眼民族复兴,万众一心、团结一致,按照“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扎实推进各项建设,就一定能谱写好民族复兴中国梦的青海篇章,就能让改革发展的成果更多惠及青海各族人民。

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谱写中国梦的青海篇章,我们青年一代还要从思想上解决好“船和桥”的问题。实现民族复兴是我们的历史任务,但只有找对“船和桥”我们才能过河。这个“船和桥”,就是坚持社会主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习总书记在讲中国梦的时候特别强调,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他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凝结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个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根本的梦想”。这就是说,实现民族复兴和建设社会主义这二者是不可分割的,民族复兴的中国梦要建筑在中国道路的基础之上,只有把这条路走好,才能使这一梦想最终成为伟大而光辉的现实。

对于我们青年一代,要实现中国梦和中国道路的统一,就要自觉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武装头脑,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树立起“三个坚持”的正确信念,即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三个坚持”,都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生动活泼的实践。比如说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句话看起来只是一个概念,但回首近代以来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哪一个胜利、哪一次飞跃靠的不是这一条?我们从实际出发,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解决问题、探索新路,才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这些宏观全局的成就是这样获得的,地道战、地雷战、破袭战等微观具体的战绩也是这样取得的,都是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结果,都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的具体体现。又比如说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唯一正确的选择。这个坚持也一点都不抽象,而是我们生活的现实。前些时候清华大学党委陈旭书记率其他四个对口支援院校领导来到我们青海大学,总结过去14年对口支援经验时,我就说,这种长期无私的对口支援,只有在我们这样的国家才可能办到,本身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优越性的生动体现,应该深入总结、大力宣传、持续推广。现在清华大学正在筹划,要在今后若干年里,把我们这所青海唯一的“211工程”大学进一步带到全国200位以内。这在我们全国2000多所高校的格局中是很不容易的,当然我们除了靠清华帮助,更要靠自身努力,但这种支援不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动体现嘛!

青年是一个社会最积极、最活跃、最有生气的力量,是祖国和民族的未来,是事业兴旺发达的希望。现在我们经常讲深水区、攻坚期,讲前途光明但道路曲折,这种情况下,深化改革才能凝聚力量,攻坚克难才能共创辉煌。所以,我们青年一代特别是当代大学生弘扬伟大抗战精神,要切实肩负起时代赋予的光荣使命,始终高扬爱国主义的光辉旗帜,把勤奋学习作为人生进步的重要阶梯,把深入实践作为成长成才的必由之路,把奉献社会作为不懈追求的优良品德,努力成为理想远大、信念坚定的新一代,品德高尚、意志顽强的新一代,视野开阔、知识丰富的新一代,开拓进取、艰苦创业的新一代。为此,除了要努力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成为各民族共同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的模范践行者,还希望大家勤奋努力、刻苦学习,勇做经济社会发展的合格建设者;积极投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伟大实践,开拓创新,勇做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积极推动者。

最后,我还是想用毛泽东同志的名言结束今天的报告:“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

(本文摘编自作者2015年9月23日在青海大学的报告)

猜你喜欢

抗战中华民族日本
日本元旦是新年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探寻日本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黄金时代》日本版
From Xia People to Han People and to Chinese Nation— A Study of the Trajectory of the Cohesion and Integration of Chinese Ethnic Groups
我们家的抗战
我们家的抗战
抗战音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