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认真学习和深刻把握“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2016-07-13曲青山

时事报告 2016年3期
关键词:四个全面小康社会依法治国

曲青山



认真学习和深刻把握“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曲青山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出发,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认真学习和深刻把握“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对做好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

一、“四个全面”的理论定位

“四个全面”是习近平总书记于2014年12月13日至14日在江苏调研时首先提出来的。他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主动把握和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

2015年1月19日至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考察时强调要用“四个全面”引领各项工作。虽然这次讲话是对云南工作提出的要求,但对全局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1月23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又一次发表重要讲话,强调了提出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他指出,面对复杂形势和繁重任务,首先要有全局观,对各种矛盾做到心中有数,同时又要优先解决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以此带动其他矛盾的解决。我们提出要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是当前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必须解决好的主要矛盾。我们既要注重总体谋划,又要注重牵住“牛鼻子”。在任何工作中,我们既要讲两点论,又要讲重点论,没有主次,不加区别,眉毛胡子一把抓,是做不好工作的。这里总书记对为什么要提出“四个全面”的战略思考,进一步作了深刻具体的阐述。2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全面论述了“四个全面”的理论地位。他说,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出发,提出并形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战略布局”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四个全面”最权威、最规范、最准确的理论定位。自此“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得到全党的接受和认同,并成为我们党对“四个全面”表述的标准语和规范语。

习近平总书记对“四个全面”理论地位和现实指导意义的思考并没有停止,在此后的讲话中他一直在不断地进行思索和阐发。2015年3月29日,在会见博鳌亚洲论坛第四届理事会成员时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又将“四个全面”放到了“中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治国理政方略”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保障”的地位来加以论述和强调。在4月28日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表彰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把“四个全面”提到了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指南”的高度进行阐发。他指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确立了新形势下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战略目标和战略举措,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实践指南”。这就把“四个全面”的理论地位和现实意义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二、“四个全面”提出和形成的历史过程

(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出和形成的历史过程

“小康”概念是1979年邓小平同志会见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首先提出和使用的,他借用《诗经·小雅》中的一个概念,用来表述我国实现四个现代化所要达到的阶段性目标:“我们要实现的四个现代化,是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不是像你们那样的现代化概念,而是‘小康之家’,即达到第三世界中比较富裕一点的国家的水平。”后来他经过思考和让有关部门测算,完善了以前的说法,提出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根据这一思想,党的十二大提出我国经济发展分两步走的战略,党的十三大进一步予以完善,又提出了我国经济发展“三步走”的战略。党的十五大进一步形成了新“三步走”战略,即第一步到2010年,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第二步到建党100周年时国民经济更加发展;第三步到新中国成立100周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进入21世纪,经过全党和全国人民共同努力,我国经济发展战略中的第一步、第二步目标顺利实现了,因此,2002年召开的党的十六大在此基础上正式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党的十八大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改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虽然只有一字之差,内涵却发生了深刻变化。十八大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其首要目标是实现两个“倍增”:国内生产总值比2010年翻一番,城乡居民人均收入也要比2010年翻一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具体包括五个方面,即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如果细心观察,我们就会发现,这五个方面正是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来分别进行论述的。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由党的十八大提出和作出决定的。

(二)全面深化改革提出和形成的历史过程

党的十八大在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时,也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奋斗目标。并且将这两个目标并列到一起提出,所列的标题就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这种写法和做法是以前所没有过的。一是说明发展要以改革为动力保障,二是说明改革也需要顶层设计,统筹谋划。十八大报告中对深化改革开放目标的谋划是与发展目标即总体布局的五个方面相对应的,这就形成了五个方面的改革,即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社会体制改革、生态文明体制改革。

党的十八大尤其是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全面深化改革顺利推进,在事关民生的户籍制度改革领域,各地陆续落实居住证制度。图为外来务工人员在河北省邢台市公安局桥西分局达活泉派出所咨询居住证办理流程。

十八届三中全会是对十八大精神的贯彻落实和进一步展开,全会确定的议题和主题就是全面深化改革。与十八大报告有一点不同的提法是,三中全会少了“开放”两字,按照邓小平同志关于改革开放的论述和思想来看,“开放也是改革”。所以,为了突出改革的主题,将“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简化为“全面深化改革”。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确定了“5+1+1”的七个方面的改革,除十八大报告中讲到的相同的五个方面的改革外,增加了党的建设制度改革与国防和军队改革。具体内容涉及15个领域、330多个项目。三中全会确定的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由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全面深化改革是党的十八大提出来的,十八大精神是其直接的源头,十八届三中全会就是按照十八大关于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精神和要求,对改革作出的全面战略部署。

(三)全面依法治国提出和形成的历史过程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一贯重视法治建设。1978年12月,邓小平同志就提出了“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观点。后来我们将其确立和概括为法治建设的十六字方针。党的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党的十六大提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党的十七大提出,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强调要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党的十八大明确强调,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十八大报告专门在第五部分“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和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中列了一个问题,来论述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十八届四中全会也是对十八大精神的贯彻落实和进一步展开,全会确定的议题和主题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通过了《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会提出的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任务是:在党的领导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以党的十八大作为一个主轴,向前展开,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三中全会和四中全会是“姊妹篇”,或者说“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姊妹篇”,是“鸟之两翼、车之双轮”。

(四)全面从严治党提出和形成的历史过程

全面从严治党的概念,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调研时首先提出的。如果我们认真研读十八大报告也会发现,“全面从严治党”虽然没有像其他三个“全面”那样,直接来源于党的十八大,但是它间接来源于党的十八大精神。从十八大报告对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的基本定位和要求看,就是要“全面从严治党”。这以什么为根据呢?一是十八大报告的党建部分,是进入21世纪以来党的几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确定任务和要求最多的一次。党的十六大确定任务和要求列了5条,党的十七大确定任务和要求列了6条,而党的十八大则列了8条。专门列了一条“严守党的纪律”问题。二是党的十八大作出决定,要在全党分期分批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在教育实践活动中得以强化和体现,而且在教育实践活动中探索和总结出了新的经验和做法,这个经验和做法一言以蔽之就是“全面从严治党”。因此,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对全面从严治党的完整思想作了系统阐发。他在这次讲话中总结了全党开展教育实践活动的经验后,对新形势下坚持全面从严治党提出了8个方面的要求。这就是:第一,落实从严治党责任;第二,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紧密结合;第三,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第四,坚持从严管理干部;第五,持续深入改进作风;第六,严明党的纪律;第七,发挥人民监督作用;第八,深入把握从严治党规律。

在江苏调研时,习近平总书记不仅提出了“全面从严治党”,而且系统整合、集成创新,提出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将全面从严治党与前三个“全面”进行有机组合,这是一个神来之笔,对战略布局的形成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四个全面”一下子有机组合成一个整体,活起来了,动起来了,成为新形势下党治国理政的方略和战略布局。每一个“全面”都有重大战略意义,每一个“全面”的内涵都在不断丰富和深化,尤其是“四个全面”系统整合在一起,其理论价值和意义已经不仅仅在于它自身,而是有机组合上升到一个新的理论层面和高度,形成了一个具有特定功能的战略思想和完整理论形态。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严明党的纪律和规矩发表一系列重要论述,为全面从严治党提供了重要的实践遵循。图为江西省万年县陈营镇马塘社区纪检干部在为党员和群众做题为“把纪律挺在前面”的专题宣讲。

三、“四个全面”的辩证统一关系

从整体上看,“四个全面”是一个系统,而且是一个大系统,而每个“全面”则又是相对独立的一个小系统。每个小系统又有自己的具体内容,由此决定着系统的性质、功能、作用和地位。马克思主义告诉我们,整体不等于部分的简单相加,系统也不等于部分的简单组合。“四个全面”之间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层层递进的,构成一个相互关联和相互渗透的有机统一体。

首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目标系统。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说法,它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战略目标。

其次,全面深化改革是动力系统,全面依法治国是保障系统,全面从严治党是调控系统。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说法,这三个“全面”是战略布局中的三大战略举措。第一个全面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对后三个全面即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起着战略引领作用,后面三个全面对第一个全面的实现起着动力、保障、保证和支撑作用。

“四个全面”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可以用一列行进中的高速列车或一只展翅高飞的大鹏作一个形象的比喻。如果比喻为“中国梦”号高速列车,可以说,“四个全面”就是当代中国开出的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高速列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则是“中国梦”号列车前进的方向和所要到达的一个目的地。全面深化改革是“中国梦”号列车的发动机,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梦”号列车的铁轨、安全阀和制动器,全面从严治党则是“中国梦”号列车的车头和导向仪。如果比喻为“大鹏”,可以说当代中国是一只展翅高飞的“大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国“大鹏”所要去的地方,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大鹏”的两个翅膀,全面从严治党则是中国“大鹏”的头和心脏。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提出,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四个全面”立足治国理政全局,抓住了改革发展稳定关键,统领中国发展总纲,确定了新形势下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战略方向、重要领域和主攻目标,它来自实践,又要回到实践指导实践,经受实践的检验,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和完善。我们相信,真理的闪电,一旦射入人民的园地,武装起全党和全国人民,就会产生变革社会、推动历史前进的巨大物质力量。那么,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奋发努力,“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一定会实现!

(作者为中央党史研究室主任)

本栏责编:颜牛

E-mail:ssbgzzs@263.net.cn

猜你喜欢

四个全面小康社会依法治国
《 2020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凝聚三秦巾帼力量 决胜全面小康社会
依法治国 法平天下
为小康社会提供健康保障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与新媒体发展的关系探析
“德”“法”辨证与依法治国
大同梦想与小康社会
关于依法治国若干问题
坚持依法治国必须坚持依法执政
“四个全面”清晰展现战略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