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玉米穗腐病的发生情况及防治建议
2016-07-13张海剑,索相敏
河北省玉米穗腐病的发生情况及防治建议
摘要:2013~2015年,连续3年对河北省玉米穗腐病的发生情况进行了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建议。
关键词:玉米穗腐病;发生;防治
玉米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玉米穗腐病是玉米生长后期的主要病害之一,一般年份发病5%~10%,严重时达到30%~40%。其中,禾谷镰孢菌、青霉和木霉菌经常引起整个穗子腐烂,产损率高达100%,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且穗腐病病原菌可产生黄曲霉素、伏马毒素等,严重威胁人和动物的健康。
1 2013~2015年河北省玉米穗腐病发生情况
2013年河北省玉米穗腐病发病率较高,其中以邯郸和邢台尤为显著,发病率在40%~60%;2014年发病较轻,仅在保定部分地区发现,发病率<5%;2015年发病稍重,在石家庄、沧州和张家口等地偶有发生,发病率为5%~10%。分析表明,这可能与不同年份的气候环境差异以及种植品种不同等因素有关。
2 玉米穗腐病的主要症状及病原菌种类
2.1主要症状。玉米穗腐病发病时,玉米果穗及籽粒均可受害,被害果穗变色,并出现黄褐色、暗褐色或灰黑色、粉红色、蓝绿色霉层。病粒无光泽,不饱满,质脆,内部空虚,常被菌丝所塞满。果穗病部苞叶常与果穗黏结在一起不易剥离,储藏玉米发病后,长出各种菌丝和分生孢子,并散发出气味。
2.2病原菌种类。引起玉米穗腐病的病原菌有40余种,包括拟轮枝镰孢菌、层出镰孢菌、禾谷镰孢菌、亚粘团镰孢菌、半裸镰孢菌、木霉、黑曲霉、黄曲霉、青霉、链格孢、粉红单端孢菌等。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病虫害综合防治实验室通过调查发现,引起河北省玉米穗腐病的主要病原菌为禾谷镰孢菌、拟轮枝镰孢菌和青霉菌。
3 防治建议
3.1选用抗病品种,提高种子抗性。选育和引进高产、抗病、果穗苞叶短和适合当地种植的新品种可以有效降低穗腐病的为害损失,可选择京科968、京科665、先玉335等系列品种。
3.2玉米穗腐病的发生与玉米穗部虫害密切相关。玉米穗部虫害主要有玉米螟、棉铃虫和桃蛀螟,通过啃食玉米穗造成大量伤口,为病原菌侵入打开通道,加速了玉米穗腐病的发生。通过接虫试验证明,桃蛀螟对穗腐病发病率影响较大,未被虫子啃食的病原菌较单一,有虫的单个玉米穗多被混合侵染,20.35%以上的病穗被3种以上病原菌侵染,增大了穗腐病防治的难度。因此,可通过喷雾或颗粒剂丢心等方法防治穗部虫害,从而达到预防穗腐病的目的。
3.3加强农业防治。合理密植,紧凑型品种以不超过4 000株/亩为宜。适时早播,提早成熟,错过玉米发病期。适时收获,收获后立即剥苞叶并除去果穗病部,充分晾晒后入仓储存,从而切断病原菌的侵染途径,达到丰产丰收。清除病原菌,玉米杆深耕翻入土中,使其彻底腐烂,消灭病原菌的滋生场所。实行2~3年轮作、增施钾肥等。
3.4关键时期采用化学防治。采用多菌灵包衣,心叶期用50%辛硫磷和煤渣按1∶100混匀,每株玉米芯丢2 g,从而达到防治玉米穗期虫害的目的。大喇叭口期,用20%井冈霉素或4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每亩200 g点芯,预防病原菌侵染叶鞘和茎秆。在玉米吐丝期,施用化学药剂50%异菌脲、70%甲基托布津、50%苯醚甲环唑、240 g/L噻呋酰胺和50%的苯并咪唑,或施用生物药剂5%井冈霉素,预防病原菌侵染果穗。
071000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张海剑
050061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石家庄果树研究所索相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