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法兰克福学派批判视域下的大众文化观
2016-07-13安菲
浅析法兰克福学派批判视域下的大众文化观
摘要:人类已经或者正在经历着深刻的文化价值观念和文化精神的冲突:一方面,现代工业文明的高速发展给人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极大地改善了人类的生存条件,增强了人的主体意识和创造性;但是,另一方面,西方工业文明的发达又带来了人与自然关系的恶化和人的异化等负面效应,使现代人面临着受自己的造物之统治的困境和危机。现代西方人本主义、技术批判主义、后现代主义等哲学和文化思潮对现代人的这一生存境遇和文化危机进行了多方面的剖析和批判,从不同视角建构了各种文化批判理论。法兰克福学派的大众文化批判理论以人的存在和人的命运为自己的哲学主题,致力于批判和超越现代人的文化危机和生存困境,以马克思的异化理论为依据,建立起关于现代工业社会的独特的文化批判理论。我国应借鉴法兰克福学派视域下大众文化观的积极部分,促进我国文化事业的健康蓬勃发展。
关键词:法兰克福学派;大众文化;大众文化批判;启示
1 相关概念辨析
1.1法兰克福学派。所谓的“法兰克福学派”(the Frankfurt School)其实是后来被追加的一个学术称谓(根据威格斯豪斯的说法,“法兰克福学派”真正被叫响的时间大约是在20世纪60年代),它的本名是“社会研究所”(Institute for Social Research),第一任所长是格吕堡(Garl grunberg),该所是韦尔.格拉赫于1923年2月3日在德国的法兰克福市正式创办的,该研究所与法兰克福大学保持密切的联系。一般而言,对“法兰克福学派”的研究都是指霍克海默继任所长(1931年1月)以后的“社会研究所”,本文所谈及的法兰克福学派也是基于这样的一个设定。
1.2批判理论、文化批判。批判理论是法兰克福学派批判话语的哲学基础,可以追溯到该学派的先驱之一—霍克海默,霍克海默在接管法兰克福大学文化研究中心时就强调要将哲学与社会学结合起来,哲学概念和社会学概念互相批判。1937年他在《社会研究杂志》上发表的《传统理论与批判理论》一文中正式提出“批判理论”一词,该论文因而被有关学者视为“批判理论”的“宣言书”。霍克海默认为批判理论不同于传统理论,传统理论是把生活固定在既定公式中,而批判理论是追求人类的解放,它反对科学主义侵入到人文社会科学中去,批判理论是要与科学实证注意划清界限,把人从奴役中解救出来,强烈关注人类解放和自身对权力的统治。
“文化批判”是包括法兰克福学派在内的西方马克思主义继承和发展传统马克思理论的一种思想。他们认为人们不再过分追求政治权力和经济利益,而把重点放在了文化层面,比如去追寻思考人的生存意义、价值所在,追求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阶级权力的统治已经渗透到文化领域,演变成一种意识形态的控制。
2 大众文化批判理论的内涵分析
最先使用“大众文化”的是法兰克福学派的先驱人物霍克海默,在法兰克福派眼里,大众文化具有比如通俗小说、电影电视剧、流行音乐和艺术广告等多样化的表现方式。虽然它们的表现方式不同,但通过广大群众在闲暇时间进行的娱乐活动来操纵大众的思想和心理,和潜移默化的培植民众对统治阶级的支持与顺从的本质是一样的。按照法兰克福学派的解释,所谓大众文化(mass culture),它是将艺术与商业、政治、宗教和哲学融合在一起,在闲暇时间内操控大众的思想和心理,并以此来培养支持统治和维护现状的顺从意识的一种社会文化氛围。
法兰克福学派所指的大众文化具有商品化、技术化、标准化、平面化的特征,它的大众文化批判理论是指这些特征不同于传统的文化,它们对人类文化的发展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2.1大众文化的商品化。法兰克福学派认为,人们的社会生活被商品化,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被物与物的交换关系所取代,人失去了独立自主性。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文化传播技术的提高、文化普及程度的提高等都使人们无时无刻的承受着这些文化宣传的影响。另外,广告也因为其贴近生活的细节,给人呈现出一种美好的生活场景,激发消费者的消费欲望。
大众文化削平了艺术的深度,使文化仅仅成为消遣,成为一种平面性质的文化。严肃的艺术变得不被人欣赏,因为大众不能从这样的艺术中获取娱乐,即使人们不会再使用它时,它也盲目得被使用。
2.2大众文化的齐一化。法兰克福学派的理论家们认为文化工业产品对利润的追求会多于对文化产品艺术性的追求。当文化工业产品在市场上实现利润之后,由于利益的驱使,很多模仿品会出现,继而文化市场上就会出现大量标准化的产品,真正的艺术品最明显的艺术特征就是独一无二不可复制,而大量仿制品的出现会使真正艺术品的艺术性消失,取而代之的就是充斥着商业化批次生产出来的共性气息。例如,很多年轻男女在表达爱意和相互交往时大都是按照统一模式,就像文化工业生产模式一样恋爱,千篇一律,失去了个性,失去了人的本真性。简而言之,在大众化文化产品中,一切文化都是相似的,都能找到它的固定化模型,就算有即兴创作,但本质仍是标准化单一化的体现。
2.3大众文化的欺骗性。法兰克福学派认为,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作为工业产品的艺术作品成为了大众消遣的娱乐产品,成为了骗取人们幸福的工具,使得现代大众文化较之以前具有了极其的失真性和迷惑性。因此,在法兰克福学派那里,人们开始逃避现实,大众文化欣赏者的眼光变得不再那么挑剔,大众文化消费者的需求变得比较单一,大众文化制作者的想象力也变得比较平庸呆板,他们不去主动思考,习惯于无思想的平面生存模式,大众传媒用固定生成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去影响人们,使大众失去独立思考的决断能力,从而使人们失去了自由。
3 法兰克福学派大众文化理论对当代中国文化发展的启示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推进,市民阶层不断壮大并逐渐成为国民的主体,登上了社会生活的大舞台,加上中国的城市化与商品化,大众文化在中国崛起。首先,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国的大众文化要么没有得到发展,要么发展的目的也是为了政治宣传,大众文化的崛起满足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需求;其次,大众文化和精英文化相比更通俗易懂,具有实用化和生活化等特点,更容易被广大人民群众接受和消费;最后,市场经济的繁荣为大众文化的兴起提供了机会,加上民众有剩余的资金可支配,广大民众在追求基本的生活需求之外也希望在工作之余能够娱乐、消遣和放松,大众文化产品正好符合民众的这些要求。
3.1为中国的大众文化的发展带来积极效应。大众文化打破了古代社会存在、近代社会仍然有所反映的文化等级秩序,使文化回归民众,呈现多元发展的态势,即所谓的“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大众文化以其通俗易懂、贴近生活以及大众娱乐性等特性进入百姓生活,民众更容易消费大众文化,大众文化多样化的表现形式可以满足民众的不同需求,民众在闲暇之时可以享受大众文化给他们带来的身心的放松,精神的舒展,使人们快乐的享受生活。
大众文化的兴起,是文化现代化的重要进程,是整个社会发展的历史进步,满足了社会转型期的文化需求,反映了平民意识,体现了民主,促进了民主的推广,适应了时代和社会发展的要求,民众在这种文化平民化、民主化选择的过程中可以感受到大众文化带来的便利与乐趣。
3.2指导中国大众文化问题的合理解决。虽然大众文化的发展产生了许多的积极效应,但是目前我国的大众文化发展也有许多问题需要及时的认识和合理的解决。
3.2.1中国城乡二元结构特征明显,城市和农村不仅在经济层面差距大,文化方面的差距也触目惊心。城市可利用资源多,城市化和市民化程度高,城市的发展也日益趋向现代化,乡村经济水平落后,文化需求少,加上文化基础设施薄弱,政府投入不足,农民思想落后等因素,致使农村的文化事业发展是落后的甚至是停滞不前的。比如,城里人可以享受互联网以及互联网衍生的一系列技术,如有线电视各种先进的文化设施,而乡村人只能收看屈指可数的电视节目,甚至某些地方只能收听广播。城市市民可以选择多样化的文化产品进行消费,在繁忙快节奏的城市生活之余舒缓放松身心,而乡村民众选择的乡土文化更多是婚丧嫁娶,娱乐方式大多是麻将。城市和乡村大众文化需求不同,造成的文化产品也就不同。当城市为某一个活动狂欢和痴迷的时候,乡村对此一无所知,表现出极其冷淡和毫无兴趣的态度。
3.2.2精英和大众文化的差异。中国的文化精英大都是大学教授、文学家、艺术家和其他文化专业人士,他们在文化消费方面无疑具有优越性,不仅阅读陶冶情操的哲学类书籍,还会在闲暇时出入各种画展、歌剧院,他们与一般的普通大众不同,普通民众或许选择在电视机前消磨时光,追求时下最热门的电视剧和电影,也许会去歌厅舞厅寻求惬意的生活,而文化精英在选择和消费大众文化时的表现与大众化的选择差异无疑是显著的。有差异必然会引起一系列问题,我国社会目前最急需解决的问题是应加强文化精英对大众文化的引导,以此来缓解大众文化借助流行文化对精英文化产生的冲击。
3.3借鉴大众文化批判理论,促进中国大众文化的发展。虽然法兰克福学派的大众文化理论是在资本主义的背景下提出来的,有其不合理之处,也遭受了来自不同方面的合法性危机,但由于中国当前的大众文化发展也面临着一些当时发达资本主义社会相似的问题,所以,法兰克福学派的大众文化理论对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文化发展仍具有借鉴意义。
科学技术的发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文化市场因为技术的参与,文化产品越来越多样化,大众文化丰富了我们的生活,但也滋生了很多的问题,最明显的是因为市场利益化的驱使,出现了很多低级趣味的文化产品。我们感受到生活中越来越缺乏像四大名著那样的创作,也很少有经典的电视剧和电影让人回味,传统的文化也没有得到很好的继承和创新,取而代之的是商业化气息浓厚的商业片、商业小说和低级趣味的歌曲。文化产品越来越趋于商业化,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应该采取措施,必要时诉诸法律,建立健康有序的文化市场。首先,引导民众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积极引导大众文化,用什么样的价值观来引导大众文化是非常重要的,价值观其实是人们意识形态的一种表现方式,有了统一的价值观做引导,大众文化就有了价值导向。其次,弘扬人文精神。法兰克福学派只强调精英文化的作用,这种态度是不可取的,但是我们可以借鉴他们关于精英文化对大众文化的指导的思想,鼓励和支持知识分子投身于大众文化的建设。再次,我们既不能以轻视和完全否定的态度对待大众文化,也不能满足现状,而是应根据时代的发展变化不断提高我国大众文化的风格和品味,消除高雅文化和大众文化的差距形成一种雅俗共赏、贴近民众的大众文化。大众文化不仅要实现中国本地化,回归中国传统文化,在世界的多元化文化格局中维护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同时也应该走出国门,用世界思维来借鉴吸收外国文化优秀部分,打造具有中国特色和中国味道的大众文化。
参考文献
[1]霍克海默,阿多诺.启蒙辩证法[M] .重庆:重庆出版社,1997.
[2]霍克海默.批判理论[M] .重庆:重庆出版社,1989.
[3]陈士部.法兰克福学派批判理论的历史演进[M] .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10.
[4]李超宗.新马克思主义思潮[M].台北: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89.
[5]尤战生.接受与误读:法兰克福学派大众文化理论在中国[J] .山东社会科学,2011 (10):10~15.
[6]萧俊明.法兰克福学派的文化理论与文化解读[J] .国外社会科学,2000 (6):7~14.
330045江西农业大学政治学院安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