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发挥多媒体优势  优化聋校律动教学

2016-07-13苌敏

现代特殊教育 2016年5期
关键词:聋校聋生律动

●苌敏



发挥多媒体优势优化聋校律动教学

●苌敏

多媒体教学具有直观性、趣味性、深刻性和丰富性等优势。在聋校律动课堂教学中灵活运用多媒体技术,能够优化学习内容,激发聋生的学习兴趣,启迪聋生的思维,极大地提高聋校律动课堂教学效率。

多媒体;聋校;律动

随着当前特校硬件设施的不断改善,多媒体设备逐步走进了聋校课堂,并在律动教学中得到广泛应用。多媒体的融入和有效运用,不仅节省了教师的讲解时间,而且有效地扩大了教学信息量,使课堂教学效率大大提高。因此,聋教育工作者应积极探索,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优势,更好地开展聋校律动教学。为了在聋校律动教学中有效发挥多媒体的优势,进而不断提升教学效率,帮助聋生更好地学习律动,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进行了探索。

一、活用直观性优势,优化学习内容

多媒体的运用可以很好地解决聋校师生沟通障碍,弥补聋生认知方面的不足。借助多媒体的直观性优势,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通过直观的画面来呈现和示范动作,教师只需在旁利用手语适时进行解释即可。这种教学方式,一方面可使教学内容更加贴近聋生的认知水平,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另一方面,教师在课堂上的劳动强度也大大减轻,使教师能够有更多精力、更为集中地把握每一位学生的动作细节。

例如,二年级歌伴舞《摘葡萄》,其歌曲具有浓厚的新疆维吾尔族特色,歌词中描写了新疆的天山、丰收的葡萄等景物。这些内容,聋生平时在生活中接触不到,因而了解得极少。如果忽视这些背景知识的教学,或者仅仅通过手语介绍相关情况,简单直接地进行歌伴舞的训练,聋生便很难形成感性认识,表演不容易呈现特色,教学难度也会很大。因此,笔者首先借助多媒体设备播放了一些介绍新疆维吾尔族风土人情的影片。同学们通过观赏影片,知道了新疆的地理位置,认识了美丽的天山,见识了热情好客、喜歌善舞的维吾尔族人,也了解了新疆的特产哈密瓜、葡萄等。生动、全面的背景知识铺垫,一下子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有几位能力较强的聋生甚至能够在观看影片时捕捉到维吾尔族舞的一些个性化特点,在后面的练习中展现出来。

教师借助多媒体构建的“准真实情境”,能够使学生如同亲临其境,亲历其中,更为直观地认识学习对象,获得丰富而直观的经验。

二、善用趣味性优势,激发学习兴趣

聋校传统的律动课往往采取教师教授、聋生模仿的教学模式。在这种教学模式下,虽然聋生的节奏感和协调能力得到了很好的培养,但对于聋生的内心感受关注不够,常常只追求通过机械性地模仿达到形似的地步。我们认为,律动教学更应该以激发聋生的学习兴趣为主要任务,充分调动其主观能动性,促使聋生真正喜欢上律动课。

例如,一年级律动课《拔萝卜》是一个趣味性与表演性相结合的表演课,通过人物和动物一系列的互动,营造一个温暖和谐的世界,传达“人多力量大”的道理。尽管故事结构非常简单,但对于刚步入手语知识学习的一年级聋生来说,如果只是机械地打一些孩子们半生不熟的手语,再让学生跟着教师机械地模仿舞蹈动作,久而久之必然会扼杀孩子对律动这门学科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学时笔者利用多媒体的趣味性优势,先播放拔萝卜的动画视频,用鲜艳的颜色、丰富的动画内容吸引聋儿的眼球,把他们的注意力自然地吸引过来。充满动感的课堂,丰富了学生的感性认识,培养了他们的学习兴趣,使聋生在和谐的教学氛围中,情不自禁地萌生参与教学活动的强烈愿望。

趣味律动课堂

三、精用深刻性优势,强化学习效率

律动教学中,教师往往要进行正确动作的示范,使学生准确理解并掌握舞蹈动作要点。但这种看似简单的传授方式,在聋校律动教学中却存在着显而易见的现实矛盾:教师在示范动作的同时,需要用手语讲解动作的要领;但利用手语讲解要领就意味着舞蹈动作一定会被中断,对动作的统一性和连贯性产生一定影响。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可以较轻松地解决这一矛盾。因为整个播放过程学生看得清楚,对动作的理解也很深刻。

例如,在教动作比较欢快的舞步时,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来进行舞蹈动作的示范,采用慢动作、暂停、重放等教学手段,帮助聋生看清楚每个瞬间动作的变化、连接。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适时对手、眼、面部表情等提出补充要求。

另外,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及时地将学生的错误动作记录下来,将其与教师的正确动作进行对比,及时纠正聋生错误的舞蹈动作,逐步提升其观察和分析能力,实现抽象概念的具体化、微观概念的宏观化。

四、适用丰富性优势,启迪思维能力

信息时代的今天,教师可以从网络及其他信息源中获得大量的相关知识,根据教学需要再进行提取、整合,使得教学内容新颖、全面、贴近生活。利用这些丰富的内容,既可以满足律动教学对教学目标、教学组织形式、教学内容与手段、教学评价标准多样性等方面的需要,更可以有效地启迪聋生的思维。

以聋校三年级律动课《过新年》为例,课堂上笔者通过多媒体展示我国各地过年时风俗习惯的图片,让学生在感受欢快热闹的新年场面的同时,了解各种不同的过年习俗。随后,笔者带领学生在飘扬的红绸带下跟着音乐的节奏开启本节课的教学。最后,在课堂延伸环节,笔者播放了世界其他国家过新年的习俗和方式,来拓宽教学面,丰富学生的视野,从而增加了学生的知识面,启迪了学生的思维。

要注意的是,在利用多媒体制作和使用PPT课件时,尽管提倡要丰富内容,但课件中的背景不能太过突出,如持续活动着的物体、频繁闪耀的图标、可爱的卡通人物形象等。这些持续地频繁变换的画面,有可能反倒成了展示的“主角”,分散聋生的注意力。

总之,多媒体辅助教学通过“声”“形”“色”等的结合,给聋生以美的享受,最终通过“形”沟通师生之间的感情,通过“色”描绘师生所要描绘的五彩图,更重要的是使传统课堂教学不便或无法解决的问题迎刃而解,扩大了信息容量,加快了教学节奏,提高了学习效率。

[1]聂贞萍.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化音乐课堂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音乐创作,2011,(3).

[2]刘桂秀.小学音乐课堂中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优势[J].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2010,(3).

G762

(浙江省温州市特殊教育学校,325000;配图由作者提供)

欧塑——村头
作者:陈新军(浙江省温州市特殊教育学校)

猜你喜欢

聋校聋生律动
作 品:景观设计
——《光影律动》
具身德育理念下聋校德育课程建构
把握“三个基点”,助推聋生数学探究
聋生小学阶段信息技术课程教育研究
“律动世界”展览全接触
律动之美
“三个经济”律动
培养低年级聋生看图写话能力的策略
美术,让聋生就业多一些可能
发挥交互电子白板优势 打造聋校语文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