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培智教育适性课程探索

2016-07-13侯昱倩

现代特殊教育 2016年5期
关键词:康复儿童专业

● 侯昱倩



培智教育适性课程探索

●侯昱倩

培智学校课程必须切合特殊儿童的成长需要和可能,提供足够适合的培养平台,以适应各类特殊儿童多样化发展需求。可从科学落实国家课程实验方案,研发学校课程,打造个训课程,创新特色课程等方面着手。

特教学校;课程体系;适性

一、以综合评估为准绳,掌握课程改革的方向

与普通教育相比,培智教育的课程设置更加需要以生为本。以生为本的前提是全面客观地了解学情,包括残疾类型、心理特质、行为表象特征、自理自制力等等。因此,做好特殊儿童的综合评估,摸清学情,是实施课程改革的第一步。笔者所在学校依据特教专业院校的专业评估系统,成立了由儿童医学专家和学校业务骨干教师组成的专业评估团队,为每一个学生进行综合测评。将测评结果作为个别化教育、教学内容目标设定、分班走班安排、学生学业评价、教师教学成绩考核的依据,还为每个学生建立了个别化教育计划档案。

二、科学实施国家课程,以特殊儿童的学习需求为根本目标

(一)推进康教一体化原则下的综合化教学模式

《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立足于智力障碍学生的发展需求,注重以“生活为核心”的思路整体设置课程体系,因此学校各学科教师从教学内容的选择到教学目标的确定都坚持以“生活能力”为核心。我们采用单元主题化学科融合策略来组织教学,不同学科从不同的目标和任务出发,围绕同一个主题开展教学。

(二)在试点级部进行走班制分层教学

为更好地探究分层教学,根据学生的综合评估结果,首先在基础文化知识学科(生活语文、生活数学)教学时将学生分为A、B两组,实行走班制教学,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

(三)改进评价方式,促进有效教学

学校建立了多元化、科学的课程评价体系,发挥评价的诊断、激励、导向功能,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法,促进学生、教师、学校在不同层面的发展。开学初,根据学生评估情况,各学科教师为每一位学生制定短期目标与学期目标,学校分阶段、分学科抽查目标达成情况,家长也参与到其中。评价标准主要以个体纵向发展水平为参照,而不是以团体横向平均水平为参照。教师根据目标达成情况,调整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使学生个别需求得到满足,在不同领域每学期都有所进步。

三、积极研发学校课程,立足本土化课程建设

学校依据多元智能理论、教育生活化理论,在学校校本课程中构建了“类别足、层次多、个性强”的课程体系。课程实施中全员参与,分组走班落实。

(一)校本超市——着重补偿特殊儿童缺陷,培养基本素质

学校课程以每周一次的“校本超市”模式,以小组活动为基本授课形式落实。以注重实践、注重技能、注重体验、注重分享为基本指导思想,以阶段性走班为基本组织形式开展教学活动。学校目前开设了精细动作、肢体康复、烹饪、手工技能、丝网花、铝板琴、音乐康复、游艺康复等课程内容,编写了校本教材,有效地补充了国家课程的内容设置,使之更加本土化、实效化、个性化。

(二)模拟体验课程——着重开发特殊儿童潜能,培养个性特长

学校创建了“仁爱梦乐园”这一学生生活体验场馆,开设了超市、餐厅、银行、医院、影院、车站等模拟生活场景。将每周五下午定为“综合实践日”,组织引导学生了解购物、就医、储蓄等简单流程,体验模拟生活的乐趣,逐步提高学生参与社会生活的勇气和能力。

(三)校外实践课程——提高巩固学生的生存技能

学校将培养特殊儿童生存意识和生存能力的教育教学活动从课堂延伸到整个学校乃至社会,在社区周边建立了适于学生发展的社会实践基地,如银行、超市、医院、公交车队等,每月一次到社会实践基地开展体验课程,并邀请社会志愿者和家长志愿者共同参与活动。通过“知识传授—模拟探究—实境体验”这一教学模式,探索特殊儿童生存技能训练的有效模式。

四、打造个别化训练课程,为特殊儿童量身打造个性化康复课程

面对学校近三分之一的自闭症学生,我们通过课程改革深深感到个别康复训练对自闭症儿童来说是一种十分适宜的康复训练形式。学校创建相关专业处室,开设了沙盘游戏、蒙氏训练、注意力训练、感统康复、言语治疗、音乐治疗等个训课程。对学生进行评估后,有针对性地制定个别化训练方案,目标位于学生最近发展区内,通过趣味多样化的教育方法和专业康复仪器设备,对自闭症学生实施个别化训练。我们结合区课题“孤独症儿童康复策略的研究”,专门设立“阿斯伯格综合征研究室”,为在数字、烹饪、艺术等方面有天赋的高功能自闭症学生进行专业引导跟踪服务。

五、创新特色课程,满足定向团队的学习康复需求

(一)心理游戏课程

学校在坚持个别化沙盘游戏康复的基础上,与专业心理研究人员合作,取得专业支持,深入研讨团体沙盘游戏和户外拓展训练的心理干预效能,有效帮助青春期学生唤起积极情感体验、丰富想象力,起到自我疗愈的功效。

(二)职业实践岗位课程

为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生存能力,渗透职业意识,学校建立诸多校园模拟工作岗位,将德育实践活动课程化。我们为学生提供了科学、差异化的岗位体验工作,如“送报员”“安全监督员”“送餐员”“回收员”等,通过模拟设定的规则,锻炼学生的沟通实践能力。定期发放代币酬金,指导消费。让他们通过实践活动体验劳酬概念,学会积蓄与理财,训练消费意识和能力,培养一个社会人的基本劳动意识和生存技能。

(三)职业工作室课程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指出:特殊教育是促进残疾人全面发展、帮助残疾人更好地融入社会的基本途径,要培养残疾学生积极面对人生、全面融入社会的意识,加强残疾学生职业技能和就业能力的培养。

依据《纲要》精神,学校在文化课占30%的基础上,创设了“仁爱职业工作室”。在初中级部分别开设主专业(家政、烹饪)和辅专业(餐厅服务、超市销售)的职业训练,每名学生通过2+1的专业选修形式,完成相关的专业教育和培训,为学生将来踏入社会就业谋生做好规划。

(四)艺术社团课程

学校整合艺术类课程的课时,调整辅导教师,让有艺术兴趣和能力的学生按需选择表演社团或美术社团。每周三,校外专业顾问、家长志愿者和校内专业教师会对学生进行排练指导。学校还通过展演、义卖等形式让学生收获快乐,体验成功,培养自信。

G760

(山东省青岛仁爱学校,266299)


作者:王一丁(山西省太原市杏花岭区特殊教育中心学校)

〉〉教学研究

猜你喜欢

康复儿童专业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脑卒中患者康复之路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
残疾预防康复法制建设滞后
中医康复学教学方法探讨与实践
补阳还五汤联合康复治疗脑卒中3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