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务人员薪酬管理改革重点

2016-07-13任素娟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6年6期
关键词:职称医务人员薪酬

任素娟



医务人员薪酬管理改革重点

任素娟

一、加强医务人员薪酬管理的意义

薪酬管理制度是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管理制度,医疗行业独特的经济技术特点,使得薪酬管理制度成为医疗卫生领域的核心制度,也是医改的核心环节,医疗机构和医疗体系的整体绩效,如医疗服务的适宜性、医疗安全质量、医疗费用控制、患者的满意度等,都受到医务人员工作积极性的影响,因此,加强医务人员薪酬管理,有效地调动医务人员工作的积极性,有效地约束医务人员的医疗行为,有利于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进行。另外,医院的薪酬政策本身就是医院文化的一部分内容,如通过薪酬管理制度体现出的奖励的导向、公平的观念等,本身就能激励医务人员,提升医务人员工作的积极性。

二、医务人员薪酬管理存在的问题

1.薪酬水平不能反映医疗行业的特点

薪酬水平主要反映的是本组织薪酬与其他组织薪酬相比的高低状况。跟其他事业单位相比,医疗行业属于高强度、高风险、高责任,高强度表现在:对辽宁某三甲医院门诊调查显示,一位医生一天要诊治30-50位患者,每位患者从主诉、开单、看检查结果、开药、到后续问询,平均每位患者15分钟的话,那么工作量也是非常大的。而对于初次就诊的患者,所需时间更长,需要回答的问题更多。另外很多医务人员都表示,名义上是每天8小时工作制,但实际工作时间远远超过8小时,平均下来每天实际工作时间会达到10小时,而且需要值夜班。高风险、高责任体现在医疗工作的服务对象是人,一旦出现失误则是不能弥补的,因此要求医务人员必须时刻保持清醒。另外,很多医务人员表示由于工作的高强度、高风险、高责任,导致其睡眠不好。

2.薪酬结构不合理

薪酬结构主要指组织内部各部门、部门内部各职位之间薪酬的一致性,医务人员薪酬结构的不合理主要体现在:

首先,各科室薪酬分配存在争议。目前我们国家对公立医院实行一定补贴政策,因此医务人员的薪酬很大一部分来自于奖金,而奖金主要是根据医院的业务收入,这就使得有的科室,由于患者较多,收入较多,医生的薪酬也较多,而有的科室,比如心理科、老年科室由于患者少、收入也少,因此该类科室医务人员薪酬就少,因此有些医务人员表示选科室很重要,甚至在有些医院,新进入的医务人员没有好科室,就一直轮转,直到能去上自己满意的科室。这导致的问题是不利于医院的长期发展。

其次,各职称等级医务人员薪酬差距较大,结构不一致,由此导致:(1)初、中级职称的医务人员面临多重压力。目前我国医务人员主要实行“岗位工资+奖金”的薪酬制度,使得薪酬水平与职称等级密切相关,而职称晋升又对学历、论文发表、课题数量等方面有较多要求,这就使得初、中级职称的医务人员面临多重压力,因为初级、中级医务人员,一方面,医疗技术水平和经验还没有获得患者及其家属的认可,亟待提高实际的医疗技术水平和经验,多向有经验的医务人员学习,另一方面,又面临发表论文、申请课题等工作,很多医务人员都表示上班期间根本没有时间写论文,只能是利用休息时间,而对于年轻的女医务人员更是多重压力,还面临结婚生孩子、考博等,调查显示,有些科室由于科室人员紧张,考博都不能按照自己的意愿,需要进行排队。而高级职称医务人员相对就好很多,没有职称晋升的巨大压力、且拥有更多的资源,比如可以依靠实习生、进修生出诊、管床,可以更容易申请到课题等等。(2)初、中级医务人员工作重心发生偏离。由于薪酬缺乏横向公平,一方面,这些中级职称医务人员是科室的中流砥柱,承担更多的医疗工作任务,另一方面,由于职称因素,他们拿的工资、奖金与高级职称医务人员相差甚远,而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只能是抓紧晋升职称,这又导致很多年轻的医务人员不是以提高医疗技术水平为第一重任,而是以发表sci论文、申请国家自然基金为第一重任。

三、医务人员薪酬管理改革重点

1.提高医务人员薪酬水平,使其体现医疗行业的特点

这需要落实政府的责任,通过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取消以药补医,对医生实行高薪,使医生的薪金与医院的经济收入脱钩,使薪酬与医务人员劳动价值和社会地位成正比。

2.建立完善的薪酬体系

薪酬体系中应包括具有稳定性质的基本薪酬,具有变动性质的激励薪酬,以及人人都有份的福利。通过薪酬体系中的不同类别体现不同的功能,基本薪酬主要是根据员工的工龄、学历、职称来制定,激励薪酬主要根据员工的业绩不同来制定,要充分体现对员工的激励作用。这需要明确考核目标,通过设定合适的考核目标来引导医务人员的工作行为,使医务人员工作行为转换到以提供良好的医疗服务为中心,在此基础上,完善医务人员绩效考核体系,要将医疗技术水平、医德水平、患者满意度、医疗成本等社会效益指标纳入考核范围,从而使考核更加科学有效,使绩效薪酬更加公平合理。

另外,要增加薪酬等级,薪酬级数太少激励力差;薪酬级数太多激励力弱,一般来说薪酬等级设定在10-15级之间。另外,每一个等级中都应该有一个薪酬幅度,这样将每一个等级中的员工因工作量、工作效果不同,在薪酬方面有所体现,从而实现让那些贡献大、技术好、医德医风好的医务人员获得优厚待遇,实现“多劳多得,优劳优得”。

3.进行系统的岗位评价

首先,应该进行职位分析,明确各科室、各职位应当承担的主要职责、主要任务,在此基础上,进行工作评价,确定各职位的相对价值,根据职位的相对价值确定科室之间的薪酬分配系数,之后再确定科室内部医生、护士之间的薪酬分配系数,最后再根据设定的考核方案,确定各职称等级医生之间的薪酬分配方案。从而使医院的薪酬能够充分地体现不同科室、科室内部医护之间以及各职称等级医生之间薪酬结构的一致性。因此,医院要根据各科室的特点,设计几类绩效薪酬分配方案,总体原则是要对各层次医务人员起到激励作用。

另外,完善医务人员非经济薪酬。除了经济薪酬外,还应该关注医务人员非经济薪酬,包括灵活的工作时间、工作的认可等。比如,通过科学合理地排班,制定合理和灵活的工作作息,减少工作负荷等,使医务人员多些灵活时间。比如加强上级和同事的社会支持,通过访谈了解到,年轻的医务人员非常希望能够获得上级的认可和支持,这对其提升工作积极性意义重大,另外,希望获得归属,尤其是在需要帮助时能够给予实质性帮助,以及尽量为其创造提升自我成长和发展的机会,如争取培训、进修机会等。

课题名称:

本成果系横向课题岗位业绩导向的薪酬设计研究(LYHX2012009)成果;系横向课题盛世之都商务酒店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研究(LYHX2012008)成果。

参考文献:

[1]葛玉辉.人力资源管理.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3版.

[2]陈晶,方鹏骞.医务人员职业倦怠原因剖析及干预策略[J].中华医院管理,2008,24(7):482-485.

作者单位:(锦州医科大学)

猜你喜欢

职称医务人员薪酬
六部门:职称评聘向乡村教师倾斜
差异化薪酬管理和员工激励探讨
抗疫中殉职的医务人员
VBA在薪酬个税筹划上的应用
医院、病床和医务人员情况
医院、病床和医务人员情况
公共图书馆不应认可的职称期刊论文探析——基于重庆图书馆职称期刊论文的实证调研
政府补助与超额薪酬的实证分析
职称
职称评审实现了“两大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