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产科护理常见的安全隐患及防范对策

2016-07-13王帅菊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3期
关键词:护理安全安全隐患产科

王帅菊

(临沂市中医医院,山东 临沂 276000)



产科护理常见的安全隐患及防范对策

王帅菊

(临沂市中医医院,山东 临沂 276000)

【摘要】目的 分析产科护理中的安全隐患,并研究制订防范措施。方法 选择我院产科2014年1月至6月间入院的患者为对照组,分析产科常规护理模式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根据安全隐患制订预防措施,选择2014年7月至12月间入院的患者为观察组,给予有防范措施的产科护理模式。结果 对照组的护理差错发生率为19.18%,产妇满意度为90.88%,而观察组为2.94%和97.35%,两组间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沦 在制度管理、业务培训、患者教育方面采取有针对性措施,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减少护理差错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提升孕产妇的满意度。

【关键词】产科;护理安全;安全隐患;防范措施

产科护理面对的产妇和新生儿,其护理内容繁杂、工作量较大,也很容易出现护患纠纷,是医院各科护理中风险和责任较高的科室,特别是随着患者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的不断增强,产科护理面临的责任和风险也在不断的增多,产科护理存在着一些安全隐患,是导致护患纠纷的根源,也是影响到母婴的安全和健康重要因素,有数据显示[1],产科的医疗纠纷占到医院总的医疗纠纷的40%左右,可见产科护理安全对整个医疗行业来说是需要重点关注的,也只有加强产科护理安全隐患的管理,制订相应的防范措施,才能真正降低医疗纠纷,保障母婴的生命安全和健康。现对我院产科护理中的安全隐患及防范策略探讨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产科658例产妇为研究对象,以入院的时间先后分为两组,1~6月入院318例产妇为对照组,年龄20~42岁,平均年龄(28.9±4.5)岁,初产妇265例,经产妇53例;其中妊高征47例,妊娠合并贫血25例,早产27例,胎位不正20例。7~12月份入院340例产妇为观察组,年龄19~41岁,平均年龄(27.3±5.2)岁,初产妇278例,经产妇62例;其中妊高征51例,妊娠合并贫血27例,早产25例,胎位不正22例。两组产妇的年龄、病情等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分析,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的产科护理常规,观察护理差错的发生情况,并分析这些安全隐患发生的原因。观察组在产科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有针对性的防范安全隐患的护理措施,观察两组护理差错的发生率和产妇的满意度。

1.3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数据资料用t检验,组间对比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两组患者护理差错发生率和产妇满意度比较:对照组的护理差错发生率为19.18%,产妇满意度为90.88%,而观察组为2.94%和97.35%,两组间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差错发生率和产妇满意度比较

3 讨 论

产科是医院的一个重点科室,也是医疗纠纷高发的科室,而产科护理纠纷在其中又占了很大的比重,所以有必要对产科护理中的安全隐患进行分析,以便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达到降低护理风险,提高护理质量,预防护理纠纷的目的[2-3]。

3.1 通过本研究发现产科护理中的安全隐患主要体现3个方面:

3.1.1 管理层面的安全隐患:管理层缺乏有效的护理质量监控和保障机制,产科护理中的突发性、应急性情况较多,护理人员在执行产科护理制度时存在缺陷,未严格执行分级护理制度、交接班制度、危重患者评估制度等,而管理层对这些情况不能有效的监控。产科的护理人员正式在编的少,大部分为合同制护士和临时护士,由于产科的风险高,一些护理人员压力过大,导致产科护理人员流动大,护理人员相对年轻化,老、中、青的搭配不合理,影响了护理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

3.1.2 护理人员自身方面存在的安全隐患:护理人员的业务能力不高,产科的护理人员大多数不是助产士,专业知识不全面,产科技能操作不熟练,专科抢救流程不熟悉,在应急抢救时的配合能力差,导致抢救不力产生护理纠纷;部分护理人员缺乏评估存在或潜在的护理风险的能力,不能防范风险,安全隐患较大。护理人员的责任心不强,缺乏同情心,对待产妇缺乏热情,冷漠的对待工作,上班注意力不集中,观察病情不仔细,言语或行为不当,都给患者或家属带来不满,这些都是护理安全隐患。还有一部分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差,对相应的法律法规不了解,对自己的责任、义务和执业范围不明确,在护理过程中,缺乏有效的护患沟通,护理记录不及时、不准确,引发一些不必要的护患纠纷。

3.1.3 患者方面的安全隐患:孕产妇不同于其他科的患者,她们大多认为分娩的过程是很安全的,所以都不愿遵守产科的各项规章制度,对产科护士的要求配合不好,并且存在着私自外出等情况,容易发生胎盘早剥等意外情况,导致医疗纠纷的发生。另外,孕产妇由于怀孕所致的身体变化,也会对心理产生明显的影响,孕产妇的情绪变化较大,容易激动和发怒,并且每个孕产妇的情况又不尽相同,分娩过程中存在的危险性以及复杂性也不同,护理方法就会有相应的变化,这也是导致护患纠纷发生的一个原因。

3.2 妇产科护理安全隐患的防范对策

3.2.1 制定并严格执行产科安全管理制度。首先要制定完善的产科护理质量监控机制,并制定相应的工作流程,在此基础上加强监管的力度,保证每项制度都能得到有效的落实,与此同时要加强护理人员的安全教育,从思想上提高对护理安全的认识,让安全意识深入人心,并真正体现在护理工作的各个环节之中,同时要完善护理安全保障体系,建立奖惩机制,实行弹性排班制度,并关心护士的日常生活,使每个护理都能愉快的来上班,确保各项规章制度的有效执行,从而防范护理差错的发生。

3.2.2 加强护理人员业务培训。首先要对产科护理人员进行法律法规的培训学习,提高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熟悉相应的法律法规,在为产妇提供优质护理服务的同时能够规避风险,保护自己。其次要对护理人员进行全面的业务培训,提升其技术水平,增强其服务能力,强化理论知识培训,使产科护理人员更新护理知识,扩展其思想的广度,培养其敏锐的观察力,同时还要加强实际操作技能的培训,提高护理人员技能操作的熟练程度,增强应对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最后要加强护理人员的医德医风教育,增强责任心,培养爱心,真正的体现“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

3.2.3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孕产妇的配合程度。针对孕产妇的特殊性,产科护理人员要加强护患沟通,强化对孕产妇的健康宣教,结合每个产妇不同的状况,进行有针对性的宣教,以消除孕产妇的紧张、焦虑情绪,并提高其配合程度,从而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

总之,产科护理安全隐患存在于多个方面,但只要采取有针对性防范措施,在制度管理、业务培训、患者教育方面多下功夫,就能在很大程度上减少护理差错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提升孕产妇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 王琼.妇产科护理安全风险及防范对策.[J].医药前沿,2012,2(12): 243.

[2] 徐西香.妇产科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J].中外医学研究,2014,12(14):112-114.

[3] 袁昌玉.产科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对策[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3,26(11):1515-1517.

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6)03-0231-02

猜你喜欢

护理安全安全隐患产科
助产士主导镇痛分娩管理模式在产科中的应用效果
BOPPPS教学模式在产科护理实训课中的应用
模拟急救演练在产科住院医师综合培养中的应用
探讨产科护理中常见风险与预防和处理方法
分析外科护理不安全因素及其风险管理途径
城市燃气管网的安全隐患及应对措施
高校安全隐患与安全设施改进研究
胃管误插入气管不典型症状1例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