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超声对乳腺导管扩张症的诊断

2016-07-13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3期
关键词:超声诊断

王 佳

(河南省郑州市妇幼保健院超声科,河南 郑州 450012)



超声对乳腺导管扩张症的诊断

王 佳

(河南省郑州市妇幼保健院超声科,河南 郑州 450012)

【摘要】目的 探讨超声对乳腺导管扩张症的诊断价值,提高对该类疾病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9例乳腺导管扩张症患者声像图资料,归纳总结并分析。结果 39例患者,均为女性,年龄25~63岁,平均年龄42岁,均以自述扪及乳房肿块为主诉入院(伴乳头溢液10例,局部皮肤红肿2例,瘘管形成1例,表面皮肤破溃1例,无伴随症状20例)。肿块同侧淋巴结肿大6例,皮髓质分界清。肿块位于中央区(乳头旁或乳晕旁)31例,外上象限6例,内上象限2例。声像图上,表现为低回声团块27例,囊实性回声8例,单纯性囊性回声者4例。肿块纵横比>1者36例,≤1者3例。CDFI可及0~Ⅰ级血流信号者32例,未及血流信号者7例。结论 超声对乳腺导管扩张症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但特异性不高,需在临床工作中与纤维腺瘤等疾病相鉴别。

【关键词】超声;乳腺导管扩张症;诊断

乳腺腺体层,在皮下脂肪层下方,回声比皮下脂肪层强,声像图表现因其内分布的脂肪、纤维组织的量不同而变化,乳腺导管从乳晕呈放射状进入腺体层,宽度一般<3 mm,哺乳期增宽。乳腺导管扩张症为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乳腺炎症类疾病。好发于育龄期妇女,临床表现多变。多表现为乳晕旁可扪及肿块,伴(或不伴)乳房胀痛、乳头溢液、皮肤破溃等。超声声像图多表现为导管内径增宽,内透声或内可及强弱回声漂浮,或异常增宽导管内可及实性团块。超声作为乳腺疾病较好的筛查工具,对乳腺导管类疾病准确性较高,但特异性较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入组患者均为经手术病理证实为乳腺导管扩张者。均为女性,年龄25~63岁,平均年龄42岁。

1.2 仪器与方法:应用Toshiba Aplio XG彩色超声诊断仪,探头线阵频率8~14 MHz。患者取仰卧位,充分暴露胸部及两侧腋窝。乳房体积较大者辅以侧卧位。采用经体表直接检查法。扫查范围覆盖整个乳腺。对目标结节或感兴趣区域进行重点观察并加以彩色多普勒检查。存储图像并分析。

2 结 果

39例患者均以扪及乳腺肿块为主诉入院。39例肿块位于中央区(乳头旁或乳晕旁)31例,外上象限6例,内上象限2例。伴乳头溢液10例(脓性、黄色或浆液性),局部皮肤红肿2例,瘘管形成1例,表面皮肤破溃1例,无伴随症状20例。

声像图上,表现为低回声团块15例,边界欠清,边缘欠光整,无明显包膜,形态尚规则,内回声不均匀;囊实性回声20例,边界欠清,内回声不均匀,内可及液性暗区,探头施压后,内部可见弱回声浮动。单纯性囊性回声者4例,内透声可。肿块纵横比>1者36例,≤1者3例。CDFI可及0~Ⅰ级血流信号者32例,未及血流信号者7例。伴淋巴结肿大者20例,皮髓质分解清。

根据乳腺导管扩张声像图分型,I型4例,单纯导管扩张型,管壁光滑,内透声可。Ⅱ型11例,即与周围导管关系密切的囊实性团块;Ⅲ型15例,肿块周边可及弱回声带;Ⅳ型9例,内可及液性暗区的脓肿样回声。

3 讨 论

乳腺导管扩张症是乳腺炎症性疾病之一。患者多以扪及乳腺肿块为主诉就诊。伴(或不伴)乳头溢液,乳房胀痛,乳头内陷,局部皮肤破溃,瘘管形成等。根据本病的病理改变和病程经过,临床表现可分为3期。①急性期:挤压乳头可溢出棕黄色、脓性或血性分泌物,可持续数年。随着病情迁徙,内脂性物质分解,侵蚀、刺激导管壁,渗出到导管外乳腺间质,引起急性炎症性反应,继而导致周围皮肤红、肿、热、痛等,甚至出现局部皮肤破溃。病变同侧腋下可触及肿大的淋巴结并有压痛。②亚急性期:急性炎症消退,发生纤维组织增生。乳晕区形成具有轻微疼痛的肿块,伴有压痛。肿块似乳腺脓肿,边缘不清,大小不一。穿刺常可从肿物中抽出脓汁。有时肿物溃破形成脓瘘。脓肿溃破或切开后,又会形成新的小脓肿,使炎症持续发展。③慢性期:病情反复发作后,乳晕范围内可有1个或多个边界不清的硬结出现,质地坚实,与周围组织粘连固着,与皮肤粘连则局部皮肤呈橘皮样改变,乳头回缩,重者乳腺变形。可见血性或浆液性溢液。本期病程从数月到数年或更长[1]。有学者提出[2],超声声像图导管扩张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Ⅰ型,单纯扩张型,管壁光滑,内透声好;Ⅱ型,腺体层内可及囊实性肿块,导管内或其周可及囊实性回声实性部分;Ⅲ型,中央区或腺体层可及实性肿块,其周可及弱回声带;Ⅵ型,腺体层可及囊实性肿块,其内可及液性暗区,考虑为脓性。疾病发展的不同阶段可表现不同的声像图。病变早期,声像图多表现为单纯导管扩张,因为乳头及乳晕下输乳管有不同程度地阻塞扩张,此期超声表现为Ⅰ型;由于管腔增大被覆上皮萎缩变薄,腔内出现脱落的上皮碎屑及脂类物质,可形成囊性或实性包块,管腔透声不良,超声表现为Ⅱ型,此型应与导管其他疾病鉴别(导管内乳头状瘤、癌); 随病情进展,管壁纤维组织增生和炎性细胞浸润,超声图像表现为Ⅲ型,弱回声带为增生的乳腺导管上皮及导管周围纤维组织;病情进一步发展,管壁结构破坏,炎性包块形成,局部可形成化脓性肉芽肿性炎,超声表现为Ⅳ型。

超声检查对乳腺导管扩张症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但特异性不高[3-5]。哺乳期女性可出现生理性导管扩张。声像图上(图1)表现为腺体层致密增厚,内可及多支导管扩张,走形迂曲,管内可及弱回声漂浮,CDFI:内未及明显血流信号。故日常检查工作中应根据声像图信息积极询问女性患者生育情况。

图1 哺乳期乳腺

乳腺导管扩张积乳合并感染可与纤维腺瘤混淆[6-8]。纤维腺瘤声像图多表现为边界清,形态规则,多呈“椭圆形”,内回声均匀,CDFI:内可见Ⅰ级血流信号。而导管扩张积乳合并感染(图3)多为低回声,周边可及高回声晕环,乳头下方及乳晕旁多见,与其周导管关系密切。内部回声均匀,未及钙化,CDFI:未及明显血流信号。这些声像图信息均有助于二者的鉴别。

乳腺囊性增生病声像图[9]上(图2)表现为腺体组织增厚,分布不均匀。多灶性,散在分布。壁薄,多数内透声好。CDFI:未及明显血流信号。乳腺导管扩张多为单灶性,且内回声不均匀。

图2 乳腺囊性增生

图3 导管内实性占位,病理恶性

在与乳腺恶性结节鉴别诊断中,总结如下[10-11]:①位置:乳腺导管扩张症以中央区居多,乳腺恶性结节以外上象限居多;②局部皮肤:乳腺导管扩张症患者可伴有局部皮肤红肿热痛,或皮肤破溃等,抗生素治疗效果不佳。乳腺癌患者常无局部症状,仅扪及肿块。③淋巴结:乳腺导管扩张症患者伴随淋巴结肿大,皮髓质分解清,质软,压痛阳性。乳腺癌患者伴随淋巴结转移者,淋巴结互相融合,内部结构紊乱,皮质不规则增厚,髓质消失,内部血流丰富且杂乱。④CDFI乳腺导管扩张症患者血流信号不丰富或低阻血流信号,乳腺癌患者血供丰富且为高阻型。

随着病程发展,急性期与亚急性期患者常伴随有局部皮肤红肿热痛,结合声像图信息,常较易诊断。重点应注意慢性期患者与其他几种类型乳腺疾病的鉴别诊断。

参考文献

[1] 吴艺芳,胡友玲,苏松毅.乳腺导管扩张症临床病理分析[J].实用医技杂志,2014,5(5):548-549.

[2] 庄华,彭玉兰,罗燕,等.乳腺导管扩张症的高频超声表现[J].华西医学,2007,22(3):501-503.

[3] 郭悦,关云萍,项宇识.高频彩超在浆细胞性乳腺炎中的诊断价值[J].大连医科大学学报,2014,36(6):556-558.

[4] 栗翠英,林红军,胡建群,等.乳腺导管扩张症(浆细胞性乳腺炎)的超声图像及临床特征分析[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32(8):1136-1139.

[5] 杨晓雪,吴志艳.乳腺导管扩张症的超声诊断与临床分析[J].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08,10(7):495-496.

[6] 韦强,谭旭艳.非典乳腺纤维腺瘤超声图像的特征[J].中国肿瘤外科杂志,2013,5(6):359-361.

[7] 郭玉萍,郭汉涛,王满立,等.乳腺纤维腺瘤超声误诊原因分析[J].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14,25(3):201-203.

[8] 郑义兰.乳腺纤维腺瘤的影像诊断研究[D].南宁:广西医科大学,2012.

[9] 张菊芳.乳腺导管囊性扩张症的超声诊断[J].医学影像学杂志,2004,14(5):425-426.

[10] Duchesne N,Skolnik S,Bilmer S.Ultrasound Appearance of Chronic Mammary Duct Ectasia[J].Can Assoc Radiol J,2005,56(5):297-300.

[11] Cornelia J.Baines.Anthony B.Miller.Is carcinoma in situ a precursor lesion of invasive breast cancer[J].Int J Cancer,2014,(7):103-105.

中图分类号:R445.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6)03-0056-02

猜你喜欢

超声诊断
健康体检中超声诊断甲状腺结节的应用价值
常见羽毛球运动软组织损伤及诊断分析
甲状腺结节与甲状腺癌的临床评估和处理
红外线测温仪在汽车诊断中的应用
窄带成像联合放大内镜在胃黏膜早期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超声评价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与胆囊改变的关系
超声引导下股神经阻滞的临床观察
浅析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的运行诊断及其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