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武汉地区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
2016-07-12朱洪兴
陆 磊 朱洪兴
浅析武汉地区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
陆磊朱洪兴
摘要:城乡一体化问题逐渐被政府和有关部门重视,然而解决城乡一体化问题是一个探索的过程,需要综合考虑各方因素。本文从理论与实践的角度阐述了武汉地区的城乡一体化探索过程,在借鉴典型的苏州模式基础上,利用自身的特色和优势,理论分析了现阶段武汉地区的经济社会状况,通过选取三级指标体系,实证分析了武汉的城乡一体化水平,探索出一条武汉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模式。
关键词:武汉;城乡一体化;苏州模式;城乡统筹
从人类学者和社会学者的角度来看,城乡一体化是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实现生产要素合理流动,促进城乡生产力合理分配,社会资源在城乡之间的合理分布,以期实现消除城乡差别,促进城乡融合的理想化的过程。由于“二元经济结构”的存在,在城乡之间没有限制的情况下,劳动力为了获取较高的工资收入,会自发地从传统的农业生产部门向现代工业部门迁移。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模式是指在区域性的发展基础上,根据区域的地理地貌,经济基础、社会环境、人文环境、制度环境等寻找到一条属于该区域的独特的发展方式,即探索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模式。苏州、成都等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是国内比较典型的,苏州模式也是本文借鉴的重点。
一、武汉地区城乡一体化概况
1.高度城镇化并未解决城乡收入差距
单纯从人口城镇化去考察武汉的城乡差距是不现实的,城镇化是城乡一体化的重要手段和过程,并非最终目标,较高的城镇化率可以为武汉发展乡村经济提供良好的条件。从2000年到2010年,中国城镇化率由36.2%提高到49.9%,年均提高约1.2个百分点。[1]而武汉地区的城镇化率以每年超过1%的速度增长,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虽然武汉中心城区城镇化率高吸引了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但是严苛的户籍制度和不合理的收入分配导致大量剩余劳动力无法在城镇落户,也无法享有城市居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保障。武汉城镇化率并未与其经济增长速率相匹配,城镇化率提高的目的仅仅是实现城乡一体化。因此,要推进小城镇和中心村建设,使其成为农村要素聚集和城乡互融互通的重要依托。[2]而空间布局与规划是制约武汉城镇化进程的关键原因。武汉的小城镇规模过小、过于分散,不利于产业聚集和城镇规模的扩张,既无法吸引农村剩余劳动力,又无法带动周边农业的发展。
2.产业结构的不合理分布
产业结构是城乡一体化的重要部分,只有搞清武汉的产业结构问题才能从根本上提供缩小城乡收入的原动力,一个地区想要发展,必须要有自身强大的产业支撑。根据历年《武汉统计年鉴》得出武汉的产业结构。2013年,一、二、三产业占比分别为3.7%、48.6%、47.7%,依然是二、三产业为主导,第一产业占比很小的状况,其中第二产业近三年以逐年约0.2个百分点的增速递增。从武汉的产业结构可以看出,其经济的支撑力量依然是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而第三产业的发展势必会集中于城市,因此第二产业转移成为重要的经济手段。做好武汉区域规划,依托各区县的地理区位优势,开发乡镇工业园区,合理引导第二产业向工业园区转移对调整产业结构和劳动力合理分布有重要意义。
从总量上来看,武汉地区2013年工业增加值3645.32亿元,增速10.3%,相较全国其他大城市总量上有一定的优势,但其工业的合理化分布,并不明显。从2005-2010年的工业总产值增速比较来看,武汉的工业总产值增速达到23%,虽然高于全国许多城市,但相比全国其他城市增速较慢。[3]武汉相对的优势产业包括汽车制造业、能源化工行业、电子信息产业大多集中在汉口、汉阳和武昌等中心城区,其他新城区并没有自身的特色产业,大多以农业生态旅游为主,这种不合理的产业布局导致城市发展的不平衡。
3.农业部门的落后低效制约其城镇化进程
武汉地域辽阔,农业部门并未依托其优越的地理生态条件,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比如湖泊充足的东西湖区可以大力发展现代渔业,引进先进科技养殖技术,打造渔业生产链。种植区域过于分散不够集中,不利于规模化种植,土地确权制度的不完善无法推进农民产权转移,阻碍了农地规模化种植,加之农村地区基础设施薄弱,难以产生规模效益。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将引领农村地区的新一轮变革,让农村资源不再单一流向城市,实现双向互动的格局。“三农”问题是阻碍武汉城乡一体化的关键性问题,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改善农民生活水平是城镇化进程中必须解决的关键性问题。
4.就业体系的不完善导致城乡劳动力配比严重失衡
根据《武汉统计年鉴》显示,武汉地区就业结构中总体就业人数呈增长趋势,第一产业就业人数呈下降趋势,二三产业就业人数呈上升趋势,这说明随着城镇化的加快,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过度集中的劳动力转移阻碍了城乡生产要素的合理双向流动,根据凯恩斯边际生产理论,随着城市劳动力的集中,其边际生产率是下降的,这也直接影响了就业人员的工资水平。而农业部门的生产要素未达到饱和,其边际生产率呈上升趋势,农业生产率的提高将对武汉地区整体经济的增长以及改善乡村收入起到巨大的作用。
5.农民土地房屋产权制度不完善影响农业规模化生产进程
劳动力的城镇转移和农民产权制度的不合理导致了农业生产率低下。现阶段农民的土地房屋确权管理制度尚不完善,因此农民的产权承包转让流转意识跟不上,很难达到规模化生产,大部分地区都是碎片式经营,大面积承包式经营并未形成规模,这也使得生产效率低下。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确权管理制度尚不完善,无法做到资源资产化,资产资本化,资本股份化。农民的产权管理意识尚待提高,即提高农民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产权管理意识,明确农民权益保障,在规划农村建设,改善农村生产面貌过程中,使农民的城镇化意识逐渐提高。农村土地流转承包制度对于规模化生产具有重要意义,规模化生产可以产生规模效益,使得单位土地的生产效率得以提高,资源利用率得以提高,并且可以引进优质资本加大农业生产力度,从而实现农业生产的良性循环。
表1 城乡一体化总体评价指标体系
表2 武汉与苏州城乡经济发展一体化
表3 武汉与苏州城乡设施建设一体化
6.区域产业规划不够合理导致不发达地区的产业基础薄弱
首先,传统产业不再像以前焕发出巨大经济活力,而武汉大部分地区依然采取这种粗犷式发展方式来发展地区经济,例如硚口区第二产业主要依靠市政工程拆迁、绿地工程建设、道路桥梁改造来吸引外资实现第二产业增值,这显然不是长久之计,虽然在短时间内可以产生巨大经济效益,但长期来看可持续发展后劲不足。其次一些区县工业过于集中,导致产业化特色不明晰,使产业发展受到地域限制,例如青山区是华中地区工业重镇,是“国家环保产业基地核心区”,形成了冶金、化工、环保、电力、机械、船舶、建筑、建材等八大支柱产业,既然是国家重点环保核心区,就应该保留环保性质的产业,而将冶金、化工、建筑等产业往其他相对需要产业支撑的地域转移,以期发挥地区产业特色,实现未开发地区产业复苏的态势,既做到产业合理规划与分布,又保障城乡产业支撑的平衡。最后,工业的发展与农业的结合薄弱,无法带动农业的发展。根据武汉城乡建设统筹规划,农业生态地区分为乡村协调发展地区、城镇化引导地区、生态控制地区三类。[4]将发达的工业产业资本向农业部门转移,实现农业现代化、科技化、市场化是工业促进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武汉工业用地结构的调整呈现出典型的圈层化特征,城市二环线以内原中小型工业集聚区逐步转化。[5]
二、武汉城乡一体化实证分析
本文采取层次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辅之以计量经济模型,探索城乡一体化总体评价指标权重,以比例化的指标体系为参考,分层次探析武汉城乡一体化的差异化发展方向,同时和苏州地区的城乡一体化指标进行对比,总结武汉地区城乡一体化的进程和方向。
表4 武汉与苏州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
表5 城乡一体化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及权重
表6 武汉与苏州城乡一体化水平对比
1.层次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
我们选取三级层次指标,如表1所示。
基于对模型的简化,选取三个二级指标,基本概括目前城乡一体化的评价标准,三级指标中分别对二级指标进行细化,得以方便与成都和苏州模式对比,也便于数据的选取与获取,得出清晰的城乡差别,以期可以更加准确地把控今后的武汉城乡一体化方向。以近几年的数据为标准,得出如下对比:
⑴城乡经济发展一体化(见表2)。
A1=城乡人均收入比=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A2=城乡人均消费支出比=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
恩格尔系数=食物支出变动百分比÷总支出变动百分比=食物支出对总支出的比率
A3=城乡人均恩格尔系数比=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
⑵城乡设施建设一体化(见表3)。
B1=城乡固定资产投资比=(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农村人口)/(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城镇人口)
B2=城乡人均拥有学校数量比=农村人均拥有学校数量/城镇人均拥有学校数量
B3=城乡人均拥有医院数量比=农村人均拥有医院数量/城镇人均拥有医院数量
B4=农业机械化程度=机耕面积/农业播种面积
⑶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见表4)。
C1=城乡人均住宅性投资比=农村人均住宅性投资/城镇人均住宅性投资
C2=城乡人均基础性财政支出比=农村人均基础性财政支出比/城镇人均基础性财政支出比
图1 城乡经济发展一体化水平对比
图2 城乡设施建设一体化水平对比
图3 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水平
图4 城乡一体化综合评价水平
从以上三级指标的武汉地区与苏州地区的对比可以看出,武汉地区的城乡一体化状况明显落后于苏州地区,城乡经济一体化中城乡人均收入比和城乡人均消费支出比都落后大约一个百分点,直接反映了武汉地区城乡差距远大于苏州地区;城乡人均恩格尔系数比小于苏州地区,说明武汉地区城乡恩格尔系数差距更大。城乡设施建设一体化中,城乡人均固定资产投资比、城乡人均拥有学校数量比、城乡人均拥有医院数量比都低于苏州地区,说明武汉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城乡分化严重,未来在城乡一体化道路上要注重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武汉地区农机化程度高于苏州,武汉地区农业面积大于苏州地区,因此农机化投入也大于苏州地区。事实上这与苏州的城乡一体化进程有关,但是这并不能完全说明武汉地区的农业机械化程度已经达到预期,因为需要考虑农机化生产效率和农业发展阶段。在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中,城乡人均住宅性投资比低于苏州地区,说明武汉地区的城乡住宅性投资差异大,苏州地区城乡住宅性投资随着其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差异性逐渐减小,这也说明武汉地区没有重视城乡的公共服务差异;城乡人均基础性财政支出比,武汉地区逐年增加呈上升趋势,2011年赶超了苏州也说明武汉地区的财政倾向逐渐偏向农村地区,而这种财政性倾向并不是决定性因素,有待于政府部门做出合理规划,有效利用财政性政策工具,积极发挥政府部门的政策引导机制才能进一步提高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水平。
2.计量经济模型
⑴模型的设定及权重的确定。城乡一体化综合评价水平是一级指标,其影响因子包含二级指标和每个二级指标下的三级指标,因此我们构建三级因子计量经济模型:
城乡一体化综合评价水平
为此我们要确定a、b、c、a1、a2、a3、b1、b2、b3、b4、c1、c2的值,即因子的权重。我们利用Stata软件进行分析,并做T、F显著性检验,把不显著因子归于残差项,避免多重共线性。得出各层次指标权重为(见表5)。
⑵城乡经济发展一体化水平对比。
根据三级指标权重得出计量经济模型,见表6。
从以上四幅图中可以看出,武汉地区在城乡各方面的一体化水平呈逐年上升趋势,虽然在二级指标中武汉地区全面落后于苏州地区,但由于武汉地区的上升趋势明显,所以在城乡一体化综合评价水平中武汉地区在最近几年逐渐缩小了与苏州地区的差距,且大有赶超之势(见图1-图4)。
三、武汉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的方向把控
1.规划城乡产业布局,改善城乡就业体系
武汉地区的产业布局依然存在不合理分布,产业结构存在不协调互动的局面,城乡基础性产业差别大,经济贡献度严重差异化等一系列问题,为了使好地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政府部门作为中间桥梁,做好城乡产业规划,重点规划小城镇建设,以便吸引更多优质产业转移。武汉市积极承接钢铁、机械制造、汽车、石油化学等资本密集型产业和生物医药、新材料等知识密集型产业。[6]乡镇企业不仅减轻了城镇中的劳动力负累,而且也带动了地方农村的剩余劳动力转移。武汉地区或许可以借鉴苏州地区的城乡一体化模式,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合理规划城乡产业布局,以期用工业反哺农业,农业促进工业的方式,推动农业发展,产业结构的合理化促使政府部门有能力将城乡产业合理布局,通过劳动力结构的调整,最有效地提高农业部门的人均收入,缩小城乡差距。具体有以下几点建议:合理规划工业园区、合理引导劳动力转移、推动农业规模化、产业化经营、合理规划农业城市用地、改善农民住房条件、加快农民产权确权管理、实现农民权益流转,从而缩小城乡差距。
2.完善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城乡差别主要体现在产业分布上,合理全面的城乡基础设施建设能够更好地保障农民的生活质量,提高农业部门的生产效率。对于农民而言,衣食住行医教是最基本的生活标准,然而武汉地区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存在巨大的差异化,城镇拥有全市70%~80%的公共基础设施,包括学校、医院、商业活动中心、交通基础设施、住宅区等。而短期对于农村亟待解决的问题先是“行”,即交通基础设施,只有良好的交通条件,农民才能就近就医,就近接受教育,就近实现农产品市场化,就近就业,就近购买住房,就近消费等,这也是当前最快速、最有效的方法。长期而言,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不仅要体现在交通基础设施,教育、医疗、物流等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也要向农村地区倾斜,当然这些基础设施建设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只有依靠合理的产业分布,政府部门才能有良好的经济基础,做好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探索新的农业产业及企业组织形式和治理结构,积极应对受到技术跃进引发的环保化、生态化趋势对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要求。[7]
3.扩大城乡公共服务覆盖面,完善城乡基本保障制度
城乡公共服务包括城乡就业保障投入,城乡教育保障投入,城乡医疗保障投入,城乡住宅性保障投入等。其中城乡就业保障投入包括失业保障、就业补贴政策等,主要完善城乡就业体系和收入分配体系,提高农村劳动力收入保障水平,具体做法包括积极引导农村地区剩余劳动力的合理转移,在缓解城镇就业压力的同时,加大农村地区乡镇企业的劳动力就业问题,在规划工业园区内做好劳动力就业问题,解决好劳动力的生活保障问题,政府相关部门要做好劳动力转移工作。城乡教育保障不仅体现在高等教育方面,而且还包括各级各类教育保障,包括学校的分布,入学条件的设置,学费、生活费的合理安排。加大各级各类乡镇教育机构的分布,以及教育经费的投入,提高农村地区的基本教育水平,对改善农村地区的文化水平和生活面貌具有积极作用。城乡医疗卫生保障主要包含农村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农村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的分布问题,农民的医疗费用补贴问题。城乡住宅性保障投入,包括城镇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住房保障问题,给予农民工在住房购买上一些政策性的优惠措施。农村地区宅基地置换新农村建设性用房制度,需要解决好农民的土地流转问题以及农民的产权保障措施,才能更好地扩大城乡公共服务体系覆盖面。
参考文献
[1]袁方成.武汉市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研究[J].城市观察,2010(05).
[2]武汉发展战略研究院课题组.武汉城乡融合发展战略研究[J].学习与实践,2012(10).
[3]郑德高.基于竞争力与可持续发展法则的武汉2049发展战略[J].城市规划学刊,2014(02).
[4]王敏.武汉城乡统筹背景下农业生态地区的公共服务设施规划[J].建筑设计管理,2010 (05)
[5]刘奇志.武汉老工业城市更新发展的规划实践[J].城市规划,2010(05).
[6]张建军.浅析武汉城市圈产业结构调整战略[J].特区经济,2011(02)
[7]张世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与农业产业化问题研究——以武汉都市农业发展实践为例[J].农业经济问题,2012(02).
(作者单位: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学院)
DOI:10.16653/j.cnki.32-1034/f.2016.10.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