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流变过程浅析网民心理特征
——以“5·3成都女司机被打”事件为例
2016-07-12史若天
史若天
从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流变过程浅析网民心理特征
——以“5·3成都女司机被打”事件为例
史若天
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北京100024
文章以发生于2015年5月3日的“成都女司机被打”事件为研究对象,按事件发展的顺序将其分为5个阶段,即发展阶段、反转阶段、爆发阶段、消退阶段和反弹阶段,并对每个阶段媒体新闻报道的数量和内容、网民在社交媒体发布评论的数量和内容进行深入分析,探析在“成都女司机被打”事件不同阶段的舆情发展状态,进而分析出隐藏在舆情背后的网民的心理特征,并针对其特征给出相应的建议和对策。
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网民心理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普及,公民的自主意识不断增强,人们越来越倾向于通过网络表达自己针对某一社会事件的看法和态度,由此在重大问题上迅速形成舆论,推动事件发展,产生让人意想不到的社会效果。在这个过程中,网民心理是促使其发出种种言论甚至做出种种行为的根本原因。
本研究运用心理学的视角,对突发性网络社会事件中的网民心态进行研究,探讨网络舆情发生、发展、变化的特点及其规律,从而有助于更好地了解网民心态、引导网民言行,发挥网络舆情的积极作用,消解其不良影响。
1 结果与分析
1.1舆情概述
1.2发展阶段(2015.05.03—05.04)
5月3日下午,成都女司机卢某被男司机张某拖下车遭毒打的视频曝光后,短短几小时内,视频被无数次点击,并引起了极大的公愤。在其他信息未知的情况下,媒体及网民仅凭这段视频迅速做出了价值判断——这是严重违背社会道德和法律制度的恶劣行为,其轰动性、重要性不言而喻。媒体对此事件进行公开报道,参与传播的媒体包括传统媒体、门户网站以及自媒体等;网民则纷纷在社交媒体发表意见,舆论迅速形成并持续发展,形成以下态度框架。
1.2.1同情框架
研究发现,该阶段的媒体报道中大量出现“男子逼停女司机”“女司机惨遭毒打”等描述性词语,明显带有对被打女司机的同情,认为卢某很是“无辜”;受众也普遍表现出相同的感情倾向,加之受媒体议程设置的影响,纷纷对卢某表示极大的同情和关心。
1.2.2攻击框架
视频曝光后,几乎所有的媒体和网民都把批判的矛头对准了视频中的男司机张某,针对他的攻击和谩骂可谓铺天盖地,认为其是“道德底线沦丧”“绝对的畜生”“心狠手辣的恶魔”等等,主张要严惩张某,还卢某公道。
在该阶段,舆论呈现出“一边倒”的状态,舆论分布呈“J”形分布,绝大多数人一致认为在该事件中,女司机卢某是绝对弱者,需要人们同情;男司机张某是毫无人性的恶棍,必须严惩。
1.3反转阶段(2015.05.04—05.05)
5月3日晚间,施暴男司机张某的行车记录仪曝光,真相一步步得到还原,媒体和网民开始认识到事情并不完全如他们“推测”的那样,公众得知是由于女司机数次故意变道、别车、骂脏话,甚至险些酿成惨剧,才会导致男司机“忍无可忍”,出手伤人。5月4日,张某在警察局认错的视频被曝光,视频当中张某认错态度诚恳,并表示自己会如此鲁莽皆是因为“看到车内的孩子受到惊吓哇哇大哭,气不过”,为自己赚到了不少舆论支持。此时,舆论开始出现反转,形成以下态度框架。
1.3.1批评框架
相较于男司机张某的主动认错,女司机卢某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自己没有错,很无辜”的言论给自己招来了不少舆论批评。很多网友开始将矛头转向卢某,对其驾驶行为做出批评,认为其行为是“无视交通法规的自私表现”,被打“都是活该”。
1.3.2质疑框架
还有相当一部分网友认为,尽管事实真相是女司机违规驾驶在先,但施暴总归是不对的,不能无视。他们坚持对张某的行为提出质疑,认为在这件事情中,张某的过错明显大于卢某,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在该阶段,舆论出现了明显的“反转”,舆论分布呈双峰分布。网民意见从最初的一边倒向女司机转变成开始有人替男司机说话、鸣不平,支持双方的舆论数量和舆论强度都基本相当,有待于进一步发展。
1.4爆发阶段(2015.05.05—05.08)
5月5日,事件继续发展,舆论持续发酵。面对卢某拒不认错的蛮横态度,网友开始对其进行人肉搜索,扒出其之前多次在三环路违规驾驶的记录,一些曾经与之在路上发生过“摩擦”的网友在网上曝出其以前的种种“路霸”行为,甚至还有网友扒出了其半年内的开房记录。同时,卢某母亲声泪俱下地为女儿的“别车”行为作辩解,称女儿如此匆忙是为了赶去“做慈善活动”。
卢某一家如此“嘴硬”的表现令网友大跌眼镜,舆情发展进入爆发阶段,大量相关的报道、评论涌现,形成的态度框架如下。攻击框架:与发展阶段的攻击框架不同,这一阶段的攻击目标从张某转向了卢某,而且比之前的火力更大、攻势更猛。媒体报道中接连出现“女司机被曝丑闻”“智商情商双忧”“反思”“不堪”等负面词语,感情倾向很明显。社交媒体上网民的攻击言辞更为激烈,“有其父必有其女”“下手太轻,应该照死里打”等极端言论充斥着网络。人们似乎已经忘了“打人违法”这个常识,忽视了张某的不法行为,全部加入到攻击卢某的“舆论狂欢”当中去了。
在该阶段,舆论彻底实现了大逆转,由最初的“J”形分布变成了反“J”形分布,几乎所有的声音都站在了支持张某、声讨卢某的这一边。短短几天之内,卢某从占尽舆论优势沦为优势完全丧失,后又被“全民人肉”,最终把自己逼上绝境,只得站在舆论的风口浪尖任人指责。
1.5消退阶段(2015.05.08—05.14)
一阵热潮过后,人们慢慢冷静下来,开始重新审视整个事件以及在事件发展过程中舆情的变化态势。5月11日,卢某在自己的微博上公开发表文章道歉,对自己行车过程中的鲁莽行为表示抱歉,也坦言没想到网络舆论的力量如此之大,对自己和家人造成了很大的伤害,希望大家到此为止。这一阶段形成的态度框架如下。
1.5.1反思框架
一些媒体和专家大V纷纷站出来说话,呼吁停止“人肉搜索”,发出“网络暴力何时休”的感慨,号召大家对待突发性社会事件,能够就事论事,表达观点即可,“切莫进行人身攻击”。在此阶段,微信成为网民言论的主要阵地,很多网民开始反思自己之前在微博发出的不冷静的言论,并表示以后会“慎用人肉搜索”,保护他人隐私权。
1.5.2原谅框架
卢某发表道歉信之后,多数网民选择“接受道歉,原谅她了”,并表示希望她可以以此为鉴,遵守在信中的承诺,“接受相关处罚,改正驾驶陋习”。
事情发展至此终于告一段落,舆论数量和强度较之前几天明显下降很多,逐渐趋于消退。在该阶段,网民的虚荣心理和渴望受到关注的心理得到了极大的满足。可以想象,卢某一天不道歉,这场“舆论骂战”就不会停止。
2 结论与建议
经过上述对每一阶段舆情发展态势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网民在网络舆情的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心理特征。
在事件开始初期,即舆论的发展阶段,网民普遍具有好奇心理以及渴望参与其中的心理,对新发生的事件充满求知欲,想要迅速了解发生了什么并且发出自己的声音,表达自己的意见。
随着事件的进一步发展,或是真相慢慢浮出水面,舆论也会随之进一步发展,有可能会更加趋于统一,也有可能会发生反转,但无论怎样,在这一阶段的舆论数量和强度都应该是最大的。随着对事件更深入的了解,网民叛逆的心理会凸现出来,他们常常以审判者自居,认为自己了解整个事件的来龙去脉,最有发言权,因此会轻易的做出定论性的价值判断,而且对于与自己意见相悖的人会发起攻击。舆论冲突、网络骂战、人肉搜索等网络暴力事件经常出现于这个阶段。
当事件结束时,网络舆情也会渐渐消失,即到达消退阶段。此时的网民主要分为两种心理:一种是事件的处理结果同自己的意见基本一致,这时网民的虚荣心理会得到极大的满足;另一种则相反,事件的处理结果不合自己心意,这时网民会出现失落甚至愤懑的心理,有时甚至会采取线下的抗议行动,扩大事件影响,同时,这种心理还有可能直接影响到其下一次遇到类似事件发生时的态度。
[1]冯江平,史俊洋,陈虹,等.网络社会事件发展过程中的舆情心理分析——以“躲猫猫”事件为例[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12,44(4):60-70.
[2]张克生.国家决策:机制与舆情[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3]王真福.“毒胶囊”新闻报道的框架分析[D].内蒙古:内蒙古大学,2013.
[4]谭宏民,赵欣茹.探析新闻反转剧中网络舆情的发展态势及成因——以“成都女司机被打”事件为例[J].新闻传播,2015(15).
[5]苏雨,杨璐.浅析“舆情反转”的成因及媒体责任——以“成都女司机被打”事件为例[J].传播与版权,2015 (7):20-21.
史若天,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2015级舆论学硕士。
G2
A
2096-0360(2016)12-001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