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型糖尿病合并情绪障碍的观察及治疗
2016-07-12商艳芬
商艳芬 张 华
(青州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科,山东 青州 262500)
2型糖尿病合并情绪障碍的观察及治疗
商艳芬 张 华
(青州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科,山东 青州 262500)
【摘要】目的 分析2型糖尿病合并情绪障碍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于本院接受住院治疗的2型糖尿病合并情绪障碍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接受常规降糖治疗的对照组、接受降糖合并抗情绪障碍药物治疗的观察组,每组各41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前后血糖水平及负面情绪评分差异。结果 ①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前的血糖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②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前的负面情绪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的SAS、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降糖治疗基础上采用针对性抗负面情绪药物干预,可以有效缓解2型糖尿病合并情绪障碍患者的不良情绪状态,同时有助于进一步维持血糖在安全范围内。
【关键词】2型糖尿病;情绪障碍;血糖水平
2型糖尿病病程较长,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可出现一系列负面情绪,若不及时控制甚至可发展为情绪障碍,直接影响糖尿病治疗及患者的生活质量[1]。目前对于2型糖尿病的治疗往往忽略对患者情绪状态的观察及干预,本次研究主要分析2型糖尿病合并情绪障碍治疗效果,具体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于2012年7月至2013年7月在本院接受住院治疗的2型糖尿病伴情绪障碍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均经临床确诊。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所有入组患者分为:接受常规治疗的对照组、接受。治疗的观察组,每组各41例。观察组患者中男性19例,女性22例,年龄45~78岁,平均(61.28±7.36)岁,病程5~16年,平均(8.13±1.92)年;对照组患者中男性18例,女性23例,年龄46~77岁,平均(60.19 ±7.05)岁,病程4~15年,平均(8.05±1.67)年。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二甲双胍、瑞格列奈降糖治疗,观察组患者在降糖方案基础上,加入抗抑郁、抗焦虑治疗,具体如下:晨起口服帕罗西汀20 mg,每周服用2次,连续服用12周。并发睡眠障碍者内期内服用阿普唑仑0.4 mg,每晚睡前服用1次。
1.3 观察指标
1.3.1 血糖水平:两组患者接受不同治疗前后,分别抽取晨起空腹血测定空腹血糖、抽取餐后血测定餐后2 h血糖。
1.3.2 负面情绪评分:两组患者接受不同治疗前后,分别测定SAS、SDS评分,分值越高、患者情绪障碍越严重。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8.0软件对上述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所得结果均按P<0.05判断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血糖水平: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前的血糖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接受不同治疗前后的血糖水平比较(mmol/L)
2.2 负面情绪评分: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前的负面情绪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的SAS、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接受不同治疗前后的负面情绪评分比较
3 讨 论
2型糖尿病为临床多见内分泌紊乱性疾病,该病为终身性疾病,需要长期控制饮食并规律服药治疗。由于2型糖尿病改变患者的常规生活习惯,且病程较长等特性,使得较多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及异常情绪,不良情绪状态可进一步影响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最终影响治疗结局。对于伴情绪障碍的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应给与针对性积极治疗,通过摆正患者对疾病及治疗的心态来帮助病情的控制[2-3]。
焦虑及抑郁是2型糖尿病患者最常出现的负面情绪,发生率高达30%以上,据诸多研究资料显示,负面情绪已经成为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的几大主要原因之一。对于伴情绪障碍的2型糖尿病患者,当其出现常规剂量降糖药物治疗后血糖控制不佳时,多选择加大降糖药物剂量或者应用胰岛素,而对于情绪问题则未予重视[4-5]。随着临床医学的发展,我们对于疾病进程中情绪状态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视,也对其在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到的作用持肯定态度。
为了明确针对性情绪障碍治疗对于2型糖尿病合并情绪障碍患者的作用,本次研究将从血糖控制情况及负面情绪评分两方面展开具体研究。上述研究比较了接受不同治疗前后两组的血糖情况,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前的血糖水平无统计学差异,观察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可见在对观察组患者的情绪障碍进行干预后,相同降糖药物发挥了更好的血糖控制作用,侧面印证了不良情绪状态可促使2型糖尿病血糖控制难度增加,具体可能是由于焦虑抑郁等情绪状态削弱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同时体内激素水平进一步紊乱等[6]。在对患者的治疗前后情绪状态评分进行比较后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前的负面情绪评分无统计学差异,观察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的SAS、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可见针对性情绪障碍治疗可以明显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等主要负面情绪,对于优化患者日常生活状态及促进血糖稳定均有正面意义[7]。
综上所述,得出以下结论:在降糖治疗基础上采用针对性抗负面情绪药物干预,可以有效缓解2型糖尿病合并情绪障碍患者的不良情绪状态,同时有助于进一步维持血糖在安全范围,值得在日后临床实践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李赓,田文珍,曹艳玲.2型糖尿病伴发抑郁障碍的临床特征及其危险因素分析[J].宁夏医学杂志,2013,35(9):848-850.
[2] 于向东,包待放,王娟.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联合门冬胰岛素治疗糖尿病焦虑抑郁情绪障碍的研究[J].中国当代医学,2013,20(32):78-80.
[3] Rej S,Segal M,Low NC,et al.The McGill Geriatric Lithium-Induced Diabetes Insipidus Clinical Study (McGLIDICS)[J].Can J Psychiatry,2014,59(6):327-34.
[4] 徐小溪,孙淑群,安新涛.盐酸氟西汀配合心理干预治疗2型糖尿病伴发情绪障碍32例的临床观察[J].中国药业,2013,22(24):28-30.
[5] 李玉竹,于周,曹力生.抗焦虑抑郁治疗及心理干预对彝族2型糖尿病伴情绪障碍患者血糖控制的影响[J].现代医药卫生,2014,30(6):814-816.
[6] 李伟,胡宝春.心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伴抑郁患者糖代谢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34(11):3140-3142.
[7] 刘银芳.心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医临床研究,2014,6(16):133-135.
中图分类号:R58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6)02-005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