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淋巴瘤患者化疗后肝损害的探讨

2016-07-12罗文苹陈海辉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2期
关键词:淋巴瘤化疗

罗文苹 陈海辉

(广西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柳州市工人医院肿瘤科,广西 柳州 545005)



淋巴瘤患者化疗后肝损害的探讨

罗文苹 陈海辉

(广西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柳州市工人医院肿瘤科,广西 柳州 545005)

【摘要】目的 探讨淋巴瘤患者化疗后肝损害相关因素及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我院收治的78例淋巴瘤患者,患者均经过病理、骨髓象、细胞免疫分型等检查明确诊断。78例患者中有28例在化疗中出现肝损害现象,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出现肝损害)和对比组(未发生肝损害)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本组78例淋巴瘤患者中有28例在化疗中出现肝损害现象,发生率为35.89%,多为轻度肝损害,经治疗后可恢复。淋巴瘤患者肝损害与患者性别、年龄及有无基础疾病相关,与分期无明显关系。结论 淋巴瘤患者肝损害发生率为35.89%,多为轻度肝损害,经治疗后可恢复。淋巴瘤患者肝损害与患者性别、年龄及有无基础疾病相关,与分期无明显关系。

【关键词】淋巴瘤;肝损害;化疗

随着淋巴瘤发病率的不断上升以及新型抗肿瘤药物的问世及应用,化疗相关不良反应的发生也随之增加,化疗药物在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对正常组织和器官也有损害作用,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乏力、骨髓抑制及肝肾功能损害等,其中对肝脏的损害尤其明显。不良反应的出现严重影响患者的治疗,轻者可致减少化疗剂量或化疗终止,达不到相应的临床疗效。重者可致肝功能衰竭而死亡。因此,为进一步研究化疗后淋巴瘤患者肝损害因素及特征,

我们对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78例淋巴瘤患者化疗期间肝损伤情况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以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我院收治的78例淋巴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49例,女性29例,年龄19~87岁,平均年龄(50±3)岁,其中非霍奇金淋巴瘤45例,霍奇金淋巴瘤33例,入组患者均经过病理、骨髓象、细胞免疫分型等检查明确诊断。78例患者中有28例在化疗中出现肝损害现象,发生率为35.89%,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出现肝损害)和对比组(未发生肝损害)进行对比研究。

1.2 判断标准:依据Ann Arbor分期进行了相应的肿瘤分期,不良反应判断依据NCI-CTC标准。

1.3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进行t或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肝损害与年龄、分期、性别及基础疾病关系,见表1~表4。

表1 肝损害与年龄关系

表2 肝损害与分期关系

表3 肝损害与性别关系

表4 肝损害与基础疾病关系

2.2 肝损害的分级情况:28例化疗后肝损害患者中,丙氨酸转移酶升高25例,碱性磷酸酶升高15例,天冬氨酸转移酶升高14例,白蛋白降低6例,总胆红素升高5例。见表5。

表5 肝损害分级情况

2.3 疗效及预后:淋巴瘤患者化疗出现肝功能损害后,根据实际病情,10例未给予特殊治疗,18例实施了保肝治疗,给予患者甘美、腺苷蛋氨酸、还原型谷胱甘肽、葡醛内醋、熊去氧胆酸等药物进行治疗,27例肝功能恢复,1例无效(恶化)肝功能恶化,患者停止化疗,其他27例进行了正常化疗。

3 讨 论

本组78例淋巴瘤患者中有28例在化疗中出现肝损害现象,发生率为35.89%,多为轻度肝损害,经治疗后可恢复。淋巴瘤患者肝损害与患者性别、年龄及有无基础疾病相关,与分期无明显关系。国外研究发现女性比男性更容易发生药物性肝损伤[1]。Zimmerman等[2]研究发现免疫抑制性药物性肝损伤只发生于女性患者,且该研究结果也得到了其他队列的确证[3]。本研究中女性比男性更容易发生肝损害。有研究发现,随着年龄的增长,Ⅰ相和Ⅱ相药物代谢酶的活性不发生变化,但机体对CYP3A的清除能力下降与肾脏功能减退有关[4],肾功能下降导致药物在肝脏内的聚集增加,可以解释本研究中高龄是药物性肝损伤的危险因素。基础疾病状态,例如患有免疫缺陷综合征、乙型肝炎或丙型肝炎等感染性疾病时,对药物肝毒性的易感性也增加。研究证实,肝脏基础性疾病可以增加药物性肝损伤的发病风险[5]。本研究中有肝脏基础疾病患者更易发生肝损害。我国是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高发区,在应用抗肿瘤药物及分子靶向药物治疗时需更加注意,对于HBsAg阳性或是HBcAb阳性的患者,即使治疗前肝功正常,也建议采用拉米夫定或恩替卡韦预防治疗。有文献指出,抗肿瘤化疗药物可以通过三种主要途径引发患者的肝脏损害[6]。一是直接损伤肝细胞;二是加重肝脏基础疾病;三是诱发病毒性肝炎。因为潜在的肝脏疾病能够改变抗肿瘤药物的分泌及代谢情况,会导致化疗药物在体内作用时间增加,从而造成化疗不良反应的加大。因此对于肝脏病变患者,应在化疗过程中对肝脏功能变化情况进行更加严密的监控。但是目前化疗药物相关肝毒性的标志物研究仍属空白。希望能利用基因组学技术,如GWAS等手段,建立抗肿瘤药物肝损伤分子检测与临床评价技术平台,预测药物肝损伤的发生,指导临床化疗药物的使用。

参考文献

[1] Andrade RJ,Robles M,Ulzurrun E,et a1.Drug-induced liver injury:insights from genetic studies[J].Pharmacogenomics,2009,10(9):1467-1487.

[2] Zimmerman HJ.Drug-induced liver disease[J].Clin Liver Dis,2000,4(1):73-96.

[3] Lohse AW,Mieli-Vergani G.Autoimmune hepatitis[J].J Hepatol,2 011,55(1):171-182.

[4] Lewis JH,Mortensen ME,Zweig S.Eficacy and safety of high-dose pravastatin in hypercholesterolemic patients with well-compensated chronic liver disease:results of a prospective,randomized,double-blind,placebo—controlled,multicenter trial[J].Hepatology,2007,46(5):1453-1463.

[5] Russo MW,Watkins PB.Are patients with elevated liver tests at increased risk of drug-induced liver injury[J].Gastroenterology,2 004,126(5):1477-1480.

[6] Yeo W,Mo FK,Chan SL,et al.Hepatitis Bviral loadpredicts survival of HCC patients undergoing systemic chemotherapy[J]. Hepatology,2007,45(6):1382-1389.

中图分类号:R733.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6)02-0043-02

猜你喜欢

淋巴瘤化疗
HIV相关淋巴瘤诊治进展
异时性乳腺恶性淋巴瘤超声报道1例
超声诊断小儿胃肠道淋巴瘤合并肝肾转移1例
ALK阳性的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1例并文献复习
跟踪导练(二)(3)
不一致性淋巴瘤1例及病理分析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效果与化疗敏感性研究
以肺内病变为首发症状的淋巴瘤多层螺旋CT与PET/CT表现
A kind kid helps a classmate beat cancer Aka
化疗相关不良反应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