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钢琴学习中几点误区的思考

2016-07-12华南农业大学510000

大众文艺 2016年3期
关键词:视唱练耳

叶 妮 (华南农业大学  510000)



关于钢琴学习中几点误区的思考

叶妮(华南农业大学510000)

摘要:笔者根据现代社会,业余和专业钢琴学生在学琴道路上常见的几点误区提出思考。盲目考级的琴童要注意循序渐进,注重兴趣的培养和视唱练耳基础课程的同步进行;专业学生要注重音乐素质长期的积累和细致有效的练琴方法。

关键词:钢琴考级;视唱练耳;练琴方法

随着精神文明的不断提高,学习钢琴的学生越来越多。其中包括小孩和大人、专业和业余的。笔者作为一名高校钢琴专业教师,在十余年的钢琴教学中发现,当今社会许多学习钢琴的家长及学生在观念和方法上存在的一些误区。在这里将针对误区给出一些建议。

一、关于琴童盲目考级的思考

现在很多琴童家长的意识中普遍存在一种观念:钢琴考级考过多少级,钢琴水平就达到了多少级。不少学生家长会给自己的孩子制定考级计划,以此来鞭策孩子的学琴进程。例如很多家长会让孩子今年考四级,明年考六级,后年考八级……。每年钢琴曲目的学习仅仅是当年的考级曲目。

针对盲目考级的问题提出几点建议:

1.演奏能力和技术的提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拔苗助长

每一种能力和技术的掌握是需要大量作品的弹奏和时间的积累获得。仅仅只是通过几首考级曲目的练习是无法从根本上真正提高能力,达到相应的演奏级别。通过过长时间的考级曲目的练习,即使通过了考试也并不能说明真正具有这一级别的演奏能力。

例如:一位学生家长要求孩子参加国家业余六级的钢琴考试。但这位小孩的实际演奏水平大概是三级的水平。六级差不多是车尔尼299的程度,而三级差不多是车尔尼599后面或849前面的程度。小孩可以认出并弹出作品中所有音和拍子。但弹奏非常吃力,曲子弹得不够熟,错误较多,进展较慢,每次回课都会受到批评。

其实这不能完全怪小孩。这些都是超出她能力范围内的曲子,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弹好。这个级别该具备的技术和手指机能,还没完全掌握,当然会出现技术不过关、音质不饱满、细节处理不好、情感表达不到位,速度提不上来等问题。

另外,小孩在考级准备过程中由于长期重复练习超出自己能力以外的曲子,还要不断受到批评和责骂,在精神上体会到的只有枯燥和痛苦,谈不上任何的兴趣,更无法主动体会和感受音乐作品的内容和艺术美了。

2.兴趣至上

许多钢琴家最初练琴的动力只是因为自己对钢琴的热爱。因为热爱才愿意每天花很长时间去练琴,仅仅为了享受练琴的过程,感受音乐纯粹的美。

但我们很多家长让孩子学琴的目的性强。有的为了让小孩在升学考试中更具竞争力,考学校加分;有的为了不让小孩输在起跑线上,拔苗助长、相互攀比。这些原因都会造成孩子的学琴压力影响他们的兴趣,导致不少孩子只是学一门钢琴怎么弹,手指什么弹奏,到达某个目的即可,而不去表现和感受音乐,以至于弹奏出的只是乐器不是音乐。

二、关于视唱练耳课程不够重视的思考

不管是业余钢琴学生还是专业音乐院校的学生,视唱练耳都是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之一。我国专业音乐院校的学生在校期间都会系统的学习视唱练耳课程。但在校外由于专业的视唱练耳培训机构较少,学生和家长对这门课的认知不够,导致视唱练耳课程的学习在业余钢琴学生中不够普及。

视唱练耳课程训练的内容包括:听辨音高(音级、音程、和弦),节拍与节奏,听唱、听写旋律与乐曲特征分析,视唱等等。

只是单纯学习钢琴弹奏,视唱练耳的训练不跟上,钢琴演奏达到一定程度会出现以下一些问题:节奏不精准、节拍不稳、读谱较慢、对错音不够敏感、对音色调性不敏感等等。视唱练耳在钢琴学习过程中起着长久的作用,对音乐素质和音乐能力的提高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刚进来的大一钢琴主科学生中,由于之前在校外没有经过长时间的视唱练耳训练,不少学生出现节奏不精准,复杂的拍子不会数的情况,有的甚至不会自己独立打拍子,必须要根据音像资料进行模仿。

不少国外权威考级的考试项目中就规定了视唱练耳是必考项之一。例如英国皇家音乐学院钢琴考级和英国伦敦音乐学院考试等,考级项目包括:听力、视奏、乐理、演奏四部分。其中听力项就包括了视唱练耳部分。我们的学生在钢琴学习中应更重视整体音乐能力和素质的培养和提高。

三、关于高校钢琴专业学生错误概念和学习方法的思考

1.没有树立正确的评判标准

不少钢琴专业学生对于演奏没有树立正确的评判标准或是出现概念模糊的现象。有些学生好高骛远,喜欢弹高难度的作品。认为能弹得快、弹得强就说明演奏水平高。

他们无法区分不同时期的音乐风格,不同作曲家的和声、织体、音色等方面的区别,更不知如何根据这些区别采取相对应的触键方法和细节处理,只是一味的跟着感觉走。这主要是由于音乐素质的培养和积累不够,没有足够的意识和知识积累让他们树立正确的标准来进行判断。音乐素质的培养是多方面的,其中包括:中外艺术史,和声、曲式、视唱练耳等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和积累,还有大量音乐会、音像资料、期刊、讲座等讯息的接触和了解。音乐素质培养和积累不是一朝一夕能提高和改变的,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2.如何有效的练琴

不少钢琴学生拿到新的钢琴作品,从识谱到弹熟的阶段进展很快,但从弹熟到高质量的演奏阶段会出现停滞不前的情况。主要表现为:细节处理粗糙、音乐无法生动、音色层次单一。即使用功练琴的学生也会出现这些问题。主要是因为学生不知如何有效的练琴。那么如何有效的练琴呢?

首先,需要分段练习。不少学生平时练琴的时候,每一遍都是整部作品从头到尾的练习,没有重点难点,不分段练习,这是十分低效的练琴方法。每首作品都会有难点地方,应该重点抽出来练习。另外,细腻的演奏是在平时的练习中,通过每个段落、细节一点一点地反复尝试、分析、思考后才能练出来的。因此,整首作品不分重点、不细练、不思考,花再长时间练习也无法提高演奏质量。

其次,需要查阅相关资料。许多学生在弹奏一首新作品时,只是弹奏出谱面上的音和节奏,无视谱面上的各种术语记号,更不会对作品的背景资料进行查阅。一首作品除了音和节奏,还包含了作曲家的情感和意图,我们要对作品的情感信息进行了解,还原作者最初的意图。而这些信息来源于作品上的各种术语记号、背景资料等。此外,还可以聆听不同演奏版本的音响资料,比较其区别,由此可以把握住演奏风格,和学习不同演奏家的细节处理。

以上是业余和专业学生在钢琴学习道路上常见的一些误区,并针对误区提出一些建议。对于业余学生要注意循序渐进,注重兴趣的培养和音乐基础课程的同步进行。专业学生要注重音乐素质长期的积累和细致有效的练琴方法。

叶妮,硕士,华南农业大学,钢琴教师,讲师。

作者简介:

猜你喜欢

视唱练耳
论视唱练耳对于节奏的训练
浅谈视唱练耳与基本乐理在教学中融合应用策略
运用多媒体加强高考生音乐视唱练耳辅导的几点认识
音乐软件EarMaster在视唱练耳教学中的应用
贵州省高师本科院校乐理和视唱练耳课程整合探索
视唱练耳对古筝演奏教学的作用
对二人台表演专业视唱练耳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
基于《教师教育课程标准》下的视唱练耳教学改革
浅析音乐多元化思维与视唱练耳教育的衔接转化
再论视唱练耳教学中的心智技能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