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少数民族舞蹈历史流变与传承

2016-07-12玉溪师范学院653100

大众文艺 2016年3期
关键词:传统艺术传承

李 娟 (玉溪师范学院  653100)



中国少数民族舞蹈历史流变与传承

李娟(玉溪师范学院653100)

摘要:少数民族舞蹈的历史源远流长,是民族民间舞的艺术源泉。少数民族舞蹈创作从少数民族群众的生产与生活中获取灵感,进过世代的传承形成了一种具有时代特征的文化艺术。本文从少数民族舞蹈的历史流变与传承两个方面进行梳理与分析,为我们呈现出少数民族舞蹈历史脉络,指出其在演变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并对其未来的传承提出了具体的方法和思考方向。

关键词:少数民族舞蹈;传统艺术;历史流变;传承

一、少数民族舞蹈历史流变

数百年来,人们在长期的劳动耕作中创造了舞蹈这一艺术形式,由于地域的不同,这一形式带着明显的地域特色。因而,少数民族的舞蹈历史在整个民间舞蹈历史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它们大多零散的出现在一些地方的风情志、文人的游记中,在史书上却无法追踪到它们的身影,即便是有所涉及,也只是寥寥数笔。从历代的正史记录上来看,舞蹈的顶峰时期是唐宋,到了明清之后逐渐萧条。从现存的一些史料来看,一些少数民族舞蹈的基本舞步可以追寻到过往的痕迹,它说明少数民族舞蹈在历代王朝的更迭中并未受到实质的影响。

作为一名普通的舞蹈理论研究人员,我认为要将我国少数民族舞蹈发扬光大,必须要建立起一个全面的、系统的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资料库。一定的时空与空间会促成一定的文化形态。人类活动的基础与前提条件是地理环境,这是最根本的表现形式。舞蹈艺术是精神文明的一个部分,其所处环境中的各种因素都有可能会对自然形成制约、造成影响。我国的少数民族舞蹈中,无论是哪个时代哪个民族都蕴含着其地理环境的基本特征。换句话来讲,各民族的舞蹈都有各民族的表现形式,体现着舞蹈所处的自然赋予的环境特点,这些特点在少数民族传统舞蹈中是独一无二的,是具有标示性的,反映一个民族的舞蹈特质。

二、少数民族舞蹈历史传承

1.传承中的关键点

第一,保持本土风味。少数民族舞蹈多是由本民族群众自行创造的一种舞蹈形式,地域特点十分明显,是民族传统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少数民族群众在长期的劳作中发明了这种艺术形式,劳动成为舞蹈创作的源头,群众则成为舞蹈传承的支流。少数民族的舞蹈形式在某种程度上讲是本民族日常生活的再现,它承载着一个民族的文化习俗、情感信仰。

第二,不断丰富、创新。少数民族舞蹈的内容多是根据本民族的舞蹈语言形式表现本民族的题材,所以我国少数民族舞蹈的表现形式是极其丰富的,这得益于我国是众多民族的大家庭,每个民族又有民族的特点。如被人们广泛熟知的《孔雀舞》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会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但归根结底都是以原有的舞蹈动作和韵律作为基底的。“哑巴舞”是藏族的一种舞蹈语言,它不需要音乐的辅助,而是依靠双脚有力的跺脚声,松腰胯,三步一点的舞蹈动作,这些舞蹈作品在本民族舞蹈语言的基础上几经改良,不断丰富其内容。优秀的艺术作品需要在传承的基础上不断的创新,这样才能在保护好民族文化的同时创造出符合时代精神的精品。

第三,体现民俗。目前,我国很多少数民族还保有着最古老的民俗活动。《安代舞》是蒙古族一种古老的舞蹈形式,它是萨满人为了给人驱除病祸的一种巫舞,现在几经传承已经成为蒙古牧民一种具有娱乐精神的集体性舞蹈。所以,少数民族舞蹈在传承中应该注意保有传统节日的民俗活动,像是傣族的泼水节、彝族的火把节、藏族的藏历年等,它们的民俗表现形式是少数民族舞蹈形成的基础。

2.传承的方法

第一,在民间群众中广泛普及。少数民族舞蹈来源于群众,植根于群众,最终的传承也要靠群众。少数民族舞蹈的表演者要深入到乡村和社区中,建立广泛的少数民族舞蹈活动场所;舞蹈文化艺术下乡活动,能够很好的促进少数民族舞蹈的推广工作;通过开展艺术课程,在学校普及少数民族舞蹈知识。艺术教育对于学生的推广工作是很好的一种形式,它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全面的发展,陶冶情操,促进学生形成完整的人格。

第二,培养提高专业的舞蹈人才。目前,我国专业的舞蹈人才大多来自高等的艺术学校。根据现有高校的办学规模来看,舞蹈人才可以基本满足目前的社会需求,但对着我国对文化产业的重视与发展,长久下去,现有的舞蹈人才培养模式必然不能满足持续发展的需要,这种差距只能通过大力培养专业的舞蹈人才进行弥补。少数民族舞蹈因为蕴含着独有的民族意蕴,在学习上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在舞蹈教学工作中,一定要将民族舞蹈的风格特色,完美的融合在舞蹈动作上,通过示范的形式转嫁到学习者身上。

第三,舞蹈理论要与实践结合起来。少数民族舞蹈跟随者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势头也在快速的发展。少数民族舞蹈的表演艺术家们在此过程中创作了一批优秀的舞蹈物品呢,这对于少数民族舞蹈的传承有着很好的促进作用。为了使这种良好的势头能够持续下去,我们必须对以往的工作进行不断的总结和创新,在保有民族舞蹈原有的风味基础上,吸收各少数民族舞蹈的精华,不断的丰富和完善少数民族舞蹈。

3.传承中的思考

第一,舞蹈创作方面。随着时代的发展,少数民族舞蹈作品的创作样式也有了新的变化。羌族舞蹈《云朵萨朗姐》,以羌族的舞蹈女神萨朗姐为主线,以羌族传统的民俗活动为创作背景,以羌族人的生产、生活、爱情。祭祀为主要内容,是一部结构宏达、内涵丰富的歌舞作品。现代新媒体技术的参与云中,将舞台中时空转换形式改变,旁白和民族语言的交互使用,淋漓尽致的表现出羌族歌舞的魅力,使其得到了大众的广泛认可。

第二,商业运作方面。旅游区内的舞蹈表演已经是大家认可的一种形式。以羌族为例,它地处四川藏羌地区,是中国西部具开放性与交融性为一体的民族,拥有具有羌族民族文化传统的文虎遗产。因而,在大力开发旅游资源的同时,将少数民族舞蹈文化纳入少数民族的旅游资源体系,营造良好的价值氛围。这样,通过开拓羌族地区的文化特色和旅游商品来拉动当地经济的发展。

第三,教育传播方面。少数民族舞蹈作为优秀的文化传统,自然应该承担起传播媒介的责任。所谓对少数民族舞蹈的传承必然要涉及两个维度:一是传,将少数民族的舞蹈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一是承,一代又一代的人对少数民族舞蹈理论和实践的继承。少数民族舞蹈的发展需要教育事业的支持,它迫切的需要建立起专业的教育模式。

三、结语

少数民族舞蹈在未来发展中需要坚持对其原有传统的保留,不断的和时代相结合,创新其表现形式,褪去过去那种将舞蹈直接在舞台还原的模式,需要在原生态舞蹈的基础上提炼其本质内涵,从而创造出少数民族舞蹈精品,让世人认识到中华民族文化的特殊魅力。

参考文献:

[1]刘慧.新时期民族民间舞传承与发展的若干思考{J}.戏剧之家,2015

[2]高鸣.论当代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历史形态演变{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5

[3]纪兰蔚,丘久荣.中国少数民族舞蹈史{M}.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3.

李娟,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舞蹈艺术研究、舞蹈教育。

作者简介:

猜你喜欢

传统艺术传承
试探赣南采茶戏与传统艺术的结合
当代中国流行歌曲中的中国戏曲元素
民间舞课程改革与课堂教学方式研究
浅谈赣南采茶戏传统艺术的传承
浅析传统艺术互渗性的当代审美价值
近十年古筝创作特征
基于Web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土族盘绣电子商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互联网+”时代出版人才培养的传承与突破
新媒体时代下的蒙古族文化传播研究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