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然地理环境对汉族民俗舞动律特征的影响

2016-07-12中南民族大学音乐舞蹈学院430000

大众文艺 2016年3期
关键词:动律花鼓秧歌

刘 梦 (中南民族大学音乐舞蹈学院  430000)



自然地理环境对汉族民俗舞动律特征的影响

刘梦(中南民族大学音乐舞蹈学院430000)

摘要:不同地域汉族民俗舞蹈之所以呈现出不同的风格韵律特点,与其所处的自然地理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笔者今拟以“北歌”中的东北秧歌、“南灯”中的云南花灯,以及处于南北分界线的安徽花鼓灯为研究对象,以舞蹈形态学的人体动律分析为基础对比三者在动律特征上的差异性,阐述不同自然地理环境中地貌、气候、水土、以及与之相匹配的劳动生产方式对汉族民俗舞动律特征的影响。

关键词:动律特征;地理环境

本文为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项目编号:CSW15092

我国幅员辽阔地域特征呈现出多样化的形态,作为民俗文化中重要组成部分的民俗舞蹈,如其他民俗文化一样,是某一地域的居民适应其生存环境并征服其生存环境的产物。因此,“构建中国民俗舞蹈的宏观框架,以一定地理特征的地域环境来界分是一个重要途径。”1罗雄岩先生在其编著的《中国民间舞蹈文化教程》中,将中国民俗舞划分为“农耕、草原、海洋、农牧、绿洲”五种文化类型;另有李雪梅先生将中国民族民间舞蹈划分为“秧歌舞蹈、花鼓舞蹈、藏族舞蹈、西域舞蹈、蒙古族舞蹈、铜鼓舞蹈”六个舞蹈文化区。两者对于民俗舞蹈的划分都主要参照了自然地理环境以及自然地理环境所制约的生产、劳动方式。

汉民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主体民族,其民俗舞蹈种类繁多形态丰富多样,我国地势西高东低,成三级阶梯状分布,汉族民俗舞主要分布于第三阶梯海拔500米以下的平原、丘陵地带,参照罗雄岩、李雪梅二位先生的划分,可知汉族民俗舞分属五种文化类型的农耕文化型,六个文化区之秧歌、花鼓文化区。若以秦岭淮河一线将其南北分开,则北方代表性汉族民俗舞包括东北秧歌、鼓子秧歌、胶州秧歌、陕北秧歌,南方代表性汉族民俗舞包括湖南地花鼓、云南花灯等,而恰巧处在南北分界线的汉族民俗舞则是安徽花鼓灯。

不同地域汉族民俗舞蹈之所以呈现出不同的风格韵律特点,与其所处的自然地理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笔者今拟以“北歌”中的东北秧歌、“南灯”中的云南花灯,以及处于南北分界线的安徽花鼓灯为研究对象,以舞蹈形态学的人体动律分析为基础对比三者在动律特征上的差异性,阐述不同自然地理环境中地貌、气候、水土、以及与之相匹配的劳动生产方式对汉族民俗舞动律特征的影响。

一、不同地域代表性汉族民俗舞的动律特征

(一)东北秧歌的动律特征

东北秧歌是流传于东北地区的汉族民俗舞,深深印上了黑土地所滋养出的泼辣火热、质朴浓烈的特征,是汉族民俗舞中最具北方特色的秧歌。东北秧歌广泛流传的形式有:高跷秧歌、二人转、地秧歌这三种,都体现稳中带浪、艮俏相容的特征。总的来说东北秧歌的舞蹈动律特点在于一个“扭”字,所以东北秧歌也俗称“扭秧歌”。“扭”即扭腰,“扭”的核心在于腰,以腰为轴,“腰”作为动作的出发点和发力点,使舞者呈现在扭动中的曲线美。民间讲究“扭得活”“扭的浪”“扭的美”,首先就要“抓住腰部扭动的变化与全身之间的协调配合,使腰随着音乐和鼓点的节奏扭动自如,做到力度、幅度和谐统一。”2艺决强调“要安心浪,别连根晃”,说的就是舞蹈动态要有规则的“扭”而不是无规律的“晃”,即每一次律动突出腰的中心作用,运用腰部调节和控制身体,使上身挺拔灵活既不松垮乱晃又能自如扭摆,同时避免出胯而形成臀部扭摆。以腰部的扭动为动律核心,可将东北秧歌的动律发散为扭动中的“走”、扭动中的“跑”和扭动中的“跳”并配合数十种“绢花”及绢花技巧的手臂和手部动作。腰部的扭摆动律同时可向上延伸至肋骨,例如顿步的上身就是腰肋的上下扭动。此外,东北秧歌在动律上对称,如从腰部发力向上延伸摆动右臂时,则必出左脚;摆动左臂时则必出右脚,绝不出现顺拐。

(二)安徽花鼓灯的动律特征

安徽花鼓灯的舞蹈动律特征是“梗”,在“梗”的动律基础上形成舞步,并由此导致轻、溜、脆、稳的舞蹈风格。安徽花鼓灯“梗”的动律特征使舞者以腰为中心轴上半身与下半身相互形成力的相反作用,上身动作出现肩部有规律的左右交替,上下的中度摇晃以及腰以上部位略带画圆的前后摆动,下肢步伐随左右脚交替移动重心,着力点在前半脚掌,如风柳步、车水步、拔泥步、上山步等动作。总体来说花鼓灯舞蹈的基本动律可以概括为“身体右后侧、走动腰晃扭,脚下衬住劲,传神靠眼瞅,急如风、停要陡,柔里刚、刚里柔。”

(三)云南花灯的动律特征

云南花灯的舞蹈动律特征的核心是“崴”,素有“无崴不成灯”的说法。崴是指舞者无论作什么动作,身体都要保持着s型的左右摆动——将胯的动律延伸,使上身与腰胯形成规律的反方向的左右横摆。

“‘崴步’的特征是行走时屈膝出胯,脚型不绷不勾,自然抬起悠出;手随脚自然摆动如微风拂柳。”3云南花灯崴步分为“小崴”“正崴”“反崴”和“揉踩步”“吸跳颠步”等。小崴欢快流畅、正崴优雅清丽、反崴沉稳大方。小崴是花灯崴步的基础,腰胯的扭动要与膝关节的屈伸配合起来,与其他崴步相比,小崴的胯部扭动要大一些。云南花灯中伴随“崴”的动律有许多一顺边的步伐和动作,如“正崴”“揉踩步”等都是顺手顺脚,胯的摆动与下肢步伐、上肢舞动同时同方位。

(四)三者动律特征的不同点

通过对上述东北秧歌、安徽花鼓灯、云南花灯动律特征的归纳分析,可以窥见汉族民俗舞在动律上存在着一些南北差异。“北歌”的代表东北秧歌重“扭”而“南灯”的代表云南花灯重“崴”;“扭”的动力根源在腰背重心稍高,而“崴”的动力根源在腹胯中心偏低;而位于南北分界线淮河流域的安徽花鼓灯动律上居于高重心的扭和低重心的崴之间而形成“梗”的动律特征。此外,东北秧歌动律极讲究对称、协调,无一顺边的动律特点;而云南花灯动律则衍伸出许多一顺边的动作、步伐。

二、自然地理环境对汉族民俗舞动律特征的影响

(一)自然地理环境对东北秧歌动律特征的影响

东北秧歌孕育于北纬40°-50°、东经123°-134°之间的东北林海雪原。这里山环水绕、沃野千里,长白山脉、大兴安岭、小兴安岭将三江平原、松嫩平原、辽河平原组成的东北平原包围其中,松花江、嫩江、乌苏里江、辽河等主要河流穿流而过。东北地区地处中温带和寒温带,属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夏季温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年降雨量300-1000mm,森林覆盖率高,森林贮雪有助与发展农业、林业。东北秧歌以腰部的扭动为核心动律特征,以腰为轴心,可做出向上、下、前、后、以及划八字圆的扭动,此动律特征与人们在冰雪中行走,重心不稳,为保持平衡身体出现上下、左右、前后以及划八字的腰部扭动相似。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农业种植区,肥沃的黑土地,广袤的平原适合农耕劳作,因而产生了与农耕劳动密不可分的秧歌舞蹈。东北地区种植的玉米、高粱等农作物生长较高,人们在收玉米、高粱时需要将身体一侧的肋骨向上提起,另一边肋骨向下并向身体内侧靠拢,重心向前倾,呈现出东北秧歌中腰部的扭动向上延伸至肋骨,左右交替扭动并上下及划八字圆的动律特点。

(二)自然地理环境对安徽花鼓灯动律特征的影响

河流区域自古以来都是文明的发祥地,安徽花鼓灯即发源于介于黄河与长江之间的、古称淮水的淮河流域。淮河干流发源于河南省南阳桐柏县桐柏山老鸦叉,流经河南、安徽、江苏几省,全长1000多公里。淮河流域东临黄海,西、南及东北部分别为伏牛山、桐柏山、大别山和沂蒙山等环绕,山海之间为广阔的平原。淮河流域处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区,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大气系统复杂多变,淮河以北属暖温带半湿润区,淮河以南属北亚热带湿润区。淮河与秦岭一线,构成了我国一月1°等温线和800毫米年均等将水线,是我国南北方的自然分界线。安徽境内的淮河中游地区,北岸是淮北平原,南岸是丘陵,这南北两岸就是安徽花鼓灯的播布区,也是我国重要的农耕区,主要作物包括小麦、水稻、玉米、薯类、大豆、棉花和油菜。淮河流域丘陵山地与平原交错的复杂地形必然使人出现上山、下山行走时前倾及后仰的重心变化,如“上山步”“风柳步”,此外这一地域的地形不似东北地区平坦辽阔,时旱时涝,因而地面环境复杂,行走时格外小心,遇到水洼泥地,行走中自然出现快速停靠、急刹,呈现出安徽花鼓灯中“脚下衬住劲,急如风、停要抖”、“溜得起、刹得住”的“梗”的动律特点。当人们在田间劳作,不论是播种还是收割都会出现腰部的晃动和弯曲,当脚踩在泥泞的土里时,要行走、劳作必然出现“以腰为中心轴上半身与下半身相互形成力的相反作用”,双脚在这种对抗的作用力下交替行进,同时腰部以上有规律的左右交替或略带划圆的摆动既是为了不间断的劳动也是保持平衡的需要。

(三)自然地理环境对云南花灯动律特征的影响

云南花灯作为云南省的汉族民俗舞,流传区域很广,几乎遍布全省。云南大部分地区冬暖夏凉,四季如春,属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充沛,大面积山地高低参差,纵横起伏。这种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孕育了与之相匹配的劳动生产方式,也孕育了云南花灯的核心动律“崴”。当地人民无论是挑担背柴还是播种收割,大都是走在崎岖不平的山道上,低矮的农作物、潮湿的泥土,必然出现胯部的自然崴动,经过不断地提炼和美化,逐渐形成了淳朴健美、乡土气息浓郁的“崴”的动律特征。

根据上述分析可以看出,不论是东北秧歌的“扭”、安徽花鼓灯的“梗”、还是云南花灯的“崴”,其动律特征的形成和发展都与各自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当然不同地域汉族民俗舞的动律特征不仅仅受到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同时也受到当地文化生态环境的影响,包括历史、习俗、信仰、性格等等方面,在后续的研究中再加以阐述。

注释:

1.于平.舞蹈形态学[M].北京舞蹈学院,1998:65.

2.赵鑫.陕北秧歌与东北秧歌动作风格的异同[J].枣庄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4(8).

3.于平.舞蹈形态学[M].北京舞蹈学院,1998:96.

刘梦,中南民族大学音乐舞蹈学院助教。

作者简介:

猜你喜欢

动律花鼓秧歌
浅谈动律在舞蹈作品《摆手女儿家》中的体现
“秧歌”的戏剧化与“剧种”定型
金湖秧歌的传承和发展
富平村里唱秧歌
姚锦新与《花鼓及其他中国歌曲》
探访“东方芭蕾”颍上花鼓灯“老带新”接力传承
昌黎地秧歌
王企仁:创新不断的花鼓传承人
评《Smoke》
藏族舞基本动律的教学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