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语文课程资源整合的制约因素及策略
2016-07-12陈代瑞吉林省四平市铁东区石岭镇中心小学校
陈代瑞吉林省四平市铁东区石岭镇中心小学校
新课标下语文课程资源整合的制约因素及策略
陈代瑞
吉林省四平市铁东区石岭镇中心小学校
语文课程知识博大精深,资源来源广十分丰富,语文课程资源整合是必不可少的,资源整合可以使得课程变得更为形象生动,学生学习的知识更为广泛。新课程十分看重语文课程的资源整合和利用,这是语文课程更新换代的必经之路,也是如今语文教学体制的完善。语文来源于生活,生活中的经历、图书馆、博物馆、名人名著、自然风光、琴棋书画、电视、电影等等都是语文的医院来源,但这些资源需要经过分析整合之后,与语文课堂知识相联系,才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内传授给学生更多的知识。因此,新课标下语文课程资源整合受课堂的动态变化、课题类别以及课程目标的制约。
新课标;语文课程;资源整合;制约因素;策略
传统的语文课程,老师授课的内容只局限于书本上的知识,与课外有关的资源联系甚少,缺乏资源的整合利用的意识,久而久之,老师和同学的发散思维受到了限制,语文课文千篇一律的授课方式,使得语文课变得枯燥乏味,同学们也逐渐对语文失去了兴趣和爱好。因此,新课标下语文课程资源整合是必须实施的。但是,资源整合得讲究方法与策略,有些老师与学生错误的认知了资源整合这个概念,使得课堂失去了教学的意义,变成了学生谈天论地的地方、老师音频图画展示的地方。因此,新课标下语文课程资源整合,需制约因素管理才可以更好的发挥它的作用。
一、新课标下语文课程资源整合的制约因素
(一)、课堂的动态变化的制约
语文课堂的资源整合和利用是贯穿于细微的问题和情景当中的,因此他也就受到了问题、情景、课堂的限制。而在课堂上,虽然老师把握着整个课堂的整体趋势走向,但因为课堂存在很多的不确定因素而导致现实与设想有细微的差别。例如,就一个问题而言,同学会各抒己见,产生分歧,或者学生的认知错误、讨论的方向偏移等,会与老师的备案产生差异,甚至大不相同。此时,教师提前准备的课堂资源整合就收到了课堂的动态变化的制约。
(二)、课题类别的制约
语文博大精深,可以分为好多个课题,例如阅读、写作、文言文、字词拼音、成语的使用等等。而每一个课题又可以分出好多个小的课题,例如阅读就可以分为现代文阅读、科技文(说明类)阅读,文学类(散文、小说)阅读等等。不同类型的课题,所需要的资源的整合和利用就会不同。例如,阅读需要的是对作者情感的领悟和体会,作文需要的是好词好句的积累和创新发散思维,文言文需要的是古代语言与现代语文的联系。语文各个课题看似相互联系,其实他们之间也有细微的差别。因此,教师提前准备的课堂资源整合就收到了课堂课题的制约。
(三)、课程目标的制约
语文课程的总目标为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而语文中作文、阅读、翻译等小目标则由语文课本各个单元的教学而完成。例如,作为语文老师,不仅要做到详细理解课本,还要在课本的基础上,在茫茫资料中找出与之相关的内容。资源整合,并不是老师如同倒豆子搬全部都传授给学生,学生在接受信息量过大的语文知识,会因为感觉吃力而变得懒惰甚至放弃。
二、新课标下语文课程资源整合策略
(一)、动态变化的课堂下的资源整合
面对动态变化的课堂,教师应该根据当时的情景,及时的对资源整合进行筛选,挑选出最为符合当下的资源,并且把不确定因素转变为课堂资源,使得课堂更为健康和生动。面对动态变化的课堂,可以从问题、情景、课题的角度分析课堂资源整合。从问题的角度来看,在课堂和书本上提出问题,学生思考问题的范围不能只局限于书本,应该与实际相结合,在课外资源中找寻答案,使得书本内容在生活中得到升华和精炼。同时,也可以由实际生活中不懂的地方提出问题,在书本中寻求答案。从情景的角度来看,学习情景不再局限于教室那一亩三分地,同学们可以从多角度、多方位获得知识,例如从博物馆、大自然、课外书籍校园等获得课堂资源。从课题的角度来看,课堂上老师可以从国内外、古今中外发生过的事情为引线,引出课堂所需要讨论的问题。也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报纸、视频、图片等,以同学感兴趣的方式呈现他们喜欢的内容为课题,让同学们可以富有热情的投入到讨论中。
(二)、不同的课题不同的课题整合方法
阅读有很多种方法,例如精读、细读、略读、简读等不同的方法,老师在传授阅读方法的过程中,不能只是讲授基本知识而远离文本。教师应该以文本为基础,以资源整合为途径,从不同的方向向学生介绍阅读的技巧。对于写作而言,作文是在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创作出来的,因此老师使用来自于生活的资源整合,有利于学生开拓视野,标新立异,大大提高写作水平。
(三)、不同的目标不同的课题整合方法
对于课程目标的实现,教师可以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但归根结底,无论是哪种资源与语文课本相结合,都是为了让学生更为深刻的理解课本知识。无论是阅读还是写作,教师需把语文理论知识如“润物细无声”一般,融合于课程资源中,真正做到合二为一,让学生在图片、音乐、视频等资源中轻松获得知识与技巧。例如窦娥冤这篇文章,老师在教授时,可以将窦娥告状失败后失望的话语用其他语言而替代,然后让学生表演这两个不同版本的窦娥冤,这个时候同学们就会深刻的感觉到原文中使用简单的字词,深切的表达出了窦娥的冤屈,在同学脑海中再现了窦娥怒骂县令的画面,让同学们领悟到了文字语言的魅力。
[1]张艳荣.“农味”飘香校园处处皆春色——浅谈农村语文课程资源开发策略[J].阅读与鉴赏(教研版).2006年Z2期
[2]陈颖.发掘语文课程资源的尝试与思考[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7年08期
[3]齐军.语文课程资源主体与客体的有效整合[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年35期
[4]马小凤.谈如何有效地挖掘语文课程资源[J].宁夏教育科研.2006年01期
[5]丁俊和.语文课:何妨“旁征博引”[J].湖南教育.2005年23期
[6]周著文.善用语文课程资源[J].湖南教育(语文教师).2009年03期
[7]赵明亮.“版本差异”——不可忽视的语文课程资源[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09年04期
[8]安建中.吴学芳.开发和利用语文课程资源的问题及策略[J].宁夏教育科研.2005年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