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古筝与钢琴协奏曲《临安遗恨》中的钢琴特点分析

2016-07-11

黄河之声 2016年6期
关键词:和弦

曲 怡



古筝与钢琴协奏曲《临安遗恨》中的钢琴特点分析

曲 怡

(大同大学音乐学院,山西 大同 037000)

摘 要:古筝与钢琴协奏曲《临安遗恨》主要表现出南宋爱国主义民族英雄遭奸臣暗害,临刑前悲壮复杂的思想感情。本文对这部作品中的钢琴语言进行了探究,分析了和弦、音程到主题片段的贯穿等所出现的富有民族性的色彩特点与其所要表现的内涵所具有的密切关系。

关键词:钢琴特点象征;和弦;贯穿

一、协奏曲《临安遗恨》的创作特点

古筝是我国最有代表性的民族乐器之一,这种乐器具有弹拨乐的一般特点,也具有民族乐器中线条乐器的特殊色彩,因而运用古筝表现各类不同的情绪与情景在民族乐器中很常用。另一种西方文化乐器代表——“钢琴”则更是具有各种不同特点的兼容性,将具有民族风格和民族精神特征的古筝与西方文化理性代表钢琴这两种乐器进行结合,彰显出不同技法与风格特点在作品中的兼容情况。

《临安遗恨》是我国著名作曲家何占豪先生创作的一部作品。这部协奏曲的创作受到了我国传统文学、诗歌的表达影响。在这部标题性作品中共分为四个不同的结构部分,每个结构部分中都标有各自的速度提示,而且在具体的演奏方面,也具有不同的气质、风格特点,体现出分段表达的文学性特点。此外,在内容的表达方面,也展现出标题音乐的相对明确性、指向性特点。作曲家通过古筝与钢琴这两种不同精神、不同色彩的乐器的“协奏”,对不同的音色和声部发展特点进行了综合,将音乐之外的文学性内容与这种具有外来乐章特点的形式进行了非常巧妙性的结合,从而将传统的“古典文学”性的内涵和古诗词的音调特点融合到这种具有西洋分乐章并各具功能的“协奏曲”中。

古筝与钢琴协奏曲《临安遗恨》更是一种形式化的协奏曲,其形式特征更为凸显中国民族化的内涵表现。因为钢琴在这部作品中的功能事实上具有一种伴奏的意义,但是这种伴奏也是不可缺少的,在作品中古筝与钢琴声部共同构筑了这种协奏性的曲式风格,钢琴声部对于凸显古筝的旋律线条和和声色彩等都具有不可或缺的意义,可以说钢琴声部的融入使整体性的音效既有绚烂的色彩效果,又富有让人们寻味的不同意境性特征。同时作品的曲式结构中既融合了西方现代音乐结构特征,又彰显中国民族化的文化气息,因为在作品不同的素材变奏中还藏有深刻的中国五声调式、音阶的痕迹,而且音乐的整体进行非常富有表现性,其中还具有特殊的古典诗词韵味特征。这样的设计,既可以充分的体现出西方富有协奏精神的体裁特征,又可以表现传统音乐文化力量的强大,使作品通过变奏和和弦变换,塑造出多姿的音响色彩来,也同时展现出钢琴乐器在其中的独特技巧与意义。

古筝与钢琴协奏曲《临安遗恨》,也是何占豪自创作重心转入现代风格以来,非常具有影响力的一部作品,是他所创作的诸多优秀曲目中较为成功的一首。20世纪以来的探索中,中西文化的汇合在不同作品中具有不同的体现方式。这首作品中则既能让更多的人充分的认识和了解古筝乐器的演奏性能、音色特点,又同时可以让钢琴与古筝的演奏艺术获得并行的运用与发展。作品用与钢琴协奏的模式进行古筝演奏的探索,不仅可以让协奏曲《临安遗恨》更具有民族性特点,同时也让钢琴技法在中国题材、内涵中的表现更具有影响力。与一般性的伴奏有所不同,这部作品创作中的钢琴声部也同时具有一定程度的独立意义,尤其在引子、间奏和尾声中,其表现所参考的对象则是源于古代文学性的题材内容和风格特点。可以说,这首作品所采用的是以中西音乐文化中常见的对话与合作精神进行这种体裁形式的风格创作,通过娴熟的作曲手法很好的将这种西方音乐中常见的表达体裁与中国风格的题材进行了巧妙的结合,并且将西方的形式精神与中国的题材特征融合为一体,揭示出东西方音乐文化交汇中的包涵与兼容性,从而形成整体有效的意境和情感特征。

二、协奏曲《临安遗恨》中的钢琴特点

从整体上分析这部协奏作品中的钢琴声部,可以从三个层面来透视:

首先是,需要对特殊和弦形态、音调主题形态以及音阶结构特征等进行具体的研究。在这部作品中,无论是对和弦所产生的音乐色彩的展示、对主题音调的变奏音色组合,还是在音乐整体环境的衬托下,形成的富有逻辑性和听觉性特点的结构,都需要透过上述几个要素对其进行研究。无论是对钢琴声部中的伴奏织体的研究,对剧中意境与形象的塑造和刻画,还是对文学性作品中的内在感情揭示等,都需要对不同声部的色彩意义进行衬托,都需要将钢琴声部的暗示性、形象性、贯穿性、渲染性特点与对民族风格的解读结合起来。

其次,钢琴声部的音乐发展,需要结合西方文化的特点,包括钢琴声部自身所具有的震音、颤音、装饰性特点等进行民族风格的音乐创作。钢琴的声部内容对于旋律性的古筝声部演奏色彩而言,也一样具有十分重要的衬托与渲染意义。钢琴旋律往往出现在主奏的古筝旋律出现之前,起到很好的引入与对比作用。钢琴声部一般都是先奏出一段音乐,然后将主题引入进来,从而发展成为这段音乐的前奏,它能将作品中古筝所难以体现的立体性情境效果、伤感化的情绪、不同的国破家亡场面、气氛等很好的烘托出来,也能够将古筝演奏中音乐段落所要塑造的人物形象和意境特点都很好的预先衬托。所以钢琴声部在这部作品的器乐组合中,需要结合综合性的和声、和弦性特征,演奏具有声乐色彩的旋律性伴奏中,而且在突出古筝的演奏技法效果同时,还需要对钢琴声部中的之声复调、对比复调和模仿复调特征进行揭示。

再次,需要在演奏中,对作品中具有象征性的和弦进行具体灵活性的处理。因为在这部作品中对于柱式和弦、分解和弦、柱式与分解结合和弦的使用,贯穿到了全曲,具有重要的象征性逻辑意义。首先需要从引子的篇幅上构成三种不同的鲜明形象和气氛对比。

例1:

上例1是《临安遗恨》中的开头引子部分,从例中可见所采用的是由钢琴声部的柱式和弦连接作为开头方式,成为一种大规模的乐段引入模式,总共引子部分长达42小节(1-42小节)。这样的引子中贯穿着柱式和弦,很好的透过钢琴的音色、演奏技法很好的塑造出一种充满戏剧性张力的、悲壮激愤情感特征,表达了国破家亡的悔恨情绪,这样就需要在钢琴声部的音调演奏上,体现出强有力的爆发力,以强烈的音响刻画出民族英雄岳飞的铁骨铮铮形象与对亡国在即的悲愤交加心情。

这个引子部分在演奏时,还需要注意其中的八度音程与和弦的组合弹奏,此时的指尖要具有爆发力和弹跳力,演奏出的音质需要尽量的厚实、饱满,钢琴声部的音量可以略强,表现出强烈有力的戏剧性特点,使音乐色彩和情感也都具有一定的内在张力。因而,在钢琴的具体演奏方面,除了需要很好的塑造出这种气势外,还需要对其场面与情景进行塑造,要着力营造一种壮怀激烈、悲壮、强烈愤慨之情。尤其是柱式和弦对于特殊气氛的塑造,不仅可以有一种气势磅礴的震撼力,还能够仅仅的抓住人们的情感。

例2:

上例2可见,这几个小节中,除了需要突出其一串带有八度的和弦急速进行外,还需要对不同节拍造成的律动重心的转变进行强调,形象的刻画出人物内心此起彼伏的情感波动和欲罢还休的情绪特征。对不同八度、和弦以及音组进行演奏时,还需要将乐曲急速带入一种悲愤情绪中的变化性特点进行具体刻画。然后,演奏需要通过渐慢的方式将音响停顿在小调调性的属和弦上,产生一种压抑、悲愤的色彩感。这个片段之后还出现了具有均分色彩的三连音音型,通过对其进行表达,更是凸显出悲愤情绪的持续性特点,引领古筝声部和情绪、角色的进入。

例3:

上例3中,休止造成了律动的变化,而且分解和弦的运用和长时值和弦的琶音演奏,也很好的塑造出音乐段落中的情感、情绪变化。尤其是低声部中出现的八度、包含八度音程的和弦等都很好的象征或暗示了某种情绪的再现。

例4:

上例4中,可以看到八度音程、三度、五度音程的运用非常普遍,而且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这些音阶都是五声性色彩的,因此和弦或音程也都带有典型的民族调式色彩。上下声部间的使用不同音型对比,则很好地体现出二者的对立与衬托意义。

这种对于八度、三五度音程的运用还体现在变化运用方面。下例5中的下方声部与上方流动性的声部间就构成了很重要的对比与贯穿逻辑。上方声部的流动性是对和弦的分解和音型的细分来实现的,对于后面柱式和弦的运用,为了更加凸显其音量和演奏中的色彩性与节奏律动性,加入了八分附点音型。而在低声部的八度进行,则以一种后半拍休止的方式进行,从而与上方的和弦形成低音关系。

例5:

例6:

在上例6的进行中,可以见到震音的连续运用,和三连音与震音结合的运用,这种设计能够很好的将作品中的悲壮情绪很好的体现出来。同时时值采取了长时值与短时值结合的方式,并留下了一个小节的长大休止,造成一种情绪的积蓄,等待最终爆发的情节的到来。

三、结语

古筝与钢琴协奏曲《临安遗恨》这部作品中的钢琴声部,主要采用了柱式和弦、分解和弦、柱式与分解结合的和弦形式进行了特殊象征、暗示意义的情感、情景表达,对于其中的旋律线条的设计,则隐含在主题的分裂进行中。对于作品中的不同声部形态、音型、时值、演奏方式的变化等,都成为这首作品中钢琴声部具有渲染、衬托、对比与统一功能的具体表现。

[参考文献]

[1] 唐甜.浅析《临安遗恨》中的感情色彩和演奏技巧[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09.

[2] 吴姝岚,王瑾.评析古筝协奏曲《临安遗恨》[J].大众文艺,2010,15.

[3] 陈曦.古筝协奏曲《临安遗恨》的演奏特点[J].韶关学院学报,2009,08.

[4] 蔡振宇.十指间挥洒男儿情怀——古筝协奏曲《临安遗恨》[J].大众文艺,2008,07.

[5] 高亮.古曲新韵——从两方面试析《临安遗恨》[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8,12.

[6] 盛秧.何占豪的英雄“情结”——古筝协奏曲《临安遗恨》与《西楚霸王》评析[J].乐器,2007,04.

[7] 陈爱娟.古筝艺术的新起点——首演古筝协奏曲《临安遗恨》有感[J].福建艺术,2000,01.

[8] 李月晴.阐释古筝演奏技法与历史题材音乐表现的二度创作[D].武汉音乐学院,2013.

[9] 张丽娜.古筝协奏曲的和声技法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2.

[10] 倪蕾.何占豪古筝艺术特色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10.

作者简介:曲怡(1977-),女,大同大学音乐学院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音乐教育。

猜你喜欢

和弦
重属和弦构成方法研究
“洋苏州”与“新苏州”演奏和弦
属七和弦解决在配和声中的应用研究
常用的六种九和弦
一次搞懂吉他常用和弦
现代音乐中常用的吉他和弦及图表
苦练和弦勇闯难关
爵士和声“降二代五”的传统和声渊源及其扩大用法
减七和弦在转调中的常用方法
谈和声配置中大调Ⅱ7和弦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