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型糖尿病患儿整体护理效果的临床分析

2016-07-10李雪艳

糖尿病新世界 2016年5期
关键词:低血糖胰岛素血糖

李雪艳

[摘要] 目的 观察1型糖尿病患儿整体护理效果。方法 该院收治的80例1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患儿,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患儿针对性的个体化整体护理方案和措施,观察两组患儿的并发症总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 结果 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7.50%,护理满意度为72.50%,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7.50%,护理满意度为95.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 整体护理能够降低1型糖尿病患儿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 1型糖尿病;整体护理;护理效果;临床观察

[中图分类号] R4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6)03(a)-0124-03

Clinical Observation of Holistic Nursing Effect of Type 1 Diabetes in Children

LI Xue-yan

Baicheng City hospital, Baicheng Jilin Province,137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with type 1 diabetes in children holistic nursing effect. Methods In our hospital, 80 patients with type 1 diabetes for the study, the children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argeted individual holistic nursing programs and measures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ith 40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routine care, observation group observed two groups of children overall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and nursing satisfaction. Results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overall complication rate was 27.50%, 72.50% satisfaction nursing observation group total complication rate was 7.50%, 95.00% nursing satisfaction,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0.05 or 0.01). Conclusion The holistic nursing of children with type 1 diabetes can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improve nursing satisfaction, should be widely applied.

[Key words] Type 1 diabetes; Holistic nursing care; Nursing effect; Clinical observation

糖尿病是临床较常见的以血糖增高为特征的内分泌代谢疾病,胰岛素绝对或相对分泌不足所引起的三大营养素、水和电解质等代谢紊乱为其基本病理生理变化,重症者可出现酸碱平衡紊乱。在1型糖尿病患者中,75%为18岁以下儿童[1]。幼年发病、终身用药、并发症多是1型糖尿病的主要临床特点,如果患儿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和护理,不但会影响身体生长发育,还会增加白内障、失明和酮症酸中毒等并发症的发生机会。为此,笔者以2013年1月以来该院收治的80例1型糖尿病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患儿针对性的个体化整体护理方案和措施,结果表明观察组效果优于对照组,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2013年1月以来该院收治的80例1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儿51例,女性患儿29例;年龄在0~17岁之间,平均(中位)年龄8.5岁。复发仅有2例患儿,其余均为初发患儿。实验室检查结果显示,空腹和餐后2 h血糖分别在7mmol/L和11.1mmol/L以上,空腹C肽和胰岛素的检测值均较低。按照随机化原则将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儿的性别组成、平均年龄、血糖监测平均值等影响研究结果因素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和护理方法

所有患儿均遵医嘱给予常规药物和非药物治疗,控制血糖在正常范围。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给予针对性整体护理干预。

1.3 观察项目

观察两组患儿住院期间低血糖、酮症酸中毒、皮肤感染等并发症发生例数,出院时应用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表评价患儿或其家长的对护理质量的定性评价。

1.4 统计方法

计算两组患儿住院期间并发症的总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采用χ2检验比较两组患儿并发症的总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之间的差异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

2 整体护理措施

2.1 饮食护理

护士要运用沟通交流技巧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向糖尿病患儿及家属讲解饮食护理的重要性,讲解合理营养中相应营养素的摄入量及其食物调配,孩子或其家长能自觉遵守,这是糖尿病的基础治疗措施。在护理过程中,应每周为称量1次患儿体质量并保持在正常范围内,将患儿血糖波动范围控制在一定范围,维持患儿血脂正常,这是患儿饮食控制的基本原则。患儿饮食成分中,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热能分配分别为20%、50%和30%;每天早餐、午餐和晚餐的热量分配比例分别为20%、40%和40%。每餐餐前30 min检测患儿1次微量血糖,根据血糖检测结果来确定胰岛素的使用剂量。

2.2 排尿异常的护理

当患儿出现高渗利尿病理变化时,患儿会出现多尿和烦渴之临床表现。对此类患儿,护士应及时提供便盆并协助排尿。患儿会阴部在尿糖刺激下会出现疼痛、瘙痒等不适,护士要告知患儿或其家长每天用温水清洗2~3次会阴部,及时更换尿布,烦渴患儿的饮水量要足够,避免或降低患儿脱水的发生机会。

2.3 感染的预防性护理

糖尿病患儿具有较低的免疫和抵抗能力,感染尤其是皮肤感染的发生机会较高。护士要告知患儿和家属要经常洗澡、洗头发,皮肤保持干净。要勤为患儿剪指甲,尽量避免皮肤抓伤或其他损伤的发生。要及时治疗患儿受伤皮肤或毛囊炎等病变。

2.4 胰岛素应用的护理

为精确胰岛素用量,应选择1mL胰岛素专用注射器,用生理盐水稀释后皮下注射。腹壁、上臂外侧、臀部为常用的注射部位,各部位胰岛素吸收速率依次降低。为避免局部注射部位皮下脂肪萎缩硬化,每次均应更换注射部位,1个月内仅能在同一部位注射1次。更换注射部位时,应按顺时针方向进行,同一注射部位不可反复作为穿刺点。为避免运动过度所致低血糖的发生,注射后不得离开病房,要安抚患儿,尽量避免剧烈哭吵。要根据血糖尿糖监测结果,胰岛素剂量每2~3 d调整1次,直至尿糖在(++)及以下,控制血糖在适宜范围。

2.5 运动护理指导

根据患儿年龄、病情制定个体化的运动方案和方式、运动量等。孩子多好动爱玩,运动量难以控制,家长和医护人员要多关怀患儿,控制运动量在适宜范围。运动时注意足部的保护,避免因皮肤损伤、急慢性感染而导致糖尿病足的发生。尽量在饭后1~2 h进行运动,避免黄昏或夜间剧烈活动,快走、小跑、散步、爬楼梯等为患儿最常选用的运动方式,运动强度为中等,以微出汗、不疲劳为原则,做到体质量在正常范围内。运动时注意额外增加如巧克力的糖类[2],避免低血糖的发生机会。日常生活中,要保证患儿的睡眠质量,养成良好的生活规律,避免血糖剧烈波动。

2.6 酮症酸中毒的急救与护理

多数患儿以存在酮症酸中毒来医院就诊,发生率较高者以年龄较小患儿为主,食欲不振、腹痛、恶心、全身关节痛为患儿的主要表现,同时这种并发症也是患儿的主要死因。患儿一旦就诊,应立即开通两组静脉通道,以供抢救使用。一组用于快速输液,达到纠正脱水和酸中毒的目的,输液以0.9%氯化钠溶液最为常用,以20 mL/kg为滴速,在0.5~1 h之内完成;然后。根据患儿的脱水程度的不同,确定输液量并继续输液。另一组用于输注小剂量胰岛素来达到降糖目的。为使胰岛素持续进入机体,应采用微量输液泵将滴速调整在适宜范围。当输入上述液体和药物后,细胞外的钾离子进入细胞内,患儿可出现低血钾血症而致死。因此,补液排尿后应立即为患儿补钾。酸中毒较为严重的患儿,可静脉滴注碳酸氢钠溶液,以及时纠正酸中毒。

2.7 低血糖护理

对于1型糖尿病患儿,过量使用胰岛素或/和用药后进食过少、过量运动等因素,均可引起低血糖的发生。突发饥饿感、心慌、多汗、脉速为低血糖患儿的主要表现,重症者会出现惊厥、昏迷、休克甚或死亡的发生。

护士应教会患儿和家属如何早期识别低血糖,预防低血糖的发生。一旦发生应立即平卧,进食糖水或含糖食物,必要时静脉推注40 mL50%葡萄糖溶液。

2.8 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

1型糖尿病患儿的病程较长,疗效不明显,需终生进行饮食治疗、行为干预和应用降糖药物等综合治疗,患儿和家庭的心理和精神负担较重。所以,护士应向患儿和家属讲解各项治疗和护理措施的重要性,提供积极有效的心理支持,介绍成功治疗的身边案例,减轻患儿和家长的心理精神压力,以积极的心态应对疾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不断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

3 结果

3.1 两组患儿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例数的比较

两组患儿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例数情况见表1,观察组患儿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7.50%,研究组为7.50%。

表1 两组患儿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例数和总发生率[n(%)]

卡方检验表明,两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54,P<0.05),对照组高于观察组。

3.2 两组护理满意度的比较

出院时调查对照组有29例患儿(或家长)满意,护理满意度度为72.50%,观察组38例患儿(或家长)满意,护理满意度度为95.00%,两组护理满意度之间的差异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χ2=7.44,P<0.01),对照组显著低于观察组。

4 讨论

整体护理是以现代护理观为指导,以护理程序为核心,系统化处理临床护理和护理管理的工作模式[3],是指导临床护理实践的重要工作方式和方法。这种护理模式以人为中心,以现代护理观为指导,以护理程序为基础框架,把护理程序系统化运用到临床护理和护理管理中,根据人的生理、心理、社会、文化、精神等多方面的需要,提供适合人的最佳护理。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糖尿病发病率呈逐年升高的趋势,其中1型糖尿病多发于儿童。与成人相比,儿童1型糖尿病有自身特点,患儿一般病情较重,三多一少症状不明显,但血糖波动较大,往往以并发症为主要临床表现住院。加之患儿年龄较小,认知能力较差,临床诊治较为困难。

基于以上分析,1型糖尿病患儿应以积极的个体化整体护理配合各项治疗措施,获得较为满意的疗效。整体护理措施包括:①根据1型糖尿病发病特点,可分为急性期护理和维持护理。患儿多以酮症酸中毒和低血糖昏迷等急危重症入院[4],需进行紧急治疗和护理,这是护理的重点。当患儿病情平稳以后,护士应密切观察患者病情,采取各种治疗护理措施维持血糖平稳。②根据1型糖尿病特点,应明确心理护理的重要性并采取相应措施。1型糖尿病患儿需终身胰岛素治疗,家属难以接受,心理护理可取得家属信任和支持。同时,患儿有较强的好奇心理,治疗依从性往往较差,心理护理有助于提高依从性和治疗效果[5]。③根据糖尿病终身治疗特点,开展健康教育有重要意义。此时护士应向患儿及家属介绍糖尿病防治知识,介绍治疗方案和预防并发症的技能和能力。根据患儿实际情况,帮助患儿制定饮食计划和运动计划,可取得较好疗效。

该研究表明,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7.50%,护理满意度为72.50%,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7.50%,护理满意度为95.00%,两组并发症总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

综上所述,护士在护理实践中应将整体护理措施应用于1型糖尿病患儿,通过采取积极有效的个体化护理措施,可使患儿和家长放正心态,提高医嘱依从性,有利于控制患儿血糖水平,避免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机会,大幅度提高护理满意度,不断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吴迪,巩纯秀,孟曦,等.儿童1型糖尿病管理十年前后对比及相关因素分析[J].首都医科大学学报,2013,34(4):596-600.

[2] 彭鑫,李燕,崔焱,等.饮食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效能及代谢控制的效果研究[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0,16(14):1628-1630.

[3] 殷磊主编.护理学基础[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

[4] 吉晓铃.初诊儿童1型糖尿病的护理体会[J].黑龙江医药,2012,25(6):982-983.

[5] 薛奇英.胰岛素泵治疗儿童1型糖尿病的护理进展[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2,16(18):121-122.

(收稿日期:2015-11-15)

猜你喜欢

低血糖胰岛素血糖
细嚼慢咽,对减肥和控血糖有用么
一吃饺子血糖就飙升,怎么办?
自己如何注射胰岛素
低血糖的5个真相,你都知道了吗?
妊娠期血糖问题:轻视我后果严重!
糖尿病反复低血糖与认知功能障碍的研究
猪的血糖与健康
门冬胰岛素30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老年初诊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
糖尿病的胰岛素治疗
新生儿低血糖108例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