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妊娠期糖尿病血糖控制水平对母婴结局的影响
2016-07-10陈立达
陈立达
[摘要] 目的 研究妊娠期糖尿病血糖治疗结果对产妇与新生儿的影响。 方法 回顾性探究2015年1—11月在该院诊治并且进行生产的70例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病人,在80例病人中有50例病人血糖并没有超出标准,将其规定为达标组,20例患者血糖经过控制没有达到标准水平,将其规定为血糖组。将两组的生产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血糖组比达标组易出现胎膜提前破裂、产后出血、早产等情况,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 结论 糖尿病对孕妇和胎儿影响十分巨大, 应提高对孕妇的保健护理,及时察觉并治疗糖尿病,降低并发症出现率以及改善母婴预后的正确途径。
[关键词] 妊娠期;血糖治疗结果;母婴结局
[中图分类号] R41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6)03(b)-0075-02
妊娠糖尿病是表示在妊娠期当中第一次出现或发生糖耐量受损情况,并生产后期患者的血糖可以恢复到原来正常水平[1]。该病是最常出现的妊娠并发症,对孕妇以及新生儿的影响十分巨大。该文使用在该院住院的妊娠糖尿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并研究在诊断出妊娠糖尿病后到生产时这一段时间患者血糖水平以及其他并发症的情况,以探究妊娠期糖尿病血糖治疗结果对产妇与新生儿的影响,取得了很好的成绩,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探究2015年1—11月在该院诊治并且进行生产的70例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病人,在80例病人中有50例病人血糖并没有超出标准,将其规定为达标组,20例患者血糖经过控制没有达到标准水平,将其规定为血糖组。血糖组有9例(45%)在34周前确诊为妊娠糖尿病并且接受血糖控制治疗,在34周之后确诊为妊娠糖尿病并接受诊治或虽然在34周之前确诊为妊娠糖尿病但是并没有接受治疗的孕妇患者有11例(55%)。达标组在确诊为妊娠糖尿病后到生产之前,血糖达到标准,其中有32例(64%)患者在34周前确诊为妊娠糖尿病并且接受血糖控制的治疗,在34周之后确诊为妊娠糖尿病并接受诊治或虽然在34周之前确诊为妊娠糖尿病但是并没有接受治疗的孕妇患者有18例(36%)。血糖组患者年龄在26~3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0.73±3.64)岁,产次1~3次,平均产次为(1.33±0.72)次,达标组患者年龄在23~4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1.73±4.35)岁,产次1~3次,平均产次为(1.36±0.47)次,两组孕妇除血糖组有一双胎之外其余都为单胎,两组患者在年龄、产次等一般资料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即P>0.05。
1.2 方法
达标组与血糖组都使用饮食控制的方法,血糖值过高或者饮食控制效果不明显的患者给予注射胰岛素进行诊治。若经过饮食控制后三餐之前的血糖值≥5.6 mmol/L,零点血糖值≥5.8 mmol/L,进食后2 h血糖≥6.7 mmol/L,需要使用胰岛素进行血糖治疗,若在饮食治疗后有酮体阳性症状出现,需要适当增加饮食并且进行注射胰岛素进行诊治。将血糖调整到正常水平后每周进行检测1次,能够根据患者的状态适当调整用药量。
1.3 诊断标准
上述所有妊娠糖尿病患者都是依照以下标准进行判断:2次及以上空腹血糖≥5.6 mmol/L或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正常水平,空腹血糖5.6 mmol/L、进食1 h后10.3 mmol/L、进食2 h后8.6 mmol/L、进食3 h后6.7 mmol/L,在这里有两项及以上至超出标准范围就可判断是妊娠糖尿病,只出现一项水平升高可以判断为糖耐量受损[2-3]。治疗后诊断标准:空腹血糖值≥5.6 mmol/L,进食后2 h血糖≥6.7 mmol/L,上述出现1项标准没有达到要求则是血糖治疗没有达到标准。羊水粪染标准:Ⅰ度标准:羊水为黄绿色,稀薄,没有粪渣出现;Ⅱ度标准:羊水为黄绿色,浑浊,有少量粪渣;Ⅲ度标准:羊水为黄绿色或褐色,有大量的粪渣并且羊水为粘稠状。该文患者均为Ⅱ、Ⅲ度患者[4-5]。
1.4 统计方法
上述所有数据使用SPSS17.0进行统计学分析,两组患者一般资料以及一般情况使用(x±s)表示,使用t检验,其他资料使用比率来表示,使用χ2检验。P<0.05,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血糖组与达标组患者并发症以及治疗时间的对比状况
在血糖组产妇中,产生妊娠期高血压病、临产前胎膜破裂、羊水量增加以及分娩后出血并在34周后进行治疗的产妇较之于达标组显著更高,且P<0.05;将血糖组与达标组患者的肝内胆汁淤积证、羊水污染、剖腹产以及分娩后感染的出现率进行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P>0.05。
2.2 血糖组与达标组患者围产期胎儿并发症以及转院的对比状况
血糖组患者出现早产儿、新生儿窒息以及巨大儿的概率较之于达标组显著更高,且P<0.05;但是血糖组患者的转院率、胎儿窘迫以及体重低于正常标准胎儿出现率和达标组对比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P>0.05。
3 讨论
妊娠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抑制效果较差,合并血管病变,进而促使产妇极易引发此种疾病。妊娠糖尿病可使产妇血糖上升,增加羊水糖份含量,对羊膜分泌起到刺激作用,导致羊水增多,极易出现胎早破及早产现象,进而减轻胎儿体重[6-7]。国内有关学者经研究提出,用餐后2 h血糖程度和胎儿体重呈正比。在用餐后,血糖经过胎盘入至胎儿身体内,能够促使其血糖随之而升高,引发胎儿的胰岛β细胞增生,提高胰岛素分泌量,进而改变胎儿血糖[8-9]。孕妇的血糖量如果过高,则会对胎儿的血氧供给产生极其严重的影响;除此之外,婴儿如果产生高胰岛素血症能够促使组织耗氧呈上升趋势,进而引发其出现胎儿缺氧及早产现象。在研究结果中表示,血糖组患者出现妊娠期高血压病、临产前胎膜破裂、羊水量增加、未成熟儿、巨大儿以及胎儿窒息等症状的概率显著提升。
妊娠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极易产生巨大儿及羊水过多等现象,所以产生产后出血的概率相对较高。在高血糖的作用下可培养大量微生物,并且使伤口处出现感染现象以及愈合困难;妊娠糖尿病患者的微循环效果弱,毛细血管阻塞,血液流通差,伤口处营养物质缺失,使其难以愈合。但是当此疾病患者终止妊娠之后,大多情况下血糖可恢复至最初。在该文研究结果中,因为病例数目比较少,对血糖情况以及分娩后伤口感染之间的关系仍需进行深入探究。在高品质的治疗条件以及应用抗生药物后,积极有效地控制了感染发生率。
在该文的实验结果中可了解到,在血糖组产妇中,产生妊娠期高血压病、临产前胎膜破裂、羊水量增加以及分娩后出血并在34周后进行治疗的产妇较之于达标组显著更高,且P<0.05;将血糖组与达标组患者的肝内胆汁淤积证、羊水污染、剖腹产以及分娩后感染的出现率进行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P>0.05。血糖组患者出现未成熟儿、胎儿窒息以及巨大儿的概率较之于达标组显著更高,且P<0.05;但是血糖组患者的转院率、胎儿窘迫以及体重低于正常标准胎儿出现率和达标组对比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P>0.05。
婴儿产生宫内窘迫的因素较多,在研究过程中虽然观察到血糖含量已经达标,与此同时却无其它并发症出现,这样一来极易提高婴儿出现窘迫的几率,而这一现象则是产生羊水粪染的根本因素。
ICP常出现在妊娠中期与晚期,并属于一种独特的并发症,在现阶段的临床研究中认为ICP的产生或许和孕期高雌激素存在密切的关系[10]。雌性激素能够对肝脏起到刺激作用,进而出现CBG。在CBG含量增多的条件下,孕期患者肾上腺会产生大量的可的松物质,进而维持CBG的需要。与此同时,提高游离可的松极易引发高可的松血症,并且其能够抵抗胰岛素的作用,延长葡萄糖消除时间,进而积极体现出胰岛素的抵抗效果,导致ICP患者产生GDM。由于ICP病理症状显著,通常情况为患者就诊导致,所以合并ICP患者应及时治疗,在正确时间内发现GDM,进而有效控制血糖量[11]。
综上所述,诊治时间及时并配合治疗的患者,通常情况下比较容易将血糖抑制在标准范围内,并且出现妊娠期高血压病、临产前胎膜破裂、羊水量增加以、娩后出血、未成熟儿、胎儿窒息及巨大儿的概率较之于血糖抑制不佳的患者显著更差。所以,应提高对孕妇的保健护理,及时察觉并治疗糖尿病,对于抑制高血糖产生有着重要的作用,并且也是降低并发症出现率以及改善母婴预后的正确途径。
[参考文献]
[1] 刘云波,李淑娟,杨学军. 妊娠期糖尿病血糖控制水平对母婴结局的影响[J].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2,9(6):130-132.
[2] 朱红梅,陆甜美,蒋彩燕,等.血糖控制对中晚期妊娠期糖尿病孕妇母婴结局的影响[J]. 上海护理,2014(1):23-25.
[3] 姚兰,张建梅,李萍.妊娠合并糖尿病对母婴的影响研究[J].当代医学,2011,17(2):46-48.
[4] 杨黎,乔玉环,刘伟靓.血糖控制对妊娠糖尿病妊娠结局影响的临床分析[J].医药论坛杂志,2011,32(16):101-102.
[5] 唐洪.妊娠期糖尿病的干预对母婴的影响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7):559-560.
[6] 彭宇辉,石晓聪,郑海飞,等.妊娠期糖尿病血糖干预对母婴妊娠结局的影响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13,28(12):1889-1891.
[7] 刘俊茹,李乃君.妊娠期糖尿病对妊娠结局的影响[J].中国妇幼保健,2011,26(14):2110-2110.
[8] 屈莉,潘海英.妊娠期糖尿病血糖控制对妊娠结局的影响[J].现代临床医学,2010,20(2):114-115.
[9] 贺建平,贺敏.妊娠期糖尿病治疗对妊娠结局的影响(附95例临床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0,25(34):5020-5021.
[10] 任利容,于燕,黄小红,等.妊娠期糖尿病规范化管理对妊娠结局的影响[J].中国妇幼保健,2011,26(18):2748-2750.
[11] 任丽晶,孙艳芳,花立敏.妊娠合并糖尿病的护理[J].中国当代医药,2010,17(14):102.
(收稿日期:2015-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