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海拔地区水稻新组合区域试验
2016-07-10李启才陈久明周富忠
李启才 陈久明 周富忠
[摘 要]通过正规的田间试验,筛选出闽标优1095、内香优61、绵5优142、赣香优982、忠优177五个品种适宜在海拔1100m左右的高海拔地区推广。这五个品种抗寒、抗病等抗性较强,生育期适中,产量高,500-600 kg/667m2;特别是高抗稻瘟病,更适宜在稻瘟病高发的试验区域大面积推广。
[关键词]高海拔;水稻;新组合;区试
[中图分类号]S511 [文献标识码]A
利川市平均海拔1100m,是杂交水稻种植的临界海拔地区,水稻品种的选择面窄。但水稻种植面积大,常年33万亩左右,海拔800-1300m范围内有水稻面积25万亩,800m以下5万亩,1300m以上3万亩(常规稻),是恩施州水稻种植面积最大的县市,占全州水稻面积的1/4以上。因此,如何通过正规的水稻品种区域试验,筛选适宜高海拔地区的水稻新组合,是农业部门特别是种子选育部门的重要课题。
2015年,根据湖北省恩施州种子管理局的统一安排,在利川二高山区域进行水稻早中熟新组合田间试验,鉴定参试水稻品种在高海拔地区的丰产性、稳产性、适应性、抗逆性、品质及其它重要特性,筛选适宜恩施州高海拔地区种植的水稻新品种,加快水稻新品种的试验、示范、审定和推广步伐。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供试品种:赣香优982、绵7优恩66、繁优168、奥富优200、闽标优1095、忠优177、内香优61、五丰优9821、恩禾A/R85-2、闽香优683、福优195(CK1)、绵5优142(CK2)等12个杂交水稻组合。
试验地点:南坪乡干堰村5组,海拔1100m,利川中部盆地,水稻主产区。试验地土壤为第四纪粘土母质发育的白膳泥田,粘壤,肥力中等一致。水利基础设施完善,排灌方便。
1.2 试验方法
12个处理,三次重复,随机区组排列。小区面积13.33m?(6.67 m×2.0m),插植规格20.0cm×16.7cm(10行×40穴),穴插2粒谷苗,小区间空1行(40cm),重复间留3穴(66.7cm)不插秧作走道。四周设置1.2m保护区,栽对应试验小区品种。
3月31日播种,旱育秧;移栽前机耕,施底肥东立复合肥40kg/667 m?;5月13日移栽,5月21日结合追肥施用除草剂,追尿素15kg/667 m?;10月8日收获,按小区计实产,收获前取样考种。
应用Excel2013进行数据计算、统计、方差分析、多重比较及绘图。
2 结果与分析
2.1 各品种生育期及纯度情况
12个品种全生育期在170-187天之间,极差17天。根据利川二高山多年的气象资料总结,水稻的安全齐穗期应在8月20日之前,闽香优683、绵7优恩66、繁优168三个品种生育期略偏长,应采用早播、促早发早熟措施方可在二高山区域推广。各品种杂株率皆在规定允许范围内,但赣香优982、忠优177和繁优168相对较高.
2.2 品种植株性状及抗性表现
12个品种性状及抗性表现出以下共性:成秧率皆为90%,移栽时皆无分蘖,苗期抗寒能力强,后期中等;株型适中,叶姿挺立(内香优61披垂),长势繁茂、整齐;成熟时谷粒转色好,落粒性中等;除CK1福优195有一点芒外,其余皆无芒;皆未感染叶瘟和纹枯病。
发芽率在85-91%之间,符合国标要求;叶片及叶鞘颜色由绿至浓绿;谷粒形状赣香优982为长粒、绵5优142为团粒,其余皆为中长粒型。福优195中感穗颈瘟、赣香优982轻感穗颈瘟,其余品种未感稻瘟病;繁优168、闽标优1095、恩禾A/R85-2、福优195未感稻曲病,其余轻感稻曲病。(见表2)
利川是湖北典型的水稻稻瘟病“窝子”,属稻瘟病及稻曲病多发区域,该批品种皆表现出较强的抗性,特别是高抗稻瘟病,从抗性上看适宜在本区域推广。
2.3 品种经济性状表现
12个品种每667m2有效穗在14-18万之间,均值为15.6万穗,极差4万穗,闽香优683、赣香优982、五丰优9821及绵5优142四个品种超过16万穗;整体成穗高,在90%上下;繁优168、绵5优142的株高较高,但未出现倒伏现象;穗长差异不大,在19-24cm之间;穗实粒数在108-146粒/穗之间,忠优177、闽标优1095、繁优168三个品种超过140粒/穗;结实率差异较大,恩禾A/R85-2、福优195超过80%,而繁优168、绵7优恩66、赣香优982三个品种仅50%左右;千粒重变化不大,在26.5-28.3g之间;综合有效穗、穗实粒及千粒重三个水稻产量构成主要因素,闽标优1095居第一位,绵5优142、内香优61、忠优177、赣香优982、五丰优9821及闽香优683表现也不错,在高海拔地区的产性及适宜性较好。
2.4 品种产量结果表现
由表4可知,各品种实际产量在418.3-599.2 kg/667m2之间,排位与理论产量基本一致。仅闽标优1095高于CK2绵5优142;而绵7优恩66、奥富优200两个品种低于CK1福优195,表现最差。经方差分析(表5),品种间差异达极显著水平,重复间差异不显著;采用新复极差法比较各品种间产量差异(见表6),排前三位的闽标优1095、绵5优142、内香优61三个品种差异不显著。
3 结论与讨论
综合本次试验结果,闽标优1095表现最好,抗寒、抗病等抗性强,生育期适中,产量最高近600 kg/667m2;内香优61、绵5优142(CK2)表现好,抗寒性强、抗病能力较强(轻感稻曲病),生育期适中,实产在550 kg/667m2以上;赣香优982、忠优177、五丰优9821表现较好,抗寒性强、抗病能力较强(轻感稻曲病),生育期适中,产量在500 kg/667m2以上;特别是以上六个品种高抗稻瘟病,更适宜在稻瘟病高发的试验区域及相似区域大面积推广。绵7优恩66、奥富优200表现差,不宜在该区域推广;其它品种表现一般,建议进一步试验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