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知识溢出机制研究

2016-07-09邵若冰

中国集体经济 2016年7期
关键词:农民专业合作社

邵若冰

摘要: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始终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我国农业发展始终面临着既缺乏发展理念,又缺乏发展技术的问题。高校作为科技和人才的重要结合点,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知识溢出无疑会对农业科技水平的提高产生重大影响。文章旨在立足于我国国情特征,梳理出高校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知识溢出机制。这对高校不断加强知识技术创新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对地方政府制定发展政策,优化区域布局有科学的指导价值。

关键词:知识溢出;农民专业合作社;知识溢出机制

纵观历史,可以看出农业史上的每一次生产力飞跃,都离不开农业科学技术的重大突破以及农业科技成果的应用。20世纪,农业史上发生过三次大的科技革命:第一次是从畜力转变为机械力的农业动力变革;第二次是化肥、农药、塑料以及除草剂等化学物质的广泛应用所带来的农业化学技术变革;第三次是从常规农产品向杂交农产品的技术变革。可以说,农业发展的历史,实际上就是一部农业科学技术进步史。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随着党中央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农业生产得到很大发展,农村面貌得到很大改善,农民群众得到很大实惠,农业农村发展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我国政府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鼓励和支持农业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强调“坚持科教兴农战略,把农业科技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并明确指出要“依靠科技创新驱动,引领支撑现代农业建设;提升农业技术推广能力,大力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加强教育科技培训,全面造就新型农业农村人才队伍”。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 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若干意见》强调,要大力支持发展多种形式的新型农民合作组织,鼓励农民兴办专业合作和股份合作等多元化、多类型合作社。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强调“鼓励发展专业合作、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的农民合作社,引导规范运行,着力加强能力建设”,并明确指出要“推进财政支持农民合作社创新试点,引导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强调强化农业科技创新驱动作用。要健全农业科技创新激励机制,完善科研院所、高校科研人员与企业人才流动和兼职制度,推进科研成果使用、处置、收益管理和科技人员股权激励改革试点,激发科技人员创新创业的积极性。

而在农民专业合作社将农业科技运用到实际的生产的过程中,高校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高校毋庸置疑肩负着不可推卸的历史责任。从一般意义上来说,高校具有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这三大智能,而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通过高校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知识溢出,高校的这三大职能都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高校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知识溢出已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然而,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我国高校每年产出的农业科技成果总量很大,然而真正运用到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生产过程中并提高实际经济效益的科技成果却很少,这不仅造成了科技资源的浪费,同时又制约了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

因此,本文通过梳理出高校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知识溢出的机制,找出高校与农民专业合作社二者之间的认知差异,并研究其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在此基础上,为提高高校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知识溢出效率提出对策。不仅有利于推动高校科技工作的发展,也有利于农业科技水平的提高。

一、相关概念界定

(一)农业科技成果

农业部《农业科技成果鉴定办法(试行)》规定:“农业科技成果是指通过鉴定(或审定)的在农业各个领域内,通过调查、研究、实验、推广应用,所提出的能够推动农业科学进步,具有明显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并通过鉴定或被市场机制所证明的物质、方法或方案”。

(二)知识溢出

知识管理理论将知识溢出定义为通过信息交流而获取的智力成果,并且不需要给知识生产者以补偿,或给予的补偿小于智力成果价值的现象。

(三)区域性大学

能够对本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的大学。

(四)区域性大学的知识溢出

知识由区域性大学生产(创造)出来以后由区域性大学(知识生产子系统)向区域中其他创新主体社会中(知识应用子系统)的知识扩散与分享。

(五) “产学研”合作创新

农民专业合作社、高校及其研究机构为合作创新的主体,政府及中介机构作为辅助要素,进行农业科学技术的原始创新、应用开发以及农产品生产的后续技术扩散活动。在此合作过程中,主体不断地对知识进行吸收、消化与创造的过程,以达到农业技术创新、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人才培养的目的。

二、机制分析

(一)发生机制

1. 地方政府

在高校对农业合作社知识溢出的过程中,地方政府在市场需求的主导下,发挥政策支持的作用,同时扮演监督协调的角色,促使高校和农业合作社两者之间能更有效地整合资源,使整个知识溢出过程保持一个有序统一的状态。如表1所示,政府部门是高校科技经费的最主要来源,政策引导主要体现在政策资金支持方面。

2. 区域性高校

在发生机制中,高校作为知识溢出方,具有其不可替代的优势:一方面,高校拥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和科学技术实践能力;另一方面,高校基于自身发展的需要,也乐于从实践中获取社会声望。近年来,随着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的不断深入实施,高校逐渐成为原始性创新的重要源头以及实现技术成果转移的主力军。如表2所示,我国高校在科学研究方面也取得了很大的成果。

(二)传递机制

1. 基于高校毕业生人力资本流动的知识溢出

高校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知识溢出就是大大发挥了其社会服务职能。近年来,随着农村劳动力转移步伐的加快,农村人才流失情况比较严重,人才缺失已然成为制约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仅资金、技术等要素要向农村倾斜,人才更要向农村倾斜。鼓励高校毕业生去农村工作,就是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部分大学毕业生在毕业后选择去农村工作是被“大学生村官”的一系列优惠政策所吸引,故而自中央及地方政府号召大学毕业生到农村任职以来,“大学生村官”也成为了高校知识溢出的鲜明群体。各种资料显示,实施和推广“大学生村官”计划以来,“大学生村官”在农村创业富民、基层民主建设、文件政策宣传、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拖动作用。中央对大学生村官工作的部署始于2008年。当年,中组部等有关部门决定,用5年时间选聘10万名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此后,大学生村官的计划和实际规模都迅速扩大。按照官方数据,截至2013年年底,全国累计选聘41万名大学生村官,在岗22万人,覆盖了超过1/3的行政村。

近年来,各地方政府都抓住农民专业合作社迅猛发展这一契机,引导大学生村官联合农民专业合作社共同创业发展。从大学生村官自身的角度来说,在农村就业能够丰富其自身的基层经验,为以后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群众基础;从国家角度来说,村官政策的实施改善了中国基层的干部队伍结构,使得干部队伍向年轻化、高知识水平方向发展;从农村角度来说,大学生村官涌入农村丰富了当地的精神文化生活。

2. 基于 “产学研”合作引致的知识溢出

本文所指的“产学研”合作是指农民专业合作社、高校及科研机构这三个技术创新主体要素按照利益共享、风险共担、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原则,共同开展技术创新的活动,逐步实现“科研—产品—市场—科研”的良性循环。 “产学研”合作模式是目前高校科技推广,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主要方式。在这种合作模式中,高校可以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与地方政府、农业合作社进行有效对接合作,取得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

从“产学研”合作的方式来看,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摇篮,可以不断地为农民专业合作社输送不同层次、不同专业的专业技术人才。同时,高校还是进行知识创新的基地,“产学研”合作可以使得高校的研究成果在农民专业合作社中得以转化和应用。农民专业合作社在“产学研”合作中,可以为高校提供许多人才实践及深造的机会,也可超前地向高校反应市场上用户的需求。

(三)吸收机制

当今社会,是一个“融智”比“融资”更重要的时代。同样,对于农民专业合作社来说,其吸收能力成为其提高在农业市场的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唯有通过不断的吸收新的农业科学技术,才能谈及发展。

1. 农民专业合作社吸收能力形成的动力机制

农民专业合作社吸收能力的形成,既有外部拉力、也有内部推力。

(1)外部拉力。

技术溢出。高校会不断地有新的农业科学技术传入农民专业合作社,正是由于存在这种技术创新的高效益激励,农民专业合作社迫切需要把这种技术溢出转变为其内部技术创新的一种动力。因此,可以说技术溢出对农民专业合作社不断提高和发展其吸收能力来说是一种外部拉力。

竞争机制。与其他的市场一样,农民专业合作社所处在的市场也面临着市场需求的多变性以及激烈的市场竞争。当面临外部竞争时,如果农民专业合作社生产的是一样的农产品并且在同一个市场竞争,农民专业合作社就需要学习并采取更为先进的技术。而这种学习的过程,也就是农民专业合作社从外部获得新的技术的过程。

生产要素供给的变化。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生产要素的供给。合作社之间也有竞争关系,它们相互之间的这种竞争,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为对生产要素的控制和占有。因为一个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科学技术水平高低可以决定其生产效率

(2)内部推力。

人才市场的供给。农民专业合作社所拥有的人力资源是其农业科技知识的载体,这些农业科技知识最终也是通过人力资源来体现的。随着我国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先前的知识单一性人才逐渐被知识多样型人才所取代,这也使得人才市场上大量的复合型人才在质量和数量上都有了大幅度的提高。这些有利的条件使得农民专业合作社得以根据自身发展需要来甄选人才。

员工的知识共享。我们知道,组织的知识绝不仅仅是个人知识的简单累加,而是个人知识在组织内部的共享,组织对个人知识进行不断的累积、吸收并加以整合而形成的,这是组织吸收能力的一种外在体现。

利益驱动。农民专业合作社是以盈利为目的的经济组织。新的农业科学技术能给合作社带来丰厚的利润及回报,而合作社往往能够对这种利润回报的激励做出强烈的反应。这就需要合作社对外界的新的农业科技知识具有高度的敏感性,从而使新的农业科学技术内在化,实现内部的技术创新。

从图2中可以看出,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外部拉力和内部推力的双重作用下,形成了其吸收能力。进而提高了自身的技术创新能力,实现了竞争优势的提高。

2. 学习的方式

(1)模仿。模仿属于一种正式的学习交流方式。对于在整个溢出机制中处于技术追赶方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来说,模仿是一种很重要的学习方式。同时这种方式也能大大降低农民专业合作社学习活动的成本。

(2)人员流动。人员流动属于一种非正式的学习方式,在这里一般体现为高校向农民专业合作社输送毕业生、高校科研人员向农民专业合作社流动等。

(3)农业合作社之间的非正式交流。地理临近性,为不同农业合作社员工之间的非正式交流提供了便利条件。同时由于非正式交流的氛围比较宽松、自由,所以更能为隐性知识的传播营造出良好的氛围。

3. 农民专业合作社吸收能力的形成机理

(1)知识的获取。在知识获取阶段,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购买高校科研机构的专利或者与高校进行农业科学技术交流合作等方式获得一系列新创的知识。在这一阶段需要农民专业合作社能够敏锐地筛选来自外部环境的各类信息并做出迅速的反应。

(2)知识的消化与吸收。在知识的消化与吸收阶段,农民专业合作社需要将新获取的知识进行内在化处理。同时有一部分隐性知识还需要对其进行显性化处理。

(3)知识的存储。在知识的存储阶段,将获取的知识在数据库、文档等层面进行贮存,这些被存贮的知识能够不断支持今后的知识获取、吸收与消化。

(4)知识的创新。对于农民专业合作社来说,已存贮的知识已可以应用于农业生产和研究开发之中,在应用新知识的过程中,农民专业合作社也会创造出新的知识,并产生更大的知识需求。这就不断刺激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学习需求。

三、对策建议

本文通过梳理高校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知识溢出机制,可以为知识溢出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农业科学技术提高的实际评价提供参考,从而有针对性地采取对策提高高校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知识溢出水平。

(一)完善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提高高校的科技研发实力

高校的人才培养主要体现在硕士、博士的培养以及科研队伍培养两个方面。近年来我国高校不断扩招,高校人才在数量上逐年增长,但是与发达国家的高校相比,高校人才在质量上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所以需要切实提高高校人才的科研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

(二)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加大高校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研发合作力度,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

高校具有很强的科学研究实力,农民专业合作社有很大的技术需求,因此二者合作可以达到双赢的效果。在二者的合作中,政府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政府可以在法律法规、财政政策等方面进行适当的政策倾斜,鼓励高校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合作。

(三)构建高校与农民专业合作社知识溢出的长效机制

新农村建设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任务。高校与农民专业合作社知识溢出也是高校服务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应充分发挥其职能,健全考核激励机制并建立长效机制,促进高校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知识溢出机制的不断完善和发展。

参考文献:

[1]田华.知识溢出视角下的区域性大学发展[M].经济科学出版社,2011.

[2]韩周,秦远建.基于双元性理论的产学研知识管理机制改革研究[J].经济体制改革,2015(01).

[3]汤国辉,田雄,汤梦玮.高校培育农民技术合作社以推进新农村建设的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8(11).

[4]徐明生,吴贻玉.“大学生村官”服务新农村建设障碍性因素系统分析[J].教育与经济,2011(02).

[5]李志强,李凌己.国内产学研结合发展的新趋势[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5(08).

[6]介百梅.我国地方农业高校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现状及对策研究—以江西农业大学为例[D].江西农业大学,2011.

[7]徐盈之,金乃丽.高校官产学合作创新对区域经济增长影响的研究[J].科研管理,2010(01).

[8]王其和,曹秀实,方娜,周游.“校村结对”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J].湖北工业大学学报,2012(06).

(作者单位:江苏大学管理学院)

猜你喜欢

农民专业合作社
破解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制约因素 提高我国农业产业化水平
农业规模化经营模式创新: 案例剖析
隆阳区农民合作社发展中存在问题及思考
关于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的几点思考
基于流通视角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培育
关于新疆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思考余霞萍
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发展的困境与出路
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
农民专业合作社会计诚信缺失及治理研究述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