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政府采购与信息化结合的现状与问题探析

2016-07-09王乾宇

中国集体经济 2016年8期
关键词:政府采购信息化建设措施

王乾宇

摘要:政府采购是各级政府财政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工作效果不仅关系到国有资产采购资金的使用效益,也是财政资金使用的公开性和透明度的重要体现,对推动资产设备采购工作的顺利开展以及建设“阳光政府”均有着极为重要的促进作用。因此,必须要加强和提高政府采购工作的现代化、信息化水平,确保政府采购工作有序开展,并接受社会的监督。文章就当前我国政府采购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就如何进一步提高政府采购的信息化水平提出自己的看法,以期更好的提高我国政府采购工作的信息化、科技化和现代化水平。

关键词:政府采购;信息化建设;问题;措施

随着时代的变化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互联网信息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网上购物、电子购物、电子物流等逐渐成为商品买卖中必不可少的部分。这也使得政府对采购管理工作进行信息化改革和创新成为必然发展趋势。然而,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目前,我国政府采购信息化管理工作仍然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严重限制了采购管理信息化发展的进程。因此,必须要加强和提高政府采购信息化管理的水平和质量。本文就政府采购信息化管理的现状以及强化措施进行分析和探讨,以期更好地提高我国政府采购信息化管理的水平,推动政府采购工作向着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的方向不断迈进。

一、我国政府采购信息化建设中的问题

目前,我国各地政府在采购信息化建设管理中普遍存在如下方面的问题和不足:

(一)缺乏正确的观念认识

目前,我国许多政府部门领导由于缺乏对采购信息化管理工作的正确认识,导致采购信息化管理内容往往只局限于对已购进的各类物品资产进行信息录入和归档以及为各部门资产的存放、调用等提供查询,仅仅将信息化系统作为资产存储管理的方法,导致政府采购信息化管理工作缺乏创新和改进,使得资产管理信息化的优势无法充分发挥。

(二)缺乏健全的信息网络平台

政府采购信息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电子信息平台的建设,即将资产设备采购工作的供货商选择、采购协商、物品输送等环节通过信息网络来完成。虽然目前我国许多政府部门已经建立了采购信息网络平台,但由于受到硬件、软件等因素的影响,导致采购信息的资源共享效果不佳,政府对采购信息系统的利用率较低,各部门、科室间的采购信息无法实现统一化、联网化的调度和管理,其采购信息网络建设存在较大的不健全、不到位问题。

(三)缺乏完善的应用管理机制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我国许多地方政府在采购管理工作中都引入了信息化管理系统,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由于缺乏具体、完善的管理制度和机制,使得有些地方采购工作信息系统在录入相关资产信息后,没有在后期对数据库进行及时的更新和维护,导致系统中的资产信息陈旧,无法完全同实际情况匹配,造成采购信息价值的降低或消失。同时,由于有些采购人员习惯了传统的手工式记账办公模式,对信息化管理模式不适应,导致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对采购信息系统的应用次数较少,有些甚至成了摆设。

(四)采购管理信息安全缺乏保障

计算机网络系统由于自身性质和技术水平的影响,导致在运行应用期间可能受到电脑病毒、黑客等的侵入攻击,导致政府采购工作的相关信息出现泄漏、缺失等恶意破坏,造成采购信息在保密性和安全性上缺乏保障。同时,由于采购管理人员缺乏信息系统的安全意识和保密意识,再加上在计算机应用方面的技能水平不高,导致在实际的系统管理操作中经常出现数据备份不及时、系统操作不规范等问题,也对采购信息的安全性造成一定的影响。

(五)缺乏高素质的管理人才

目前,我国大部分政府采购人员由于缺乏充分的互联网以及计算机相关知识,在采购信息化建设管理以及计算机系统应用方面的素质普遍偏低。这就使得在实际采购信息化管理工作过程中,大部分采购人员对采购信息化系统软件存在“不认识”、“不了解”、“不会用”等问题,导致采购信息系统形同虚设,无法真正发挥其在政府采购工作中的作用和优势,更加不利于采购信息系统的开发和创新。

二、加强政府采购信息化建设管理的措施

针对当前我国各地政府在采购信息化建设管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和不足,在今后的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各地政府部分可以通过采用如下方面的措施,来进一步加强和提高采购工作在信息化建设管理方面的质量和水平。

(一)积极提高和创新思想认识

各地政府领导人员要深入学习和认识采购信息化建设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明确采购信息化建设的目的、内容和优势,在思想上加强重视,并给予资金、人员、设备等方面的大力支持,从而有效保障和推动政府采购信息化管理的顺利开展。同时,还要积极加强在思想观念上的改进和创新,确保在管理思想上紧跟社会发展趋势,与时俱进,从而积极提高政府采购信息化建设的质量和水平。

(二)完善采购信息网络平台的建设

各地政府要加强对采购信息化建设管理工作在资金、技术和设备等方面的投入,加强对采购信息网络平台的构建和完善,健全和更新采购工作的各类信息数据库(如目录数据库、资产应用数据库、人员数据库、薪资数据库等),并通过专业技术将其进行数据链接和资源共享,提高各部门、科室采购信息的统一性和关联性。

(三)建立健全信息化管理机制

各地政府部门要结合自身工作的实际需要,制定和完善采购信息化管理工作的相关规章制度,明确采购信息化管理的工作目的、岗位职责、具体流程和监督标准,提高采购信息化管理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系统化。同时,还要进一步完善管理机制,严格采购信息系统在应用、管理、维护、更新等环节上的工作任务,加强对系统信息录入、更新的监督管理,从而更好的确保采购系统信息的时效性、完整性和有效性。

(四)加强采购信息系统的安全水平

各地政府部门必须着重加强对采购信息网络安全的关注和重视,聘请专业网络技术人员对采购信息管理系统软件进行防火墙、杀毒软件、网络权限、加密软件等安全技术的设置和升级,以便对网络病毒、黑客等进行动态化的实施监控和防范。同时,还要提高管理人员的网络信息安全意识,让保密意识警钟长鸣,严格规范采购信息系统的操作流程和步骤,完善对采购工作相关信息的备份工作,从而有效避免因人为原因造成的信息泄密、失密等问题,提高采购工作信息的安全性。

(五)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水平

政府相关部门要积极重视和加强对采购管理队伍的信息化建设,通过进行定期的职业教育培训和经验交流,不断提高采购人员在电子商务、采购信息化管理、互联网知识以及计算机应用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和素质,加强他们在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以及信息安全技术等方面的技能水平,从而更好的应用和发挥采购信息化管理系统软件的优势和作用。同时,各地政府还可以积极吸纳和聘用高素质的专业信息管理人才,优化采购信息化管理人员队伍的结构,提高工作队伍的整体信息化水平,进而打造一支信息化管理知识丰富、操作技能水平高、业务素质强的综合性复合型专业采购管理人才队伍,从而更好的保障我国政府采购工作的信息化、现代化发展。

三、结语

采购工作是各地政府日常管理工作中一项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是政府各类工作得以顺利开展落实的重要物质基础保障。随着社会时代的不断发展以及信息网络技术的不断推广,对采购工作实施信息化建设管理也成为政府采购工作的必然发展趋势和要求。因此,各地政府在开展采购信息化工作时,必须要积极提高采购信息化管理意识,积极改进和创新采购工作模式,完善信息管理机制,强化管理人员在信息网络方面的素质水平,从而更好的促进我国政府采购管理工作的信息化、现代化、科技化发展。

参考文献:

[1]芦艳荣.信息化背景下政府采购的制度创新与对策建议[J].电子政务,2009(05).

[2]李慧萍.政府采购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限制性因素[J].财经界(学术版),2011(12).

[3]杨凌云.对我国政府采购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分析[J].中国商贸,2011(27).

[4]陈永成,陈光焱.政府电子采购、供应链管理与信息化——基于供应链管理信息化模型[J].经济论坛,2010(01).

[5]李素霞.我国政府采购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新西部,2010(05).

[6]王宁红,徐焕东.完善电子化政府采购体系的构想[J].中国政府采购,2010(10).

[7]金峰.电子信息化政府采购的发展现状及对策[J].辽宁经济,2014(08).

(作者单位:中国林学会)

猜你喜欢

政府采购信息化建设措施
解答排列组合问题的几种常用措施
求函数零点个数的措施
解答高中数学问题的几个常用措施
政府采购商业保险服务刍议
事业单位人事管理信息化建设策略研究
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研究
高等学校教学及科研设备政府采购操作实务
计量器具政府采购漫谈
阅读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