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风险管理角度下的特检机构质量监督与管理刍议

2016-07-09张霞

中国集体经济 2016年8期
关键词:质量管理风险管理监督

张霞

摘要:特检机构主要工作是特种设备安全检验,随着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和特检设备数量的直线上升,对特检机构质量进行监督与管理具有重要意义。现阶段,政府部门已经逐渐强化对特检机构的科学化监督与管理,推动了特检机构质量管理的规范化建设,文章主要站在风险管理的角度下对特检机构质量监督与管理进行分析。

关键词:特检机构;质量管理;监督;风险管理

特检机构质量监督管理是促进特检机构进行管理改革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特检机构对其内部进行诊断、修复、完善及创新的一种管理机制。质量监督与管理作为特检机构结合其管理系统的科学性、合理性、有效性及充分性而进行的一项改进措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特检机构及时发现自身管理体系中存在的问题、薄弱环节及与监督管理目标之间的差距,并进一步找出改进方法,督促特检机构加强自我内部管理改革和建设,以便能够在最大程度上符合管理需求,全面提升特检机构管理工作质量。

一、风险管理下的特检机构质量监督管理模式

(一)检验设备使用状况监督管理

由于检验设备自身本来就有优劣之分、价格不同,除了这些因素外,检验设备在使用过程中环境情况各不相同,使用程序有简有繁,使用频率也有高有低,并且使用人员责任心或使用规范程度的不同,对其管理风险也各有不同。在对检验设备进行监督管理过程中,风险因素较大的是设备自身生产质量、使用环境、使用程度以及使用频率等。而在人为风险因素上,在进行监督管理中使用人员责任性较低,那么相应的管理风险也就越大。从经济性角度上考虑,价格越昂贵的设备在监督管理中的风险也会随之升高,这是因而设备一旦出现问题,那么其相应的维修费用也较高。因而,在风险管理角度下,对检验设备进行监督管理时要将上诉情况作为监督管理重点。

(二)现场检验质量监督管理

通常在对现场检验进行质量监督和管理时,都是采用复查的方式。现场检验质量复查是指初级质量监督人员对检验质量进行检查后,质量监督人员还要对检验质量进行二次检验,并且在二次检验的过程中还要检查初次检查是否依照相关要求进行检查,初次检查是否存在问题以及检查结论是否正确等。由于现场检验质量受使用单位生产情况、设备自身运行、设备检验环境等多种因素影响,所以在对现场检验质量进行监督管理时还需克服重重困难。例如在针对压力容器现场全面检验质量进行复查时,必须在使用单位投入使用前进行。在对锅炉外部检验质量进行复查时应快速、及时,避免检验结果受其运行情况的影响。因此,由于设备自身存在风险,并且还易受到环境及条件等影响,因而在监督管理过程中应将复查重点放在一些存在一定安全隐患的设备和部分检验环境、检验条件较差的设备。

(三)检验人员技术水平监督管理

要想做到对人员技术水平的监督没有任何错误,就必须要确保对全部人员能力范围、全部证件使用范围以及所有项目进行监督,但这种监督同时也存在盲目性的缺点,不仅会加大人力及物力投入成本,且监督效果也较差。特检机构内部每位技术人员之间都存在一定的差异性,通常为有证人员水平高于无证人员,高级检验师(无损检测人员)水平高于中级及初级检验师(无损检测人员)。另外,由于年龄越大、工作时间越长,积累的经验越丰富,通常老员工技术高于年轻员工,长期在这一行业工作的专业人员水平高于兼职人员水平。所以,在针对检验人员技术水平进行监督管理上,存在较大风险的是兼职人员、在岗培训人员、初级及中级检验人员。在这些人员中管理中,风险级别更高一层的便是同时具备两项或以上特点的人员,因而在针对检验人员技术水平制定监督管理方案时,应重点监督以上对象。

(四)报告文书质量监督管理

在对特检设备进行安全风险判定时,报告书是一项重要判断依据,是检验机构的最终产品,因而在管理过程中还应将对报告书的质量监督列为重点管理目标。特检机构报告书在产生过程中,各个因素都会对其产生影响,比如检验人员水平优劣,设备检验项目多少,得出检验报告书数量多少、类型种类等。通常存在较高风险的技术人员得出的报告书相应风险也较高;设备检验项目越多,出错率越高;特定时间内检验较多相同装置设备时出错率越高;检验设备项目越复杂越容易出错。另外,委托检验通常都没有依照国家相关法定规范和标准要求进行,因而在其检验依据、检验方法和检验项目都由相关检验人员与委托单位人员共同确定,因此其出具的报告文书出错率也较高。根据上诉列举项目可列出报告文书质量监督的重点内容。

二、加强特检机构质量监督管理的具体措施

加强特检机构质量监督管理,一方面是要将监督管理工作与年度管理工作总结相结合,以便于将机构现行管理模式与监督管理结合起来,减少机构重复监督管理检查工作,提高机构监督管理水平。另一方面是将临时性监督管理工作与日常管理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监督管理动态化,提高监督管理的有效性。监督管理的核心是寻找体系持续改进的空间,但许多特检机构进行监督管理完全是为了质量体系的要求,机械地进行年度性监督管理,这样可能会贻误改进的最佳时机,对持续改进质量体系发挥的作用不大,造成这一现象的重要原因是监督管理没有和机构日常管理活动相结合。

第一,制定监督管理计划,做好监督管理准备,确保监督管理内容的充分、具体。特检机构在开展监督管理过程中,首先应根据特种设备监督检验所所长对监督管理的目的、要求进行组织策划,将制定的监督管理计划发放到其下相关部门。监督管理计划应包括监督管理时间、地点、目的、范围、方式、监督管理内容和要求、参加部门和人员、应提供的材料、改进措施的初步设想、资源需求、有关建议等内容。另外,做好监督管理准备,确定监督管理重点。特检机构在进行监督管理前,各部门接到任务后,要认真准备监督管理资料,为实施监督管理做好充分准备。整理监督管理材料时可以按照管理状况、需要关注问题、改进建议三大项内容进行分类。监督管理要解决的重点问题是影响特种设备检验质量、安全等的关键问题,长期存在的质量问题,质量体系运行中的系统问题。

第二,进行监督管理,做出改进决议。在进行监督管理前可开展相关监督管理会议,借助监督管理文件、网络传输管理信息、电话沟通等多种方式进行,由相关监督管理负责人结合特检机构实际情况选择适当方式进行。同时,在监督管理过程中还应做到边管理边总结,针对在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提出改进措施,对于在管理过程中较难解决的问题展开讨论,对体系、方针、目标、资源、报告、过程、市场等各项管理的变更及时做出安排。

第三,制定监督管理方案,落实纠正预防措施,并限期实施。相关部门制定出监督管理方案后,应及时将监督管理方案发放至各个相关部门。监督管理方案主要涉及到监督管理目的、任务、时间、内容、预期结果、相关人员及预防措施等。特检机构在针对监督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一些显性问题或隐性问题时,应结合自身机构实际,制定出符合特检机构需求、有针对性、可操作性的整改方案。另外,为确保整改方案能够有效落实,针对部分长期存在的、较为顽固的系统性问题,在整改过程中不能操之过急,而应循序渐进、分步进行。

第四,针对事后改进方案的实施进行跟踪落实。对于监督事后制定的各项改进措施,相关部门针对其实施情况必须要进行跟踪验证,确保改进措施的贯彻落实。在监督管理结束后,领导人或领导部门应组织相关部门依照管理内容及管理报告制定改进方案,并将其在各个部门中逐项落实,依照循序渐进的原则在特检机构中进行整改。同时,针对改进方案的落实有效性进行验证,针对部分未落到实处或落实效果不明显的,应继续加强整改,直至效果满意。

第五,监督管理档案及时归档保存。在特检机构内部进行监督管理过程中,应及时将管理过程中涉及到的文书、资料、记录等进行归档保存。这其中涉及到的档案主要有监督管理方案、各部门管理监督信息、定期监督管理报告、涉及发放清单、事后总结及改进措施等。

三、结束语

总之,当前我国正处于重质量、重效益、重健康、重安全发展的特殊阶段,加强特检机构质量监督与管理,要充分激发各方积极性,推动全方位、多方面质量监督管理,构建一套专业的政府领导、部门监管、检验把关、行业自律、社会监督的工作体系。在内部建设上强化与质量监督、执法打假等相关部门的合作,在外部建设上强化与交通、安监、司法、建设、消防等部门的合作,与这些部门共同携手形成合力,多管齐下,打造一个高质、高效的特检机构工作局面。

参考文献:

[1]刘强,陆晓明.浅谈中小特检机构的管理评审工作[J].科技与企业,2012(05).

[2]亓兴美.浅谈特检系统档案管理存在问题及解决办法[J].办公室业务,2012(23).

[3]万明辉.如何做好特检机构质量安全管理工作[J].中国质量技术监督,2012(08).

(作者单位:湖北特种设备检验检测研究院荆门分院)

猜你喜欢

质量管理风险管理监督
住房公积金风险管理信息化审计探讨
风险管理在心内科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什么是四个监督?
养老保险精算的分析与风险管理的研究
养老保险精算的分析与风险管理的研究
基于项目管理的企业年度重点工作管理
入厂抽样检验规程的编制
浅谈在公路桥梁施工环节的质量管理及控制
落实依法监督、科学监督、高效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