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监狱干警组织支持感与抑郁倾向的关系:工作倦怠的中介作用

2016-07-08胡姝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2016年6期
关键词:工作倦怠中介作用抑郁

胡姝

(中国医科大学人文社科学院,沈阳110122)



监狱干警组织支持感与抑郁倾向的关系:工作倦怠的中介作用

胡姝

(中国医科大学人文社科学院,沈阳110122)

摘要目的探讨监狱干警组织支持感和抑郁症状的关系,以及工作倦怠在两者间的中介作用。为提高监狱干警的心理健康水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11年3月至4月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对某省4所监狱的1 900名男监狱干警进行匿名问卷调查,收回有效问卷1 506份,有效回收率79.3%。结果监狱干警的组织支持感与抑郁症状呈显著的负相关,工作倦怠中的情感衰竭和消极怠慢与抑郁症状呈显著的正相关,成就感与抑郁症状呈显著的负相关。组织支持感与工作倦怠对抑郁倾向的变化解释度分别为14.1%和30.9%。结论组织支持感和工作倦怠对抑郁均有重要的预测作用,工作倦怠在组织支持感和抑郁的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

关键词监狱干警;组织支持感;工作倦怠;抑郁;中介作用

网络出版地址

网络出版时间:

抑郁症状是指由于冷漠和情绪低落等引起的悲观和失望这一类负面心理状态[1]。工作倦怠已成为心理健康研究的重点问题,其具有消极性,不仅会影响监狱干警的工作和生活,还会引发各种心理和精神问题[2]。监狱干警长期工作在封闭的监狱环境下,承担着教育囚犯、维护监狱内安全和规章制度的重大责任。因此这一特殊人群面临的工作压力大,精神状态不容乐观,存在较高的抑郁症状[3]。已有研究[4-5]表明组织支持感和工作倦怠都与抑郁症状有显著的相关关系,但很少有将工作倦怠作为中介变量去探讨组织支持和抑郁之间的关系。本研究以某省监狱干警为研究对象,研究组织支持与抑郁症状的关系及工作倦怠在两者关系之间的中介作用,为促进监狱干警的身心健康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在某省选取1个大型城市(人口>100万),2个中型城市(人口50万~100万)和1个小型城市(人口20万~50万)中的4所监狱,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对这4所监狱的1 900名男监狱干警进行匿名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1 900份,回收有效问卷1 506份,有效回收率为79.3%。其中项目完整度超过90%的问卷纳入分析。

1.2测量工具

1.2.1基本情况调查:包括年龄、婚姻状况、教育背景和收入等。

1.2.2组织支持感量表(perceived organizationa1 support,POS):采用Eisenberger研发的组织支持感量表简化版本[6]。该量表共9个条目,每个条目采用Likert 7级计分,1代表“完全不同意”,7代表“完全同意”,得分越高组织支持感越强。POS在中国的文化背景下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本次调查中,POS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885。

1.2.3工作倦怠量表(mas1ach burnout inventory genera1 survey,MBI-GS):采用由Mas1ach开发研制的MBI-GS,中文版由李超平修订[7]。该量表共有16个条目,其中包括情绪衰竭、消极怠慢和成就感3个维度,每个条目采用Likert 7级计分,0代表“从不”,6代表“非常频繁”。MBI-GS在中国的文化背景下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本次调查中,MBI-GS的3个维度的Cronbach’s α系数分别为0.943,0.785,0.895。

1.2.4流行病学调查用抑郁自评量表(center for epidemio1ogic studies depression sca1e,CES-D):采用1977年由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编制的CES-D[8]。该问卷共20个条目,分别调查20项症状,每个条目采用Likert 4级计分,0代表“几乎没有”,3代表“几乎一直有”。得分<16视为无抑郁倾向,得分≥16视为有抑郁倾向,得分越高,抑郁程度越高。CES-D在中国的文化背景下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本次调查中,CES-D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911。

1.3统计学分析

采用Epidata 3.0进行数据的录入,用SPSS 17.0软件进行数据整理、相关分析和多元分层回归分析。其中,多元分层回归分析采用温忠麟等[9]提出的中介效应检验步骤,将组织支持感、工作倦怠和抑郁问卷的各维度进行中心化(即减去均值)并控制人口学变量后进行检验。第1步是将控制变量(年龄、婚姻、教育、收入)放入回归模型中;第2步将自变量组织支持感放入回归模型中;第3步将中介变量工作倦怠的3个维度(情绪衰竭、消极怠慢和成就感)放入回归模型,检验中介效应是否存在。

2 结果

2.1人口统计学基本情况

调查的1 506名监狱干警中,<30岁368人(占24.4%),30~<40岁357人(占23.7%),40~<50岁548人(占36.4%),≥50岁233人(占15.5%);未婚289人(占19.2%),已婚或同居1 171人(占77.8%),离婚、分居或丧偶46人(占3.0%);中专及以下学历者39人(占2.6%),大专482人(占32.0%),大学本科954人(占63.3%),硕士及以上31人(占2.1%);月收入≤3 000元461人(占30.6%),月收入>3 000~4 000 元877人(占58.2%),月收入>4 000元168人(占11.2%)。

2.2抑郁得分情况

1506名监狱干警的抑郁总分为18.67±10.79(>16),说明监狱干警已经出现明显的抑郁倾向。其中年龄<30岁的得分为17.80±11.13,30~<40岁的得分为19.40±11.35,40~<50岁的得分为18.73± 10.62,>50岁的得分为18.79±9.68;未婚的得分为17.70±11.20,已婚或同居得分为18.76±10.67,离异或其他得分为22.51±10.42;中专及以下学历得分为20.78±10.96,大专学历得分为19.64±10.21,本科及以上得分为18.11±11.03;月收入≤3 000元的得分为18.29±11.34,>3 000~4 000元的得分为18.82± 10.62,>4 000元的得分为18.97±10.13。其中不同年龄、收入的监狱干警抑郁得分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未婚的监狱干警的抑郁得分低于已婚、同居、离异或其他(P<0.05)。本科及以上学历的监狱干警的抑郁得分低于大专及以下,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组织支持感、工作倦怠和抑郁的相关分析

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监狱干警的抑郁与组织支持呈显著负相关,与工作倦怠的3个维度情感衰竭、消极怠慢、成就感分别呈显著正相关、正相关和负相关。见表1。

2.4监狱干警组织支持感、工作倦怠对抑郁的多元分层回归分析

多元分层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排除控制变量的影响后,组织支持对抑郁症状有显著的预测作用(β=-0.377,P<0.01),其对抑郁症状的变异解释度为14.1%;当在第3步中引入工作倦怠的3个维度情感衰竭、消极怠慢和成就感后,情感衰竭(β=0.309,P<0.01)、消极怠慢(β=0.363,P<0.01)和成就感(β=-0.173,P<0.01)的回归系数显著,且组织支持(β=-0.065,P<0.01)的回归系数减小。工作倦怠对抑郁的变异解释度为30.9%。结果表明,在组织支持感和抑郁的关系中,情感衰竭、消极怠慢和成就感为部分中介变量,即组织支持感对抑郁具有显著直接的预测作用,同时又通过工作倦怠间接作用于抑郁,见表2。

表1 各变量相关分析结果Tab.1 The correlation of continuous variables

表2 抑郁作为因变量的多元分层回归分析结果Tab.2 Results of the hierarchical multiple regression analyses

3 讨论

组织支持最早是由美国心理学家Eisenberger提出,如今的组织支持感理论已经比较成熟并不断在各个不同人群中得到验证,而对于监狱干警组织支持感的研究却不多见,已有研究[10]显示组织支持感与抑郁呈显著的负相关,是抑郁的重要预测变量,这与本研究结果一致。

本研究发现,工作倦怠与组织支持呈显著负相关,与抑郁症状呈显著的正相关。这与刘梦明等[5]的研究一致,刘梦明等还认为在倦怠过程中最先出现的是情绪耗竭,是工作倦怠的指示灯。因此要特别重视监狱干警的情绪衰竭,对于已经出现严重情绪耗竭的监狱干警,如果不能通过有效干预去逆转这个进程,则有可能会进一步发展成为工作消极怠慢和个人成就感消失的严重倦怠状态。

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未婚的监狱干警抑郁倾向低于同居和已婚者,可能是因为监狱干警这一职业的特殊性导致已婚和同居的监狱干警家庭工作冲突较大,心理和精神状态更差。拥有高学历的监狱干警抑郁倾向低于低学历者,可能是因为高学历的监狱干警更容易受到领导重视,拥有更多的晋升机会,能够感受到更高的组织支持感。

本研究还发现监狱干警的抑郁症状发生率为59.1%,明显高于中国一般男性人群[11],且高于戴俊明等[12]报道的上海市不同职业人群抑郁症状的发生率(46.2%)。谷桂珍等[13]研究发现,警察的抑郁症状发生率为41.0%,比本研究人群略低。所以及时有效的分析和处理影响监狱干警抑郁症状的因素对改善监狱干警的身心健康状况意义重大。多元分层回归结果表明,在加入了工作倦怠的3个维度情感衰竭、消极怠慢和成就感后,组织支持对抑郁症状的作用明显减弱。工作倦怠这3个维度在监狱干警的组织支持和抑郁的关系中都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这一发现提示狱政管理者要想有效的降低监狱干警的抑郁倾向,就应该对监狱干警的组织支持及工作倦怠予以足够的重视。监狱管理者应采取有效的措施,增强监狱干警的组织支持感。例如,给予监狱干警更多的学习和深造的机会,从而提升他们的晋升空间;实施更多的奖励制度,给予监狱干警更多的人性关怀等。降低工作倦怠也是缓解监狱干警抑郁倾向的有效途径之一。例如,改善监狱干警的工作环境以及物质生活条件;加强上下级之间的联系,使狱政管理者能够清楚了解监狱干警的实际情况等。狱政管理者必须真正的重视监狱干警的抑郁问题,制定切实有效的政策措施解决这一问题。然而,尽管组织支持感、职业倦怠对抑郁症状变异量的解释力达到了30.9%,仍有一部分变异量是当前研究无法解释的,说明还存在着其他重要的因素影响监狱干警的抑郁症状,有待于在今后的研究中进一步探索。

参考文献:

[1]余善法,姚三巧,丁辉.抑郁症状与职业紧张的关系[J].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2006,24(3):129-133.

[2]李岩,段晓英,黄慧,等.监狱警察工作倦怠、心理健康及两者的关系[J].山东精神医学,2005,18(4):235-237.

[3]Bourbonnais R,Jauvin N,Dussau1t J,et a1. Psychosocia1 work environment,interpersona1 vio1ence at work and menta1 hea1th among correctiona1 officers[J]. Int J Law Psychiatry,2007,30(4/5):355-368.

[4]杨永利.组织支持感、心理资本与医生工作绩效和抑郁倾向的关系及作用研究[J].中国医院,2013,17(4):27-29.

[5]刘梦明,王忠,秦江梅,等.医务人员工作倦怠和抑郁倾向的相关研究[J].卫生软科学,2014,28(12):795-798.

[6]Eisenberger R,Huntington R,Hutchison S,et a1. Perceived organiza tiona1 support[J]. J App1 Psyc,1986,71(3):500-507.

[7]李超平,时勤.分配公平与程序公平对工作倦怠的影响[J].心理学报,2003,35(5):677-864.

[8]Rad1off LS. The CES-D sca1e:a se1f-report depression sca1e for research in the genera1 popu1ation[J]. App1 Psycho1 Meas,1977,1 (3):385-401.

[9]温忠麟,侯杰泰,张雷.调节效应与中介效应的比较和应用[J].心理学报,2005,37(2):268-274.

[10]Liu L,Hu S,Wang L,et a1. Positive resources for combating depressive symptoms among Chinese ma1e correctiona1 officers:perceived organizationa1 support and psycho1ogica1 capita1[J]. BMC Psychiatry,2013,13(1):1-9.

[11]章婕,吴振云,方格,等.流调中心抑郁量表全国城市常模的建立[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0,24(2):139-143.

[12]戴俊明,余慧珠,吴建华,等.不同职业紧张因子与抑郁症状的关联分析[J].卫生研究,2010,39(3):342-346.

[13]谷桂珍,余善法,吴辉,等.某市244名警察职业紧张对抑郁症状发生的影响[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15,49(10):924-928.

(编辑于溪)

Relationshipbetween Perceived Organizational Supportand Depressionamong Correctional Officers:the Mediating Roleof Job Burnout

HUShu
(Co11egeof Humanitiesand Socia1 Sciences,China Medica1 University,Shenyang110122,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1ore the re1ationship between perceived organizationa1 support and depression,and the mediating ro1e of job burnout among correctiona1 officers,so as to provide scientific evidence for enhancing menta1 hea1th of correctiona1 officers. Methods Questionnaire survey wascarriedoutin1900correctiona1officersfromfourprisonsofoneprovincebystratifiedc1ustersamp1ingmethodfrom Marchto Apri1 2011.Atota1 of 1 506 va1id questionnaires were co11ected,with the effective response rate of 79.3%. Results perceived organizationa1 support and persona1 accomp1ishment were negative1y associated with depression,and emotiona1 exhaustion and depersona1ization were positive1y associated with it. Perceived organizationa1 support and job burnout exp1ained 14.1%and 30.9%of variance in depression. Conclusion Perceived organizationa1 support and job burnout have an important prediction effect on depression,and the job burnout has a mediating effect between perceived organizationa1 supportanddepression.

Keywordscorrectiona1 officers;perceived organizationa1 support;job burnout;depression;mediating effect

中图分类号R19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0258-4646(2016)06-0518-04

DOI:10.12007/j.issn.0258-4646.2016.06.010

作者简介:胡姝(1962 -),女,教授,硕士. E-mai1:hushu888@163.com

收稿日期:2015-01-28

猜你喜欢

工作倦怠中介作用抑郁
动机调控对成人英语学习成绩的作用研究
不同媒体下感知价值对品牌认同影响的实证研究
心理弹性和核心自我评价对高中生考试焦虑的影响
个体化心理干预对妊娠呕吐孕妇焦虑抑郁的影响
护理干预对突发性耳聋患者的影响
产前个性化心理护理对初产妇焦虑、抑郁心理及分娩方式的影响
大学生感恩、孤独感和手机依赖的关系研究
社区在册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影响因素分析
员工职业生涯高原、自我复杂性与工作倦怠的关系研究
工作倦怠研究述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