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内涵发展视角下高校创新创业能力提升体系的构建

2016-07-08雍莉莉侯彦舟

教育与职业(下) 2016年12期
关键词:体系构建创新创业大学生

雍莉莉 侯彦舟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进一步改革,如何提升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已逐步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创新创业能力的提升是人才培养的关键,是提升就业能力的需要,现阶段各高校不应仅注重学生的理论知识学习,更要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及实践能力。构建创新创业体系,要从优化政府职能、强化宏观调控能力、加强意识培养、完善课程建设、加强实践训练等方面入手,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能力。

[关键词]大学生 创新创业 体系构建

[作者简介]雍莉莉(1982- ),女,江苏高邮人,常州大学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创新创业教育;侯彦舟(1995- ),女,江苏金湖人,常州大学商学院,研究方向为国际经济与贸易。(江苏 常州 213164)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5年度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立项“内涵发展视角下的高校创新创业能力提升体系构建研究”(项目编号:D/2015/01/36)的最终研究成果和2015年江苏省高校辅导员工作研究会专项课题立项“能力提升视角下的高校‘三位一体’创新创业培养体系和实践探索”(项目编号:15FYHZD0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6)24-0051-03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进一步改革,提升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已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提升创新创业能力是适应国家创新创业人才战略的需求,是高校人才培养的关键,是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需要,也是深化学校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举措。

一、构建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体系的现实意义

1.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内在需求。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国家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最具创新、创业潜力的群体,因此,培养大学生具备创新思维及创业能力是高校义不容辞的责任。

2.是高校学生工作的重要任务。高校学生工作的宗旨是实践育人,是培养高素质全面发展的优秀大学生。当下的大学生面临着多方面的压力和挑战,需要全面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質,迎接社会压力。而创新创业能力提升体系的构建能够帮助学生提升自身素质,促进学生成长成才,因此,高校要把构建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体系作为一项长期性、战略性的任务,为广大学生成长成才提供切实有效的指导和服务。

3.是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的有效途径。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和发展,2016年毕业生人数达到765万人,随着毕业生人数的逐年攀升,就业形势越发严峻,出现就业岗位饱和、就业期望值过高、学生就业压力大等一系列问题。因此,创新创业能力提升体系的构建将有效缓解大学生的就业压力,有利于挖掘大学生自身潜能,促进学生从知识的拥有者变成直接为社会创造价值的创业者,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就业岗位。

二、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体系构建面临的问题及挑战

随着国家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传统的制造业已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2016年,李克强总理在夏季达沃斯开幕式上致辞,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双创”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这意味着政府已经意识到中国经济不能再依靠传统的制造业,大力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搞好创新创业工作尤为重要。然而,我国大学生创新创业体系仍存在一些问题:

1.创新创业信息渠道不畅通。以往,创新创业信息及政策是通过网络、短信等形式发布,这样的信息传播系统无疑存在滞后性与片面性,导致很多学生忽略掉这些信息,很多有意向、有热情参与创新创业活动的学生失去机会,大大减弱了学生对创新创业的认知。

2.创新创业人才团队稀缺。参与创新创业活动的团队,更多是由志趣相投的学生自愿组成,团队技术含量不高、随机性强,甚至根本不了解创新创业活动,这样的团队无疑不会持久。

3.创新创业师资及资源稀缺。目前从事创新创业教育教学的教师较为稀缺,很多都是专业任课教师或辅导员兼职从事创新创业教育工作,他们缺乏系统的学习及培训,对创新创业知识的掌握也只停留在较浅的理论层面。另外,教学资源也不能满足创新创业教育的需要,创新创业工作要与社会、企业结合,在实践锻炼中才能真正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纯粹的理论学习只是纸上谈兵。

4.企业的参与度不高,实践基地单一。高校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大多注重学生理论知识的学习,而忽略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在利用企业平台及其资源方面,高校有待进一步加强。高校要让学生到企业实践,从而对专业知识有进一步的认知和了解。另外,企业在与高校衔接方面存在随机性及不固定性,企业提供的实践机会和实践项目较少,实践基地的类型也较单一。

5.高校政策鼓励及服务还有待进一步加强。目前,很多高校的创业服务只是停留在口号上,没有真正落实到实际工作中。政策鼓励及服务完善与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息息相关,没有学校的政策支持,学生在创业过程中付出的创业成本会非常高。

三、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体系构建的路径方法

大学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将是高校的一项重要任务。只有政府、高校、社会及学生多方努力,才能为提升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起到实质性的作用。因此,构建内涵发展视角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体系,以内涵发展为理念,以能力提升为目标,以全员参与为基础,让政府、学校、企业三方按照相关评估标准来找寻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从而进一步完善高校的创新创业能力提升体系,具体如右上图所示。

1.优化政府职能,政策给予扶持。第一,完善鼓励政策及相关法律法规。政府应进一步建立健全大学生创新创业优惠政策,完善创新创业相关方面的法律法规,发挥宏观调控职能。尤其要通过大学生创新创业相关资金鼓励政策,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及主动性,如免收各类行政事务费用、设立小额担保贷款、大学生就业创业专项资金、提供大学生就业创业廉租房、税收减免等相关优惠政策。第二,政府应尽可能多地为大学生提供创新创业实践岗位。政府应在经费、政策、项目、管理等多方面为大学生自主创业提供便利,可以尝试“政府出资金、企业出项目”等形式,让大学生及中小企业获得双赢。第三,进一步提升服务的统筹性、科学性及完整性。政府及相关公共服务机构要提升专业化和系统化管理能力以及一站式服务水平。大学生在创新创业过程中会遇到诸多问题,政府相关公共服务机构应统筹、完整、科学地做好相关咨询服务工作,减少大学生创业过程中需要办理的繁琐手续。

2.强化校企共建,促进人才培养。第一,增强教师与企业的融合。高校可安排专业教师到相关企业顶岗实践,也可借助企业的人力资源,建立企业兼职教师信息库,邀请优秀的企业家参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和专业教学工作。第二,促进课程与企业的对接。课程设置、培养方案、教学内容等方面,可根据用人单位的需求进行设置,也可根据一些企业的要求进行订单培养,以更加适应企业的需求。第三,增加学生进企业实践的机会。充分利用实训场所,安排兼职教师,广泛收集企业信息,长期推进实践教学,拓宽实践渠道,增加实践基地,帮助学生进行岗位训练,让更多的学生融入实践学习,进一步提升创新创业实践能力,确保学生具备较强的就业创新能力。

3.强化“双创”意识,培养双创理念。第一,从学生的需求、动机、兴趣、信仰等心理因素出发,研究创新创业者的态度和行为。因为创新创业的学生毕竟是少数,所以在培养创新创业者的过程中,要全面了解学生性格、家庭状况、人际交往等方面的信息,以有的放矢地加强关注与跟踪,及时帮助学生解决疑难问题。第二,通过广泛的创新创业教育宣传工作,促使学生对创新创业产生认同感。可以通过网络、微信等平台,加强创新创业宣传工作,也可宣传成功的校友,促使学生更加积极地加入创新创业大潮。第三,借力导师智慧,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思维。邀请国内知名企业家,为广大青年学生提灯引路,传授宝贵经验,启发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消除学生的创业疑虑,坚定学生的创业信念,丰富学生的创新创业知识,更新学生的创新创业理念。

4.加强课程设置,营造培养环境。第一,开设主要课程,掌握创新创业理论知识。学校在制订培养方案的过程中,要以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为导向。首先,在课程开设方面,要结合不同年级的特点。大一注重加强基础知识教育、意识培养、专业启蒙教育,帮助学生认清就业形势;大二、大三则注重自我认知教育,帮助学生制定职业发展规划,开始创新创业教育与训练,完善相关专业核心课程与训练项目课程的教学设計,帮助学生提升综合能力;大四则注重实践环节,结合理论学习,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其次,课程内容包括基础知识及自我认知教育。最后,在课程教学形式上,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如案例教学、模拟招聘、实践教学、小组讨论等,以提高教学效果。

第二,增加隐形课程,营造培养环境。在正常的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丰富素质育人的内涵;要要求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在大学四年利用课余时间参加与专业相关的活动,获得一定学分;高校要对不同层次的项目进行遴选及孵化,选取优秀的创业项目进驻创业园区;同时,还可以开设创新创业类的社团或俱乐部,让有兴趣创业的学生加入组织,碰撞创业火花,激发创业热情。

第三,强化实践课程,以项目及竞赛为龙头开展创新创业实践。通过鼓励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作品竞赛(“大挑”)、“创青春”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小挑”)、江苏省创新训练计划、“卓越杯”营销策划大赛、创业计划大赛等一系列创新创业活动,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实践能力。

5.加强实践操作,提升“双创”能力。第一,搭建创新创业新媒体平台。(1)组建资源共享、创意比拼的网络信息平台。通过微信等平台适时推送消息,在平台上不定期发布与创新创业有关的资讯以及国家、省市出台的有关创新创业的鼓励政策。同时,及时发布国家级、省级、市级及校院级举办的各项创新创业活动及竞赛的相关情况,及时更新活动及赛事的进展情况,让学生充分了解活动概况。(2)打造人才整合、创意融合的多元化交际平台。通过这一平台,让更多有志向、有兴趣、志同道合的学生加入团队,关注团队的发展,促进学生间的交流。(3)构建创新创业实践平台,促进校企合作。让企业更多地关注创新创业项目及活动,及时发现有价值的创新创业项目,并促进项目的实施,真正获得收益。

第二,拓展创新创业实践基地。(1)学校组建工作室,挖掘创新创业项目。学校可以鼓励有意向创业的学生开设创新创业工作室,让越来越多的有理想的大学生有专门的归宿,在工作室中商讨创新活动及创业项目。(2)学院建立创新创业中心,完善创新创业思路。可以让有志参与创新创业活动的学生加入中心,再招聘一些有创业经历或者长期研究创新创业的专家、学者,对创业活动进行指导与评价,筛选出富有竞争力且市场较为广阔的项目,进一步进行实地考察及相关探究。(3)学校设立创新创业园区,增加创新创业活动机会。同一地区的各大高校可以合作创立创新创业园区,创新创业园区可以让创新创业实现常规化与专业化。

第三,大力开展创新创业类竞赛。(1)丰富创新创业内容,拓宽实践发展途径。高校可以在传统比赛项目的基础上,拓展项目实践途径,让学生参与各个学校开展的创新创业比赛,增加学生对创新创业的认知,提升对创新创业的热情。(2)细分创新创业项目,合理定位项目方向。兼容性太高的比赛往往对各方都有不利影响,所以,在创新创业比赛设置上,要明确定位。在创新创业的整体方向上,可分为文科类创意竞赛和理工科类科技竞赛。

[参考文献]

[1]徐松美,文雅,齐文娟.新常态下融入“互联网+”的大学生创新创业[J].中国青年社会研究,2015(9).

[2]姜慧,殷惠光,徐孝昶.高校个性化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5(3).

[3]李志芳.共青团构建“一轴三维四翼”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J].成功:教育,2012(18).

[4]邓淇中,周志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问题与对策[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4(2).

[5]赵艾齐,丁晨,雍莉莉.基于质量视角的高校就业服务体系构建研究[J].考试周刊,2014(12).

[6]曹治,郭林森.论大学生创新创业园与实践、创造、就业和创业能力的培养[J].中国经贸,2010(24).

猜你喜欢

体系构建创新创业大学生
第十六届大学生年度人物
大学生就业趋势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农村职业学校学生成绩考核体系的研究
如何构建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体系的实施路径研究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
构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体系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