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师专业化的制度内涵分析
2016-07-08吕承文丁远
吕承文 丁远
[摘要]高校教师专业化是教育学中新兴的研究课题,缘起于我国教育事业现代化目标的实施与推进。通过制度分析的视角来探究高校教师专业化,可以把纯然的教育学思辨引入多元的学科思考中。文章认为,高校教师专业化须区别个人与群体、高校与政府、职业与专业等基本的辩证关系,并基于教师的人性假设,从角色定位、职业行为选择等角度出发思考它的制度内涵。文章由此推断,高校教师专业化的制度内涵包括了职业行为(产出)规则体系、职业道德规范体系、职业保障体系,这对于深入思考高校教师专业化制度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关键词]高校 教师 专业化 制度内涵
[作者简介]吕承文(1987- ),男,江西九江人,宁波大学公共管理系,讲师,博士,研究方向为政治制度、法治政府及教育管理。(浙江 宁波 315211)丁远(1987- ),女,江苏无锡人,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工作处,助理研究员,硕士,研究方向为教育行政管理。(江苏 无锡 214121)
[课题项目]本文系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2016年度高校类规划课题“高校教师专业化的制度分析研究”的阶段性成果。(课题编号:2016SCG094)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6)24-0020-05
实现高校教师队伍专业化,既适应了我国教育事业现代化的需要,还可以摆脱教育事业人才危机的困境。教育政治学意在引入政治学的制度分析视角或方法来研究教育领域的各种活动及现象,它对教师专业化的影响在于将这个教育学研究命题延展到政治学与行政管理领域,使之具有制度性内涵。
一、高校教师专业化的制度内涵缘起
“教师专业化”自20世纪50年代提出以来,逐渐成为世界各国学者研究的热点。“教师专业化”的概念包括个人素养与职业修养两大内容。20世纪60年代末,美国学者富勒编制的《教师关注问卷》揭开了教师发展理论研究的序幕。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理论主要包括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关键期、教师专业发展之“四段论”、教師专业发展之“五段论”等。美国卡耐基委员会组织的“全美教师专业标准委员会”倡导的《教师专业化标准大纲》,为形成教师专业化的社会共识和相应政策提供了理念基础。1986年发表的报告《国家为培养21世纪的教师作准备》和《明天的教师》,明确了教师在教育改革中的地位,希望通过加强教师的专业教育、强化教师职务梯度、鼓励教师参与行政事务、提高专业报酬,促使教师成为一个真正的社会职业。因此,作为职业的教师是将教师当作社会中与其他职业类似的群体,而作为专业的教师是将教师群体看作一群知识生产与转化的社会力量,他们正是通常所说的知识分子群体的核心人群。
事实上,作为一种职业的教师与作为一种专业的教师在内涵与外延上存在一定的差异。①专业教师是在职业教师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这也是现代社会中的教师与传统社会中的教师的根本差异所在。最初,教师必须实现的是职业化路径,即从社会中的一种身份逐步转化为一种职业。教师首先在国家制定的教育法律约束下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然后在职业的专业伦理规范下成为一名称职教师,最后按照“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要求实现道德自律,真正成为令人瞩目的优秀教师。在这条职业化路径中,法律约束被认为是浅表的,伦理约束居中,道德自律最为核心。这意味着教师要实现职业化,需要不断进行个人修养以提升自己,从而适应岗位和职业需要。
然而,教师从道德层面朝向“完人”目标迈进,并不意味着完成了历史赋予教师的使命。因此,有人就建议教师发展要从“职业”走向“专业”②,这是由现代社会的生活快节奏决定的。人们开始“功利”地考核教师的教学水平与质量,这也被异化为教师专业化的基本内容与主要途径。可想而知,教师专业化以职业化为基础,如果尚未实现职业化,就开始片面强调教师专业化,也会使教师的发展陷入极大的道德伦理困境。教师职业化通常使得个人把教师作为以生存为目标的职业门类,而不是一种理想,这就是教师专业化逐渐区别及脱离职业化的一个重要内容。教师专业化不仅是教师个人的问题,也是整个社会与国家的发展问题。在当代,教师专业化带有非常大的时代战略意义,通过教育可以影响整个社会、民族、国家乃至世界。从角色定位来看,高校教师是知识的生产者、传播者、应用者,承担着教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等教育职能。当然,仅凭教师个人魅力不能真正全面地向社会展示整个教师群体的师德、师尊概貌。教师发展过程中的专业热忱与伦理精神,即其中的“大者”,在新时期显得格外重要。③教师作为一种职业,源自传统社会就开始形成的一种古老工作内容;而作为一种专业,则具有显著的现代社会特征。相比而言,传统社会的教师被赋予了圣人的夫子人格,由此衍生而来的师道尊严同时成为束缚他自身教学行动的准则;现代社会的教师受到革命去魅的影响而从神坛上下来,成为一个普通脑力劳动者,也自然应按照市场经济时代的工作产出标准来进行考核与估量。
20世纪70年代以来,公共选择理论日益成为公共管理学中一个有巨大影响的学派,它是以经济学分析方法来研究政治问题的重要流派。公共选择理论的理论基础是经济人假设与博弈行动策略理论。从人性假设上来说,高校教师也是具有复杂理性的现代社会人,在当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他们的职业行为选择也受到了各种由国家与政府供给的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的重要影响。④对高校教师职业行为进行规范是引导他们选择正确职业行为的重要制度途径。⑤这对于我们从教育哲学转向教育政治学及其教育行政管理学有重要的理论启示。从教育政治学或教育行政管理学角度看,高校教师专业化是围绕教育哲学上有关师德、师尊两方面的理念内容进行的有规则的制度供给活动,它的发展目标应当围绕个人与群体、师生共同成长、国家与社会的促进等三个方面展开。教师专业化事实上是通过正式的制度设计与非正式制度的整合来实现的。正是通过这样的一种制度化措施,这项传承许久的古老职业在现代社会重新展现出价值。
在当下社会,高校教师专业化面临着职业上的能力构成体系认知度不高、能力考核机制及培训机制及激励等机制不健全、职业能力培训缺位等问题⑥,在专业化上遇到了知识陈旧、产学研脱节、职业素质整体偏低等瓶颈。⑦另外,高校青年教师的职业适应能力也是一个不容忽略的问题。⑧这在很大程度上与学校行政部门的不恰当干预与缺位监管有着重大关联。
通常意义上,学界认为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职业、教学行为、社会影响在能力方面上的现代转型,不仅包括教师个人与群体的专业化,也包括经验与道德的专业化。这意味着在多元化价值观的社会背景下,教师专业化是一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教育学概念。现代社会既是一个民主社会,追究多元的价值理念,秉承的开放包容目标;也是一个法治社会,讲究社会中的各类个体与群体必须在行为举止上符合社会规则的约束与调节。因此,关于教师专业化的制度性内涵应立足于对教师行动效率及产出的引导以及对教师行为的职业规范等方面,通俗来说,也就是教师需通过自身的职业行动来达成社会对教师的期望,最终实现由职业而专业化的外化过程。
二、高校教师专业化:作为一种职业行为规则体系
高校教师不仅有社会职业角色,也有身份角色,这使得教师职业在角色与行为及其之间出现了张力与冲突。⑨由于传统社会人们把师尊抬升到无以复加的地步以匹配传统社会的权威崇拜特征,对教师的行为产出如教学质量、学生成长情况等并不作特殊的要求。事实上,这是对人性的脸谱化阐释,结果导致教师职业的神圣性与崇高性受到侵蚀。现代社会处于一个权威逐步开始质疑乃至批判的环境中,“天地君亲师”的权威崇拜观念不再得到人们的普遍认可,教师也同样被拉下了神坛,必须以普通人的形象要求来看待自己。在追求平等的现代社会,教师靠教书谋生成为一种普遍客观存在的时代观念,他们除了在精神上有较高的追求外,在物质生活上与普通大众毫无二致。
高校教师专业化发展要求教师在清晰认识自身行为与理解行为规则的基础上,不断正确实践与应用专业行为规则,从而使得自身的个人角色与社会职业之间产生一种协调与和谐。这可以通过个体内化来得到实现,最终通过行为转化来达到教师专业发展的目标。⑩教师如同社会中的其他职业一样,追求自身职业行为产出的最大化。所谓职业产出,是指现代社会的任何一种职业活动都应要求自身在有限的社会资源投入前提下获取相应的职业性工作绩效。高校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效能主要通过教学效能、科研效能、社会服务效能等实践效能体现出来。11高校教师专业化发展表现为一整套高效优质的教师职业行为规则体系。现代社会还是一个追求“最少投入、最大回报”预期目标的社会形态,由此对所有社会职业提出“产业最大化”的时代要求。这就使得教师的教育活动引向了高效化与优质化的可评判与可衡量的发展趋势之中,实现了教师专业化的第一个制度内涵,即开发与设计一整套符合教师职业行为高效产出的规则体系。
在当下,我国对高校教师专业化的制度规则体系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第一,法律、法规及政策供给。基本的法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以及国家的政策与法规文件如《中央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国务院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高等职业院校适应社会需求能力评估暂行办法》,等等。第二,组织建设。高校教师从群体来看是一种可以实现输出已知知识和输入未知知识12的学习型组织,它倡导的基本理念是终生学习。“通古今之变,究天人之际,成一家之言。”学习永无止境,这对于教学相长具有巨大的精神能动力量。教师以教学为业,更须注重自身知识学习行为的榜样示范作用,实现学习与教学的相长。第三,管理制度。它主要包括高校教师的职业行为资格与职业行为培训等方面的专业化管理,这是实现从职业到专业的重要实施途径。这种管理制度既要保证教师个体可以通过职前培训逐渐成长为具备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态度的教师并持续发展,还要从整体上驱使教师职业从非专业职业、准专业职业向专业性质职业进步。密切关注高校教师的个人特性及其现实需求也是完善高校教师管理制度的基本思路。第四,行动守则。在新形势下,高校教师大多是具有博士学位的专家,“精通一门、兼长百家”是他们博学多识的基本要求,因此,高校教学不能仅仅像义务教育阶段那样局限于课堂教育,还应当扩展到全方位的人生教育中,真正实现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这里的行动守则,类似工厂里对工人技术操作的规定,或者部队里对士兵技能作训的规定。这些守则使得高校教师能将自己的学科知识有效地应用在专业发展上,确保自身的职业行动有章可循、有制可依。
三、高校教师专业化:作为一种职业道德规范的规则体系
教师的职业行为与它的职业规范存在一定的区别,13表现为前者是促进教师职业行为的积极作为,后者是对教师职业行为禁忌的消极制止,从而在整体上表现为教师职业行为的个体选择。这种职业规范通常是以道德价值评价体系为基本的表现形式。教师专业化具有内在的道德价值评判机制及其制裁体系,体现为职业道德的一般性。由于不同的社会职业活动存在自身的特殊规律,因此,教师专业化还有着与其他社会职业不同的行为道德规范。
教师职业道德作为一种专业文化而存在14,它依据教师角色的差异性被划分为个人道德与职业(公共)道德,前者通常依据自省路径,后者则需要通过一条制度路径。15因此,高校教师专业还表现为一系列的教师道德规范规则体系。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对社会中人的影响是深入骨髓的,在很多时候,教师仍然具有“言为天下法,行为天下则”的圣人人格形象。这也就意味着社会对教师有着超高的道德水准要求,如果稍触犯道德桎梏,就会破坏教师群体形象,甚至导致万劫不复的严重后果。
当然,高校教师的违反道德与违法行为也是需要着重清晰区分的16,这对于他的自身专业化发展也产生了重要影响。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高校教师对待知识的态度。例如学术腐败在个人起初是违反道德的行为17,但一旦升级到以权谋私、以钱谋权等行为,就上升到违法层面。第二,高校教师对待学生的态度。有研究表明,由教师发起的师生互动中有26%是要求、指令或提醒,20%是约束纪律,而情感交流互动仅为2%。18此外,高校教师是否可以与自己的学生谈恋爱,也是一个亘古就有的话题。参看国外的成例,这种行为被认为是一种以个人权威影响他人的腐败行为,是严格予不允许的。第三,高校教师对待精神信仰的态度。“造福社会”是高校教师对自己在教师身份之上更高的精神追求,用古人的话来讲则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如果纯粹为了个人享受、贪图世间荣华,那么就不仅意味着学术道德品质堕落,甚至很有可能滑向違法腐败的罪恶深渊。
依据上面的分析,高校教师专业化发展所须具备的制度性要素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制定法律、法规及政策体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把师德建设作为教师队伍建设的首要任务,明确提出:“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考核、聘任(聘用)和评价的首要内容。”2012年,教育部印发了《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规定了高校教师的“师德六条”:爱国守法、敬业爱生、教书育人、严谨治学、服务社会、为人师表。最近的政策文件则有《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关于评选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和全国模范教师、全国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的通知》(人社部函[2014]89号)《科技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教育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关于印发创新人才推进计划实施方案的通知》(国科发政[2011]538号)等。(2)建立行业自律机构。鉴于人性假设对教师职业行为规范的重要影响19,仅仅有国家的法律对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进行规范是不够的。他律逻辑的更高境界是自律逻辑——虽然现实中后者应以前者为基础路径,之后才能内化成为高校教师的个人路径依赖,因此,应当建议设立一个高校教师行业自律机构。这是一个类似于行业协会的机构,实现高校教师之间的自我监督与相互评价,从而补充国家对教师职业行为规范执法的引导与制裁作用空间。(3)强化政府教育行政部门的法律监督。高校教师的行业自律也应当建立在政府依法监管的他律逻辑之上。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对高校教师行业的法律监督是一种尊重高校教师专业化发展规律的,严格依照法律、法规对高校教师职业道德领域进行的一种辅助性与常规性监督活动。它的基本途径主要是接受公众的检举举报、常态化的教学督导检查、教育行政复议、教育行政监察、教育财务审计等。
四、高校教师专业化:作为一种职业保障机制
为了确保高校教师职业行为的正确选择和职业道德的有效规范,确立与建设一种相应的职业保障机制,成为全面建设高校教师专业化的制度思路。因此,高校教师专业化又表现为一种教师群体的职业保障机制。教师职业生活保障机制对教师的物质与精神生活都应加强有效保障,使他们安心本职工作,并热爱本职业。只有高校教师对自身的职业有发自内心的热爱与满足,才能促使他们逐步愿意朝着专业化发展的方向不断努力。
高校教师是知识分子的先锋队,这个群体更加注重自我价值目标实现时的精神享受。然而从现实来看,高校教师专业化的精神追求还需要建立在物质生活基础的保障之上。这对于高校教师的自我认同、自立人格与个人幸福感有着密切的关联性。20在物质生活追求之外,高校教师也被认为更注重精神生活的追求,他们非常需要一个公平正义的教学和科研环境。这种公平正义的工作环境被设想是这样的:(1)教学工作可以受到社会的充分尊重,尊师重教的社会氛围仍然在古老的礼仪之邦弥漫;(2)科研成果不再被当作文字垃圾、科技垃圾,应充分正视脑力劳动的社会价值;(3)学术资源以一种公平的分配机制应用于各个高校、各个学院、各个学科(系)、各个教师本人;(4)高校里的行政部门适应服务理念,秉承服务学生与教师的宗旨,全面摒弃官僚主义作风;(5)高校教师完全可以通过个人努力获取自己的学术荣誉,享受学界的尊重,摒弃原有不良的人情风气。
高校教师的专业化行为激励包括物质激励机制与精神激励机制,前者包括个人期望与社会期望之间及个人付出与回报之间的正比例关系,后者则包括高校教师崇高的信念、信仰、价值观的建立与强化。有学者指出,国外(澳大利亚)的教师专业化给我们提供了重要的经验启示,这就是缓解高校教师的生活与精神压力,不断提升教师个人与群体幸福指数。21因此,国家应加大教育行业的投入,提高教师的待遇,免除教师的后顾之忧,褪去教师职业的悲剧色彩。22
此外,为加强对高校教师的物质保障,可以采取加大教育经费的措施,同时还要注重从制度建设上保障高校教师的各类精神权利,以符合他们追求精神需求的人格特征。高校教师的精神权利主要包括学术追求权利、个人自尊与社会他尊的权利、信仰选择权利等方面,这需要国家与高校共同努力创造一个公平正义、尊重教师的社会氛围,让高校教师乃至所有教师都从内心感受到社会的尊师重教氛围,极力扭转社会中存在的“读书无用论”等不正风气,使得教育重新回归“尊重知识”的本源。
围绕这样的制度目标,我们可以设计并打造一系列保障机制体系。首先要为教师提供经济生活保障,重建社会中尊师重教的伦理秩序,然后才能让教师在人格和精神上的地位得以回归,使得教师成为社会中最值得受到尊敬的人群之一。具体的实施做法是逐步实现高校的去行政化,让属于学术范畴的内容归学术,让属于行政管理的范畴归行政,在实现教师职业自律的条件下推动教授治校,从而减轻因政府对高校过度干预而给教师带来的行政压力。
五、基本结论与后续思考
教育部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普通高校里专任教师有153.5万人,比上年增加3.8万人,增长2.5%,普通高校50岁以下中青年教师有128.6万人,占83.8%,生师比为17.7︰1,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教师比例为41.5%,比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23这说明高校已经在教师人数上迎来了一个历史高峰,他们的专业化对于我国未来实现国际一流高等教育水平及质量目标有着重大的影响作用。能否使得高校教师专业化的速度赶上高校教师的人数规模,将成为高校教师专业化接下来考虑的一个重要内容。同时,不断提高高校教师的学历水平是高校教师专业化的首要前提,是实现高校教师的专业技能知识深化的基本途径。高校教师专业化最直白的理解莫过于他们成为本学科领域最顶尖的专家型人才,但这还在源头上取决于研究生教育的质量。尽管全国高校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教师比例略有提高,但高级职称仅仅意味着高校教师教研水平的提升,其并不完全反映高校教师专业化的全部内容。
对于高校教师专业化而言,它的制度目标是:高校教师“红”与“专”的个人职业修养要求之间是一个相互补充的关系,需要通过不断提升高校教师的专业素养来确保高校社会化任务的顺利实现。围绕此目标,高校教师专业化的制度内涵是职业行为规则体系、职业道德规范体系及职业保障体系的制度集合,能全方位推动高校教师专业化制度目标的实现。高校教师专业化不仅是教师个体还是教师群体的专业化,也表现为国家与社会对高校教师角色期望的专业化,通过产学研一体化,师生教学相长,教师与学校、政府(教育行政部门)之间的制度互動来得到真正体现。
教育政治学与教育行政管理学将制度分析引入教育学,特别是在研究高校教师专业化的课题里,可以从纯然的教育学思辨推进到复合的多元学科思考。这使得高校教师专业化发展应具有宽阔的发展视野,从个人到群体再到社会与国家。高校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事实上已融入社会进步的大环境。当然,如果仅仅从道德说教上来讨论教师专业化,只会沦为空谈。只有在制度分析的视域下,高校教师专业化发展才具备扎实的制度运作保障,成为“有根之木”。
从制度的角度来思考高校教师专业化问题,事实上把这个问题从理念层面带入到实践层面,需要我们更着重思考高校教师专业化在现实中的实施路径问题。接下来,我们要进一步深入思考的问题是,如何将高校教师专业化的制度内涵外化成为一种现实中动态的、有效运作的制度结构体系,并发挥出制度设计时应有的制度功能,真正使得高校教师专业化发展在我国不再是空想玄谈,而是坚固的制度。高校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是整个国家与社会的重大战略,从宏观逐步推进到中观的教师群体发展,再具体外化到微观的教师个体发展。从长远来看,只有妥善解决好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制度建设问题,才能更好地保障教育质量,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注释]
①刘贞华.论教师职业道德发展的实践逻辑[J].当代教育科学,2008(23):36.
②郅庭瑾,吴慧蕾.我国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的发展与评价[J].中国教育学刊,2009(8):28.
③胡惠闵,王建军.教师专业发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76.
④吴玲,李翠霞.市场经济视角下的高校教师职业行为选择[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7(10):110.
⑤林艳,吴玲.高校教师职业行为选择的制度创新[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4):57.
⑥李丹.高校教师职业能力培养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5(30):58.
⑦吴秋梅,高小艳.工学结合视角下教师职业能力的提升[J].教育与职业,2013(23):73.
⑧王吉春.谈高校青年教师职业适应能力的培育[J].教育探索,2012(12):110.
⑨李兰巧.浅议教师的职业角色与职业行为[J].教育与职业,2014(6):88.
⑩靳玉军.教师职业道德提升的实践机制[J].高等教育研究,2014(9):46.
11丁钢.全球化背景下的教师专业发展创新计划——新理念及其变革实践[J].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46.
12沈书生.信息时代的教师职业能力结构重塑[J].电化教育研究,2012(10):103.
13徐万山.教师职业行为规范及其内涵和特征[J].基础教育研究,2012(7):20.
14李學农.专业化概念下的教师职业道德建设[J].教育与职业,2006(32):48.
15李敏.“教师道德”与“教师职业道德”辨析[J].当代教育科学,2009(4):12.
16李华东.试谈教师的职业行为与法律责任[J].吉林教育科学:普教研究,1996(6):37.
17张英丽.学术生态视域下大学教师职业道德失范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05(9):45.
18叶子,庞丽娟.师生互动的本质与特征[J].教育研究,2001(4):33.
19孙士新.人性假设视角下高职教师职业行为规范与晋级研究[J].成人教育,2014(8):66.
20刘立立,缴润凯.自我概念、自立人格与师范生教师职业成熟度的关系[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3(3):328.
21田爱丽.引领、规范和保障:澳大利亚教师职业道德建设考察与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2013(6):52.
22张珩,杨超.中西不同文化背景对教师职业道德养成影响的比较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6):78.
23教育部.中国教育概况——2014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情况[DB/OL].(2015-11-25)[2016-11-02].http://www.moe.edu.cn/jyb_
sjzl/s5990/201511/t20151125_2209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