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匠人精神及其培育

2016-07-07于志晶

职业技术教育 2016年12期
关键词:学徒制

于志晶

摘 要 秋山木工的学徒制,既是一种工作法,也是一种教育法,准确地说就是“工学合一”,它的核心是磨砺心性。现代化社会对秋山木工的传统方式提出了严峻挑战,然而,秋山木工的传统也恰恰是它得以引人关注的魅力所在。矢志培育具有“匠人精神”的人才,才有一流的产品,才有不衰的企业,才有不衰的国家和民族。

关键词 秋山木工;学徒制;匠人精神

中图分类号 I26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6)12-0047-04

这是一张“秋山木工”的全家福照片,大家笑得开心而又有节制。除了位于中间的长者,其余的人都剃了光头,身着统一工装,不大容易分出男女,但洋溢在他们身上的那种青春与职业熔融一体的气质反而更加让人印象深刻。这是一群立志要成为一流工匠的年轻人。

“秋山木工”是一家位于日本神奈川县横滨市的小企业,专门从事家具制作业务,为客户提供全部由顶级工匠亲手打造的可使用百年以上的家具。日本宫内厅、迎宾馆、国会议事堂,高级大饭店、美术馆、百货公司、名牌专卖店以及一些家庭等,都在使用“秋山木工”的产品。让这个小企业闻名于世的并不仅仅是它的家具品牌,还有这家企业的“学徒制”。据说,每年到“秋山木工”的访者络绎不绝,既有来自日本本土的慕名者,也有外国人,人们都想了解这里是怎样源源不断地培养出一流匠人的。

站在照片中间的那位长者就是“秋山木工”的创办者,名叫秋山利辉。秋山先生1944年出生于奈良县,他26岁时就已经开始接受为日本皇居制作家具的任务了。第二年,他辞去原来工房的工作,创立制作订制家具的“秋山木工”。同所有的创业者一样,秋山的志向也是要把公司办成能够存续百年的企业,但是与许多人不同的是,他意识到,实现企业的持续发展,要有源源不绝的有益于社会、有益于他人的一流人才。于是,创业之初,他就下决心培养一流的匠人,亲手打造家具制造业的超级明星。

秋山先生培养人才的办法就是“学徒制”,他把它称作“匠人研修制度”。因为年轻时做过5年木工学徒,并且受益极大,这个经历就成了他创立“匠人研修制度”的蓝本。40多年过去了,“秋山木工”由当初包括秋山在内的3名员工,发展到34人,同时,还有50多位一流的工匠离开公司在日本各地或国外创业,自立发展,大显身手。秋山的育人之梦一步一步变成了现实。这本小册子《匠人精神—一流人才育成的30条法则》,就是他在70岁时总结育人经验的心得之作。

时值我国大力实施制造强国战略之际,随着对“大国工匠”的宣传,“工匠精神”进入社会话题,并且由于国家领导人的高度肯定和倡导①,什么是“工匠精神”,怎样培养“工匠精神”,遂成为人们共同关心的问题。对此,这本书无疑给了我们一个鲜活的经验性回答。

“秋山木工”制服后背上,印有很大的三个字“木之道”,这是秋山培育一流匠人的灵魂。秋山认为,“木之道”就是“为人之道”。在教育上,他把它归纳为“匠人须知30条”:“进入作业场前,1.必须先学会打招呼;2.必须先学会联络、报告、协商;3.必须先是一个开朗的人;4.必须成为不会让周围的人变焦躁的人;5.必须要能够正确听懂别人说的话;6必须先是和蔼可亲、好相处的人;7.必须成为有责任心的人;8.必须成为能够好好回应的人;9.必须成为能为他人着想的人;10.必须成为“爱管闲事”的人;11.必须成为执着的人;12.必须成为有时间观念的人;13.必须成为随时准备好工具的人;14.必须成为很会打扫整理的人;15.必须成为明白自身立场的人;16.必须成为能够积极思考的人;17.必须成为懂得感恩的人;18.必须成为注重仪容的人;19.必须成为乐于助人的人;20.必须成为能够熟练使用工具的人;21.必须成为能够做好自我介绍的人;22.必须成为能够拥有“自豪”的人;23.必须成为能够好好发表意见的人;24.必须成为勤写书信的人;25.必须成为乐意打扫厕所的人;26.必须成为善于打电话的人;27.必须成为吃饭速度快的人;28.必须成为花钱谨慎的人;29.必须成为“会打算盘”的人;30.必须成为能够撰写简要工作报告的人。”这30条被秋山认作“一流之根”。他要弟子们每天都要背诵几遍,8年的学习经历中要诵读1万遍,把它们植入到血液中,成为一生的座右铭。

通观秋山木工的30条,没有一条关涉木工技术。秋山说,他培养的是“会好好做事”的匠人,而不是会做事的工匠。他的逻辑是“如果精神一流,技术肯定是一流”。甚至,他认为,正是这些看起来很平常的行为和习惯,恰恰是“匠人精神”的核心,是日本之魂。

日本是资源匮乏的岛国,能取得今天的繁荣,在秋山看来,得益于日本人的精神和技术,这是日本人应该万分珍惜的制造业基因,它不能止于这一代。事实上,无论技术上多么优秀,都是能够被模仿、被超越的,但是精神是无法被战胜的。这样的认识,让我们看到了秋山先生的家国胸怀。他的“木之道”是企业发展之道、国家发展之道,根植于对民族和国家满怀热爱的大境界之中。

实际上,秋山木工的30条,是与中国的传统文化相暗合的。古人讲“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②,凡事专用力于根本,根本既立,则其道自然就此而生了,也就是所谓的“己成,则物成”。秋山木工30条让学徒者专注用力的根本是什么呢,就是如何做人。生活中的做人,不外乎就是待人、待己、待事、待物、待财之事,点点滴滴,零零杂杂,但恰恰是这些生活中的“琐事”,若能日日践行,历久磨砺,就能止于至善,成为一个具有良好品质的人。于此,中国人最有透彻体会和经验。曾让伟大领袖毛泽东于近人“独服”的曾国藩,一生勉励奉行的家训就是“猪、蔬、鱼、书、早、扫、考、宝”8个字,即读书、种菜、养鱼、喂猪、起早、打扫、祭祀、待亲邻诸事,也都是居家的惯常之事,但是一家奉之,则家道兴旺,家家奉之,则国泰民安。可以说,在文化的脉系上,我们可以找到“工匠精神”的中国源头。

被称为“企业家中最出色的哲学家、哲学家中最出色的企业家”的“经营之圣”稻盛和夫对秋山木工的评价甚高,说秋山木工培养一流匠人的做法是“透过磨砺心性,使人生变得丰富多彩的日式工作法”。

秋山木工的学徒制,既是一种工作法,也是一种教育法,准确地说就是“工学合一”,它的核心是磨砺心性。何谓心性?儒家的重要代表孟子有“尽心知性”之说,佛教禅宗认为心即是性,“心性不异,即心即性。”③按照儒家学说,每个人在这个世界上都有自己的一份“天命”,这就是所谓的性。秋山先生有非常强烈的天命观,他认为,每个人都是由上天遴选出来的,来到这个世界上都有自己的职责,都有成功的天命,但并不是谁都能找到自己的天命的,所以要拿出101%的气力,持续做有益的事情,在不松懈的修业中提升自己的心性,找到自己的天命,从而为天命而活。

要实现磨砺心性就要自愿地按照秋山的学徒制要求去生活。到秋山木工当学徒要完成8年的寄宿制经历。第一年是进入到秋山学校学习见习课程,主要是学习基本生活习惯和基础知识;满一年后,才能被录用为正式学徒,接下来完成四年的学徒生涯,主要是木工的基本训练、工作规划和匠人须知的学习;满四年后,技术和心性磨练成熟者,将被秋山认定为“工匠”,得到一件印有姓名的“法被”(日式短上衣);第六年开始,他们将作为工匠,在公司一边工作一边继续学习三年。经过作为学员1年、作为学徒4年、作为工匠3年,总共8年的磨砺,最终成为合格的工匠,第九年就可以独立闯荡世界了。

秋山用“守破离”来概括他的这套教育体制设计。“守破离”是日本传统文化中的重要思想,在剑道、茶道等领域被广泛应用。讲的是,先从遵循老师教诲,认真练习基础的“守”开始;然后试着突破原有规范,让自己得到更高层次的提升,实现“破”的进化;最后能够自创新招数,另辟新道路,达到“离”的境界。秋山认为,他的“守破离”教育体制是“通往一流的道路”。他曾发愿:在有生之年能够培养出10位水准超过自己之上的工匠,接下来这10人能够培养100个“超级明星”式的一流匠人。他坚信只要这样源源不断地持续下去,就可以让一流匠人在日本永世不绝。这也是一个让我们肃然起敬的工匠之梦,民族振兴之梦!

秋山木工对学徒的要求有许多是与现代生活格格不入的,比如,所有学徒都要过8年的集体寄宿生活,进入工房的学徒无论男女一律剃成光头,禁止使用手机,禁止谈恋爱,禁止使用父母汇寄的生活费和零用钱,对学徒出现的错误老师和学长要严厉训斥,等等。有人对此提出质疑,但秋山始终奉之如法,毫不动摇。显然,秋山要坚持继承的是时下似乎已经过时的“学徒制”,并且情有独钟。事实证明,他的坚持是有成效的,一些知名私立大学的毕业生,以及一些有社会经验的年轻人,也都纷纷前来投门拜师,以成为秋山弟子为荣。也有人中途退出了,但是他们都表示,在这里学到的经验,一定能在今后的生活和工作中发挥功用;有幸在这里学习,真是太好了。现代化社会对秋山木工的传统方式提出了严峻挑战,然而,秋山木工的传统也恰恰是它得以引人关注的魅力所在。这也构成了“匠人精神”当代建设的一个普遍性的悖论。

日本的NHK为秋山木工制作了一个纪录片,其中有这样一组镜头:秋山回到老家为父母扫墓,小雨中,他身着深色西服和领带,一边虔诚地祭扫,一边投入地和父母交谈,俨然“事死如事生”。中国有“百善孝为先”的古训,秋山也深谙此理。秋山认为,人的工作动机,不是多挣钱,不是公司进步,而是要让父母满意,报答祖恩;如果亲情的根没有了,其他的动力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所以,他要求新入门的弟子每日都要向父母写“修业报告”,报告自己的进步、感受和心得。每当学徒的父母写来回信时,秋山就会召集大家介绍家人的感受,许多平时不太在意父母之心的孩子们,这种场合常常泪水涟涟,对父母的感恩之情油然而生。

作为社长和校长,秋山每天坚持与徒弟们生活在一起,即使是70岁的年龄,也依然参加每天早晨的集体跑步、准备做饭、清扫厕所和环境的所有活动。他不仅仅为徒弟们传授技艺,还把自己作为一个磨砺心性的标尺,言谈举止、吃饭走路、为人处世,时时给徒弟们做出示范,做到不教之教。这样的示范他坚持了40多年,成就了秋山木工的传奇。他是真正意义上的“工匠师父”!

秋山认为,修业就是解决“通达”问题。与同事相通达,就要通过集体生活这样的基本功锻炼,逐步学会彼此协作、相互照应、联手克难,学会建立生命的共同体;与客户相通达,就是要学会从客户角度想问题,不仅要按“合同”制作家具,更要洞悉客户心灵深处的需要,为客户精打细算,让客户感动和惊喜;与工具相通达,就是学会爱护工具、恭敬工具、感恩工具,把工具作为自己身体的一部分,让工具直通人心;与制作的家具相通达,就是学会把制作家具当成养育自己的孩子,念兹在兹,物我一体,做到心里有什么样式,制作就成什么样式,人有什么品质,家具就有什么品质。秋山提倡的“通达”理念,是普适性的。他在书的结语对各行各业的人士说,做任何工作的人,做买卖的、做老师的、做医生的、做农民的,手中都有一项“技能”,都是匠人,无论是谁,要想成为一流的匠人,只有一边挥洒汗水,一边锻炼积累自己的实力,这就是“通达”的不二法门。

企业是国家经济的细胞,是推动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每个国家每个民族都盼望自己的企业能够做大做强做长久。据说日本的长寿企业在全球第一,有千年企业,有五百年企业,有二百年企业,光百年企业就有5万多家。是什么让这些企业有如此强韧的生命力呢?秋山的这本书或许能够让我们稍窥堂奥。有了传人,才有传承。矢志培育具有“匠人精神”的人才,才有一流的产品,才有不衰的企业,才有不衰的民族和国家。

让我们向“匠人精神”顶礼膜拜!

Abstract The carpenter Akiyamas apprenticeships, is not only a kind of execution of work, but also a kind of educational method, to be exact, is the unity of working and learning. And its core is to sharpen the disposition. A traditional way of carpenter Akiyama is challenged the modern society, however, the tradition of carpentry Akiyama is exactly what it is to attract Peoples attention. Only determined to cultivate the talents with “the spirit of craftsman”, can the first-class products, unfading enterprises, and forever prosperous country and nation be got.

Key words words carpenter Akiyama; apprenticeships; spirit of craftsman

Author Yu Zhijing, researcher of Jilin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Education Academy of Teachers Institute of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Changchun 130052)

猜你喜欢

学徒制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中现代学徒制理念的运用分析
英国、澳大利亚学徒制新发展之比较
轮机工程技术专业现代学徒制实施探究
现代学徒制在数控加工技术中的运用
高职教育“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探索
我国职业教育中现代学徒制高技能人才培养探索
艺术设计专业中实施现代学徒制的路径分析
破解现代学徒制在职业教育中的困局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学徒制”新模式的探索与实践研究
通过供给侧改革,反思营销类专业商品知识短板与教学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