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啦啦操构图中点线面的运用及视觉平衡艺术研究

2016-07-06璐,饶

湖北体育科技 2016年4期
关键词:编排啦啦操

周 璐,饶 燕



啦啦操构图中点线面的运用及视觉平衡艺术研究

周璐1,2,饶燕3

摘要:通过对啦啦操构图的基本元素及其特征的分析,探讨啦啦操队形构图的视觉平衡艺术。将啦啦操构图视觉平衡艺术分为对称的平衡与不对称的平衡,分析对称的平衡构图的平移、旋转、反射、滑移反射4种构图规律,不对称的平衡的黄金分割和调和对比规律,以期指导啦啦操成套动作的队形创编。

关键词:啦啦操;编排;对称的平衡;非对称的平衡

啦啦操是艺术与体育相结合的集体运动,它将运动、激情、表演与难度融为一体,属于极具美感的难美类运动项目。随着啦啦操评分规则的演变,成套动作编排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艺术表现性要求越来越高,因此想要在比赛中取得良好的成绩,成套动作的编排成为了主要的因素。编排评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队形变化。国内外优秀的队伍,无不在啦啦操队形构图上追求变化合理、多样、新颖、巧妙。啦啦操队形构图也从原先的简单规则图形逐渐加入了不规则图形,让人感到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给观众和裁判带来极大的视觉艺术享受。

平衡是普通人和艺术家所能看到并希望看到的现象[1]。啦啦操队形构图追求的平衡包含3层涵义:1)平衡是宇宙中一切活动所具有的趋势,啦啦操构图属于视觉艺术图形一类,故啦啦操队形艺术构图,也不应违背这个趋势,所以它必须追求平衡,以达到和谐、统一;2)正如人的生活并不是仅仅追求空洞无物的安静,而是一种有目的的活动一样,艺术作品也不是静止地追求平衡、和谐、统一,而是为了得到一种由方向性的力所构成的式样。就是说,它追求的是运动中的平衡,不均衡中的平衡[2];3)艺术中的平衡,是为了帮助显示作品的某种意义[3]。啦啦操运动的精髓是为了展现合作团结、积极向上、勇于拼搏的精神,平衡可以帮助表现并凸显这一精神,帮助表达主题。

本文通过研究啦啦操队形构图的视觉平衡艺术,找出其队形构图中的一些规律,以指导啦啦操成套动作的队形编排。

1 啦啦操构图的基本元素

在啦啦操编排设计中有着各种各样的要素,但在啦啦操队形构图中点、线、面是视觉构图的基本元素,3种元素的相互结合既要体现各自的独立性,又要体现三者之间的协调关系,以构成丰富多彩的视觉平衡艺术。

1.1点

啦啦操构图的最核心元素,点代表每一个单独的啦啦操运动员。在构图的视觉中,每一个点都具有生命力。康定斯基[4]认为,从内在性的角度来看,点是最简洁的形态。啦啦操通过每位运动员所代表的点的移动方向,点与点之间排列的疏密度;点的水平、斜面、曲面、涡旋排列;点的渐变、聚散、连续编排体现啦啦操运动所特有的动、静、深度、节奏、韵律及平衡的视觉表达。

1.2线

啦啦操构图中的线,是由点的运动轨迹所形成的,体现啦啦操灵活的方向特性与其项目特有的力的运动感。德卢西奥·迈耶在《视觉美学》中提到,“线条是一幅构图中最为基本的部分,而构图中的动势、体积、阴影和质感都以线条来描绘,都是产生于线条的。线条能表示任何事物,以交叉、并列及交叠的线条来表现构图类型的种种变化”。啦啦操中线的表现形式包括直线与曲线。直线构图中又可细分为水平线、垂直线、斜线、折线以及各种线之间的交叉与混合,通过不同类型直线的构图以表达啦啦操表演中想要传达的坚强、顽强、明确、单纯及质朴的视觉艺术。曲线构图又分为几何曲线及自由曲线。几何曲线包括圆弧、抛物线;自由曲线类型很广,只要具有线的构图特征且有个性化、难重复性有可归为此类。

啦啦操构图中的线,除了单纯的构成以线为核心的队形外,还有一个特殊功能,即可以分割场地平面,将场地平面分为若干个小平面,搭配啦啦操动作、造型,构成新的场的视觉平衡系统。

1.3面

啦啦操队形构图中,面的构成分两类。一类为点的四周连续排列形成面(图1);另一类为线的集合排列构成面(图2)。啦啦操中面的构图及极具张力,且使构图呈现空间几何化。

图1 点的四周连续排列形成面

图2 线的集合排列构成面

啦啦操通过运动轨迹、运动时间、运动节奏的变化,将队形构建成多个相同形状的面,并做分离、连接、重叠的空间化演变。通过不同形状的面做大小、方向、距离等变化,形成视觉的对比流动冲击。将面做切割与重组,体现视觉艺术的融合与平衡。

2 对称的平衡

“平衡”和“对称”是我国传统舞台画面的美的观念。“平衡”规律使舞台稳定、规整。“对称”则使画面均衡协调。

对称的平衡,运用了数学对称的原理。数学概念上的对称具有严格的定义,所谓对称是以四种基本对称操作在平面中的应用为特征,在二维平面,4种对称操作(平移、旋转、反射以及滑移反射)可以单独或组合应用于某一对象中(图形结构之中)呈现不同的对称特征[5]。对称变换是对称操作的结果。它们的特点是既有一致反复的一面,又有差异的不一致的一面,但它们在差异中仍保持着一致。

数学对称原理有四种基本的对称操作,分别是(如图3、图4、图5、图6):

1)平移对称,在一条直线上以一定的间隔相重复,而不改变方向;

2)旋转对称,图形围绕着一定固定的点而旋转,使得它以一定的角度间隔而重复;

3)反射对称,图形跨过一直线(或反射轴)而反射过去,产生一个以“两侧对称”为特征的镜像;

4)滑移反射对称,图形通过平移与反射的组合而重复。

图3 平移

图4 旋转

图5 反射

图6 滑移反射

啦啦操队形构图中大量的使用了对称平衡的构图。从6人直到30人的位置排列上都是以两边“平衡”、“对称”为基本方法。因此场地稳定、规整、丰美、厚实。它以场地为轴心,逐渐向四周扩散,自然形成一种舒展平和的气氛,并且主次分明,队列清晰,颇有气派和冲击力,如图7。

图7 对称平衡的构图

图7所示的图形,符合数学对称原理。可以运用上述4种基本的对称操作,演变出更多的对称平衡构图。

3 非对称的平衡

3.1黄金分割比例

众所周知,平衡是大自然的一种规律和状态。同时,在心理学领域,格式塔心理学家们也得出:每一个心理活动领域都趋向于一种最简单、最平衡和最规则的组织形态。所以,阿恩海姆推导弗洛伊德的观点,得出一结论:平衡是任何自我实现者所要达到的最终目标,也是他所要完成一切任务、解决一切问题的最终归宿[6]。

比例,是一件事物的整体与局部这一局部和那一局部的比例关系。如一个形体它的长和宽什么样的比例才美?一个队形构图画面内的运动员要放在场地的什么位置?上下左右要占多少比例才美?而黄金分割这一比例恰恰是达到人类视觉平衡和心理平衡的最佳比例。这可能就是其能获美感的深层心理原因。源于古希腊毕达哥拉斯学派的黄金分割律,被认为是长宽大小最美的比例。所谓黄金分割的比例为:a:b=(a+b): a。约为1.618:1或1:0.618。大致5:3的比例。分割形式的合理与否,会影响到作品的可观性。我们通常把场地划分为九个区域(如图8)为前、中、后、右前、右、右后、左前、左、左后。八个方位(如图9)即1一正前方、2一右斜前方、3一正左方、4一右斜后方、5一正后方、6一左斜后方、7一正左方、8一左斜前方[7]。

图8 场地区域划分图

图9 场地方位图

啦啦操比赛中,展示的视觉中心点,不是场地的中心点,而是整个场地表演的高潮点,是视觉上最有趣的部位。从比赛场地的平面来看,前区是表演的强区,能给观众较强烈的感受,后区是弱区,而中区相对来讲比较中和;从中间与两边相比较,中间是强区,两侧则稍弱。从比赛场地的立体空间来看,空中是强区,地面是弱区。从比赛场地的位置来看,中间和前区的交界线,即距场地最前面2/5或1/3的地方,属于比赛场地的黄金分割线,是展示的最佳地区。

随着啦啦操技术水平和编排能力的发展,啦啦操队形构图也从原先的简单规则对称图形逐渐加入了不规则图形(如图10),特别是国外的优秀啦啦操。她们从西方现代舞中得到了启发。西方的现代舞打破了传统观念,它们不强调绝对的“平衡”“对称”,而基本上是要按黄金分割比例来构造几何图形。这些构图更显得活泼和富有跳动性。

图10 不规则图形

图10这2种构图人数虽然不相等,但这种“不对称”的场地位置的排列,由于安排妥当,符合视觉上的黄金分割,仍然保持着构图上的平衡。“不对称的平衡”给人在安定中又具有一定自由、灵活、愉悦性。

3.2调和对比

调和对比是指事物的差异和对立的统一,调和是事物的差异中的统一,“对比”是事物统一中的差异[8]。

啦啦操竞赛规则中,对成套动作编排的特殊规定中明确指出,成套动作中必须出现一组2×8拍的对比组合动作。在成套总体评价中要求:队形层次变化多样复杂,三维空间跌宕起伏;各种队形、空间、层次、对比效果变化要表现出创作性、艺术效果以及视觉冲击力。因此啦啦操队形构图中.如果没有高与低、动与静、正与反、明与暗的种种对比,就体现不出啦啦操这项运动的特点,缺乏层次和厚度。运用“对比”,不仅能加强啦啦操队形构图的主体感,又能在特定情景中衬托出其中的主要部分,并对细部进行必要的突出,起到烘云托月、加强特色的作用。这种通过调和的对比,可以使作品更加的充实和丰满。调和给人以融和、协调的愉悦:对比则给人以鲜明、醒目、振奋、活跃的审美感受。

在调和对比的构图运用中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渐变对比,另外一种是发射对比。

3.2.1渐变对比

渐变对比构成在啦啦操队形构图中可将基本形渐次变化排列(图11)。在一个大的队形调度中,将动作的方向、幅度、运动的时间、空间渐次转化。将产生很强的节奏感和韵律感。在竞赛啦啦操的规则中就明确要求在编排中完成“对比性操化动作”,而对比性操化动作体现的就是运动员间完成动作的渐次的节奏变化,即给观看者以视觉的渐次感冲击。

图11 基本形渐次变化排列

3.2.2发射对比

发射对比构成的特点主要表现为以一点或多点为中心,呈现向周围放射、扩散等视觉效果。具有较强的动感和节奏感。发射形态的原理,可自然界中得到不少启发,如光芒四射的太阳击水的波纹、声波的传导等。因此可以说,发射构成的形态形象地反映了人类的视觉对自然形态的理性感受。可以经常看到啦啦操中运用到3种发射构成形式:以一点为中心,呈直线状向四周扩大变化,这种画面给人冲破的感觉,整体感较强;以多点为中心,呈直线方式向周围扩大变化并相互衔接。这种形式体现多视点的理念;以一点或多点为中心,呈曲线式向四周旋转变化。我国民间舞蹈中常常运用,具有极丰富的层次变化。

4 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综上所述,平衡在啦啦操队形构图创作中起着巨大的作用。它是对啦啦操队形构图最基本的要求,也是评价队形变换是否美的最高标准。点、线、面是啦啦操队形最基础的构图元素,通过这些3种基本元素搭配与组合,形成丰富的视觉平衡效果。了解平衡的分类,在原理的基础上继承和发挥,能帮助我们科学化、系统化的研究啦啦操,并对活跃创作者的思路,增强动作开发组织能力,变化解构元素,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4.2建议

希望创编者能通过点、线、面三元素,不断的挖掘视觉表现的资源,熟练的掌握构图的创作技巧及视觉平衡艺术的基础理论,在创编过程中从杂乱中建立起有秩序的图形世界,与啦啦操运动核心动作特征相融合,将对称—平衡—和谐—对比—中心—节奏—韵律表现得淋漓尽致,以更好的展示啦啦操运动特有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为目标,充分发挥自己的独创性,对队形进行大胆的创造,进一步拓宽平衡视觉艺术在啦啦操队形构图中的运用。

参考文献:

[1]张立,高京.平衡在展示空间形态中的应用[J].时代文学(下半月),2008(2).

[2]高京.视知觉在展示的空间形态中的应用[D].天津:天津工业大学,2008.

[3]杨振环.视觉的能力[J].商情(科学教育家),2008(5).

[4]王惠芳.平面设计艺术的审美研究[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10.

[5]林迅.文化和艺术中的数学[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5).

[6]王待群.人体形态审美与造型设计美学原理的相关性[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5).

[7]郭贝贝.平面构成与舞蹈构图的联系[J].艺海,2007(6).

[8]陈东.浅谈舞蹈创作的思维方式[J].金田,2013(9).

[9]闫慧芳.我国优秀技巧啦啦操成套动作编排的研究[D].武汉:武汉体育学院,2009.

[10]王海英.图说舞台平面与舞蹈构图的点线面[J].舞蹈,2001(12).

[11]王冠,田平.点线面抽象符号在视觉艺术设计中的应用——浅议形式语言的秩序感[J].家具与室内装饰,2012(5).

[12]师晟.视觉构造原理[M].上海:东华大学出版社,2006.

[13]彭善秀.构图中的数与分割[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

[14]Hermann Weyl.Symmetry[M].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80.

Point, Line, Surface and Visual Balance Art in Cheerleading Formation

ZHOU Lu1,2,RAO Yan3

Key words:cheerleading;choreography;symmetrical balance;asymmetrical balance

Abstract:Analysis of the basic elements of Cheerleading formation and its characteristics, the rule of visual art Cheerleading formation composition balance are explored.Cheerleading formation is divided into Symmetrical Balance and Asymmetrical Balance.Symmetrical Balance is divided into translation, rotation, reflection and glide reflection, and Asymmetrical Balance is divided into gold segmentation and harmonic contrast.The rule will guide the Cheerleading formation.

中图分类号:G83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83X(2016)04-0349-04

收稿日期:2016-01-13

第一作者简介:周璐(1980-),女,河北唐山人,在读博士,讲师,研究方向:体育艺术编排.

作者单位:1.武汉体育学院研究生院,湖北武汉430070;2.湖北大学休闲体育发展研究中心,湖北武汉430062;3.武汉体育学院艺术学院,湖北武汉430070 1.Graduate School,Wuhan Sports University,Wuhan Hubei,430070;2.Hubei Leisure Sports Development Research Center,Hubei University,Wuhan Hubei,430062;3.Arts College of Wuhan Sports University,Wuhan Hubei,430070

猜你喜欢

编排啦啦操
啦啦操在小学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中的作用探究
浅谈电视新闻节目的合理编排
初中两种版本教材中电学实验的编排比较与分析
南京市农村中学开展啦啦操的现状调查及策略研究
影响高校啦啦操发展的因素及解决路径
提高报纸编辑版面编排策略的探析
电视节目编排的技术性和艺术性
啦啦操融入高职健美操教学研究
啦啦操运动身体美学价值的实践分析
啦啦操融入中小学阳光体育运动可行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