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拉米夫定治疗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的疗效及不良反应观察

2016-07-05唐海峰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13期
关键词:拉米夫定

唐海峰

【摘要】 目的 研究拉米夫定治疗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76例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 抽签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38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护肝、调节免疫和抗感染等常规治疗, 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拉米夫定治疗, 比较两组持续治疗1年后的疗效。结果 两组治疗后较治疗前肝功能丙氨酸转氨酶(ALT)、门冬氨酸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指标均显著下降(P<0.05);治疗后观察组较对照组下降更为显著(P<0.05);血清标志物乙肝e抗原(HbeAg)转阴率较对照组明显较高(P<0.05);对照组、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0.53%、7.89%,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拉米夫定能有效降低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的ALT、AST、TBIL等指标的表达水平, 抑制乙型肝炎病毒(HBV)的复制和改善肝功能, 且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拉夫米定治疗未增加其他不良反应症状, 患者耐受性较好, 可作为临床较为安全有效的治疗药物。

【关键词】 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拉米夫定;肝生化指标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13.111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由于受HBV感染, 且随着病毒活动和长期持续复制引起肝脏炎性坏死和纤维增生进而导致肝硬化甚至肝硬化失代偿和肝癌, 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命安全[1]。目前医学上多采用抗病毒药物抑制HBV复制进行治疗, 并研发了以拉夫米定为代表的多种药物[2]。本院对收治的76例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分组治疗研究中, 进一步证实了拉夫米定的显著疗效, 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本院2012年7月~2014年8月收治的76例

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 均经实验室生化检测和影像学联合确诊, 抽签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38例。其中对照组男23例, 女15例, 年龄29~71岁, 平均年龄(48.7±7.5)岁;观察组男25例, 女13例, 年龄27~68岁, 平均年龄(49.2±

7.5)岁, 均有不同程度的恶心乏力、腹胀腹痛等症状。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两组均给予促肝细胞生长素、胸腺肽、人血白蛋白等常规护肝药物和免疫调节、利尿利胆和抗感染等对症治疗, 治疗期间密切监测肝功能有无异常变化。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拉米夫定片(商品名:贺甘定;福建广生堂药业有限公司;规格100 mg×14片;国药准字H20113025)口服治疗, 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1片/次, 1次/d, 饭前或饭后服用, 根据患者耐受和症状缓解程度酌情增减剂量。两组均持续治疗1年。

1. 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和HBV血清标志物。取患者空腹静脉血3 ml采用全自动生化检测仪检测ALT、AST、TBIL等指标以及血清HbeAg阴转率, 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试剂盒由上海诺泰生物公司提供。观察两组治疗不良反应情况。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 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肝功能生化指标及血清学标志物阴转情况比较 对照组血清标志物HbeAg转阴率为7.89%(3/38), 观察组HbeAg转阴率为26.32%(10/38), 观察组HbeAg转阴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4.55, P<0.05)。两组治疗后ALT、AST、TBIL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下降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见表1。

2. 2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 两组在治疗期间严格观察、随访, 对照组出现3例明显腹痛腹泻, 1例患者于第26周死于肝性脑病,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53%(4/38);观察组出现2例上呼吸道感染样症状和1例腹泻,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89%(3/38)。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6, P>0.05)。

3 讨论

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作为一种由慢性肝炎进展而成的晚期肝病, 预后较差且致死率较高[3]。据医学统计显示, 未采取抗病毒治疗的慢性乙肝肝炎患者, 5年内进展为肝硬化的比例约为8%~20%, 肝硬化代偿期患者5年内进展为肝硬化失代偿期的比例高达20%~25%, 且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5年生存率<40%[4]。目前医学上尚无确切根治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的有效方法, 但通过抑制病毒复制和对症治疗仍能达到较好的控制病情、改善肝脏功能的效果, 对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5]。

核苷类药物是临床研发治疗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的有效药物, 主要包括拉米夫定、恩替卡韦、替诺福韦等药物, 医学研究发现拉米夫定作为一种HBV-DNA逆转录酶抑制剂, 通过与三磷酸脱氧胞苷竞争整合入HBV-DNA链并破坏终止HBV-DNA链的合成以达到抗HBV病毒的作用[6]。ALT与AST主要分布在肝脏的肝细胞内, 是直接反映肝脏细胞受损的重要指标, TBIL能较好的反映人体肝脏红细胞破坏程度, 当HBV病毒继续复制损害肝脏功能时易加剧红细胞破坏, HbeAg是乙肝病毒复制的重要标志, 若检测呈阳性, 则表示乙肝病毒复制活跃且传染性强[7]。结合本次研究结果分析, 和对照组相较, 观察组治疗后ALT、AST、TBIL下降更为显著, 且血清标志物HbeAg转阴率(26.32%)较对照组(7.89%)明显较高(P<0.05);且观察组加用拉夫米定未增加其他不良反应, 安全性较好, 和赵立新等[8]的研究结论基本相吻合, 但该研究认为从长期疗效(3~5年)看, 拉夫米定对病毒抑制的效果明显较好, 且较为稳定, 而常规治疗从长期来看, 抑制病毒效果由于病毒的耐药变异而显著下降导致患者的预后和生存率较差, 对此本院认为本次研究仍存在一定不足, 应进一步深入研究加用拉夫米定治疗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的近远期疗效, 而短期治疗期间应重视并及时行功能检测, 做好病情跟踪和对症治疗工作。

综上所述, 拉夫米定对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的抗病毒效果较好, 有利于稳定病情, 阻止病情进展和改善肝功能, 且治疗安全性较好, 可作为临床治疗的参考用药。

参考文献

[1] 李磊, 刘伟, 陈玉涵, 等.不同核苷(酸)类似物抗病毒治疗方案治疗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的临床研究.北京医学, 2014, 36(12):1017-1021.

[2] 郎静, 赵龙凤, 许翠萍, 等.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中国现代医生, 2015, 8(14):71-73.

[3] 汪平莉, 朱春丽.拉米夫定治疗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的疗效及不良反应.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4, 34(5):1378-1379.

[4] 叶素素, 张新雷, 徐伟, 等.替比夫定、阿德福韦酯联用与恩替卡韦单药治疗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疗效对比观察.山东医药, 2015, 20(2):65-67.

[5] 张国顺, 尚华, 张文缓, 等.小剂量干扰素联合胸腺肽α1序贯治疗耐核苷类药物的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临床研究.现代预防医学, 2013, 46(7):1399-1400, 封3.

[6] 洪永孟, 郭亚兵.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预后相关因素研究.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12, 17(3):159-161.

[7] 郭春辉, 韩兰秀, 万美容, 等.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免疫调节作用.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2014, 28(4):262-264.

[8] 赵立新, 卢天虎, 庄海, 等.回顾性分析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HBeAg阳性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的临床疗效.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2015, 18(4):91-93.

[收稿日期:2015-12-22]

猜你喜欢

拉米夫定
乙型肝炎肝硬化应用阿德福韦酯与拉米夫定联合治疗的临床疗效
阿德福韦酯与拉米夫定联合恩替卡韦治疗肝硬化的效果分析
拉米夫定耐药 应换啥药
不同剂量复方甘草酸苷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观察
中医四步免疫化纤疗法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研究
膈下逐瘀汤联合拉米夫定用于乙型肝炎肝硬化治疗临床研究
LAM联合ADV治疗老年失代偿期乙肝后肝硬化的疗效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拉米夫定治疗肝硬化合并肝源性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护理分析
阿德福韦酯治疗乙型肝炎
点击拉米夫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