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与分析

2016-07-05宋岷源

读写算·基础教育研究 2016年28期
关键词:职业核心能力调查分析课程体系

宋岷源

【摘 要】本文通过问卷调查了山东商务职业学院毕业生就业能力的调研和分析,发现致使毕业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在于毕业生职业核心能力欠缺。针对这一核心原因。本文在课程体系构建上进行了思考,探索了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体系与就业能力之间的相互关系,并提出了相应的修改建议。

【关键词】职业核心能力;调查分析;课程体系;培养建议

本文以山东商务职业学院15届毕业生为调查对象,从毕业生就业的基本工作状态、岗位能力及毕业生职业发展影响等方面做了了调查。通过对问卷的整理和分析,发现致使毕业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在于毕业生职业核心能力欠缺,尤其欠缺适应岗位变迁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业核心能力。

针对这一突出问题,本文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就加快培养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进行了思考,并提出了相应的培养策略。课题组针对山东商务职业学院2015年届毕业生开展了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300份,收回有效问卷265份,问卷有效率为88.3%。

一、问卷调查结果整理与分析

(1)工作单位性质调查显示,有60%以上的应届毕业生找到了和专业对口的工作,其中机械系和粮工系的专业对口率在85%以上。在民营企业、合资企业和外资企业工作的毕业生达到78%。在国企工作的毕业生仅为16%。可以看出,尽管毕业生面临极大的就业压力,但是工科的学生的就业仍然能够在专业上占据优势。二是随着民营企业在我国的发展势头越来越好,并伴随着企业制度的完善,企业待遇的提高和用人机制灵活,越来越受到高职毕业生的青睐。占这届毕业生的50%以上。约有6%的毕业生选择了自主创业。而且创业的学生中50%得到了国家有关政策的支持,而且有比较明确的创业方向。还有约7%的学生通过了3+2的專升本的升学考试,在本科院校继续深造。虽然创业的学生占总量的学生数额不高,但是创业需求强劲,而且项目成熟。较之,小商业的创业模式更显得成熟。

(2)“职业核心能力”的调查结果分析

我国职业教育界一直有“职业核心能力”的说法,这是在总结发达国家的职教情况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职业核心能力。包括与人交流能力、信息处理能力、数字应用能力、与人合作能力、解决问题能力、自我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外语应用能力。目前,“职业核心能力”已经成为企业选拔、公司选人、聘用的重要标准。通过调查,90以上的学生基本了解这八项职业能力,有50%以上的学生认为最欠缺的是自我学习能力与创新能力。据“面向21世纪国际教育研讨会”(2014)的预计,每隔3~5年就有将近50%的技能需要更新;现存的职业每15年将有20%的岗位被更换。而且这一趋势有增长的可能。为此我们的职业教育跟随社会的脚步也走创新型路线,不能一套体系用到十年八年的不变,教育体系和培养路线也必须根据行业的发展需要,随时补充、完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让学生具备与与时俱进的意识,在强调专业技能学习的同时,注重学习能力的培养和锻炼,方可促进学生将来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职业素质拓展课是通过校内外的职业实训,使学生在职业素质、技能、修养、职业道德等方面得到全面提升的课程,是加强学生职业素质教育的重要渠道。56%的学生认为专业课程使自己本身获益良多,让自己能够胜任目前的工作。42%的学生认为课堂课程的学习中的职业素质拓展模块足够应付职场需要。分析认为,一定程度而言,专业知识的教育与职业素质拓展训练对培养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可谓殊途同归,都是为了达到培养专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的目的。高职院校在将职业素质拓展作为到专业课程的教学的重要补充的同时,要以模块化为导向,有针对性的以切实提高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为目的。以实现专业教育与职业素质教育同步进行。

(3)针对工作表现的职业能高职毕业生力调查与分析

82%的毕业生认为能够胜任目前的工作。70%的毕业生对自身当前从事的工作基本满意,没有近期内调换工作的打算。95%的学生认为应该在工作中进一步工作技能提高。有12%的学生认为工作前景不明朗,有进一步调换工作的打算。50%的学生认为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不足。25%的学生认为自己的专业知识不足以应付目前的工作内容,需要进一步的提高。分析认为,虽然有就业市场竞争激烈给就业市场带来的压力,使毕业生有一种找到了工作就万事大吉的想法。但是毕业生对就业的状态在基本满足的基础上有进一步提升的需求。高职毕业生若能掌握一定的学习能力和基本的职业素质。在“就业难”的环境中可以通过自我学习进一步提升就业前景为此,要求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要从实际的工作需要出发,注重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和提高,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的学习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分析认为除了职业知识能力,职业院校也应该将行业背景的教育和职业前景路径纳入职教的教育范畴。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中,要注重培养发展型、复合型技能人才,具有良好职业素质职业道德及能够快速适应行业企业发展趋势的人,才更符合当前及今后现代企业的发展需要。

二、对当今高职教育的思考

加强高职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是高职院校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这为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职院校的主要办学功能是为就业市场培养合格的技能型人才。在招生和就业双重严峻的形势下,如何实现“高质量”的良性发展态势,关系到高职院校未来的生存和发展。

首先,高职院校办学的立足点和最终服务点是提高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

也是提升人才培养的品质、内涵、质量的重要切入点。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课程体系的构建中,应将职业核心能力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提高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也就是提高学生的核心竞争力和适应岗位变换需求能力。高职院校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强化实践性教学环节,努力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通过有计划、有组织的模拟实践,引导学生进行就业与创业实践。帮助学生迅速进入职场角色,适应职场角色,做好心理预期。通过真实地再现职业环境,使学生在实训过程中就担负真实的责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有利于学生毕业后尽快适应职业活动和工作岗位。

其次,高职院校应将学生培养的目标放在推动企业进步和满足社会需求上来。

高职院校切不可再将培养“一技之长”为教育教学目标。高职教育功能的最终实现,应体现在促进学生的进步成长和为社会服务的价值实现上。在人才培养上,力争为企业培养优秀员工,为社会发展培养可造之才。企业在全球化发展的进程中,人才已成为企业竞争的战略性要素。为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发展经济、服务民生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是社会和企业的迫切需求。根据社会的实际需求制定专业发展的纲要。高职院校的专业发展应该主动贴近行业、企业的需求。密切与行业、企业在人才培养、职工培训、资源共享、技术开发应用等领域的合作。使企业参与分享学校的资源优势,同时参与到学校的专业建设布局和改革发展上来。通过开放性的实验实训资源服务平台、多层次、模块化等多种运作模式,将学院自建、校企共建、引进企业(车间)等多种建设形式衔接进教育实训环节。加强校企合作,引入现代企业理念和管理模式,与企(行)业共同制订生产性实训实习基地建设规划、生产性实训环境设计、生产性实训项目开发建设等。努力营造仿真或真实的职业场所和氛围。进行模块化、实境训教、项目导向等实训实习教学模式。

其次,高职院校的各专业可根据自己的专业特色,开展形式多样的大学生创业培训。

通过切实有效的创业讲座、创业实战职场演练、创业构想、陈述创业计划书等方式训练高职学生的心智模式,唤醒高职学生的创业意识。高职院校自己也可以通过设立大学生创业园区、等方式为高职学生创业实践提供宽松的环境和一定的服务保障。鼓励、支持学生从事校内的商业勤工助学模式,改变传统认为的在校期间干兼职会影响学业的陈旧观念。采用自媒体的方式为学生提供兼职信息。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从事兼职工作,磨砺意志能力,积累实际经验,让高职学生深刻感受到创业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创业激情。在高职学生中开展创业教育,通过创业教育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也是对学生多层次发展的一个有益补充。高职院校在创业教育中在专业教育中渗透创业教育;开设专门创业教育的课程,培养创业教育的师资力量。顺应创业教育的要求,完善创业教育体系,加大第一课堂的改革力度。

最后,高职院校必须根据就业市场的需求调整专业结构。

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一定要遵循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规律,打破传统的学科系统化、固定化的模式,以促进学生职业能力发展为宗旨,以职业核心能力要求为根本,根据社会需求、行业发展前景和市场反馈的信息来慎重审视和考虑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社会的发展变革和企业的现代化发展都对高职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多新的要求。按照社会发展对职业不断革新的要求,学校也要有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能力培养做出不同的应对方案。注重培养方式的灵活性通过理念、方法的全面创新来提高培养学生的能力,培养能够更快的适应现代经济发展的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庄小将.高职毕业生就业能力结构维度构建与培养策略[J].继续教育研究,2011,(7)

[2]教育部全国高等院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全国高校畢业生就业竞争力评价体系启动[EB/OL].ht-tp://www.5qiuxue.com/zhaosheng/jiuyeli/xinwen.htm,2005-04-30/2011-03-03

[3]陈敏.高职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及对策[J].职业技术教育,2006,(7)

猜你喜欢

职业核心能力调查分析课程体系
以创新课程体系引领学生发展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基于高职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校企合作社团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浅议中职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核心能力培养
云南师范大学非体育专业学生参加课外体育现状的调查分析
基于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高职管理学实务课程教学模式研究
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核心能力发展探析
大学生网络参政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
泸州市泸县初中生体质现状调查与分析
华东地区高校园林专业校外实习基地现状调查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