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美术创意课堂作业设计的研究
2016-07-05鲍娟
鲍娟
【摘 要】为了转变初中生对美术作业“应付差事”的态度,提高学生对课堂作业的关注度和喜爱程度,从而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笔者从优化美术课堂作业设计入手,通过创意的改造和加工,促使学生在作业练习时变被动为主动,充分发挥学生特长、挖掘学生潜能,张扬学生个性,让学生的美术能力得到综合发展。
【关键词】创意设计;课堂作业;激发兴趣
一、问题的提出:研究背景、目的、意义
(一)课题研究背景
初中阶段的美术学习是非常重要的,它既是小学美术学习的再提高,又为高中美术学习奠定基础。然而受传统应试教育影响以及经济滞后发展的原因,宁夏地区的初中美术教育一直处于尴尬的境地,属于“弃之可惜,食之无味”的“鸡肋”学科。如何在有限的条件下完成新课程标准下的美术教学,笔者认为最直接的方法就是提高美术课堂教学的实效性。而在美术课堂上能最快速反映学生学习所得,体现教学有效性和学生知识技能掌握程度的就是学生的课堂作业,课堂作业作为教与学的交汇点,它的设计直接影响着教学的实效。
(二)课题研究目的
新课程理念下,作业更多关注的是作业的质量和学生的学业负担问题,作业在容量上要考虑量力性,作业量遵循的不是“多多益善”原则,而是“少而有效”的原则,既不加重学生学习负担又能尽可能发挥学生潜能。为此,笔者试图从现代中学生的角度出发,根据教学内容与目标、所面对中学生的年龄特点、性别特点、性格特点,通过缜密地思考构思,因材施教,研究设计出能让绝大部分学生感兴趣、容易着手、且紧密围绕教学目标,联系当地本土文化生活的创意美术课堂作业,既能达到不增加学生无谓的学习负担、同时又有效的培养学生美术观察能力、表现能力,提高设计意识的美术学习目的。
(三)课题研究意义
在完善教学作业设计的过程中努力促使学生转变完成美术课堂作业的态度,形成被动学习——主动学习——热衷学习的良好局面,提高学生对美术作业的关注度和喜爱程度,引导学生主动地投入作业创作中,挖掘自己的潜能,发挥自己的特长,张扬自我个性,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使美术课堂成为学生发展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审美品味和审美能力的最佳阵地。
二、研究思路和方法
(一)研究思路
1、开展实地调研,收发专题调查问卷,分析本课题实施的可行性。
2、通过数据分析、行为观察,对授课班级进行作业质量比较,整理相关数据。
3、总结归纳创意课堂作业的实施原则,提出具体创意的方法建议。
4、现实应用,对实施创意作业布置的效果进行实践检验。
(二)研究方法
1、研究准备阶段:主要采用观察、调查、查阅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针对学生目前的对美术课堂作业的完成现状,通过观察、问卷调查进一步确定研究对象。结合查阅文献资料,确定研究的内容,为课题研究提供事实依据。
2、研究实施阶段: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把每一节美术课堂作业的布置,都作为课题研究的一个环节,在实际行动中摸索经验。对每个阶段,各个个案数据进行收集,将差异情况和解决策略按不同的标准分类、比较,形成资料。使教学的过程同时成为研究的过程。并通过多个代表性作业个案的不断探讨、总结,形成一定的理论。
3、研究总结阶段:主要采用经验总结法。课题组成员积极对自己的研究活动过程加以回顾、反省、總结。
三、研究结果及分析
(一)设计创意美术课堂作业要遵循的两个原则:
1、贴近学生、贴近校园、贴近生活
(1)贴近学生,从学生角度出发,充分利用中学生年龄特点、心理特点考虑每次一的作业设计。
(2)贴近校园,让学生参与班级、与校园相关的美术活动,调动积极性、体验成功感。
(3)贴近生活,发挥美术知识和技能在帮助学生提高精神和生活品质方面的作用,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领悟美术的独特价值。
2、当堂学、当堂练,强调“时效性”
当堂掌握课程的内容——当堂实施动手练习——当堂收获学习成果,这样的“趁热打铁”可以激发学生的挑战意识、充分训练学生眼、手、脑的协调能力。
(二)设计创意美术课堂作业的基本要求:
1、美术课堂作业设计“有趣味”
做有趣的事情是任何人都无法拒绝的,而且年龄越小兴趣就越浓。当学生的智慧与趣味化的作业设计碰撞在一起时,灵感的闪现和创作的热情是高涨的,学生会迫不及待的马上运用课堂所学美术知识来表达自己的创作欲望,并会以最快的速度完成作业,通过自我展示、教师评价、同学评价得到成功的满足感。
2、美术课堂作业设计“有本土”
根据教材内容,教师可以设计出与家乡风景名胜、风土人情有关的“本土化”作业。作业的形式可以多样化,如基础绘画、照片摄影、调查报告等。这样的作业能够引起学生对社会生活的关注,增加学生对家乡的了解,激发学生的热爱家乡的情结。
3、美术课堂作业设计“有个性”
教育家赫德曾说过:“创造型儿童最显著的特点是拥有自己的个性”。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和能力,以及他们各自特有的语言和个人创作方式。为了避免学生作业公式化,缺乏创新精神,教师在作业设计中要有的放矢地尝试突出“个性”的作业。
4、美术课堂作业设计“有合作”
新课程的实施让学生面临的作业更多的将是探究性作业,作业完成的过程更需要学生密切合作。打破传统作业“独立作战”的形式,变个体型为合作型,采用互动协作原则,让学生与学生相互切磋,共同合作完成作业,同时在合作中有目的以“强”帮“弱”,让后进生也能够参与到制作的乐趣中,也能起到激发后进生学习动力的作用。
四、研究结论
(1)美术课堂作业的上交率和质量明显提高
(2)美术课堂教学实效性明显提高
(3)美术课的关注度和喜欢程度明显提高
(4)学生创新能力明显提升
参考文献
[1]李力加编著,《名师如何炼就名课》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2]王福强、解素女编著,《新课程理念下作业试卷设计与评阅》天津教育出版社,2010
[3]李永正编著,《新课程理念下的创新教学设计中小学美术》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4]张永华、谌业锋编著,《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素质训练》天津教育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