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合作学习教学法在中学篮球教学中应用研究

2016-07-05吕天慈

读写算·基础教育研究 2016年28期
关键词:篮球教学中学应用

吕天慈

【摘 要】合作学习教学法是当前学校教育提高教学质量的一种有效手段,同时它也是提高学生身心健康的有效方法,目前已经被广泛应用到了体育教学之中。本文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中学篮球教学的特点,以XX中学2016级学生为实验对象,通过实验研究的方式来探索合作学习教学法在体育教学中应用的可行性及实施效果,从而完善合作学习教学法在中学篮球课的应用研究,以期为我国中学篮球课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建议。

【关键词】合作学习教学法;中学;篮球教学;应用

引言

篮球运动以其独特的魅力深受广大青少年的喜爱,目前这项运动在我国已经非常普及,同时也是中小学体育教育的重点内容,在体育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试图将合作学习教学法应用到中学篮球教学中,探寻合作学习教学法在中学篮球课中的可行性及实施效果,以期改善当前中学篮球教学的效果。

1 研究对象

本研究对XX中学2016级学生两个班级的学生展开了教学实验,其中一班作为本次研究的实验班,对其篮球教学采用的是合作学习教学法;二班作为本研究的对照班,采用的是“讲解——示范——练习”的传统篮球课教学法。

2 研究思路

本文采用文献归纳法、资料查询法等多种方法相结合的方式,实验研究主要分为以下几步:首先在实验前,测定相关的数据;其次,按照教学实验内容进行授课,在教学结束后对学生相关数据进行测定。最后,对比实验前后的两组数据,得出本次教学实验的结论—合作学习教学法比传统教学方法的教学效果优越。

3 实验过程

3.1 实验过程的控制

(1)传统的中学篮球教学实行大课堂教学,体育教师在教授篮球知识与篮球技能时都是面向众多学生展开,难免会顾此失彼。针对这一问题,本实验依据学生身体素质状况以及已有篮球基础进行分组,体育老师则分别对各组学生进行教学、指导,然后让小组长带领全组成员学习、训练。

(2)教学分组遵循的原则

本次实验研究对学生的分组,主要按照“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进行。由于各个小组之间的差距不大,所以各小组在篮球教学中既能体会到体育竞技的乐趣,又能够有效激发各小组成员参与篮球教学的积极性。

3.2 实验内容的设计

实验设计的内容包括设计多个方面的内容,具体包括教学内容、教学进度、教学目标、教学条件、考核内容、考核方法、评价标准等。

教学内容:“三步上篮”技术。

3.3 实验实施过程

本研究在运用“合作学习教学法”的篮球课教学实验中,始终秉承科学性、主体性和开放性的基本原则,采取了包括“目标呈现—师生合作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测验评价—反馈与补救”五个主要环节的实验流程。

4 实验结果与分析

4.1 合作学习教学法对学生身体素质指标的影响

身体素质是指学生的基本活动能力,主要体现在体育运动成绩上,本文选择200米跑来衡量学生在教学实验后的身体素质变化。实验结果见表1: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实验班学生的200米成绩在教学实验前后有了显著的变化,在教学实验之后,实验班学生的200米成绩从31.04±1.36提高到28.92±0.73,平均值差异超过了2。而对照班学生的情况并非如此,对照班学生的200米成绩从30.62±1.21提高到29.53±0.81,虽然他们也有了一定的提高,但是平均值差异并不大。

4.2 合作学习教学法对学生篮球技术水平的影响

本研究主要通过“三步上篮”技术来衡量实验前后学生的篮球技术水平,具体做的实验结果如下表2:

从表2中可以看出,在“三步上篮”技术得分方面,实验班学生与对照班学生在实验前后有着较为明显的变化。其中,实验班学生的得分由实验前的44.89±1.59提高到了实验后的56.13±1.72,这说明“合作学习教学法”对于篮球技能的教学有着明显的提升作用。对照班学生的得分情况在实验前后也有了一定的变化,由实验前的43.51±1.46提高到49.32±1.79,但是相比而言提高的幅度要小很多。

4.3 合作学习教学法对学生之间合作意识的影响

本研究对合作学习教学法对学生之间合作意识的影响进行了调查取证,具体的调查结果如表3:

从上表中可以看到,两个班级在实验前P值大于0.05,合作意识指数没有明显差距,实验后P值小于0.05。在进行教学实验后,实验班学生的合作意识指数从实验前的52.37±6.12增加到了实验后的59.45±6.84,可以看出学生的合作意识有了较为明显的提高。对照班學生的合作意识指数也有了一定提升,从实验前的46.58±7.94到了实验后的49.73±7.43,但是其合作意识所提高的程度相对而言比较小。

4.4 合作学习教学法对学生参加篮球运动积极性的影响

为了进一步探究在中学篮球教学中运用合作学习教学法对学生的影响,本研究在进行教学实验前与实验后,分别对实验班级学生与对照班学生每周在课外参加篮球运动的次数进行了统计、调查,具体统计结果如下表4所示:

从表4中可以看出,实验班学生每周课外时间主动参加篮球运动的次数在教学实验的前后有了明显地变化,他们每周参加篮球运动的次数从教师实验前的1.72次提高到了教学实验后的2.95次,提高幅度达到了72%。对照班学生每周课外时间主动参加篮球运动的次数也有了一定的变化,参加篮球运动的次数从实验前的1.76次提高到了实验后的2.47次,提高了40%。

5 结论与建议

通过本文的研究得出,在中学篮球课教学中,合作学习教学法教学效果要优于传统教学方法,今后中学体育教师应在体育教学中积极运用合作教学法,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改善体育教学效果,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中学篮球课教学中,应充分运用合作教学法,并在分组时,应当注意以下问题:重视学生起点,根据体质分组;注意学生性别,按照性别分组;关注学生兴趣,依据兴趣分组;

参考文献

[1]王李翔.合作学习模式在初中篮球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2010

[2]梁瑞涛.对体育教学中分组合作学习方法的研究[J].学周刊.2012(34)

[3]傅文伟.落实“身”“心”双赢的农村体育教学模式的探讨[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03)

[4]薛全忠.普通高中课外活动篮球俱乐部的实施建议[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03)

猜你喜欢

篮球教学中学应用
在多解中学创新
Big Hero 6: Always be with You
浅谈循环训练法在初中篮球教学中的应用
借助体育游戏教学法促进小学篮球教学
关于高校篮球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思考
篮球教学中三步上篮教学方法研究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
气体分离提纯应用变压吸附技术的分析
会计与统计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