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院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及提升研究
2016-07-05刘婧辉
刘婧辉
【摘 要】对体育院校来说,辅导员是其实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中坚力量,是处理其日常事务的关键因素,辅导员的职业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学校的教育水准,直接影响体育院校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本文采用调查研究的方法,分析了目前体育院校中辅导员职业能力存在不足,提出了辅导员的职业能力提升策略。
【关键词】体育院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提升
前言
辅导员在体育院校中是一支不一般的教学力量,他不仅是体育院校师资队伍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成分,而且是其管理队伍的中流砥柱,是体育院校对当代大学生进行政治教育的主要力量,还是体育院校处理学生日常事务的基础力量,是当代大学生健康成长中值得信赖的老师和好朋友。其职业能力的大小以及综合素质的高低,在极大程度上决定了其管理学生工作的优劣以及学校办学质量的提升。
1.体育院校辅导员职业能力调查
1.1 职业能力整体不高
为了关注体院辅导员的综合素质,从五个方面来考察,即职业维度、自我能力评估,工作支持,职业期望,职业能力。分值设置,最高分是4分,最低分为1分。参与测试的则是某体院的直接参与学生工作的专职、兼职辅导员,调查结果见表1: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职业维度、职业期望分值相对较高,快到达到3分,说明辅导员对于自身工作还是怀揣很多的期望,希望在这个职业中获得自我认可,自我价值的实现。自我能力评估以及工作支持得分略低,这一点说明大部分辅导员对于自身的不足还是有很客观的认识的,同时也明确表达了大家的期望,就是在工作中能够得到更多的来自校方、来自制度的支持与保障。相对的,辅导员职业能力的得分相对就低,这应该是多方面作用的结果。我希望可以在调查研究中寻求到这个原因,并且可以找到好的解决办法。
1.2 辅导员职业认知出现异同
在进行职业能力认知维度研究中,本文设立5道测试题,分别有5个因子与之相映衬,其问题和答案的类别依据调查的记录设立。测试结果本维度平均分是2.966,分值范围是最高分是4分,最低分1分。以此证明了体育院校辅导员觉得该职业的认知度不算差。下面图2所示,此次测试的5个构成因子测试结果如下:
调查结果说明了体育院校辅导员的工作压力重点来自于发展空间和工作内容繁杂两项。此外,在测试“工作年限”因子时得到了均分是2.24,比维度得分要低一些,说明了这一因子同样起到了负向抑制意义。
1.3 工作支持力度不大
当前的体育院校辅导员所获得的“认同支持”以及“制度支持”的力度弱,让其觉得在事业中获得的支持力度弱小,以此得知“工作支持”形成因素中制度支持、认同支持出现的问题一直影响着题目的职业能力的形成与发挥的重点问题。
1.4 职业能力有待提高
(1)体育院校辅导员职业压力较大。我采访的这名辅导员,他承担着500名左右学生的具体工作,他说已经习惯了每天一睁眼就看记事簿,看看今天最要紧的事情安排,有很多在还没有进办公室就已经给学生安排下去了。他每天最担心的事情是,有没有同学在锻炼中受伤,有没有同学之间的冲突,情绪非常紧张;
(2)体育院校辅导员的工作年限偏长。体育院校輔导员工作年限太长会产生消极厌倦情绪,急需调整改变,体育学院应该设置辅导员的工作年限;
(3)体育院校的辅导员的职业待遇得不到改善。在问及“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进现在工态度?”被问及的6名辅导员都反复提及职称以及职务的评定这两个要素。因为辅导员属于基层工作人员,与代课老师和学生生活来往的最多,但是职称评定的投票权却掌握在一些不了解他们实际工作情况的一些教授手里,导致辅导员评职称有了相对的困难,一旦他们思想上觉得没有奔头,工作也开始懒散起来,经常处于被动状态,有事经常往别处推卸责任;
2.提升体育院校辅导员职业能力的基本对策探讨
2.1 提高职业成功意识
(1)增强自我抗压能力:抵抗能力表现为其在体育院校进行服务时所展现的战胜以及挑战困难的能力,此外还有将服务过程中和大环境下的不利因素转变为积极动力的能力,还有对自我主管意识心理的掌控;
(2)培养辅导员进取能力:进取能力是体育院校辅导员敢于发现不足,朝着奋斗目标。勇于实践目标,提升自我本领的能力。本人觉得提高体育学院辅导员进取心的途径有以下两条:①创造机会增强其科学文化水平,帮助他们养成积极地科研习惯;②对其实施科学系统的培训;
2.2 学校应该优化岗位设置
(1)工作年限设置做到科学化:由于学生学制的长短客观地影响到了辅导员的“职业厌烦期”,还有辅导员的工作条件相对艰苦,任务繁重芜杂,压力也大,待遇不高,有些报复无法兑现,等很多原因,导致了辅导员的工作热情随着工作年限的延长,逐渐消失,职业能力不断下降。体育学院的辅导员应该想方设法快速从“厌烦期”走出来,进入“更新期”,提高自身的职业能力。
(2)工作压力布置合理化:我们应该合理分化压力,通常采用的途径有三个:第一,完全遵照有关制度规程规定,罗列出他们日常工作的职责和内容,消除不属于他们工作职责范围内的事物。第二个是,想办法加强两支相关队伍的建设的力度,让他们发挥一定的作用,以此来减轻体育院校辅导员的职业压力。这两支队伍分别是班导师队伍与学生助理队伍。第三个是,有些工作程序应该简化,消除一些人为因素造成的繁琐多余的制度规定,提高体育院校辅导员的劳动效率。
2.3 学校出面调动工作情绪
(1)落实和提高工作待遇:体育院校辅导员所应得的职业待遇,不仅是彰显这一职业魅力的主要因素,而且是正向提升体育院校辅导员自我效能感的重中之重。倘若不能将其落到实处,其魅力和自我效能感将变成空谈;
(2)开拓发展空间:发展空间对于任何行业来说均是吸引工作人员,帮助他们实现人生理想的重要因素之一,对于体育院校来说也不例外,它是辅导员完成其人生目标的基础,倘若其丧失了职业发展的空间,他们的长久发展以及自身理想的实现就无从谈起;
2.4 进行正向评价和鼓励
体育学院的辅导员的职业需要得到一定基础的外界支持。可以是对辅导员工作的完整的理论指导、明确的政策规定、学校的组织制度以及同事之间的协同合作。要为他们提供生活上的保障,并为他们提供强有力的精神支持。若是缺少了这些,他们的职业能力将会逐渐下降,产生消极影响。所以我们只有通过加强对其工作的保障,对其工作成绩以及职业价值做出正能量的评价,做出行之有效的鼓励。
3 结论
本论文调查研究了体育学院辅导员职业能力现状,指出辅导员职业能力存在一定的不足,主要是体育院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整体不高,对职业的认知出现了偏差,学校对工作的支持力度不是很大,等等因素,影响了辅导员职业能力的提升,导致其工作出现了诸多困难,其职业能力因素使自身发展受到制约。本文给出了具体的体育学院辅导员职业能力提升的策略,找到提升辅导员职业能力的主要途径,对同类院校的相关工作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曹辉.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研究[D]:沈阳航空工业学院学报,2011
[2]刘伊娜.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成因及对策分析[J]:辽宁师范大学学学报,2011
[3]崔红梅.高校辅导员绩效考核的研究与分析太原[J]:中北大学学报,2011
[4]贾海利、赵冬冬.给高校辅导员的100条建议[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11)
[5]王显尊,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探析[J],知识经济,20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