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培养青少年的科学素质

2016-07-05郑亮

读写算·基础教育研究 2016年28期
关键词:科技活动科技知识科学素养

郑亮

【摘 要】提高公民科学素质,对于增强公民获取和运用科技知识的能力、改善生活质量、实现全面发展,对于提高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科技知识;科学素养;科技活动

传统的学校教育侧重于使学生掌握阅读、书写和运算技能,考试内容和形式也侧重于考查背诵和计算能力,这实际上是在要求学生经常地使用左脑,而忽略了对学生右脑的开发,对于青少年的成才是相当不利的。由于过分偏重于使用左脑,而没有很好地开发右脑,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创造力就得不到很好的培养、锻炼,最终将影响他们全面才能的充分发展。积极引导、组织中小学生参加科技活动和其它形式的课外活动,恰恰可以克服和纠正传统学校教育中的弊端,使学生们的大脑得到全面开发,特别是对于那些右脑思维活跃的学生来说,更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他们的才能和创造力不至于受传统的教育观念和传统的教育方法束缚,却有可能在科技活动中得到充分的展露。因此,学校教育能否进行改革直接决定青少年的科学素质能否提升,下面就如何开展学校教育,全面提升学生的科学素质谈谈自己粗浅的认识。

一、学校要开设好综合实践课,为学生科学素质的培养提供平台

目前,学校开设的综合实践课程全部流于形式,虽然课程表安排着2节,但是根本就不上。任课教师从网上随便下载几个教案交给学校,只是为了应付上级部门的检查,结果真正受害的是广大学生。其实,科技活动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活动,青少年在参加科技活动的过程中,要进行阅读、观察、比较、思考、设计、制作、试验、完善等多方面的实践活动,在这一系列的活动中,青少年的多方面能力得到了锻炼和培养。他们在搜集信息、准备材料和制作试验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挫折,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责任感促使他们想方设法去战胜困难和挫折,向着自己确定的目标前进,这无疑是在锻炼和培养他们的意志和毅力,而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百折不挠的意志和品质,是取得成功的重要条件。

二、学校要重视活动课,构建学校科技活动课程体系

科技活动课程是以学生对科技活动的兴趣和动机为中心组织的课程,实施该课程计划,意在帮助、指导学生设法加强对科技活动的兴趣、爱好,并在活动中得到巩固,逐步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创造精神和发展个性特长,使学生养成勤勉多思、追求真知的品格和习惯,从而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为此,学校应抓以下几项建设:

1、建立科技活动课程体系

学校要结合教育实际,建立科技活动基地,为科技活动课程计划的落实提高保证。如建立科学活动综合基地,开设计算机、生物、无线电、自然实验、花卉种植等活动项目,使其成为学生学习科技知识,进行实验制作,训练技能的好场所。当然,学校可能受地理位置的影响,不能具有相应的场地,但可以以室内活动为主,充分利用学校的优势资源进行教学,大力培育学生的学习兴趣、动手能力、制作能力。

2、加强科技活动课教师队伍的建设

目前,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之所以流于形式是因为教师没有这方面的专业知识,对这些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缺乏专业人才。因此,要上好科技活动课,关键在教师。培养一支具有高素质事业心、思想端正,而且具有專业特长的教师队伍,对于开展好科技活动尤为重要。学校要把开设科技活动课程与全面提高教育质量联系起来,组织教师重温教育方针。明确培养目标,并发动教师开展社会调查,了解社会对未来人才的要求。并对学生能力现状进行调查分析,把现况与需要摆在教师面前,从而增强教师参加科技活动课程研究的自觉性。

3、编写符合学校实际的科技活动课的教材

活动课程作为整个课程大系统中的一个分支,它不只是学科教学的补充、延伸和拓宽,还具有相对独立性、稳定性和灵活性。活动课程和学科课程一样,必须有严格规定的科学知识范围,体现知识的逻辑结构和明确的训练标准,即要有大纲和教材、这样才能做到活动内容有序有度,教学有章可循,有本可依,使活动课程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开展科技活动课程也是如此。学校应根据学生的知识智力状况及当地经济建设对人才的要求,并按电脑、航模、生物等活动课程的特点分低、中、高三个阶段制定各活动课程应达到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以及智力、能力等方面的要求。还应编写活动课辅导教材,配齐相应的手工制作材料,从而使科技课更加规范,活动水平也不断提高。

三、开展科技活动课的原则

1、坚持渗透性原则

学校应努力寻求学科课程和活动的结合点与联系点,做到在传授知识上相互迁移,在思想教育上相互渗透,在发展智能上相互促进,在培养学习习惯上相互配合。如在语文课教学有关鸟类的课文时,在科技课上让学生到生物室观察各类鸟类标本,认识各种不同形状鸟的名称及其特征,知道哪些是益鸟,哪些是害鸟。

2、坚持实践性原则

学校一方面可根据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生理特点,采取示范、直观、竞赛等教学方法;另一方面学校应坚持让学生自己动手,实地操作,亲自实践,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习知识,激发兴趣,培养动手操作能力。比如,学习电学时,可以让学生亲自动手把灯泡、导线、开关、电源相互连接,如果接线方式发生错误,就会发生短路或断路现象。通过实践操作,学生不仅能学会串联、并联电路的本领,也可以认识电路连接的基本原理和开关的作用。

3、坚持趣味性原则

活动课程的基本出发点是学生的兴趣和动机,如果活动课程脱离了学生的需要和兴趣,活动课程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学校在活动中不仅注意选择新奇的教学内容,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因材施教,分层要求,而且还注意创造轻松、愉快地活动氛围,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总之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一方面靠平时的课堂教学注意在每个教学环节上在每个细微之处培养学生的兴趣与能力另一方面还要多方面工作的互相配合如组织学生学习有关的科技知识组织学生进行课外小实验、小发明、小创造等活动将课内课外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知识水平提高动手、实验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使学生的科学素质逐步得到提高。从而落实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的精神提升公民科学素质适应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

[2]李德信、胡元斌编著《学校怎样组织学生体验科技生活》安徽人民出版社

猜你喜欢

科技活动科技知识科学素养
如何培养学生真实记录的科学素养
践行美好教育 培养科学素养
如何在日记写作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自建企业科技知识管理系统的构建与探索
关注实验数据 提升学生科学素养
高中学生新科技知识了解情况调查报告
我国科技活动对中小企业发展促进因素及对策建议
基于提升就业能力的大学生科技活动现状研究
黔东农村青少年科技活动开展的现状
黔东农村地区青少年科技活动开展状况与调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