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的家庭教育引发的思考

2016-07-05崔艳山

读写算·基础教育研究 2016年28期
关键词:现代家庭教育思考

崔艳山

【摘 要】现在的家庭一般都是独生子女比较多,不像过去孩子多没人管,都是大孩哄小孩,没有什么正确的家庭教育,现在孩子少了,生活水平也提高了,工作也不那么忙了,所以,对孩子的教育就成了生活的重点,那么如何能让孩子更健康更优秀的成长呢?今天网名就来谈谈现代的家庭教育问题。

【关键词】现代;家庭教育;思考

相信“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每个做家长的对自己的宝贝儿的殷切期望。那么,你知道该如何把自己的宝贝儿培养教育成才呢?是否每个孩子都是那么优秀都能成才呢?是否孩子成才就只有考學这一天途径呢?我们做家长的又该如何为孩子创造一个适合孩子成才的家庭环境?又该如何正确引导孩子根据自己实际能力去成为社会有用的人才呢?我相信这也是每个做家长的所关心的问题。

前几天,我看到了曾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文学作家莫言的一段对家长所说的话。他说:“孩子的优秀,浸透着父母的汗水,你不关心他的作业,任他随意玩手机,吃他喜欢吃的垃圾食品,随他喜欢学习什么,他坚持不住的时候和他一起放弃。难道这就是你给他的幸福?等他想实现梦想,等他想有更高的社会价值时,难道你只想冷冷的说:当初是你自己不想学的。梅花香自苦寒来。如果你还认为他比较优秀,请静下来陪他学习。他的成绩与你的关注度成正比。他是个平凡的孩子,但请别把他养成平庸的人。”读完这段话,我思索了好久!想到了很多现代社会上和现代家庭中所存在的共性问题。

我想到了“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由于我国实行的独生子女政策导致了“四二一”的家庭模式——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爸爸,妈妈和宝宝,六个大人养一个孩子,现如今随着经济条件的改善提高,各个家庭也开始注意孩子的教育问题了。国家又有借读一说,从而“择校热”就应运而生了。造成了农村学校的学生,多数都往县城跑,县城里的孩子都往市里或是省会城市跑,大城市里的孩子都往北京跑,北京的孩子又都奔着国外出国留学的教育现状。有的农村学校,一个班里只有几个学生,惨一点的学校老师人数比学生数还多,有的学校根本没有存在的必要,就直接与附近的几所学校合并了。你认为这种教育现状正常吗?

我想到了“背井离乡,上京赶考”。古有秀才舍妻弃子上京赶考,今有儿童离开爹妈进城求学。七、八岁的孩子,本应该围绕在自己父母和爷爷奶奶的身边,享受家的温暖,可是现在却因为求学而住进小饭桌——所谓的整托日托,包吃包住管学习,本该天天见面的父母,现在只能定期探视。父母轻松了只管挣钱交钱,生活学习都不用操心了,作为孩子是否少了些童年的天真回忆,作为父母还有老人是否少了些享受天伦之乐的时光?你认为这样正常吗?

我想到了苏联著名教育学家马卡连柯所说:“现今的父母教育孩子,就是缔造我国未来的历史,因而也是缔造世界的历史”。陶行知说:“教育是要在儿童自身的基础上,过滤并运用环境的影响,以培养加强这创造力,使他长得更有力量,以贡献于民族与人类。”家庭教育是学校、社会教育的基础。良好的家庭教育,可以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良好的家庭教育,可以促进社区形成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净化社会风气。而对未成年孩子的教育可以直接影响到一个国家在未来的命运。可是现在孩子离开来了最最疼爱他们的父母,家庭教育又从何谈起?这样正常吗?

我想到了“保姆式教育”这个说法。就每个人的生活时间来看,生命中的三分之二都是在家庭中度过。因此家庭影响、家庭教育对人的精神成长是至关重要的,特别是儿童时期和青少年时期,正常来说都是在家庭中度过的。家庭怎样教育孩子,都会在孩子心灵上留下最初的痕迹,好的家庭儿童教育观就能对孩子进行良好的启蒙教育,培养孩子的各种能力,塑造孩子的美好心灵。现在孩子的大部分时间都和小饭桌的阿姨在一起度过,造成了孩子的生活习惯,为人处世甚至性格都与阿姨十分相似,你认为这样正常吗?

我想到了“分分分学生和家长的小命根儿”。这句话在家长的心里是真不假呀,尤其是城市里家长们。由于大部分农村孩子的家长文化水平低,对孩子学习成绩上的要求和期望值并不高,他们只是经济条件好了,就是说有钱了,看到别人家的娃都进城念书了,我家的娃也必须进城念书,怕让人瞧不起。至于孩子学得好赖,不到最后多数都不知道。这是由文化程度决定的。可是城里的家长就不一样了,他们有文化有知识,知道学习的重要性,因为他们大多数就是通过考学摆脱农村辛苦的劳作,在城市里找到工作定居下来的,成了半个城里人,他们尝到了努力学习带给他们的好处,所以他们十分清楚学好习,考出好成绩的重要性。故而,这些家长就把他们的想法强加给自己的孩子,让孩子按照自己设计好的路线走,一旦达不到便感失望。实际上他们忘记了现在的孩子和以前的他们不一样,他们是半个城里人,吃过苦遭过罪,能够体会到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先苦后甜的滋味。可是他们的孩子是“真正的城里人”,并没有遭过罪吃过苦,对于他们来说,那真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日常家务都不会做,学习是他们的活,所以在他们眼里学习是最累最枯燥的事情,也是大多数孩子不愿意干的事。所以我们面对的问题是如何去改变孩子们的学习态度,转变他们的思想,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培养和调动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而有的家长平时做的就不到。例如,平时,我们时常能听到的一句话:“妈妈,让我来试试吧?”妈妈说:“算了,你还小,你不行!”随着孩子知识经验的增长,身心心智的发育,孩子越来越对自己的能力与智慧充满信心。他们十分渴望帮助大人,甚至独自去干这干那,渴望体验那一份成长所带来的喜悦。这时,做父母的应该鼓励自己的孩子去尝试他所想干的事,大胆地去运用那份正在发展成熟中的智力、能力,这样做会保护和激发孩子的自信心,应该向孩子竖起大拇指,对他说:“你能行!你真棒!”而不应该怀疑孩子的能力,从而阻止孩子的发展,压抑他们那种跃跃欲试的念头,打击他们的自信心。

所以在家庭教育方面我们应该重视培养孩子的劳动能力,使孩子的具有独立的生活能力,培养孩子吃苦耐劳的精神。家庭是孩子走向社会最重要的基地,不良的家庭环境和错误的教养方式,都能影响孩子们的身心健康发展。那么到底什么是真正的教育,家庭教育又该如何做去做呢?微信上发的一部耗时三年时间的6分钟短片生动的诠释了家庭教育的真谛。教育就是耐心温情地陪护;教育史正确智慧地引导;教育更是“绝情”地放手。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自主快乐的发展,为培育孩子的终身幸福地能力奠定基础。

猜你喜欢

现代家庭教育思考
家、园合作是幼儿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初中生家庭教育与心理健康
家庭环境对中学生性格及成长的影响
幼儿教育改革进程中几个重要问题的探讨
现代教育技术在体育院校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少儿图书馆小志愿者工作的意义和思考
现代烟草工业发展趋势及降焦减害技术应用研究
谈森林管理管理体制的创新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语用”环境下对古诗词教学再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