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整合+拓展”的生活教育课程开发与实践
——以青州市西苑小学为例

2016-07-05孙俊勇邓永成

现代教育 2016年4期
关键词:西苑青州市技能

■孙俊勇 邓永成

小学“整合+拓展”的生活教育课程开发与实践

——以青州市西苑小学为例

■孙俊勇邓永成

青州市西苑小学从一年级开始,就专门学习一些生活小技能,比如系鞋带、洗袜子、叠被子、炒菜等。而在语文、数学、英语等课程的教学中,教师也经常把学生带到生活中,使书本知识与生活有机地联系起来。学校把这种教育称为“生活教育”。

一、把“会生活”作为首要育人目标

五年前,学校对六年级的学生进行了一次“自主生活技能”大调查。结果是:不到四分之一的学生有“每天洗脚”的习惯;只有五分之一稍多的学生能够“规范整理书包”;只有一成多的学生会“叠被子”;不到一成的学生能“洗袜子”。

这就是即将从学校毕业的学生吗?学校教给了他们什么?即使他们都是学科知识的“巨人”,但他们也是不折不扣的生活的“矮子”!

可见,教会学生生活的本领是学校当然的使命。为此,青州市西苑小学把“会生活”作为育人的首要的、基础性目标,决定通过建构并实施“生活教育”课程实现这个育人目标。

二、以“整合+拓展”调整学校课程结构

在青州市西苑小学,一场关于学校课程变革的大讨论就此展开:小学生的“会生活”应包括哪些主要目标?我们应创设哪些生活教育内容?怎样培养学生“会生活”的能力?如何评价小学生的生活能力?生活教育课程与国家、地方课程是并列关系还是兼容关系?现有国家、地方课程的结构应做怎样的调整?……

随着讨论的逐步深入,学校越来越认识到:

生活教育应成为学校育人目标的核心内涵,成为全体教育者的共同价值追求;用“整合+拓展”的策略,搭建学校“生活教育”课程框架,实现学校课程结构的完美蜕变。

三、揭开生活教育课程的“面纱”

(一)生活教育主题课程

以三年级为例,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就有10多门。课程门类过多、分科过细带来的弊端是显而易见的,比如:课时碎片化、师资安排紧张、课程实施缺乏实践性等等。还有特别重要的一点是,不少课程存在着目标和内容交叉、重复的现象。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青州市西苑小学的办法是给课程“做减法”,即对部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进行学校统整——课程整合,而整合的载体就是生活。他们把与“生活”联系密切的国家课程(科学、品德、综合实践活动)、地方课程(安全教育、环境教育、健康教育)和校本课程(生活技能教育)整合到一起,形成了一门课程——生活教育主题课程。它包括三部分:生命科学、生活技能和生态文明。

1.生命科学

“生命科学”部分的课程目标,旨在引导学生认识生命的存在和发展规律,领悟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树立正确的生命观。该部分共包括36个主题。如三年级“多彩的生命”主题,该主题是由三年级《科学》第二章“寻找有生命的物体”,《健康教育》第三章“人的生命周期”“人体内脏的功能”,《安全教育》中的“生命只有一次”整合而来的。见下表:

整合前整合后课程课题课程目标主题课程目标实施建议三年级科学寻找有生命的物体了解有生命物体的特征。健康教育人的生命周期了解人的生命周期。人体内脏的功能了解人体内脏结构和功能。安全教育生命只有一次理解生命的意义与价值,学会珍爱生命。多彩的生命1.了解有生命物体的特征,了解人体结构和功能。2.了解人的生命周期。3.理解生命的意义与价值,学会珍爱生命。4.培养爱惜身体的意识。●指导学生学会看人体内脏结构图。●组织学生到社区开展“我眼中的生命世界”等主题活动。●采访调查,了解基本的人体常识。

2.生活技能

“生活技能”部分的课程目标,旨在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学会自理、自立。该部分共包括44个主题。如五年级“安全文明护我行”主题,该主题是由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中的“走进网络时代”和“多彩的现代传媒”,《安全教育》中的“安全文明网上行”“远离学校安全突发事件”“游乐场里讲安全”“健康上网快乐多”“学会避让行驶中的车辆”“防盗有妙招”,《健康教育》中的“游泳的安全与卫生”和“毒品与毒品的种类”整合而来的。

3.生态文明

“生态文明”部分的课程目标,旨在引导学生了解生态文明知识,提高生态文明意识,形成初步的保护生态环境的习惯和能力。该部分共包括24个主题。如三年级“爱护我们的生活环境”主题,该主题是由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中的“环境好,我快乐”和“垃圾带来的烦恼”,《健康教育》中的“生活垃圾要分类”整合而来的。

(二)学科生活拓展课程

“学科生活拓展课程”就是以生活为各学科课程建设的核心,深入挖掘各学科内容与实际生活的结合点,将各学科课程实施拓展到实际生活之中。

这对学科教师是个巨大的挑战,它要求教师不仅是课程的组织者和实施者,更要成为课程的设计者。请看案例:

五年级《英语》上册“Module 7 unit 1 he can’t see”让学生结合已有的生活、学习经验,运用“can/can’t”描述自己能做和不能做的事,实现教学内容生活化。在教学过程中,设计微视频,创设真实的生活情境,鼓励学生大胆开口说英语,采取争做小小配音员、课文情景剧表演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掌握语言,运用语言,进而实现教学过程生活化。

学科生活拓展课程的实施进一步密切了学校各学科间的联系,同一生活现象或问题成为不同学科生活化教学的共同切入点。如,学生对“家庭用水情况调查”既应用到了语文课程的撰写调查报告之中,又应用到了数学课程生活拓展之中。生活教育真正成了推进课程整合的载体,促进了各学科教学资源与教学方式的整合。带着这样的实践经验,教师们积极尝试跨学科生活化课程资源的整合利用。如,美术教师将语文古诗词资源整合,开发“一诗一画”课程;音乐课程与英语课程资源整合,开发“英语演唱”课程。

四、生活教育让学生健康成长

(一)多元评价让学生体验成功

青州市西苑小学生活教育课程评价遵循三个原则:重过程、重体验、重激励。

1.实施多彩活动展示性评价。学校定期组织学生生活教育手抄报、剪报展评、生活技能大赛、生活教育主题研究成果展示、生活教育主题论坛等活动,为学生提供展示的舞台,感受自己的进步。如,学校每学期都举办学生生活技能大赛,如低年级的穿衣服、叠被子比赛,中年级的洗毛巾比赛,高年级的拌凉菜、包水饺比赛。比赛中,特意邀请部分家长担任评委,孩子们的精彩表现赢得了家长们的称赞。

2.实施生活教育小目标评价。学校分年级、分学期为学生制定“生活教育小目标”,建立《生活技能达标手册》。如一年级下学期的小目标:学会自己穿衣服、系鞋带;按时独立作息;用餐前,主动摆好碗筷;三年级上学期的:学会拖地;用餐后,主动收拾、洗刷碗筷;学会洗毛巾、袜子、内衣等小衣物;学会择菜、洗菜。由家长配合学校对照标准对学生进行指导和评价,学期末学校组织生活技能达标测评。

3.习惯养成金钥匙评价。学校为每个班级设立习惯养成评价看板,以“整洁、自律、尊重、尽责”四个好习惯为中心,制定评价内容与评价要求,由教师和学生根据学生在校和在班级中的生活、学习情况随时给予评价。

4.假期生活指导反馈评价。每个假期,学校都印发“学生假期生活教育指导反馈表”,由家长和学校共同指导、评价学生的假期生活、学习情况。

5.将生活教育纳入期末评优。每学期末,各班级结合学生在生活教育实施过程中的综合表现,评选表彰“生活教育标兵”,并择优推荐参加学校评选。

(二)生活教育让学生“知能并进”

生活教育课程体现的是“知行合一”,实现的是“知能并进”。青州市西苑小学各学科课程生活化实施,将学生的学习与生活体验紧密联系在一起。学生在探究性学习中获得的不仅是知识,更是良好习惯的养成与综合能力的提升。学生养成了善于提出问题的习惯,研究性学习的习惯,小组合作学习的习惯,收集、整理、分析资料的习惯与能力,利用多种方式获取知识的能力,与人交往的能力,实验与调查的能力,乐于交流的习惯等。近年来,学校有十项以生活教育为内容的实践活动项目获全国一、二等奖。这些成果充分体现了学生丰富的生活体验和知识与能力的提升。

(三)生活教育让学生学会生活、热爱生活

生活教育课程的实施不断深化着学生对生命与健康的认识。如:“小早餐 大学问”主题学习中,同学们不仅积极尝试早餐的做法,还力求早餐的美味和营养。采访营养师;调查早餐的制作方法;调查一次性蛋糕盘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等等。一次次的采访调查,让学生体验和收获的不再仅仅是学会做营养早餐,而是对早餐与生命和健康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他们还通过各种方式将自己的收获与身边的同学交流,与家长分享。

几年来,生活教育带给西苑小学孩子们最明显的变化就是“健康、阳光、自信、主动发展”。课上,同学们主动探究,积极合作,表现出了学习的快乐;课下,以前学习不主动的同学也非常高兴地找老师交流,向老师请教。根据家长问卷调查发现,学生在家更愿意与家长交流了,交流的内容不再仅仅是家庭作业和学业成绩,而是在学校和班级中越来越多的令自己感到自豪和快乐的事情。

(作者单位:潍坊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青州市西苑小学,山东潍坊261000)

猜你喜欢

西苑青州市技能
青州市花卉市场营销策略优化建议
山东省青州市通联站展示
文徵明余生念念不忘的西苑之行
石家庄市西苑小学学生美术作品
劳动技能up up!
爱眼有道,生活才更“睛”彩——访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张玉平主任医师
秣马厉兵强技能
拼技能,享丰收
穴位埋线治疗老年性便秘50例
画唇技能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