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区域整体推进优秀传统文化地方课程的开发与实践

2016-07-05吴昭洪

现代教育 2016年4期
关键词:传统课程文化

■吴昭洪

区域整体推进优秀传统文化地方课程的开发与实践

■吴昭洪

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基础。要坚持多种形式,多措并举,而开发和实施地方课程是最直接的途径和有效载体。教育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指出,“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系统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鼓励各地各学校充分挖掘和利用本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资源,开设专题的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近年来,山东省济宁市立足当地文化资源丰富、区位优势明显这一实际,在区域推进优秀传统文化地方课程方面做了有益探索和尝试,取得明显成效。

一、传统文化地方课程开发的实践探索

作为孔孟之乡的教育人,探索构建富有当地特色的传统文化地方课程、推进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脚步始终没有停止过。早在新课程改革之初,我市就把传统文化教育纳入地方课程建设的核心内容,积极引导和鼓励各学校开发富有地方特色和符合学校实际的传统文化课程资源,许多中小学校通过编制乡土教材、校本课程、将传统技艺引入学校教育等,以灵活多样的形式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由于当时国家新一轮课程改革刚刚启动,我们作为教研人员对地方课程认识与思考不足,更缺乏相应的深入研究,没有及时对学校进行指导,导致传统文化课程只局限于学校层面校本教材的开发,全市并没有形成统一的、系统的传统文化地方课程开发规划,效果不明显。2005—2008年间,随着“国学热”在全国的持续升温,各地各学校都高度重视国学教育。在这种形势下,我们组织全市在传统文化研究上有造诣的专家学者,对中华优秀经典进行了精心遴选和恰当的注释导读,并辅以通俗化的相关小故事,编写了《中华经典诵读》,共三册,分小学卷和初中卷,让经典悄然走进读者心灵,对陶冶孩子的情操、提高审美情趣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一度受到广大师生的欢迎。但由于受当时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加之国学师资缺乏,许多家长对国学教育不理解,认为是不务正业,不利于学生的升学,致使这套丛书使用不久便出现“流产”。

我们审时度势,认真总结前期工作经验,对传统文化课程进行了深入思考,重新梳理推进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工作思路和目标,多次分析论证,最终把工作的着力点聚焦于课程建设上——区域整体推进传统文化地方课程的开发,以课程作为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阵地,以传统文化资源融铸课程文化,进而推动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有效开展。制定了《关于开发构建传统文化地方课程的指导意见》,把传统文化地方课程开发定位于“贯彻《纲要》精神,落实立德树人;立足地域优势,打造济宁特色;尊重学生差异,坚持因材施教;唤醒沉睡生命,激荡学生心灵;重在以文化人,促进全面发展”。这一定位契合了孔子教育思想的精髓,符合当前教育改革发展新形势和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引领,很好地执行了市委、市政府“六进普及工程”的要求。

二、传统文化地方课程相关概念的厘定

推进传统文化地方课程开发,界定清楚相关概念是前提,有必要对什么是传统文化、什么是传统文化地方课程及二者的关系等进行科学严谨的理解和把握。

我们认为,“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由于受特殊自然环境、经济模式、政治结构、意识形态的作用而形成的文化积淀。它不仅以外在物质载体的经典文献、制度、文物等有形的客体形式存在着,而且广泛地以在长期历史过程中积淀而形成的思维模式、知识结构、价值观念、伦理规范、行为方式、审美情趣、风尚习俗等无形的主体形式存在着。尤其是后者,通常称为“民族精神”、“民族性格”等。因此,传统文化更多的是文明成果中那些历经社会变迁和历史沉浮而难以泯灭的稳定的、深层的、无形的东西。长期历史沉淀下来的稳定的传统文化一旦生成,对置身于这一文化之中的个体的生存就具有强有力的制约作用,像血脉一样构成人存在的灵魂。

传统文化地方课程是以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为学习内容,通过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习,从而达到对学生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目的的教育活动。通过学习,学生可以了解传统文化的基本内容和特点,感受传统文化丰富的思想内涵和艺术魅力,从而认识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逐步提高人文素养。从传统文化与地方课程的关系来看,地方课程是传承传统文化的有效载体,广为师生所接受,因为地方课程或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是教师和学生,能够直入课堂、直面学生,易于理解和吸收;而传统文化又为地方课程或校本课程的开发提供了优质资源和更大空间,更赋予了其丰富的德育涵义。

传统文化地方课程资源内容丰富,包括区域自然和文化生态方面的资源,如乡土地理、民风习俗、传统文化、历史人物、民间文艺、名人遗迹、红色旅游等。具体到我市,有以孔子为代表主张仁爱和济的儒家文化、表现经济社会繁荣的运河文化、歌颂爱情意蕴凄美的梁祝文化、修德抚民倡导礼乐的始祖文化、豪迈奔放重情重义的水浒文化、心怀天下广济众生的佛教文化等。对这些文化资源,加以科学的选择、合理的吸收、扬弃的继承,都能较好地体现在了地方课程和学校教育教学中。在开发传统文化地方课程的过程中,我们坚持以下原则:

一是地域性原则。传统文化地方课程的主要特点是区域性、本土化,直接反映地方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需求与特色。在开发过程中坚持引导学生了解济宁在历史上对中华文明的贡献,将济宁历史、地理、文学、艺术等多方面的知识和成就有机地融入其中,充分体现出其作为地方课程的特点。

二是渐进性原则。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认知能力,合理设计教材梯度。低幼年级学生接受以蒙学基础为核心教学内容的发蒙教育(识字、识物、识礼)和行为规范教育;初中学生以儒家核心经典“四书”的阅读为主,并适当涉及古代经典诗文的鉴赏;高中阶段重点以儒家以外的其他诸子作品为主,致力于拓展学生视野,提升学生的思辨能力。

三是适宜性原则。由于各个学校在地域特点、师资状况、学生文化背景等方面存在差异,因此,传统文化地方课程的开发与利用要因地因时因校而异,量力而行,不能同一步调,更不能贪大求全。

四是综合性原则。传统文化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课程,内容涵盖政治、经济、社会、历史、人文、自然等。课程的设计和开发要整合不同学科和不同知识体系的内容,围绕某一专题对学生进行知识、能力、人格等综合素质的教育。

五是实践性原则。在传统文化课程教学中,努力改变注重传统文化基本知识的传授,过分强调学科体系的倾向。要根据不同学习内容和学生的实际,优化学习方式,让学生在体验中感悟传统文化的魅力,在活动中领会传统文化的内涵,进而加强学生思维,形成能力。

三、传统文化地方课程的实施策略

推进传统文化地方课程有效实施,扎实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在不断明晰课程开发思路的基础上,市教科院积极探索以地方和校本课程开发为主,以突出学科渗透、创新活动平台、课题研究引领、强化师资培训等为主要形式的传统文化地方课程实施策略和操作路径。

传统文化地方课程开发思路:

——在编写目标上,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已有传统文化课程对于编写目标的理解各有侧重、深浅不一。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内涵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来源,学习优秀传统文化对于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至关重要。课程编写要以《纲要》为准绳确立编写目标,考虑优秀传统文化德智一体的特点,把知识习得与价值观培育结合起来,让学生“认识中华文明形成的悠久历史进程”,“认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

——在课程结构上,要有清晰的内在逻辑和科学的体系。课程结构要呈现传统文化教材的逻辑线索。当前,传统文化课程的编写一般采用以主题为中心的单元结构,主题单元之间以及各单元内部是何种逻辑关系,往往模糊不清,缺乏体系性。编写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应让经典文献高度契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逻辑,形成主题单元及其篇目。

——在内容选取上,要注重价值观导向和学段特点。教育本身不过是对成熟的思想文化的一种选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传统文化地方课程应选入哪些经典、入选经典择取哪些内容,需要慎重考虑。结合不同学段学生实际,小学阶段先考虑选取关于孝道观的材料,让他们建立价值观的基本常识;中学阶段逐步选入有关政治价值观的材料,帮助他们了解社会、了解国家。

——在文本阐释上,应体现现代意识和最新研究成果。当前传统文化课程的文献只有注解,缺少阐释。优秀传统文化经典所蕴含的价值观,有些超越时代,有些不免带有历史印记。这就需要我们结合现实生活,对入选材料创造性阐释,赋予经典现实意义和时代价值,引导学生思考人生、思考社会,形成健康向上的人生价值观。此外,文献阐释应充分吸收学界的最新成果。

——在问题设计上,要切合学生年龄特点和生活实际。课程开发时应注意问题设计的梯度,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密切结合。例如,同样设置关于“孝”的问题,在小学阶段,因为学生年龄小,没有辨别能力,我们可以通过孝道引导学生,问题设计为:我们为什么要听爸爸妈妈的话?到了初中阶段,孩子们开始进入叛逆期,“孝”的意涵阐发就不仅仅是“听话”,而是要从尊重父母的角度,让孩子们从心底里树立孝顺父母的价值观,问题设计为:“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你怎么看待这句话的含义?到了高中阶段,可以引导学生探讨孝的国家作用、孝的哲学意义等,以此培养学生的哲学智慧,将问题设计为:古人说:“忠孝不能两全。”你怎么看?

传统文化地方课程的实施路径:

一是开发地方和校本课程。2011年以来,在市教育局的安排部署下,市教科院组织全市优秀专家学者和教师,经过充分研究讨论、考察调研,精心编写了8册《走近孔孟》系列丛书。与此同时,市教科院积极指导县区充分利用本区域人文资源优势,开发特色校本课程。全市各中小学也把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纳入学校课程体系,积极开发校本课程。

二是突出学科渗透。全市中小学除开好国家德育课程外,在一至八年级按每周1课时开设了传统文化课程,保证“教师、教材、课时”三到位。市教科院指导教师将传统文化地方课程的教育内容贯穿教学全过程、渗透各学科,有效梳理了传统文化的基础内容,并使其符合课堂教学的需求。学科教师充分挖掘本学科中蕴涵的传统文化因素,在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方法指导的同时,将中华文明成果、传统美德教育纳入学科教学中。引导学校将经典诵读校本课程与各学科进行整合,丰富教学活动,全方位、多角度启发学生理解古诗文内涵,开展了“晨诵·午读·暮省”学习活动,利用早晨和午间的课余时间,组织学生读美文、赏名著、诵经典,晚上让学生静心思考一天的学习和收获,详细记录自己的成长历程;把经典诵读与博客写作、征文活动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写诵读博文心得,增加了学生读经典、背经典、悟经典的兴趣;把诵读经典与“知行统一”活动结合起来,让优秀传统文化用起来。通过学生的吟咏、体味、传播,入眼、入耳、入心,最终内化成文化基因和道德底色。

三是创新活动平台。充分利用好一系列活动平台,使之成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阵地。发挥全市20所示范校的辐射带动作用,引领全市中小学开展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教育活动。各中小学依托本地特色文化优势,围绕学习、研究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组建了诗词、书法、戏曲、绘画、陶艺、健美等形式多样的社团组织,定期开展活动,形成了一批优秀的教育活动载体。利用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或纪念日,组织学生到博物馆、纪念馆、故居旧址、名胜古迹、文化遗产等校外活动场所,进行实地考察和现场教学。市教科院定期对活动成果进行交流、展示和评比,并对优秀活动成果和特色展示项目予以表彰。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激发学生的诵读兴趣,形成有利于培育和弘扬核心价值观的生活情景、社会氛围,达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润物无声的效果。

四是注重课题引领。随着传统文化地方课程进校园、进课堂、进头脑活动的逐步推进,市教科院把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研究作为“项目管理,课题带动”的十大课题之一,进行集体攻关。加强传统文化中经典与艺术、民俗的关联性和整体性研究,确立不同学段的课程研究方向:学前阶段传统文化教育的课程研究方向是“构建民族文化识别系统”,小学、初中阶段传统文化教育的课程研究方向是“人格养成教育”,高中阶段传统文化教育课程研究方向是“完善传统文化课程评价体系”。通过课题研究,促进了相互衔接的大课程观下的优秀传统文化课程体系构建。在此基础上,市教科院申报的“孔孟之乡建构传统文化育人课程体系的实践与研究”课题被省规划办立项为“十三五”规划课题,目前各项研究工作正有条不紊地开展,各中小学校也积极开展传统文化教育专项课题研究。截至目前,全市开展传统文化方面的研究课题100多项,研究内容涉及始祖文化、儒家文化、运河文化、孝德文化、水浒文化等具有济宁地域特色的多样传统文化。

五是加强传统文化师资培训。先后选派380名优秀教师参加了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国学经典教育研究中心举办的6期高端培训;聘请10名国内著名传统文化教育名师,为全市1070名国学教师进行了集中讲学,课程涵盖《论语》《大学》《中庸》等经典内容;遴选69所国学经典诵读联盟校作为培训基地,每年安排中小学骨干教师参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研修。建立健全评价保障机制,对师资培训及教学科研等进行有效考核,为经典诵读教师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和发展空间。

四、传统文化地方课程开发实施的初步成效

回顾总结近年来我市区域推进传统文化地方课程开发的成效,主要有以下方面。

一是初步构建了具有我市特色的传统文化课程体系(如下图所示)。

这一课程体系,既有以儒家思想为主的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又有具有济宁特色的地域传统文化;既注重显性实践课程的开发使用,又强化隐性学科间的渗透,还充分考虑到不同学段学生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的差异。在具体实施中,起到了优化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果的作用,也促进了综合学科的建设。

二是促进了学校文化建设。学校文化是凝聚学校群体成员的重要精神力量,是学校内涵发展的强大动力。在推进传统文化地方课程的过程中,各中小学校因地制宜,把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作为推动学校特色创建的重要抓手,与学校文化建设紧密结合,努力形成富有浓郁文化气息的办学特色。

三是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教师在发展课程的同时也发展了自己,其专业思想得到确立,专业知识得到拓展,专业能力得到提升,更为重要的是教师的课程意识和课程开发展能力得到提高。许多参与传统文化地方课程开发的老师普遍反映,通过这项活动,他们的知识观、教学观和课程观都得到转变,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对现代课堂教学有了全新的认识,也激发了他们主动投入课程改革的积极性。

四是促进了学生的发展。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影响最大的是学生,受益最大的也是学生。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地方课程开发过程中,学生们在知识技能上普遍掌握了较丰富的传统文化知识,知识面大大拓宽,课堂的资料收集也提高了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形式多样的传统文化教育,让学生的心灵得到滋养,理想得到升华,灵魂得到净化,也增强了他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激发了青少年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信心。

五、传统文化地方课程开发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几经探索,我市传统文化地方课程开发和实践虽取得一定成效,但也存在许多问题和不足。一是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有的学校仍然没有把传统文化教育放在与学科教学同等重要的位置上,工作处于日常应付的状态,无法调动教师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二是受教师职业特点的影响,工作负担重、时间紧张,多数教师没有时间和精力参与传统文化课程的开发和实践,也给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开发带来观念和制度层面上的阻力;三是由于传统文化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知识化”倾向过于严重,导致在教学方式上与课堂教学缺乏深度融合,在实践中易于形式化、娱乐化、庸俗化、功利化,缺乏从现代教育理念入手的操作和评价方法;四是教育内容的系统性、整体性还明显不足,重知识讲授、轻精神内涵阐释的现象比较明显,“教师教,学生听”的传统的班级授课模式仍占主导,还没有形成可供借鉴或推广的传统文化课程实施模式,在一定程度了削弱了传统文化教育的趣味性、实践性,也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下一步,我们要充分挖掘它的深刻内涵,将其转化为教育功能,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加强教师的培训,提高教师传统文化教育能力和课程开发能力,对课程纲要的解读和对教材的变通能力、课程评价和研究能力;二是加强与高等院校和孔子研究院的合作与交流,让大学教师和专职研究人员参与传统文化课程的开发,提高课程开发的理论水平和实践功能;三是深化传统文化教学改革,发挥教科院研究优势,积极引导各地各学校积极开展传统文化课堂教学改革,构建形式多样的符合各自实际的传统文化课堂教学模式;四是加强对传统文化课程评价的研究,注重课程评价主体的多元性、评价内容的综合性和过程性、评价标准的合理性、评价手段方法的多样性,保证传统文化课程开发质量,提升课程的内涵和品质。

(作者单位:济宁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山东济宁272000)

◎区域教育改革论坛◎

猜你喜欢

传统课程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老传统当传承
谁远谁近?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