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诗书里的酒香

2016-07-04张红春

阳光 2016年7期
关键词:怀素酒香米芾

刘熙载说,“诗善醉。”“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白居易《送刘十九》)淡淡的悠闲、淡淡的寂寞、淡淡的诗意、淡淡的酒香。李白《赠怀素草书歌》:“吾师醉后依绳床,须臾扫尽数千张。飘风骤雨惊飒飒,落花飞雪何茫茫。起来向壁不停手,一行数字大如斗。恍恍如闻鬼神惊,时时只见龙蛇走。” 癫狂醉态、酒香四溢。在“花间一壶酒”的《月下独酌》中,貌似放浪不羁的醉意阑珊中有着诗人无尽的孤独和寂寞。每读这首诗,我都会泪眼矇眬。

酒香,与道适往,著手成春。中国文人向来将酒与诗文书画泡在一起,使诗文书画呈现一种醉态。但此醉不在酒。

尼采说:艺术世界的构成有两种,一是“梦”,一是“醉”。醉的世界有无比的豪情,使我们体验到生命中最深的矛盾和广大的复杂的纠纷。司空图在形容这种壮硕的艺术精神时说:“返虚为浑,积健为雄。”“是有真宰,与之浮沉。”“吞吐大荒,由道返气。”“与道适往,著手成春。”“行神如空,行气如虹。”在酒香的陶曛中脱开蹇蹶,离尘忘机,在自我的艺术天地里翱翔。清画家沈灏说:“騞然鼓毫,瞪目失绡,岩酣瀑呼,或臞或都,一墨大千,一点尘劫,是心所现,是佛所说。”以佛喻书喻画我们往往觉得有些“隔”,有些茫然,在这段话里却瞥见了禅艺相通的玄机,一点真心即是禅,一点顿悟即是佛,真心、顿悟就是佛,就是艺。醉意只在脱却尘网,痴心只在阻隔妄想,在浓浓的醉意中完成心性的突破和超越,在醉意的纵肆狂逸中释放天真烂漫。

李白斗酒诗百篇,妇孺皆知,其手札《上阳台帖》一如酒后放歌,如其诗般高视阔步,物我两忘,自然无羁。一种沉雄清壮、自然放达的气度展现在每一点墨迹和线条之中。张旭醉后以头揾水墨中而书,满壁龙蛇。怀素有诗言己之书:“醉来信手两三行,醒来却书书不得。” “颠张醉素”以酒神似的浪漫主义的狂草抒写出的盛唐气象在中国书法史上彪炳千秋。张旭《古诗四帖》是奇幻百出而不逾规矩的神逸之作,醉而不失其志。怀素《苦笋帖》中一笔数字,气贯通篇,笔势连绵回绕,运笔圆转飞动,在法度具备又出神入化的写意中,使淋漓酣畅的激情、高古超迈的凝重相得益彰。在他们煊赫一代的醉意酒香里积淀着“皓首穷草隶”和秃笔成冢的基础功力,才会有“有时兴酣发神机,抽毫点墨纵横飞。风声吼烈随手起,龙蛇迸落空壁飞”(唐·鲁收诗句)的洒脱不羁。没有酒不成李白,没有酒似乎也没有了张旭、怀素。

八大之书之画也在酒香中狂舞醉痴。他笔下翻着白眼的鸡鸭鱼鸟有一种无言的苍凉萧索的气氛弥漫在画中,就如他灰色的人生际遇,也是他“有时对客发痴癫,佯狂索酒呼青天”的写照。

在米芾、傅山的书作中也飘溢着浓浓的酒香。米芾《珊瑚帖》在米芾作品中出色醒目。常言道:字如其人。观米芾《珊瑚帖》,就像见到米芾自信超逸的表情和浪漫不羁的人。书体瘦硬入神,墨彩璀璨,章法奇绝,兴至处不拘成法,显示出米芾纯熟的技巧、“刷字” 的风神和癫狂醉态。

傅山一生历经明清两代,是明朝贵公子,入清真遗老。医术、诗文、金石书画兼擅,才气横溢,疏狂孤傲,特立不群。明亡后以“朱衣道人”的方式与清政权强烈对抗,宁守清贫悲凉而不在清朝为官,家居以医为生。性情刚烈,有着真文人的精神气格和凛凛风骨。他的行草书线条绮韵连绵、结字俯仰欹侧、气势磅礴,溢出纸外的猎猎雄风扑面而来,诉说着傅青主一生的苍凉和悲愤。对书法“宁拙勿巧,宁丑勿媚,宁支离勿轻滑,宁直率勿安排”的艺术见地也是他一生人格真实的写照。在他的作品中我们不难看到他以情运笔、情与兴会,随意而作、任意而至,轻松裕如、生气郁勃、险夷交辉、似醉非醉、酒香四溢、变化莫测、出人意料的精彩呈现。

中国艺术充满了醉意,并在这醉意陶然中起舞,黄山谷的话揭示了这酒、这醉的真意:“……余不饮酒忽十五年,虽欲善其事而器不利,行笔处时时蹇蹶,计遂不得复如醉时书也。”生活在尘世中,会有时事的牵绊、欲望的捆绑、理智的包围、成法的围囿,我们不自觉地便走上了套路,进入成规,所以我们需要的不是酒,是醉,是这浓郁的酒香。这醉与艺术心灵所需的精神的淡泊并不矛盾。淡泊逸远和冲和闲静是艺术人格的胸襟气象,而酒和醉正是引导人们进入“自远”境地的媒介,如陶潜诗:“心远地自偏”“此中有真意”,由“心远”而近“真意”,进入广大深邃而充实的“胜地”。(晋王荟说:“酒正引人著胜地。”)中国书法里的所谓酒香,是艺术家人生情感和色彩的浓烈所溢之香,和中国文人所追求的平淡自然并不矛盾。绚烂至极,归于平淡。没有之前的绚烂,平淡会流于寡淡,如简约和简单,其区别在于“味”的蕴涵。书者用沉着痛快、雄强恣肆、苍老雄浑、收放自如、巨细放纵的笔势狂笔纵墨,心手两忘,跌宕淋漓,打通物我关隘,抒发作者对天地万物、人生悲欢的感悟和经验,达到一种精神的沉醉和意境的超越,在走笔洒墨中给人们的视觉嗅觉带来一种冲击,并在冲击过后深入回味。

艺术简历

张红春:女。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陕西省书协常务副主席,陕西省青年书协主席,陕西省文史馆研究员,西北大学艺术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陕西师范大学书法文化研究院兼职研究员。

书法作品曾多次在中国书协主办的中青展、全国展、妇女展、扇面展、兰亭奖、中国书协优秀会员作品展、庆祝建国60周年全国书画展等展览中获奖、入展。两次入选中国书协“当代书坛名家系统工程”之“当代中青年书法家创作档案”,参加第二届书法批评家书法提名展。1995年、2005年分别在北京中国美术馆、陕西省美术博物馆举办个人书法作品展。出版多种作品、理论书籍。并有28讲书法讲座《生命的留言——历代手札精品赏析》在央视“书画”频道播出。

猜你喜欢

怀素酒香米芾
清 郑燮 行书节录怀素自叙轴
鲜于枢 草书论张旭怀素高闲草书帖
北宋·米芾《白帖》
苗家米酒香
一切都源于酒香扑鼻的灵感
米芾学“字”的故事
石圣米芾的三个纪念地(上)
穿越时空的酒香
林散之《徐瑶论怀素草书》欣赏
老僧也食肉——怀素草书《食鱼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