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用型本科教育校企合作研究

2016-07-04钱明珠

亚太教育 2016年1期
关键词:民办教育校企合作

摘 要:通过对校企合作培养模式的探讨,寻找培养符合企业发展的“准职业人”的方法,为应用型本科学校培养合格技术工人找出路。本文就我校校企合作培养模式开展情况,确立了生产实习基地+顶岗实习式培养模式,收到好的效果,土木工程专业毕业生供不应求,且发展态势良好。

关键词:民办教育;校企合作;准职业人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1-0214-02

一、 校企合作模式的基本内涵与应用型本科教育发展的现实意义

(一) 校企合作模式的基本内涵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单一的教育模式已不能满足当今企业的需求,校企合作无疑是提升应用型本科教育质量的必然选择,他需要学校与企业共同来参与。颠覆了传统的教育培养形式,构建校企合作的平台,学校和企业共同培养,不仅在校内按照企业标准进行理论知识的学习,利用企业实习的机会体现在校学习到的知识能力,为今后步入企业铺垫良好的通道,与此同时还可以提前感知企业文化,提高自身修养,提升综合素质,真正实现应试教育向应用型教育的转变。

(二)校企合作模式与应用型本科教育发展的现实意义

从恢复高考至今,我国一直处于应试教育阶段,对于理论知识的学习重视程度远高于实践教学,如一些理工科院校亦是如此。社会上不乏有很多以培养学术型和工程型的大学,但忽视了应用型技术人才的需求。当今社会不缺乏大量的理论知识丰富的研究型人才,也不缺乏技术型的中等人才,而急需大批能利用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生产和服务的应用型技术人才。当下所呗关注的“产学研相结合,校企合作共赢”理念,不仅能使学校和企业都能发挥各自优势,也能培养出目前所急需的应用型高等人才。现阶段,应用型本科教育的主题是改革与发展,产学研结合是应用型本科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校企合作则实现产学研结合的重要途径。应用型本科院校与企业的校企合作不仅是企业发展和参与竞争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应用型本科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是我国应用型本科教育发展的根本出路。

二、应用型本科教育校企合作的现状分析及所存在的问题

校企合作从理念上不容置疑,但在实践上却难有实质性的进展,问题的原因很多:

(一)观念落后,意识不够

多年来,企业认为学生学习应该在学校内完成,学校承担了全部责任。这样的思想致使企业一直不愿加入到对高等人才的培养,没有资金支持。其实,学校的理论教育只能满足社会上通用知识的培养,对于企业的具体要求,学校则不能给予更好的指导。

(二)制度法规有待加强

国家虽提出了关于“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培养方案的指导方针及原则,但没有可以支持的政策法规及实施细则,对于学校和企业合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没有解决的参考依据,就导致校企合作时不能顺利进行。没有国家政策的保护,企业的投入与合作都是停留在表面,未进一步加深,比如在课程的参与开发,教育标准制定方面都很难得到企业以及行业的支持与参与。

(三)尚未充分发挥政府行政功能和行业主导作用,企业缺乏积极性

如今,高校中面临的囧境是活动得不到政府的支持,也得不到企业的热衷参与,加之在合作的過程中出现的问题没有解决依据,处理起来比较模糊,也就无法建立长效机制。

(四)企业最终目标终难达到

校企合作的双方都想获得最大利益,但这个愿望很难实现。企业参与校企合作无外乎两个原因:一是希望高校能培养出来专业精通,综合素质高的学生注入到企业当中;二是希望利用高校的科研成果来提升企业产品的研发能力。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企业的愿望很难实现,主要是因为在校教师的师资力量过于薄弱,缺乏实战经验,往往照本宣科没有突破,更没有注重实践环节的教学,科研成果也没有达到企业预期的效果。

(五)尚未建立完备的职业资格制度

我国高等教育中所缺失的一部分就是职业资格教育,在国外发达国家,职业资格体系建立的很完善,在高校中全面推行职业资格考试。作为学生不仅要拿到自己的毕业证和学位证,更重要的是要拿到与自己专业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在众多重视职业资格的国家中,入职前没有取得该岗位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则不能上岗。而在我国对于职业资格的培训并不是很关注,职业资格培训制度也不很完善。对于入职前的职业资格也没有明确的要求,所以高校学生和在岗职工对于职业资格的认识也不到位,学习积极性也不高。

三、优化应用型本科教育校企合作的措施与对策

(一)建立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

(1)加大政府对校企合作的支持

政府应该为学校和企业牵线搭桥,加强统筹管理,明确其自身的责任,对于学校的年终考评和企业的评价也应加入校企合作的指标考核。企业现在需要的是直接能入职工作的熟练劳动者,这就需要学校在校内学习时加入企业需求的培训内容,应用型本科院校更是如此。

(2)政府加大财政支持以助课程改革

课程改革存在的问题不仅需要企业的加入,更需要政府给予财政支持,政府应拨专款建立专门机构,成立专项基金来保障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并要对其资金的流向严格管控,明确资金用途,确保能做到专款专用。在校内建立实训中心,并对校企合作给予指导与服务,保证校企合作的顺利开展。

(二)加快建设与校企合作相适应的课程体系

1.适应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课程开发

(1)确定与人才培养目标相符的课程教学大纲

教学课程大纲是指导一门课程开展的指导性文件,它是实施人才培养方案的途径,指导课程开展的标准,也是任课教师对课程讲授的执行标准。课程教学大纲应依据人才培养目标所需的课程改革思想,教育理念制定。编写课程教学大纲按照校企合作的模式,以工作任务驱动为导向设置课程体系,以企业真实的工作任务要求加入其中,不仅要有专业基础知识,更应添加工作任务实施的标准流程。以项目导向,任务驱动为核心的教学模式,采用企业工作任务目标为教学内容,使学生在完成一个完整的工作任务时,掌握其中所必须的专业知识点,最终达到学以致用。

(2)“能力本位”的课程观逐渐代替“学科本位”的传统课程观

课程体系的构建应摆脱传统的理论知识体系的禁锢,而应该由企业加入其中,提出企业岗位需求,根据具体的岗位需求确定教学目标。有企业专家组来编写出《企业岗位标准》,学校根据企业提供的具体标准结合课程理论知识,岗位应用知识,岗位能力,综合素质来序化课程内容。通过岗位工作任务驱动,明确实施任务目标,制定任务实施方案,结合相关知识,建立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

(3)课程应按专业具体设置

学校可以按专业相近相似原则,构建公共学习领域的基础平台课程,分专业对于素质拓展课程进行开展,第8学期各专业按照其特点选择适合的企业进行顶岗实习。关于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也应该按照不同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有的放矢,体现专业性。

(4)课程体系改革带动教学手段及教学方法的改革

校企合作的核心内容体现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以工作任务为驱动,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核心的教学体系,重点培养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思考能力与动手能力,把理论学习渗入到课堂实践活动中,在课程教学设计时,采用“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方法,把以老师教材为中心的理论教学方法,改变为以学生为主体的实践教学模式。

2.建立校内实训基地

校内实训基地按照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建设模式进行建设。实训基地不仅仅为学生完成教学任务提供硬件支持,还可以作为企业技能培训与鉴定的机构。学校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可以在校内实训基地完成,为教师提供了良好的科研场所和技术服务基地,从而体现出真正意义上的“产,学,研”为一体的办学理念。对于校内实训基地的建立与管理应按照企业的标准严格执行,把企业对于生产的要求,职业素质的标准,安全要求等均融入到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与管理中。

在基地环境布置上,按照生产车间的建构模式,将企业文化和环境植入校内实训基地中。校内实训基地通过引入企业产品生产,在生产组织、生产计划、工艺制订、产品质量控制、生产流程等方面与企业合作共同实施企业产品制造,从而成为校企合作的坚实纽带。实现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以任务驱动的为目标的课程教学改革都需要硬件支持,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也应该按照改革方向和改革内容进行建设。

3.加强校企合作的人员培训

为了保障“校企合作”能够顺利开展,组织管理人员,教学人员均应进行学习和探讨研究,吸取先进的典型经验。

(1)培养教育教学能力

教育教学是作为教师的核心工作,也是其自身核心素质和能力的体现。为适应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工学结合的教学方式,教师也应与时俱进。学校应提供公共交流的平台,为教师提供各种形式的培训机会。学校教师可以和企业导师相互学习,共同探讨教育教学方法,促进交流,共同进步,逐步完善自身的能力知识结构。同时可以开展观摩课活动,让青年教师向知识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学习,加快其进步与成长。组织理论课教师和实践课教师共同备课,参加教学研讨活动,对教学思想,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应结合双方的建议和意见,共同完成相应的教学大纲编写,考核方案的制定,以及校内使用教材的编写。

(2)培养专业知识与技能

培养雙师型教师首先应具备完善的理论知识结构,学校定期组织专业教师进行专业培训、深造。学习其他高校的先进理念,了解行业发展方向及发展前景,理解国家对相关专业的政策指导。分批选派专业教师进入企业进行顶岗工作参加社会实践,提升教师的实践操作能力,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推荐专业教师到企业,教育学会及专业委员会任相关职务,也可请各行各业的专家来校指导工作。聘请行业专家,企业高管来校指导专业建设工作,为学校带来行业新知识,新信息,新技术和未来发展前景,建立教学指导委员会,促进教学与行业相融合,教学与企业相配合,教学与生产实际相符合。组织专业教师参加国家及省市级技能大赛,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

(三)出台更加灵活多样的应用型本科教育校企合作政策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指出“职业教育要改革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教育部也明确提出: “职业教育要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积极鼓励校企合一、形成产教结合、校企共进、互惠双赢的良性循环职业教育模式。”在一些发达国家中,高等职业教育一直采用的就是工学交替模式,而我国则起步较晚,很多本科教育还停留在传统的理论教学中。在日本、德国等国家的经验中得出:校企合作才能真正促进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发展,满足企业用人需求,促进科学和经济进步,这些都需要国家给予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的支持。有些地区早已意识到校企合作的重要性,也出台了相关的政策支持,确立了财政转向经费基金和优秀校企合作扶持项目,如常州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强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办学的指导意见》,提出了共同建立实习就业基地,共同培养技能型人才,共同参与职教办学,共建实训基地,共同开展技术研发。

(四)以校企合作为突破口加快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创新

校企合作是应用型本科院校改革发展方向,从学校办学理念,学生的人才培养目标,课程标准的设置都应按照此方向进行改革。应用型本科院校要以此为契机,校企合作为突破口加快职业教育的改革,完成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计划。政府应加大政策出台和资金支持,吸引更多的企业走进校园,与学校教育相结合共同培养出社会需求企业需求的优秀人才。

(作者单位: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

基金项目:民办职业教育校企结合研究,课题负责人:钱明珠(课题编号:hmxj20130019)

参考文献:

[1]徐丽华.校企合作中企业参与制约因素与保障措施.职业技术教育,2008.

[2]谢俊琍,杨琼.改革开放以来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政策解读及现状分析.职业教育研究, 2009.

[3]徐建华.我国校企合作的历史变迁及发展趋势.职业技术教育,2009.

[4]陈江波. 国外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办学的特点及启示.今日南国,2009.

猜你喜欢

民办教育校企合作
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发展的困境和策略
茶学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探索
韩国高校校企合作模式新发展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从中外教育现状探求教育改革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