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环境下开展地理课堂互动教学的有效途径研究
2016-07-04张家兴
张家兴
摘 要:建立多元化的高中地理课堂,充分考虑信息技术对地理教学的影响能够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地理信息意识与能力教学环境。高效的课堂教学互动与学生成绩以及教师教学水平之间有着密切的联想。然而在当前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由于教师互动目的模糊、互动流域形式、方向性不够等因素,使得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互动教学并不是十分理想。文章主要针对信息环境下开展地理课堂互动教学的有效途径进行探析。
关键词:高中地理课堂;互动教学;师生互动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1-0058-03
引言
在传统的高中地理教学课堂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由于种种因素阻碍。在高中地理课堂上传统单一的灌输式教学已经成为了主要的教学方式之一。学生在长时间接受填鸭式教学的过程中只能被动的接受知识,没有养成主动获取知识的习惯,也没有形成自主学习的有效方式,学生的自主创新学习能力与实践能力被严重限制。然而地理课堂的互动教学法能够有效改善这一情况。
一、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互动现状调查
(一)问卷调查
1.调查目的与对象
本次调查目的是要掌握学生对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开展互动的看法,然后从学生的角度来挖掘问题所在,进而给提升高中地理课堂互动的有效性提供相应的建议与意见,给高中地理教学奠定坚实的基础。本次问卷调查主要涉及学生对高中地理课堂教学形式、学生参与互动的态度以及高中地理课堂中学生对有效互动评价方面的调查。
本次调查对象为云南腾冲一中高中高一年级学生,一共365人,一共发放365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360份。
2.结果分析
(1) 学生喜爱的地理课堂教学形式
图1 高中地理课堂中学生喜爱的教学形式
图1为学生喜爱的高中地理课堂教学问卷调查结果,可以看出高于51.43%的学生选择了和教师开展互动学习,超过26.65%的学生选择了教师在课堂上以讲授为主。不够17.62%的学生选择了自主学习,而4.3%的学生认为任何教学形式都无所谓。可能是下列原因导致上述调查结果的形成:学生习惯了长时间教师对着教材勾划重点,没有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高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容易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状态,不愿意打开心扉与他人交流。
(2) 高中地理课堂学生参与互动的态度
图2 高中地理课堂中学生开展互动的态度
从图2可以看出学生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参与互动的态度主要呈现下述特点:84.7%的学生在高中地理课堂上愿意与教师开展互动,但是大多数的学生会对自己在互动中的表现有所忧虑,害怕自己难以良好的发挥,存在着一定的矛盾心理。10.60%的学生对于高中地理课堂上的开展互动秉持一般的态度;4.7%的学生不愿意在高中地理课堂上开展互动。导致上述调查结果的因素可能与学生的自信心不够、对地理教学内容不感兴趣等因素有关。
(3) 高中地理课堂中学生对互动的评价
通过问卷调查得知只有不到三分之一学生对高中地理课堂的互动情况表示满意,大多数学生都比较不满意,不满意主要表现在对互动参与的程度以及对预期结果方面。例如,教师在课堂上进行互动的时候总是选择成绩较好的学生回答,成绩中等或较差的学生难以吸引教师的注意。综合来说,通过问卷调查可以得知,学生對于高中地理课堂上的互动还是十分渴望与主动的,但是当前互动的过程与互动的结果与其期望值相差比较远。
二、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互动现状
(一)教师互动概念模糊
高中地理教师的教学理念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有效互动。通过问卷调查可以得知,教师对高中地理课堂上开展互动的理念与概念还相对模糊。对于大部分老师来说在课堂上最佳的互动方式就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一问一答。在课堂上开展互动的目的就是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大多数的教师都将教学互动行为作为教学任务一种方式,甚至有的教师认为热闹的课堂就是进行良好互动的表现[1]。
(二)课堂互动过于形式化
由于长期受到应试教育模式的影响教师总是想要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更多的知识内容。如果传统的教学方式难以调动起学生积极性的时候,教师往往会为了提升教学效果来采用课堂互动的教学方式。但是在进行互动过程中教师设计的问题与学生的实际认知情况存在一定差距,进而使得高中地理课堂的互动教学成为了表面的形式。另外,在一些观摩教学课程中教师常常为了体现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在课堂上组合使用多种教学方法,虽然教师与学生之间有着频繁的互动,课堂气氛也比较活跃,学生的积极性似乎很高,但是学生往往难以学到真正的知识[2]。
(三)缺乏情感交流
大多数高中地理教师在课堂上开展互动比较偏重知识的传授,严重缺乏与学生之间情感的互动与交流。很多教师认为在课堂上让学生展示个性化的一面是在浪费时间。长此以往由于缺乏情感交流学生会慢慢的变得不愿意与教师交流,难以主动向教师提出自己的问题与看法,教师与学生之间存在间隙,进而使得学生对地理学习失去兴趣。
三、信息化环境下开展地理课堂互动教学的有效途径
(一)互动式教学情境创设
在高中地理课堂上为了让学生拥有更多的学习时间与学习空间,在进行课堂互动设计的时候要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有强烈的参与欲望。教师可以根据地理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来选择合理的教学方法。在众多的教学方法中情境创设是一个可以激发学习主动性的重要教学法。情境创设教学法就是指教师在课堂上利用形象来建立起相关的场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将认知过程与情感活动有机的结合起来。恰当、良好的情境创设能够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调动学生的探究动机,以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创新思维[3]。例如,在进行《流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以长江流域为例》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进行以下情境创设:首先,教师在课堂上利用信息技术来展示长江流域的地形图以及不同地区的景观图,让学生了解长江流域的基本情况以及工业、农业的发展情况,然后让学生自由分组来对长江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进行总结。其次,教师创设情境,假设大家现在从三峡水库出发,沿着长江一路向东,可以发现沿途的工业都比较发达。那么,根据之前所讨论的结果而得出的结论,你们认为在长江沿岸地区发展的主要工业有哪些?影响这些地区工业的因素又有哪些呢?最后,我们一路向东到达了长江的入海口,现在大家结合长江流域的具体情况来对该地区的农业进行分析,大家想一想,该地区的地理环境会对农业产生什么影响呢?而农业的发展又会对地理环境产生哪些影响呢?教师通过一个接一个问题的设置,可以让学生身临其境,激发学生探究解答问题的兴趣与欲望,让学生始终置于不断解决问题的探索状态下,这样不仅仅可以考察到学生对该课程的掌握程度,还可以测试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4]。
(二)互动式教学课堂提问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课堂提问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提问能够在课堂中检查学生学习的效果,正确引导学生参与独立思考,并且高效的实现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高中地理课堂上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及教师的主导地位都需要通过巧妙的问题来体现。恰到好处的问题不仅仅可以掌握学生对知识点的了解情况,还能够使得课堂气氛更加活跃,让学生产生更加浓厚的学习兴趣[5]。互动式的教师课堂提问方式可以分为以下几种:1)由易到难提问。教师所提问题的难易程度直接影响到提问的效果,如果一开始就提出过难的问题会让学生产生畏惧的心理。因此在提问的时候要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从浅到深。例如,在进行《农业生产与地理环境》课程中,教师可以提出以下问题:我国的农业分布大致上为东耕西牧,南稻北麦,大家觉得不同地区农业生产类型能不能调换呢?学生纷纷回答不能。教师就可以接着提问,为什么不同地区农业的生产类型不能调换呢?导致东耕西牧,南稻北麦这一分布情况的因素又是什么呢?教师在提出第二次、第三次问题的时候,学生就会很自然的联想到不能调换的原因是不同的地理位置所处的地理环境不同。上述这种由易到难的提問方式充分考虑到了学生的思维活动规律,通过层层推进来提出问题,让学生能够更加积极的解决问题。2)多样化类型提问。在高中地理课堂上不同类型的问题所起到的作用也是不同的。因此,教师在进行课堂提问的时候应该因材施教有针对性的选择不同类型的问题,最大程度避免问题单一化[6]。所提出的问题不仅仅要包括知识记忆类以及理解类问题,还应该适当的设计一些综合性或应用性的问题,以提升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与应用能力。另外,还可以根据教学内容来适当设计一些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可以从多个角度来对问题进行思考,以培养学生的创新与发散性思维[7]。例如,在进行《中国可持续发展之路》知识点教学时候,教师可以提出问题,目前我国正在面临着哪些严峻的人口问题、资源问题以及环境问题?我们应该采取哪些适当的措施来解决国家人口、资源、环境问题?大家怎么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让中国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教师所提出的这一系列问题可以让学生分组讨论,也可以让学生自由回答,畅所欲言。
(三)互动式教学师生关系
在高中地理课堂中教师与学生开展互动的时候,教师应该摒弃成绩好与成绩差学生之间的界别,一视同仁的对待学生。积极鼓励,正确引导所有学生都积极的参与到课堂互动中来。教师要尊重学生,热爱学生,仔细观察每一个学生的性格特征、兴趣爱好、学习习惯以及学习程度,以充分明确教学目标,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接受与其相符教学待遇[8]。记忆性问题让基础差的学生回答,理解性问题让基础中等的学生回答,综合性问题让基础好的学生回答。如果学生回答不好,教师要第一时间予以鼓励,并且在进行恰当的引导,让学生能够有答对的机会。例如,教师在进行《人口增长与人口问题》知识点的教学过程中可以有针对性的提出问题以及请学生回答问题。如图3所示,回答问题:1)世界人口变化的总趋势是什么?2)根据速度不同可以划分为哪三个阶段?转折点在哪里?3)每个阶段的人口增长有什么特点?为什么?教师所提出的三个问题可以让不同基础层次的学生来回答,以满足不同基础学生的学习需求。学生的学习需求得到满足的情况下心理状态会发生相应的变化,自信心也会得到相应的提升,课堂气氛也会变得更加和谐,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将会得到进一步的拉近。
图3
另外,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还应该主动与学生开展沟通,善于和学生交流沟通,以平易近人的态度来与学生交往,以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四)互动式教学共同评价
地理课程改革中明确提出要重视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的结合。在进行地理教学评价的过程中教师要设立多元化的评价目标,选择多样化的评价手段,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来进行合理的评价。教师与学生之间开展互动的积极评价能够让学生更加积极的参与评价过程,有利于构建和谐的地理课堂,形成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要采用多种评价标准来对学生在课堂上以及互动过程中的表现进行评价。对于在课堂上互动表现不是很积极的学生教师要给予适当的鼓励与引导,以激发其对地理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可以积极主动的参与到互动过程中来。对于课堂互动表现积极的学生要给予充分的肯定,让他们可以继续积极参与到课堂互动中。教师要采用多元化的评价主体。现代地理课堂教学评价已经摒弃了以往单纯教师评价的方式,而是有多种评价方式可以采用[9]。例如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学生互评等等。通过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学生就可以多角度了解自我的学习情况与学习程度,以便更有针对性的进行优化与调整。
(五)互动式教学信息化技术
信息化技术已经成为了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教学辅助技术。在众多信息化技术中高中地理课堂中应用的最为普及与广泛的还是多媒体课件[10]。多媒体课件能够将抽象、晦涩的地理内容变得生动形象,可以让学生形成一种直观的感受,进而更加容易理解知识点与教学内容。例如,在《大气圈与天气、气候》知识点教学的过程中由于该部分的知识点内容过于抽象,教师难以用口述的方式让学生明白晦涩的教学内容。所以,教师就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将抽象的内容变得具体,让学生可以一看就明白。图4为热力环流示意图。
图4
从图4中学生就可以清晰明白大气运动中热力环流形成的过程。热力环流是地面冷热不均所形成的空气环流,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中最为基本的形式。在利用多媒体技术的基础上教师可以与学生开展无障碍的互动,学生也可以就多媒体上的知识点进行提问,教师有针对性的回答问题。近几年来基于信息化技术下的电子白板互动教学也成为了高中地理教学中的热门教学辅助手段。教师可以使用电子白板与学生互动,学生可以使用电子白板回答问题,还可以使用电子白板来绘制地理图示。例如,教师在课堂上可以利用电子白板让学生一同观看台风的形成过程,在学生观看的时候教师可以随时使用电子笔暂停视频,利用电子笔在视频中进行圈点解释,将气旋的水平气流运动方向、在地转偏向力作用下的水平气流的偏转情况截取的出来,并且进行步骤排列,进而对台风的形成过程进行详解。在视频播放完毕后,教师还可以邀请学生在电子白板上再一次将台风形成过程的步骤图画出来。这种利用电子白板的师生互动方式有效提升了信息化技术下地理教学课堂的互动效率。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中地理课堂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开展有效的互动是提升教学质量,提升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的教学方法。教师高中地理课堂上与学生开展互动的时候要注意学生的实际需求,有针对性的开展互动,一视同仁的对待学生,从而全面提升高中地理课堂的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
(作者单位:云南省腾冲市第一中学)
参考文献:
[1]黄丽娜.创设有效互动,师生共同发展——谈高中地理互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考试周刊, 2012, (12):128-129.
[2]丁竹芳.构建互动模式 彰显课堂活力——高中地理课堂互动教学探析[J].文理导航(上旬刊), 2013, (09):78.
[3]王梅菊,范晓伟.高中地理新教材中阅读材料的功能及教学策略——以人教版地理必修1为例[J].高等函授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 (01):63-65.
[4]戴长华.新课改下的高中地理课堂互动教学有效性思考[J].新课程学习(中), 2014, (05): 36+38.
[5]范玉娟.互动对话教学模式在高中地理中的具体实施途径探析[J].高考(综合版), 2014, (11):4.
[6]孟兆伦.如何有效运用中国地图来培养学生的地理学习思维[J].学周刊, 2014, (06):179.
[7]曹书通,曹书铭.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目标的发展与展望——以历年高中地理“大气的运动”的教学目标设计为例[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2013, (10):14-16.
[8]冯改梅.高考地理课程复习探索:对初中地理和高中地理必修教材的处理[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1, (34):156-157.
[9]马华,蒋玲玲.高中地理环境教育现状分析与对策——以江苏省徐州市为例[J].现代教育科学,2011, (08):148-149+147.
[10]李鹏.互动语言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互动教学的应用策略研究[J].学理论, 2010,(36):288-2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