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视角下的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改革探究

2016-07-04娄银梅

经营管理者·下旬刊 2016年8期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高职院校互联网

摘 要:互联网的深入发展,给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带了巨大变革,表现在对高职生的特点变化、高职生的用网情况变化、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的变革等方面;根据教学实践和问卷调查显示,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对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影响既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对于互联网带给高职思政课的负面影响,需要有力的措施来化解,这就要求思政课教师不断探索教学模式改革。

关键词:互联网+ 高职院校 思想政治理论课 教学模式

一、问题的由来

传统的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教师的教学方法大致相同,都是教师单向的灌输,区分教师水平高低的就是教师积累的教学案例多少。随着互联网的深入发展,互联网对学生的用网覆盖率大幅度提高、用网时间变长等,这些因素对学生的知识面拓展、学生的听课状态、教师的讲授内容等都产生了很大影响,这些影响拉开了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改革帷幕。首先从学生用网情况的发展态势来看,学生用网的覆盖率越来越高,用网时间越来越长。中国互联网中心,第35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12年中国手机网民上网行为研究》显示,10-29岁手机网民在总体手机网民中占比64.2%,是移动互联网网民的主力军。而大学生作为具有较高知识水平的青年群体,更是青少年手機网民的中坚力量。特别值得说明的是,高职生的用网率更高,就作者本人所在的高职院校来说,学生的用网率在100%,学生离开网络寸步难行,因为现在学校信息发布、一些课程等都是通过网络进行的,学生人手一部智能手机。其次,互联网的深入发展对高职院校思政课堂教学带来的冲击更大。根据我们的问卷调查显示,当问到“你一天平均用智能手机上网的时间”时,74%的学生每天用网的时间在4个小时以上。随着高职生的用网时间增长,学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问题,64%的学生认为网络让学生“虚拟交流多,现实交流少”,33%的学生认为“严重依赖智能手机”。互联网+的到来,高职生对智能手机患有如此严重的依赖症,这一状况对本来就不太受欢迎的思政课冲击更大,在思政的课堂上,听课率明显下降。最后,互联网的深入发展给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互联网越来越便捷,我们很多问题都可以通过网络搜索功能解决,达到了足不出户就可以知晓天下的功效,教师想要引导学生,必须技高一筹,教师如何改变讲授内容,是互联网时代每位思政课教师必然思考的一个问题;当然,学生也可能通过网络涉足一些不良内容。在这种情势下,对思想政治理论的教学内容产生了更高的要求。

二、互联网+对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影响表现形式

互联网的深入发展,给学生带来了很多方便,最主要的是搜索功能,网络搜索成为现在高职大学生解决问题的主要途径,现在很难再见到学生追着老师问问题的情况,在学生中流行一句话叫做“有事不会问度娘”,也就是遇到不会的问题直接百度搜索。在我们的问卷调查中的一个问题是:“当你遇到思想政治课学习中的困惑或难题时,你更愿意选择哪种方式解决”?有61%的学生选择了“自己网上查阅资料解决”,由此看来,互联网的深入发展给学生带来了很多便利之处。网络在给学生带来便利的同时,负面影响也不可小觑,这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首先,互联网时代,学生上网的“无障碍性”,给学生的思想带来很大的冲击,思想自由化趋向明显。因为网络是虚拟的,学生可以在网络上随意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言论,有些学生法律意识淡薄,随意发布虚假言论,给社会带来一定程度的不良影响;另外,互联网就是一个大染缸,鱼龙混杂、良莠不齐,有些学生分辨能力有限,人生观和价值观受到不良影响,给本来难度很大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增加了无形的负担。其次,互联网时代,学生生活环境网络化,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缺乏交流,学生出现一定程度的沟通障碍。在我们的一项问卷调查中,有一个问题是“移动互联网环境下你的主要困惑时什么”?有64%的学生选择了“虚拟交流多,现实交流少”这一项,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授课过程中,如何改善学生因网络虚拟交流带来的沟通障碍,是一个新增的问题。再次,互联网的深入发展,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模式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都是靠教师日积月累的案例进行讲授,这种教学方式是单向的灌输式;随着互联网的深入发展,传统的教学模式效果越来越不理想,需要教师改变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的作用由主体变为主导,发挥引领的功能,通过网络技术发挥双向交流模式。最后,互联网+时代,给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要求教师在教学内容上的改变,改变那种一个案例能用好多年的情形,教师备课充分,随时关注国内外的热点、焦点和难点,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是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对新媒体技术的要求,随着互联网的深入发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还得经常充电,学习互联网技术,会制作微课,会玩微信、微博等软件。由此看来,互联网+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承担着更大的压力,面临更严峻的形势,作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师,我们的授课对象更难;但是认识到问题只是开始,更为重要的是怎么解决这一难题。如何解决,就涉及到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的改革。

三、互联网+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改革探索

谈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是一个大问题,不是一个老师或者几个老师能完成的,它需要学校和思政课教师共同努力才能完成的一个任务。从高职院校方面来说:学校应做到两个最基本的要求。首先是严把学生用网关,学生的上网及其内容应该经过学校的严格筛选,那些低俗、反动的言论应该屏蔽掉,让学生在网络上接触到的内容应该是正能量的。其次,学校应该定期为教师举办一些互联网、智能手机方面的技术培训,让思政课教师掌握最新的技术,能利用互联网技术跟学生沟通,比如,现在比较流行的QQ、微信、微博等技术,特别是要对一些年龄比较大的思政课教师做针对性的培训,提高他们的网络技术水平。思政课教师是教学模式改革的主角,所以思政课教师在这场教学模式改革中要做的事情是最多的,压力也是最大的。从思政课教师自身方面来说,最基本的要做到如下几个方面。第一,是思政课教师应提高自身教学水平。在思政课理论教学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如果主导的水平低,肯定把握不好方向。思政课教师应该多学习理论知识,提升自身的理论素养,思政课教师争取做到“双师”型的教学能手,既是理论家,又是实践家,满足高职生的实践需求。第二,改变教学方法也是思政课教学模式改革一个很重要的方面。首先,思政课教师改变传统的单向灌输模式,建立新型的双向沟通模式,在讲授知识点时,结合授课对象的专业,做到授课理论和社会实践相统一,也就是理论和实践统一,双向沟通模式更能引起学生的共鸣,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思政课教学方法有多种,综合运用理论讲授、案例分析、讨论、演讲等多种方法,增强课堂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提高教学质量。第三,在教学内容上,与时俱进,满足时代给学生提出的新问题,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讲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门课时,在法律部分多下功夫,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构建学生的法治思维方式,运用发生在学生身边的案例,或者发生在高校里的案例,对学生进行法治教育,让学生认识到在互联网时代,要做遵纪守法的好公民,即使互联网是虚拟的,也不能在互联网上随意发泄情绪、传播谣言等违法行为。第四,思政课教师要与时俱进,不断提高网络技术水平,学习新型的互联网软件应用技术、学习智能手机技术,能熟练运用目前在学生中流行的软件,比如微信、QQ、微博等技术。运用这些受学生欢迎的软件跟学生沟通,跟学生进行情感沟通,做到以情感人,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能提高思政课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http://news.xinhuanet.com/newmedia/2015-02/03/c_133967278.htm.

[2]齐英艳,《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型教学模式探析》,《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5年第9期.

[3]李星,《新时期职业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略论》,《职教论坛》2010年第20期.

作者简介:娄银梅(1981—),女,河南商丘人,博士,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天津青年职业学院教师。

※本课题是天津市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会规划课题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XV212.

猜你喜欢

思想政治理论课高职院校互联网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与策略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艺术探究
基于综合能力测评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开卷考试改革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