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自信”视野下建构大学生政治认同的研究
2016-07-04尚晓丽李川川
尚晓丽 李川川
摘 要:当代大学生作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后备军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依靠力量,对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的政治理念是否有正确的认知和坚定的信仰,体现着当代大学生的政治认同和政治立场。同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也是建构政治认同的重要内容。本文以三个自信为理论基础,以建构大学生的政治认同为目标,结合影响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因素,分析并回答了认同的主体大学生群体要认同什么?为什么要认同?以及出现认同问题的原因何在?提出了关于建构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道路自信 理论自信 制度自信 政治认同
十八大提出的“三个自信”理念不仅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和制度的肯定,更包含了对新形势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定信念和美好期待。当代大学生作为实现中国梦的依靠力量,应该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和对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的信念,增强政治认同感,待学有所成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当中,这建立在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和制度的理解和认同,只有认清三个自信的本质,才能深刻认识其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才能知行合一,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一、核心概念的界定
所谓“三个自信”是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三个自信是对我国现代化发展历程的肯定,是立足当下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昂扬斗志,更是我国坚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决信念。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一以贯之的接力探索中,我们坚定不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九十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发展。”“要堅定这样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目前学界对政治认同的解释主要倾向于两方面:其一,认为政治认同是社会成员或团体在参与政治生活时对国家产生一种亲近,接纳的情感倾向和心理归属。其二,认为政治认同是一种政治态度,是对政治体系,政治团体,政治价值,政治绩效等权利体系的组成部分的承认和认可。
二、三个自信是建构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基本内容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和制度的自信是作为中国人的政治信念和基本的政治立场,当然也是建立政治认同的基本内容。我们研究政治认同首先要清楚我们要认同的内容是什么,谈到政治认同莫过于关注政治制度,政党及其他政治团体、政治绩效、政治价值等问题,而这些问题在三个自信中皆有体现,所以基于三个自信来建构大学生政治认同可以全面深化政治认同的理念。
1.道路自信是国家和人民最默契的政治认同。道路自信回答的是我们要选择怎样的路子来发展中国,我们选择路子的合理性在哪里?只有回答了这个问题让大学生理解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铸就学生对道路自信。历史和实践证明,中国选择社会主义道路是对的,“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我们终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2.理论自信是政治认同的思想基础。理论自信回答的是我们要选择怎样的行动指南来引导中国实践才能走正道而非邪路。历史的伟大实践验证了面对时代的发展的新要求和新挑战,并不断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即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一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得第二次历史飞跃,它系统的阐述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么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一系列重大理论与实际问题。
3.制度自信是政治认同最根本的内容。要坚持制度自信首先必须回答社会主义制度与资本主义制度相比其优越性在哪里?这是我们建构政治认同最首要的问题。只有当大学生对制度的优势和问题有充分的认识,才能理性从容的面对西方意识形态的渗透,经得起挫折考验。不可否认的是资本主义制度在人类文明中独树一帜,在推进人类历史进程上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揭开其伪善的面孔,究其根本,资本主义制度下的民主是少数人的民主,是剥削者的民主。“资产阶级生存和统治的根本条件,是财富在私人手里的积累,是资本的形成和增殖。”制度作为约束社会成员行为的基本准则,如何不断完善它使民众敬畏它,认可它,遵从它?也是我们要明确回答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我们“应该看到,中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特色鲜明、富有效率的,但还不是尽善尽美、成熟定型的。”所以我们不能盲目自信,而是要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和完善中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三、树立三个自信以建构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必要性
当前我国正处于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要解决国内问题,更要面对西方国家意识形态的渗透和对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破坏,正需要人力物力以及精神层面的支持。思想意识指导人们的行为,有了坚定的信仰体系,那么,行动上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和中国梦的践行者也就不远了。
1.影响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因素。
1.1国际国内环境影响大学生政治认同。大学生已经具备基本的价值判断力,通过对国情、社情、民情的了解,虽然可能认识不够全面,但是他们有自己的评判和态度。当代大学生的政治态度大多都是积极向上的,对国家政治与社会发展都是较为关注的。但是,大学生在课堂上,书本上了解认同中国道路,中国理论,中国制度只是存在于感性认识中,如何让大学生在社会生活实践中真正体认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和制度的优越性,才能保证大学生真正信仰社会主义,坚定三个自信,提升政治仍同。“和其他动物比较起来,人的独特之处就在于,它具有善恶,公正与不公正以及诸如此类的感觉。”
1.2互联网“+”时代,网络影响大学生政治认同。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网络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众所周知,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在建构大学生政治认同的过程中如何挥好这把剑,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1.3大学生自身的心理特征影响其政治认同的形成和发展。大学生大多都处于18-24岁这一年龄阶段,他们追求人格独立,个性鲜明,而他们的情绪易受周围环境变化的影响,学业、生活、人际关系等的变化都会引起情绪的波动,此外他们的价值观念尚不稳定时常处于波动、迷惘与抉择之中。这也是使他们政治认同不高或者走向背离的重要原因。由于大学生处于特殊的社会层次,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又有一颗天下为己任的抱负之心,所以他们较同龄人具有较高的政治意识,他们关心社会发展,热衷参与社会,他们对社会事物有着自己的见解。他们试图从理论层次探讨某一问题试图解决某一社会现实问题,但是由于生活阅历有限,社会实践能力不强,使他们在谈论、评价、思考社会问题是,往往表现出理想主义色彩,不能十分切合实际。
2.克服影响大学生政治认同因素具有紧迫性。上文阐述了影响当代大学生政治认同的若干影响因素,不管是客观的外部环境还是大学生自身特点影响其政治认同,我们都应予以重视,如若放任自流,置之不理,将会导致“历史虚无主义”、崇洋媚外等一系列错误的思潮在大学生群体中蔓延造成信仰迷失。大学生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与否关系到他们是否接过社会主义大旗完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
四、建构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具体策略
1.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大学生政治认同的主要阵地。只有在理论课上掌握了三个自信的具体内涵及其科学性以及我国为什么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自信,我们才能确信让我们所坚持的道路,理论,制度是对的,从而打破心理壁垒,认可接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才能提升政治认同,进而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的坚守者和捍卫者。首先,作为老师必须改变原有的单纯以讲述课本为主的上课方式,要充分发挥多媒体的辅助作用但又不絕对依赖。如今,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学校的电子化教学设备也是一应俱全,老师应该物尽所用。其次,分析政治理论要结合时政要闻。当代大学生有很多途径可以获得新闻,不可否认他们具有一定的政治敏感性,有自己的看法,但是大都比较浅显,如果老师在讲课的过程中能够融入时政来讲课,在这一过程中如果与学生观点一致,很容易与学生产生共鸣。再者,如果老师讲的比较深入,讲到了自己不曾想到的观点,学生对老师的仰慕之情就会油然而生,如果学生的观点新颖独特也会激发老师的思考,这样就是一个教学相长的过程。第三,翻转课堂,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在思维的碰撞中体悟三个自信。单凭老师在讲台上一味的讲,即使讲的天花乱坠也不能切实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唯有促进学生思考,在交流中擦出思想的火花,才能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坚持三个自信的重要性,才能加深其政治认同。
2.以新媒体为媒介,以“三个自信”为内容深化大学生的政治认同。新媒体是相对于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而言的,它是以网络为载体,以电脑、手机与数字电视为终端的新型传播媒介。具有推广方便、覆盖率高、形式丰富、互动性强等特点,这给当下我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加强意识形态教育提供了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挑战。新媒体环境给大学生接受“三个自信”教育提供了多元的平台,为深化大学生的政治认同提供了独特的载体,但是新媒体环境下也不乏一些负能量且与主流意识形态相违背的内容,以及西方国家意识形态的渗透等都会对大学生造成一定的冲击。这就要求我们加强新媒体环境下的信息的引导与监督,尤其要加强大学生常用网站的建设。
3.以“三个自信”为主题,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校园文化活动是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有效载体,而团组织,学生会,学生社团是这一载体的主要承担责任方,要让“三个自信”在大学校园里更亲民,使民信,必须借助这些亲民的组织团体,结合日常活动及重大事件纪念日,设计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运用多种方式宣传爱国主义,弘扬主旋律,彰显正能量,使大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得到精神上的洗礼和思想上的共鸣,从而激发坚定三个自信的自觉性和政治认同感。
4.树立榜样,发挥朋辈效应。大学生自身的心理发展特点和思维发展水平使他们极易被周围的环境所影响。而朋辈群体是大学生成长发展的重要环境因素,其影响甚至比老师和父母给予的日常影响更大,因为,他们共同生活在一个相对稳定又亲近的群体当中,每个人都希望在其中找到归属感。趋同的价值认同和价值选择是这一群体的潜规则,否则,你将不会被接纳。但出于归属感的需要,其心理和行为必然会受到同伴的暗示和影响而作出相应调整。既然如此,我们运用“润物细无声”的朋辈效应,将具有爱国情怀,坚持“三个自信”,党性修养较高且具有领导力的大学生作为大家学习的榜样,使他的同辈伙伴在作出政治价值选择时以他的政治理念,政治认同作为重要参照,久而久之,将其内化为自身的坚定政治信仰。如此一来,大学生在朋辈群体的影响下政治认同就在潜移默化中得以提升。
参考文献:
[1]胡锦涛. 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 人民出版社,2012.
[2]本书编写组译. 十八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 人民出版社,2012.
[3]新华网. 习近平总书记: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EB/OL]. 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4-05/05/c_1110528066.htm,2014-5-5.
[4]马克思. 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二卷)[M].北京: 人民出版社,1995.
[5]新华网.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EB/OL]. http://news.xinhuanet.com/lianzheng/2012-11/19/c_123967017_3.htm,2012-11-19.
[6]亚里士多德,颜一;秦典华译. 政治学[M].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