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京津冀地区养老服务业协同发展研究

2016-07-04董丽锐

经营管理者·下旬刊 2016年8期
关键词:养老服务业京津冀一体化协同发展

董丽锐

摘 要:人口老龄化的严峻背景要求加快养老服务业的发展。在京津冀一体化战略的支持下,促进养老服务业的协同发展有利于实现三地养老资源的优势互补和共同进步,为解决该地区养老问题作出贡献。本文通过分析一体化的京津冀养老服务业发展现状,基于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促进三地养老服 务业更好更快发展。

关键词:京津冀一体化 养老服务业 协同发展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生产要素和人口的流动已成为当前社会的一个显著特征,为此各种社会保障服务的区域互补和转移接续也日益重要。其中,京津冀作为人口老龄化较为严重的地区,合理利用三地现有资源共同发展养老服务业,既可以在养老方面减少对京津冀一体化的制约,又可以适应流动社会老年人口对养老服务的需求。

一、当前京津冀地区养老服务业发展现状

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2010年京津冀三地65岁及以上的人口为873万人,占总人口比重为8.36%。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北京市65岁及以上的人口比例上升了0.3个百分点,天津市上升0.07个百分点,河北省上升1.19个百分点。这表明目前京津冀三地的老龄化程度较高,并且在未来几年三地的老年人口还将持续增加,由此发展养老服务业迫在眉睫。当前,北京市和天津市的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由于养老服务需求与收入水平存在瓦格纳效应,所以京津两地老年群体对养老服务的数量需求和层次需求也将不断提高。但养老服务业作为一种产业,必然具有市场经济的一系列特征。其中,投入与产出则是主要考虑的方面。在经济下行压力下,加上该行业的投资周期长,收益见效慢,京津地区的养老服务业数量多,竞争大,所以这些机构面临着一定的成本压力。另外,虽然河北省的养老服务业发展水平有限,但具有承接京津地区养老服务业的成本优势、地缘优势和政策支持。这种发展的不平衡性和资源的互补性也为京津冀养老服务业的协同发展提供了可能。

二、京津冀地区养老服务业协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是相关扶持政策未实现统一化。以河北省为例,2012年河北省民政厅、财政厅联合制定了《关于养老服务机构实行奖补的意见(试行)》,该意见明确规定:对连续运营1年以上的养老服务机构,按实际入住河北籍老年人占用的床位数量,给予每月每张床位不低于50元标准的补贴。但这些优惠政策仅限于河北籍老年人口,对于入住的京津地区的老年人的扶持政策则相对较弱。同时,因为政策限制,一些转移的养老服务机构难以享受到应有的补贴。这种扶持政策的区别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三地养老服务业的协同发展。其次是社会保险的统筹层次低阻碍了养老服务业的异地发展。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各地之间人员迁移流动日益频繁,而在人员迁移流动过程中,社保关系衔接由于涉及到迁移人员养老、医疗等切身利益,如果不妥善设计,就可能会成为人力资本流动的阻碍性因素。目前,我国的社会保障呈碎片化状态,政府各自为政的现象突出,而这种情况不仅会加剧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公平,也会对老年群体异地享受养老服务造成困难,如养老保险关系的转移接续问题、医疗保险的跨地报销问题等。这些由于社会保险统筹层次低造成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养老服务业的异地转移,不利于三地协同发展。最后是河北省总体的养老服务水平较低,承接能力相对不足。一方面养老服务业不仅是一种产业,更是一种特殊的解决老龄化问题的社会政策,需要政府的调控和支持。但当前河北省的经济发展远不如京津地区,政府用于养老服务业的财税补贴有限,且养老服务机构的硬件设施较差,难以满足京津地区老年人口的较高层次的养老需求;另一方面,养老服务业的发展需要相应的专业人士,包括医生、护士、服务人员等等。而当前河北省没有高校开展养老服务专业护理的专业,在从事专业护理方面人员缺乏;护理人员的工资普遍较低,导致很少有年轻的接受过专业护理教育的人从事这个工作。

三、促进京津冀地区养老服务业协同发展的对策

首先是做好顶层设计,实现三地养老服务标准的统一,推动异地养老一体化。政府应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既要保证不同地区的老年群体在同一养老机构享受到平等的养老保障,破除在医疗、养老等方面的行政性壁垒,又要为对接的养老服务机构提供公平的竞争条件和经营环境。这可以通过建立和完善市场准入和监管规则,制定统一的养老服务业运营管理标准,使承接的养老服务机构能够享受同等的经营待遇和财税优惠,逐渐促进相关制度体系的融合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其次是尽快推动京津冀社会保险关系的转移接续,提高统筹层次。一方面,可以借助互联网的优势,形成一个统一的社会保障信息平台,为跨地享受社会保障待遇的老年人口的信息查询提供便利,从而推动养老服务业的流动性发展。另一方面,可以建立一个统一的养老服务业管理机构,逐步缩小京津冀三地在社会保险费缴纳和社会保障待遇享受方面的差距,减少社保关系转移接续的困难。同时,统一的机构可对三地的养老服务业实行一致的管理和监督,避免因地方政策差异而对养老服务业协同发展造成的不良影响。最后是增強河北省自身承接养老服务业的能力。河北省要抓住京津冀一体化的战略机遇,努力提高自身经济实力,为承接养老服务业提供物质基础。对于财税支持,由于三地的经济体量不同,财政收入水平也差异巨大,应充分考虑三地的具体情况划分出资的比例,对于财政资金相对充裕的京津政府可以财政出资,对于土地资源丰富的河北省可以以环京津地区的土地出资,对园区内的养老机构以及养老护理员进行支持和补贴。同时,既要对现存的服务人员进行系统培训,增强专业化水平,又要促进河北省与京津两地的人才交流,经验共享,通过产学研的方式,培养一定的养老服务人才。人口老龄化的日趋严重,成为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阶段性特征。实现京津冀养老服务业的协同发展,既能够缓解养老问题给京津冀一体化带来的压力,又能够在结构转型下创造新的经济增长极,从而推动我国社会保障事业的进步,增强我国的整体实力。

参考文献:

[1]杨健,张金峰. 高度老龄化地区养老服务探索及发展策略研究—以天津市为例[J].西北人口,2016,37(4):45.

[2]李晓丽,李建霞.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河北承接北京养老服务的可行性分析[J].商,2016:37.

[3]刘莉.京津冀养老服务体系协同构建设计[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4:175.

猜你喜欢

养老服务业京津冀一体化协同发展
我国老年护工队伍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建议
评剧在京津冀三地文化协调发展视域下的音乐生态环境现状
山东省旅游产业与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协同发展探析
发展农村养老服务业引导大学生就业的长效机制探析
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论社会工作介入老年服务业的可能性和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