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县域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建设的思考
2016-07-04范晓静江宾生
范晓静 江宾生
摘 要: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对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县域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和推动产业扶贫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当前广西县域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存在着对经营管理人才不够重视、结构性矛盾突出,综合素质不高、人才“引不进,留不住”、人才分布不均衡、人才选用机制不完善等问题。本文在分析了这些问题后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广西县域 企业经营管理人才 思考
当前,经济竞争日益表现为人才竞争,而作为经济发展重要推动力量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已经成为各行业竞争的焦点。企业经营管理者是指企业中从事经营管理活动,具备一定的经营管理知识和能力并能对企业发展起到推动作用的人力资源。广西作为一个欠发达地区,日益认识到经营管理人才的重要性,在出台《广西壮族自治区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后,又专门制定了《广西壮族自治区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2010—2020年)》,提出要“培养造就一批具有国际战略眼光、市场开拓精神、管理创新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优秀企业家和一支高水平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县域企业经营管理者是企业经营管理者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广西县域经济整体依然落后、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背景下,加强县域企业特别是重点产业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建设,推动县域经济发展显得尤为急迫和必要。
一、加强县域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建设的必要性和意义
1.县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加强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建设。根据人力资本理论的观点,人力资源在各种资源中是最有价值的,相较于物质资本,人力资本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正如舒尔茨指出,1910年-1957年近50年间美国农业的物力投资增长4.5倍,收益提高3.5倍;人才投资增长3.5倍,收益提高却达17.5倍,因此,正是人才资源,不是资本,也不是物质资源,最终决定着一个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性质和步伐。县域作为国家的基本单位,其发展同样受到人才的影响。虽然国家一直重视县域经济社会的发展,从2002年起,每年都把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摆在突出位置,但县域整体经济社会发展依然落后。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其中关键因素是人才资源,尤其是企业的优秀经营管理人才的短缺。由于优秀的企业高级管理人才短缺,县域经济在与城市经济相比缺少竞争力,而且县域经济的增长方式往往是传统粗放的,难以使县域经济获得质的改善和可持续发展,从而导致了县域经济社会的落后。因此,县域经济要发展,首先要破解人才短缺的制约瓶颈,加强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的建设。
2.县域经济结构实现优化升级的需要。一群优秀的企业经营管理者可以凭借他们对市场的高度敏感性和高度的经营智慧或一项先进的技术成果缔造一个庞大的经济实体,形成优良的产业结构。例如,被称为“中国硅谷”的北京中关村工业园区正是由于集聚了一批国内优秀的企业经营管理者,才能成为北京经济的主要推动力量,使工业园区的经济增长已占北京市工业增加值的50%以上。反之,正是由于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的缺乏,才导致县域普遍存在农业比重过高、工商业发展不足、三次产业发展联动性不强等问题。要解决以上问题,就必须加强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的建设,通过优秀企业经营管理者的引领,充分利用当地资源优势,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和服务业,延长农业产业链,形成县域内发展协调、效益显著的合理产业结构。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县域经济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广西的县域经济目前普遍面临着综合实力不强、工业总量不大、产业结构不合理、发展粗放等问题,尤其是绝大多数县域缺乏一批能支撑和引领县域经济发展的优势支柱产业和龙头企业。由此可见,县域经济的优化升级对县域企业经营管理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越来越需要不仅懂技术、会管理,而且拥有战略眼光和创新意识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
3.产业扶贫实施的需要。根据党和国家的战略部署,到2020年,我国要全面解决贫困问题,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产业扶贫是反贫困的卓有成效的重大举措。但产业扶贫的关键问题是如何将扶贫产业的产品和服务以合理价格销售出去,并努力延长面向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的价值链与产业链。我国近二十年的农业产业化经营实践表明,龙头企业在农产品的市场开发和培育、精深加工、品牌建设、技术标准、规模经营等方面有明显优势。但是,广西的农业产业化经营远远落后于发达地区,主要原因是缺乏一批优秀的农业龙头企业经营管理者。因此,急需培育一批拥有敏锐的市场嗅觉、准确把握产业发展走向、带领实现企业和农民互利共赢发展的企业经营管理者,以此推动广西农业产业化进程,提高贫困地区人口收益,促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现。
二、广西县域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现状
根据《广西人才发展报告(2010-2012)》,2010年广西“全部学历人才中大专及以上学历占比”28.01%;“全部学历人才中研究生学历占比”0.69%;“人才资本中高级人才资本占比”18.48%;“人才资本中高端人才资本占比”0.55%。可见,广西高级优秀人才较少。在“学历人才总量”指标中,“受过高中中专及以上教育的劳动力总量”指标在全国的定位居中偏上,“受过高等教育的劳动力总量”指标居中“职称人才总量”指标中“法人单位具有初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劳动力总量”指标在全国居中偏下,而“法人单位具有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劳动力总量”指标居全国倒数第6位;“技能人才总量”指标中“法人单位具有高级工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劳动力总量”指标和“法人单位具有高级技师专业技术职称的劳动力总量”指标居全国倒数第7位。因此,在全国中广西职称人才和技能人才总量处于弱势地位,不利于广西经济社会的发展。在区域分布上,区域分布不均十分明显。在各市间,大专以上学历人才南宁市占比近25%,而桂林、柳州和玉林占比在10%左右,其他各市占比仅5%左右,而防城港仅2%。在各市内,南宁、桂林、北海市区人才占比达到95%以上,縣区人才少得可怜,有点甚至不到1%。在企业经营管理人才方面,2010年末,全区企业经营管理人才总量(含非公有制企业)达到16.4万人,比“十五”期末增长50%以上;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参加培训从2005年的6.4万次增加到2010年的12.6万次,增长了近100%;队伍中拥有研究生学历人员比例增长了124%,大学本科学历比例增长了78%。虽然企业经营管理人才数量有了大幅度增长,但依然缺少熟悉现代企业制度、有国际化和战略性眼光的企业家级复合型高层次职业经理人团队,在战略性和新兴性产业经营管理人才较少,不能适应产业发展的需要和趋势。
三、广西县域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存在问题
1.对经营管理人才不够重视。广西县域由于相对闭塞的自然地理条件和落后的经济发展水平,人才观念十分滞后,没有认识到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在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经营管理水平、推进经济快速发展方面的巨大作用,加之县域一直以传统粗放式发展为主,产业结构单一,对人才依赖不高,因此企业经营管理人才观念较为薄弱,重视、培育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的氛围不够浓厚。
2.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结构性矛盾突出,综合素质不高。一是年龄结构不合理,广西县域企业经营管理人才是典型的老多青少,经营管理人才队伍老化。“老干部”比例过高,年轻人才发展机会不足,将会使企业经营管理人才整体活力不足及整体后备人才缺乏。二是学历层次较低。广西县域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中,人才队伍整体素质偏低,大学本科和研究生的比例较低,与全国发达省市有不小差距。这说明广西经营管理人才高学历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比重过低。职称和技能层次低,专家型、复合型经营管理人才较少,尤其缺乏高新技术、金融等新兴领域的人才。
3.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引不进,留不住”问题突出。广西县域由于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各项社会配套设施相对匮乏,加之用人单位和企业对人才缺乏足够的吸引力,引进人才的综合环境较差,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发展平台和成长空间较为狭窄,而且县域人文发展环境往往难以满足优秀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的需要,增加了引进和留住优秀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的困难。而且,即使有的企业引进了较高级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但由于人才发挥作用的环境较差、氛围不浓,原先承诺的福利待遇没有实现或人才自身原因,人才非常容易流失,给企业带来巨大损失。
4.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分布不均衡。人才分布不均主要表现在:地域上,经济发展较好的临桂县、平果县等企业经营管理人才数量较为充足,有效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经济相对落后的那坡县、隆安县等县域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則极为短缺,制约了当地经济发展。在产业结构,低端制造业、交通运输业、批发零售等传统产业企业经营管理人才较多,形成这些产业人才的积压;而金融、现代旅游、生物科技、新能源等领域经营管理人才严重不足,使这些产业难以发展起来。在企业类型上,大中型企业经营管理人才较多,中小企业经营管理人才较少,中小企业往往因此发展困难。
5.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选用机制不完善。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对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的选用,应当遵循市场规律,充分利用公开招聘、人才市场选聘等方式发挥市场配置的基础性作用,这样可以实现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的优化配置。但广西县域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的选拨任用还没有实现市场化,国有企业中上级指派和任命的比例过高,通过公开招聘或职业介绍所等市场手段进入企业的经营管理者比例较低。可见,目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的市场化选用机制还未完全建立起来,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在求职过程中还欠缺规范化的渠道。
四、广西县域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建设的思考
1.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念,营造良好的人才发展环境和氛围。县域政府和企业要转变和更新人才观念,充分认识到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的巨大作用,制定和出台具体可行、可操作、可兑现的优惠政策,营造培养引进优秀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的的良好环境:一是构建良好的政策环境,激活现有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吸引外部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二是打造良好的创业环境,为企业经营管理人才搭建创业平台,并在税收、土地、政策方面给予优惠;三是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和公共环境,对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实行人性化管理,最大限度地满足各类人才身心健康的需求;四是解决引进人才的后顾之忧,对引进的人才,在住房、子女入学、配偶工作等方面给予照顾,使他们能安心工作。同时,通过电视、广播、报刊、网络及创新渠道,采取多形式、利用多渠道加强对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的相关宣传,让广大群众充分了解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的作用和意义,从而在营造在全社会尊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良好氛围。
2.完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培养引进体系,优化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结构。完善的培养引进体系不仅为直接为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服务,而且也是企业经营管理人才质量提高的重要手段。一是加强现有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的教育培训。加大教育培训资金投入,制定企业经营管理人才教育培训规划,充分利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培训机构和渠道,加强他们对现代经营管理知识和技术的学习,尽可能提高他们的学历水平和改善他们的专业结构。例如,对中高层管理人员,进一步组织开展各类短期培训和MBA课程班;对高层管理人员支持和选派他们到国内发达省区和国外进行经济管理和企业管理等方面的学习;对中青年管理人员可选送到国内名牌大学进行学历教育。同时,鼓励企业加强与国内外著名企业集团、培训机构的合作,使之成为企业现代化经营管理者的培训开发基地,探索企业间互换和轮岗交流制度,联合培养经营管理人才,提高素质和水平。二是加强人才引进和使用。县域政府和企业可多渠道、多方式地引进人才,灵活采取全职、兼职、咨询顾问、股份合作、技术联营等方式“借脑引智”,尽可能争取县域外优秀企业经营管理者为当地经济发展服务。同时,充分发挥与当地有关的商会、老乡会、联谊总会和海外侨团等组织的牵线搭桥作用,积极引进国内外在业内有较高知名度、了解掌握本产业行业市场规则和渠道、有丰富人脉资源的企业高级经营管理人才和战略性人才。三是要建成面向各类企业的企业家后备人才库和中青年经营管理人才库,加大对中青年经营管理人才的重视和培养力度,逐步提高企业经营管理队伍中中青年的比例,优化人才年龄结构。
3.健全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市场体系。市场机制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机制。全面加强人才市场建设,健全完善的人才市场体系,使之成为县域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配置的重要来源和提升的主要平台。首先,努力建成面向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的专业人才市场和公共服务体系。可考虑设立广西县域企业经营管理人才评价推荐中心,按市场化方式运作,加快形成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市场,使之真正担负起广西县域经营管理人才培训、评价、推荐、市场化配置等应有的责任,成为经营管理人才与企业之间的桥梁。其次,对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市场实行市场准入制度。当前,人才市场上普遍存在不诚信甚至是欺诈的组织和个人,因此有必要对人才市场,尤其是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市场实行市场准入制,加大对人才市场主体准入资格的审查力度,确保人才市场信息真实可靠。再次,加快人才市场信息化建设。利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加快建立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信息平台和信息库,形成统一、开放、规范、有序的高企业经营管理市场,并且将社会招聘信息公开到相应平台,实现人才市场供需信息透明,通过市场建立起适应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选人用人竞争择优机制,进而大幅提高人才资本市场化配置的比重,通过竞争性选拔方式选聘实现把组织考核推荐与引入市场机制和公开向社会招聘结合起来。最后,提升人才市场服务中介能力。加强人才市场服务中介的功能,完善中介市场准入制度,规范中介组织活动,逐步增强人才服务中介在人事代理、人才交流、人才培训、人才搜索等方面的功能,提高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选用的市场化水平。
参考文献:
[1]黄培周.沿海某省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研究[D].山东大学,2015.
[2][美]西奥多·W·舒尔茨著.梁小民译:《改造传统农业》,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
作者简介:范晓静(1972-),女,经济师,广西柳城县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研究方向:科技服务、农业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