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创业教育的推进机制研究
2016-07-02吴南中
摘 要 “互联网+”时代推进创新创业活动的开展被国家寄予厚望,亟待教育作出回应。但由于缺乏相应的系统知识和能力,学校层面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存在杂乱、匆忙和热闹等景象,裹挟而至的还有各种激进、退缩、观望等情绪。创新创业教育的推进机制建设需要准确把握其科学内涵,从内生动力和外生动力着手建立创新创业教育动力激发机制;从创新创业意识的嵌入机制、内容生成机制、行为淬炼机制把握创新创业教育过程形成机制建设;从场地、制度和环境保障建设保障机制;从聚焦于结果的反馈、基于大数据的驱动、胜利的庆祝以及反思失败的变革来形成反馈机制。
关键词 创新创业教育;推进机制;动力激发机制;过程形成机制;保障反馈机制
中图分类号 G647.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6)10-0020-07
“互联网+”赋予了国家转型发展的想象空间,依托“互联网+”开展创新创业活动被寄予厚望,亟待教育系统做出回应。“互联网+”时代的显著特征是改变了交易场所,拓展了交易时间,丰富了交易产品,加快了交易速度,减少了中间环节,使产品和市场的时间和难度大大降低。依托互联网进行传统企业的升级转型成为国家战略,同时也为创新创业营造了良好的物质环境。2010年,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旨在通过自主创业实现“服务于创新型国家战略”、“落实以创业带动就业”等目的;随后,教育部发布《普通本科学校创业教育教学基本要求(试行)》,提出了“面向全体、注重引导”的创业教育要求,“全民创业”的理念基本成型。2014年,李克强总理在夏季达沃斯论坛上提出了掀起“大众创业”“草根创业”浪潮,形成“万众创新、人人创新”新态。2015年3月5号,正式提出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战略。为落实这一战略,2015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再次明确了创新创业教育“面向全体”的教育实施对象和“普及创新创业教育”的基本原则。探索具有普遍意义的创新创业教育顶层设计,形成创新创业的推进机制与能力建设策略,成为时代的需求。
一、创新创业教育推进机制的科学内涵
(一)机制与教育机制
“机制”一词是由希腊文“mechane”引申而来,指的是机器的构造及其动作原理。引申到教育领域,便是教育机制,是教育现象各个部分的相互关系及其运行方式[1]。按照孙绵涛等人的分类,教育机制分为层次机制、形式机制和功能机制[2]。层次机制是指不同层面对各部分的整合,比如宏观机制、中观机制和微观机制。形式机制是指教育内容的联系及其运行方式,包括行政—计划机制、指导—服务机制和监督—服务机制。功能机制是指教育现象各部分的运行关系,比如激励机制、制约机制和保障机制。通常所谈论的教育机制,指的是某个方面或者是一部分,也可以是各类机制的不同组合,使之服务于特定的目的,承载特定的内容,实现特定的功能,实际上蕴含了过程的意思。相对而言,体现过程呈现的动力机制、过程形成机制、评价机制等实现某种功能为目的的机制为学者们所熟知,也具有更为清晰的学术指引价值。
(二)创新创业教育的推进机制
20世纪40年代后期,在奥地利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提出“创新”理论之后,诞生了创新教育,70年代后,创新教育在美国和西欧迅速兴起。1989年,在北京召开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会议,主题是“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提出了“创业教育”的概念[3]。并且在1998年巴黎会议上发表了《21世纪的高等教育:展望与行动世界宣言》中提出,“高等教育要主动适应创新精神和面向岗位的创造精神”[4]。如今创新创业教育已成为全球性的教育浪潮[5],如日本在1998年制定《大学技术转移促进法》,倡导创业教育;法国成立创业计划培训中心;英国成立科学创业中心并建立大学生创业委员会(NCGE)等。国外多年的创新创业教育丰富了学生的创新创业经验,产生了大量具有实际贡献能力的创业者,形成了一大批有影响力的企业,推动了经济的持续繁荣。如美国当代许多著名的高科技大公司,都产生于大学生与风险投资公司的合作。其形成的“硅谷模式”,至今都是创新创业的典范[6]。我国也出现了一批以“清华大学创业计划大赛”的促进计划,培养创新创业能力,形成了“中关村”这样的创新创业集中场所。
在完善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框架方面,始于1999年教育部发布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完整地提出了“加强对教师和学生的创业教育”的愿景。2006年,国务院发布《国家中长期科学与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战略;随后,胡锦涛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完善支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政策,加强就业观念教育,使更多劳动者成为创业者”的明确要求,催熟了我国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建设了大量创新创业方面的课程,积累了大量的创新创业教育经验。但其运行体制和课程体系,显然不能满足“互联网+”时代的要求;2012年,教育部提出了“面向全体、注重引导、广谱施教、结合专业、强化实践”等五条教学原则[7],将创新创业教育落实到具体的实践要求框架中来,强调通过建立机制落实创新创业教育。随后,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施意见》,明确了建立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任务和具体措施,在学校建立创新创业的推进机制,并将校长明确为学校机制建设的负责人。按照机制的内涵,创新创业教育的推进机制是以建立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为目标的创新创业各个相关方面的相互作用系统。按照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和功能,包括了动力激发机制、过程形成机制和功能保障机制。
二、创新创业教育的动力激发机制
创新创业教育的动力决定了机制建设的结构和相互关系,以及期间发生的各种变化。尤其是在作用主体和外部条件改变促使的内部相关结构的变化,是创新创业教育机制运转的动力,也是创新创业教育机制建设的实质要件,具有指引性、基础性功能,对创新创业教育推进机制有决定性意义。
(一)创新创业教育的内生动力激发机制
从整个人类的进化过程来看,人总是自觉按照追求自由的方向前进,正是人类对自身不断要求,通过不断地改造世界和自我,造就了色彩斑斓的世界。按照认识论的观点,主观主义强调认知是一个创造过程,是个体在自己特定的经验基础上与环境相互作用建构出来的主观产物,具有个人性、情境性、动态性等特征[8]。自觉参与创新是人的本性。随着工业革命对人类体力劳动的释放,尤其是信息时代对人自由本性的释放,创新速度前所未有。追求自由的本性也在新一代学习者中得到充分印证,他们渴望更少的束缚,更多的人渴望通过自主创新创业,实现思想和行为上的自由。
在创新创业教育推进机制中,要实现学习者主动参与到创新创业教育中来,理解创新创业对社会、国家和个人的重要意义,首先要激发学习者参与创新创业的积极性。在以往专业教育中,容易落入为知识而学习、为分数而学习的“窒息”环境。学习者常常被消灭了对自由的冲动,产生一些不那么激动人心的学习愿望,如“找一个好的工作”。那种“为中华奋起而读书”、“改变世界”的理想在现实生活中寥寥。究其原因,并不是因为学习者失去创新动力,而是没有将这种动力激发出来。其次,学习者在参与创新创业教育的过程中,需要将内在的创造激情转化为学习动力。创新创业动力只是初始的兴趣。但初始的兴趣不能保证学习者的持续参与,更多的需要从内生的自我情感驱动下,对个人化现象、多元化对象和创新创业的价值悬疑进行有意识的引导,将兴趣转化为改变世界、改变社会、改变自我的价值支持和终极意义感。当然,这种价值支持和终极意义感很难通过特定的教育内容来激发。借用杜威的思想,教育者需要提供一种让兴趣“不期而至”的环境[9]。一般来说,广泛的兴趣、博雅的基础、丰富的经历、持续的好奇心是创新创业的基础。因此,创新创业参与的热情,需要从通识教育、校园文化和专业价值指向等多向度着手,营造能激发学习者参与创新创业的环境,进而主动寻求创新创业教育作为自身构建创新创业能力的支撑,将被动变为主动。
(二)创新创业教育的外生动力激发机制
如果说学习者自主参与创新创业教育的动力是主观的,创新创业教育的外生动力却是客观的。这种客观性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第一,学习型社会的客观需求。有学者将社会形态分为生产型社会、服务型社会和学习型社会[10]。生产型社会是指社会靠生产驱动,全力生产仅能满足基本生活需求的社会形态;服务型社会是指少量人从事生产即可满足社会物质需求,服务消费成为主流的社会形态;学习型社会是指科技成为第一生产力,自主创新成为社会主流的社会形态。按照这种形态划分,我国正处于服务型社会,并急速向学习型社会迈进。要实现社会转型,需要提升自身的创新能力。第二,国家政策对创新创业体系构建的要求。国家结合现行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弊病,密集发布相关文件,提出一揽子政策。可以说,培育创新精神,提升创业能力,推动“大众创新、万众创业”势态形成。这种要求蕴含了教育体系重塑人才培养的理念、方式和评价机制,将创新创业教育的推进由以往的“特色打造”向“日常规范”转变。第三,家长对人才培养观念的转变。建国初期,进入党军政系统被认为是成才的标志;改革开放以来,跨国企业成为家长对孩子的理想,进入跨国企业会满足价值的愿望;近年来,更多家长渴望自家孩子能独立自主,并理解和鼓励孩子自主参与创新创业。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今天,学校由原来的“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满足家长对教育的诉求成为获取支持和提升社会资源、政府资源获取能力的关键,这也是学校推进创新创业教育的动力。因此,建立多元利益主体的沟通渠道,将社会需求、国家需要和家长价值理念变化结合起来,促进创新创业教育推进的外在动力机制发挥作用,是推进创新创业教育的关键。
三、创新创业教育的过程形成机制
创新创业的意识、能力并不会随社会变化、国家政策诉求、家长观念和学习者自我驱动进入学校教育系统。而是受到多种机制的制约,尤其是要改变创新创业教育本身的形成机制才能发挥明显作用。要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在学校系统中的进行,需要创新创业本身相关的形成机制的共同作用和相互协同,保障创新创业教育过程的落实。
(一)创新创业意识的嵌入机制
创新创业意识的嵌入机制实际上是创新创业教育实现的形式机制。其目标是在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嵌入对创新创业的意识。对于教师来说,是关注对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培养意识,对于学生来说,是自身参与创新创业学习、体验、实践的意识。
“嵌入”最初是一个生物学术语,指的是放线菌素将分子插入并结合到DNA链的碱基对中,引发DNA的变性从而改变物种的形态。后作为社会学词汇被广泛使用,意为外部异质元素进入内部体制,引发了社会结构的变化。按照格兰诺维特的观点,嵌入可以划分为“关系嵌入和结构嵌入,其方式是信任、文化和声誉”[11]。嵌入机制是指将创新创业意识通过关系嵌入和结构嵌入的办法,进入学校教育体系,使学校原有文化环境发展转变的机制。
关系嵌入是指将国家通过政府权力和政策指引,学校组织变革和专家学者对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意识通过政策指挥棒、组织机构作用力和研究机构理论支撑力传递到教育体系,并逐步改变原有人才培养意识的过程。比如在政策指引下,教师和学生关注创新创业现象,并尝试纳入自身思考和知识结构,就实现了意识在头脑中的初步植入。
结构嵌入是指创新创业意识通过设立特定的课程、组织机构、教学方法和评价方法,引起学校空间变化和内容变化的办法。如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嵌入专业导论课、跨专业创新课、概观类选修课、创新创业能力培育课、专业课融入创新创业的内容等;也包括在学校设立“众创空间”等创业平台,加入指导学习者创新创业的“导师”,为学习者创新创业提供平台支持,引发学习者创新创业意识的形成等组织上的嵌入;同样也包括让学习者深度体验工作全过程、参与工作实践等涉及到创业实践行为的实训教学方法等教学方法上的嵌入。这种通过新机构的设立、新人员的加入、新内容新方法的介入以完成与原有文化对接和整合的方式,是促进创新创业意识在教育中嵌入的机制。
(二)创新创业内容的生成机制
新元素嵌入教育系统之后,需要与创新创业教育进行整合,形成内容载体,从而整合成新的内容形态。按照文化模式论的观点,一种文化是一套内部要素相互关联的价值母体,是一套理解和组织人们活动的方式[12]。这种文化通过价值母体来整合外来文化。循此理路,创新创业内容的生成是依托现有关联的“价值母体”而来的,通过现有教育体系融入创新创业的内容,实现基于创新创业的整合,使之不颠覆原有教育体系的框架。从现实意义讲,普遍意义的创新创业内容固然重要,但立足于专业成长,满足社会发展的支撑人才是学校人才培养的首要目标。因此,创新创业内容的生成应该是以嵌入为标志、以整合为手段的内容载体。那么,创新创业内容又以什么样的生成机制作为运作的保障呢?
首先,要明确创新创业的范畴。按照黄兆信等人的研究,创新概念的范畴涵盖了社会技术的、组织的、方法的、系统的变革及其价值实现全过程,创业更是推动创新和推动创业实践的动态组合,是创新精神、意识和能力转化为创业实践的过程,以及对时机的把握和社会资源的整合[13]。这就要求我们将创新创业教育从组建公司等实践范畴中解脱出来,将创新创业教育的构建定位为更为宏观和系统性的创新创业能力培育,如创造性和远见能力。创造性的培养在于广博视野和专业知识以及跨界知识;远见能力是对社会和业界发展趋势的把握能力。同时,创新创业的核心不仅是技术上的发明,更是将技术发明转化为经济生活中具有现实价值物质或者是服务方式与存在形态的能力,这就需要在各种不确定性的环境中寻求机会的能力,并引领更多的追随者进入领域,建立相应的生态,扩大创新创业产品所指向的市场范围。这就需要领导力、洞察力等能力的融合。在实现这个过程的同时,失败是难以避免的,适当的抗压能力和强大的反思能力是创新创业教育的组成部分,而不是千篇一律的“创业”。
其次,要明确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明确了创新创业教育的范畴,其内容范围还需要建立在特定的目标之下。目的性是人类实践的根本特性,教育目标是教育过程中对人的质量和规则的把握[14]。创新创业教育的首要目的是使学习者深刻理解他们所生活的世界,并培养整合可以利用的资源,拥有自身知识技能改变世界的意识。从美国高等教育的创新创业教育形态来看,这种目标能有效提升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效,其以硅谷为代表的创新创业教育成果也反映了美国高等教育创新创业体系的建设成效。同时,创新创业教育是实现具有实践性、个体性、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愿景的方式。1988年,柯林·博尔提出创业教育是“第三本护照”,与学术教育和职业教育具有同等价值[15],其实质是培养事业心和开拓技能,这就是一种知识结构上的要求,如对社会态度的习得,经济政策的掌握,想象力、洞察力、领导力、数据力等的培养目标。
再次,要形成创新创业教育内容的生成机制。创业教育起源于商学院和工程相关的学院,但商业运作模式和技术与工艺并不是创新创业内容的全部,文化、价值观、政策和个体行为在创新创业教育中有着复杂的触动点和作用机理,体现为对世界消费趋势的把握、人类行为的复杂性认知和数据挖掘、计算与建模处理方式以及对事态发展的把控能力。因此,创新创业教育的内容不应该只是知识内容,更多的是与想象力、洞察力、创造力和实践能力的把握,是对事物新形态的探索及对不确定性情境的调适。从创新创业教育的经验来看,创新创业教育没有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模式,同样也没有固定的内容。一般来说,设置专门的通识教育和在专业教育中融合创新创业的内容是创新创业内容的大致组成成分,但也没有特定的标准。唯一需要肯定的是学生需要一种动态的、有效的、更容易被接受的方式来促进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施。如跨学科的整合知识、核心文化价值在人类行为中的释放、依托任务的创业技术与方法等,这些需要建立在不同层次、不同风格学习者个体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与之相符合的教育内容。
(三)创新创业行为的淬炼机制
在创新创业实践中,学习者面临的是不可确定的情境和不可控的路径,学习者只有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实践各种创造性的行动,反复整合各种资源,体验整个创新创业的过程,反思自身在创新创业中的知识缺陷和能力缺陷,才能在真正的创业机会到来之时,获取成功。因此,创新创业的淬炼机制显得尤其重要。
1. 创新创业平台建设
创新创业平台指的是用来提供学习者创新创业体验的环境。在创新创业教育的推进机制中,创新创业平台包括三个层次:首先是问题解决的课堂创新创业体验学习;其次是以实践共同体构建为手段的模拟创新创业;再次是设立“众创空间”等创新创业孵化平台,支持学习者以盈利为目标的创新创业实践平台。
课堂创新创业体验学习指的是在教育体系中,通过将已有知识或复制任务还原为可以体验的路径,教师通过引导学习者进行发现和探究,将学习者的创新创业情绪从知识学习中释放出来,进行基于问题的观察、思考和感受,其目的是构建其创新创业能力的成长平台,提升其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实践共同体构建为手段的模拟创新创业指的是构建游戏、比赛、案例等平台,将学习者通过组建实践共同体的方式,促使学习者理解团队协作意识和问题解决意识,体验创新创业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并尝试使用各种资源解决的实践平台。相对课堂创新创业体验学习而言,模拟创新创业实践平台更接近创新创业实践,更能体会到创新创业过程汇总的具体问题。
“众创空间”等孵化平台的创新创业活动。基于“众创空间”的创新创业,是一种完全基于创新创业气氛的创业环境。学校通过提供场地支持、创业资金支持、创业基础条件支持、实训室与实验室支持等方式提供支持平台;通过建立多元融合、多元合作的机制,推动众创空间与政府、学校的联动;发挥校企合作优势,广泛参与与校企合作企业的合作等手段促进创新创业学习共同体的实践,对培育成熟的鼓励注册为公司,与外界进行资本接触和技术接触。这是一种无限接近创业的平台,甚至就是创业平台,其方法、过程和经验对创新创业能力有极大的淬炼作用。
2.创新创业教育的激励机制
激励机制是指利用激励手段、发挥激励功能来调动教育各个方面的积极性,从而统整教育体系并使其发挥作用的办法[16]。创新创业教育的激励机制是指通过对学习者参与创新创业的激励以调动学习者的积极性,来促进学习者对创新创业的实践。对于创新创业行为本身而言,参与创新创业的学习者可能会在一定时间内获取成功,有的可能面临一种不太确定的自然状态,会导致学习者在参与创新创业的时候犹豫不定。这就需要对创新创业事实进行激励,免除创新创业实践者的后顾之忧。对于高校创新创业的实践来看,提供对创新创业行为的激励、指导的激励、身份的激励。
创新创业的行为激励是指针对组织或者个人的参与某种创新创业行为,予以相应的表彰、认同或其他体现尊重的行为等,给行为主体继续按照被激励的行为实施某类事件的激励手段。如对创新创业的人员予以校长接见、参与学校外事活动、参与学生创新创业讲座的分享发言等方式,促进创新创业行为在学习者中产生示范以起到机制建设的作用。
创新创业的指导激励是指在创新创业过程中,对表现突出的创新创业共同体提供导师指导服务的激励。比如对创新创业大赛中表现突出的团队(个人)或者方案,提供相应的导师,以帮助其解决创新创业的思想困惑、行动困惑和现实资源调配困境等问题。导师的来源可以是学校有创新创业能力的教师,但最好是从校友资源中挖掘的有创新创业经验的典型学长、校企合作的企业人士和各类风险投资公司的职业创新创业指导人,创新创业指导的激励属于一种效果激励。
创新创业的身份激励指的是在创新创业过程中,对表现突出的创新创业共同体或个人赋予创新创业身份,以表彰其创新创业的行为,促使其自身对创新创业兴趣的保持和积极进取的一种方式,也可以通过创新创业身份的认定促使其自身获取相应的自我效能感,提升自身对创业理想的保持,获取创新创业的成功。
四、创新创业教育的保障与反馈机制
(一)创新创业教育的保障机制
保障机制是指通过对组织开展某类行为提供主体之外的、以确保主体行为顺利推进的相关方法、物质条件以及其他外围环境。在创新创业教育的推进机制中,其主要的保障来源是为创新创业教育提供相应的场地资金保障;为参与创新创业的人群提供灵活的学习制度保障;为创新创业行为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保障。
1.场地资金保障
在学生群体的创新创业行为中,学生有大量贴近实践的想法,部分学生掌握了相应的技术,具备了创新创业实践的一些重要条件,是学生创新创业的核心竞争力。但大部分学生在获取创新创业资金和场地时会遇到各种问题,为学习者的创新创业实践提供场地和起步资金是促使其参与创新创业学习和实践的有效办法,如为学习过程提供足够的实验耗材;为进入创新创业孵化平台的创新创业群体提供办公室、无线网络和办公设备等基础条件,这对创新创业能起到实际的支持作用。
2.学习制度保障
在学生群体的创新创业能力培育中,跨界创新往往比基于专业的创新更能产生成果,提供跨专业学习和灵活的转专业制度,为学生自身设立的创新创业目标提供制度上的便利是促进学生参与创新创业行为的良好机制。发生在“众创空间”的创新创业行为,更是需要弹性的学习指导支持,如参与创新创业实践必然会牺牲部分正常的上课时间,予以参与MOOC等在线学习替代课堂教学是一种方法;对关键时间节点的创新创业共同体,给予其弹性学制、灵活休学制度,也是非常有必要的制度保障。
3.外部环境保障
外部环境保障是指在创新创业过程中,通过与工商管理部门的有效沟通和相应的会计支持等外围环境的支持与保障,促使创新创业者能按照自身的目标开展创新创业行为。在创新创业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需要与工商和税务部门发生关系,提供相应的支持,能显著降低创新创业的难度,促使创新创业者在创业初期将精力集中在创新创业行为上。
除此之外,给予参与创新创业行为的学习者利用学校实训室、实验室、学校网站等场所的便利也是保障创新创业教育顺利推进的有利条件。
(二)创新创业教育实践的反馈机制
推进机制的魅力在于目标与系统之间的相互联系。但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效,并不是按照特定路径推进的有序行为,根据行动提供不断的反馈与反思,是促进创新创业实践走向更高层次的有效办法。
1.聚焦于结果的反馈
聚焦于结果是创新创业教育实践的第一步,是检测创新创业行为是否符合学习者需求和社会真实创业环境,评价创新创业教育实践的实现程度是对学习者、学校、家长和社会负责任的态度和行为。同时,也是判断创新创业教育是否有效的客观标准。在创新创业教育的成效中,学生在创新创业知识构建和行为体验中的成长;教师在支持创新创业行为中的充分发挥;学校体制机制在支持创新创业教育中的变革以及建立在创新创业实效上的学校发展声誉和育人质量的提升以及培养理念的多元化,都是创新创业实践的效果,能促进行为主体立足于自我,进行思想上、观念上、信条上的反思。
2.基于大数据的驱动
2012年以后,由于数据存储技术的发展,收集、管理和分析数据能力加强,大数据受到普遍重视[17]。在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推进中,大数据可以勾勒出完整的状况,学校只需要做好寻找、开发、收集数据的工具,即分析哪些数据对改善创新创业教育有实质性、显著性、关键性的作用,数据形成的支撑是什么;建立基于数据的评估体系,即评估哪些是推进创新创业的有效行为,如何评价它;基于数据评估的资源分配,即在实施数据评价之后,利用资源调配来改善创新创业教育的机制体制问题,促使创新创业教育不断提升实效和层次。
3.基于胜利的庆祝
庆祝胜利是对创新创业教育推进阶段性成果和实质性进步的仪式,是一种对能力巩固的行为,也是一种放松的机会,对于稳固信息、扩大影响、凝聚智慧和资源具有积极意义。真正的创新创业实践是蕴含复杂性、模糊性、不稳定性、独特性的实践行为,具有现实的难度,在创新创业过程中的艰辛不参与不得而知;在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施过程中,教师们超常规教学的辛酸不得而知;学校管理者通过自身努力调适各种制度,沟通各种障碍的努力不得而知。在取得一定胜利甚至是阶段性成效后,对学习者、教师和教育管理者进行一定的基于胜利的庆祝有必要。因此,只要相关数据显示出创新创业教育上的某些进步,某些典型性的事例的出现,都可以通过庆祝胜利将身份激励、效果激励和学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目标以及发展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价值联系起来,用一种非常富有人情味的方式宣告创新创业教育效果的可见性和方向明确性,对其他机制的作用成效也会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4.反思失败的变革
变革是一种与自身文化进行较量的过程[18]。变革的目的是推倒原有的系统重新进行顶层设计。在面向不确定性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构建中,无效的做法或是低效的体系都是不能容忍的,因为创新型社会的变革需要人才创新能力的强力支持。而在创新创业教育的推进过程中,会因为有各种现实原因造成推进机制的失效。因此,教育工作者必须勇于承担失败的责任并在失败经验的基础上去变革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清理残存的低效做法,选择、整合已有的先进经验,进行文化重构、结构重构和行为重构,不断完善和升级机制,以适应创新创业的社会需求。
经过多年的探索,我国创新创业教育推进机制实际上有了很多经验和成功典范,无论是动力激发机制、内容生成机制、过程淬炼机制和效果反馈机制都有很多探索,但整体而言,创新创业教育游离于普通教育系统之外的现实值得深思。创新创业教育推进机制建设首先需要进行思想意识重塑;同时,要适应创新创业教育的制度框架革新和文化环境重塑;建立适应创新创业教育推进的保障体系建设,建立起内源性和外源性的立体推进机制,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理念和能力深入到校园的每一个人,也只有创新成为每个人内在的灵魂,才能支撑起祖国繁荣富强的理想。
参 考 文 献
[1]孙绵涛.教育现象的基本范畴研究[J].教育研究,2014(9):4-15.
[2][16]孙绵涛,康翠萍.教育机制理论的新诠释[J].教育研究,2006(12):22-28.
[3][4]王丽娟,高志宏.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12(10):96-99.
[5]Pippa Norris.Democratic Phoenix:Reinventing Political Activism[M].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2:32.
[6]Ronald Inglehart.Modernization and Postmodernization[M].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97:296.
[7]教育部.普通本科学校创业教育教学基本要求(试行)[Z].2015.
[8]杜海平.外促与内生:教师专业学习范式的辩证[J].教育研究,2012(9):139-144.
[9]Dewey,John.Democrancy and Education[M].Whitefish:Kessinger Publishing,LLc,2010:83-92.
[10]夏海鹰.学习者社会建设动力机制探究[J].教育研究,2014(6):48-52.
[11]黄中伟,王宇露.关于经济行为的社会嵌入理论研究述评[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7(12):1-8.
[12][18]张东娇.学校变革压力、机制与能力建设策略[J].教育研究,2015(10):47-56.
[13]黄兆信,王志强.论高校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J].教育研究,2013(9):59-66.
[14]鲁洁等.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145.
[15]张玲,李文霞.创业教育中的误区及其对策分析[J].中国成人教育,2008(7):29-30.
[17]吴南中.教育大数据应用于MOOC的资源开发范式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2015(8):23-29.